- UID
- 13498
- 积分
- 2105
- 威望
- 7300
- 桐币
- 5115
- 激情
- 135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6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2-9

桐网贡生
 
- 积分
- 2105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1-2-18 08: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蜀厂”,钱澄之《抱蜀堂记》:左忠毅公初起家时,即有别业曰“三都馆”,取君家太冲三都赋题以为名也。馆当龙眠山口,去城不数里。公休沐之时,时时读书其中。至今人往来龙眠,经过其地,辄指三都馆所在,徘徊久之始去。当忠毅公遭党祸时,产尽鬻输官。公刑困时犹问曰:“龙眠亦鬻乎?”以是此馆得留,今属仲子左子直。历遭兵燹,向时行吟坐啸之处,悉化为墟莽,无有存者。仲子痛心于忠毅魂魄之不忘此土也,日夜谋所以复之,力不给,则复之仅三之一。 里中姚休那先生因其三而一也,于是易名“蜀厂”,以蜀于三都中得一,而有感于今时之为“蜀”者乎?因有“蜀”称也,吾署其堂为“抱蜀堂”。
4 x# Q0 w0 j, v7 a8 Q4 U& E/ l3 D
) }+ V2 a" ?1 u( d* F+ p 管子曰:“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蜀者,独也。姚先生因之辗转以明“独”之义,其义则勉左子读书,宜深入一门以为独也。故引杜元凯之于左传、郭景纯之于尔雅,皆以为能得其独者。其论甚精,惜其但主读书之一端。而吾以为古圣贤豪杰之士,未有不得其独者。其天下事,必有人所共然而己独不然,人所不为而己所独为,生死利害之端,固不足以惑之矣。庄子曰:“见独而后能无古今。”夫且无古今之是非,而又何有于旦暮之生死哉?以武王之圣,天下皆是之,而伯夷断以为非,至死不易。夷诚有独见其非者,非人之所能知,亦非人之所能解释也, 故曰“抱独不言。”抱其独者,固无可言也。
: R- i8 p& ^/ \6 z y0 Z$ j* [7 Z/ h# \, y$ o9 Y4 u5 A% F. ^( J! p) c
鸣呼!生死之际大矣!知其死而决志行而不疑。亦不肯自负其独而已。方忠毅公蒙难时,太翁年逾八十,难将发,公心知之,虑伤翁心,乃时演椒山死事传奇以尝翁,翁击节称善,公然后舍然于翁也。当是时,公已永诀翁矣。人固不知,翁亦不知,唯公自知之,所谓抱独不言者,非也?大学言“慎独”之学,一则曰“毋自欺”,再则曰“此之谓自谦”。盖有不如是而不得谦即谓之自欺者矣。子直日读父书,其亦有见于此乎?
3 v# ? g4 V7 L: G9 b9 n/ v8 _, E, R/ ^7 A; S: E% K9 ~/ N' `) l, }
左子曰:“吾无所用于世,然见世之贪富贵而忘先德者,吾心鄙之。吾志在老于斯堂而已。”此即子直之独也。昔者,武侯高卧南阳,抱膝而吟梁父,以定三分之业者,此独也。姚先生于三分所存之一,而特有取于“蜀”,亦此独也。使忠毅公而在,重新是馆,而以命名,其亦必取姚先生之所取也。何则?共此独也,亦天下忠臣孝子所大共之独也。子直能抱而勿失,是为真读父书者矣。若惟以读书深入一门为独,恐犹非左子所为不言之独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