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59|回复: 14

[桐城人] 心目常存山水间

[复制链接]

176

主题

1869

回帖

210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105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2-24 10: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3 }# s: d5 _& K/ V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6 V) Q' b, V4 m0 o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f/ h9 Q3 Z+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l. X% Z. o( x0 b8 K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i+ j6 k# M! r
  ——陶渊明《饮酒》其五
( K9 C5 n+ Y1 R! k# v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76

主题

1869

回帖

210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105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0: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钱澄之《讲易叠翠楼记》:今夏,以抄书之役久于城,吴子天况昆仲号其同志诸子,邀予讲易于其家塾叠翠楼下。诸子皆治学子业,习闻老生讲章,一旦听予谈图象卦爻之义,皆豁然相悦以解。吾说亦不甚远于老生,然而,老生能习其说而不能明其故,予为一一指示,故诸子闻而喜,而予以亦喜吾学之将有传也。惟时盛夏酷署,聚坐横经者十有余人,非楼下虚敞,固不足容;且予老而易倦,非有楼可供眺望,亦无以为予游且舒怀之地也。2 G+ P) }( }7 F- o( ~

8 o" i) i! ?& b* |. B& b8 K3 w     楼为吴氏五世祖方伯公建,到今百五十年矣。往时铿在授式昭经,予过之,亚侯饮我酒,未尝至楼下。后廿年式昭置酒,邀同诸老友觞咏春上,今又三十余年矣。式昭者,天况先府君也,既久作古人,其先后同时饮酒者,无复尚存。独予以七十老叟,犹能抗音吐气,为诸子谈四圣人之绝学于兹楼下近四十余日,其可幸,亦可悲也!吾每登楼睇望龙眠,李伯时之所画庄遗址,仿佛可见,近指投子,赵州桥在焉,是此翁八十行脚过此以得名也。其他诸峰,层现叠出,郁郁苍苍,以环绕于郭外,而踊跃于楼之北窗前者,皆不能悉识,“叠翠楼”,其以是名与?/ _/ q$ y$ R# Y' ~' v
, I$ L8 r* U# m1 Q, d
     吾观古之文人,未有不得力于山水者也。学道者,入山必求其深。盖山水者远俗之物也,俗者败道之资也。与俗日远,自与道日亲;道亲,而后可以读书,而后可以研理,不独为文已也。俗不能远,则求可以超然旷望之处,以远寄其心,虽迹不离圜阓,而心目常存乎山水之间,如兹楼者是矣。吴子知兹楼之有益于学也,朝斯夕斯,以求所以亲夫道者,即四圣人之绝学,不难极深研几,又何有于吾说之区区哉?+ X$ R8 G9 q* p0 b
. }6 U8 ]% d. Y
     听讲者:吴子天况、天驷、天骧,左子峙匡,尹士未生,孙子幼服,童子方平,及吾家扶升、卧南。始未相要,闻而至者:李子长康,吴子世修也。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76

主题

1869

回帖

210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105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0: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叠翠楼”,旧址在今桐城县城,明河南布政使吴一阶在故乡桐城闹市所建,面对投子山。“投子山”,位于桐城市区北,亦名凤凰山,盖因其山形若凤。相传三国时吴将鲁肃兵败后将子投此为僧,故名投子山,山中有寺,即名投子寺。投子寺始建于唐懿宗咸通年间(公元860-874年),是江淮之间著名的佛教禅院。投子晓钟乃桐城老八景之一。现山中存有投子禅寺、德柏庵、赵州桥、接官亭、钟楼等建筑。“李伯时之所画庄遗址”,即北宋桐城画家李公麟所画《龙眠山庄二十景》,今多数景点之名尚存。7 r% P- u* @) i  A& v" `4 l
7 u1 \: M0 B0 M% G9 E! d  V6 ^2 H# S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76

主题

1869

回帖

210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105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0: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吴一阶,(?-1576),字元石,号菲庵。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进士,授河南光州知州,官至河南右布政使,尊称“方伯公”。1530年左右在桐城县城建叠翠楼。万历四年,吴一介与盛侍郎汝谦二公营造桐城城墙,十余年始告成,坚固壮观,巍然为皖省列城之冠,有“铁打桐城”之称。可惜,在日本侵略军攻进桐城之前,当局主军事的广西佬县长罗成均,恐寇重来据守,不易攻克,而先自撤之。邑人方守敦曾长叹曰:“于是事将兴时,征役万众,卤莽驱迫,纷扰不顾一切,人人怨咨嗟惜,一月遂撤毕,此可为痛哭者也。”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76

主题

1869

回帖

210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105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0: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以智外祖吴应宾(1565—1634),吴一介四子,字尚之,一字客卿,号观我,明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以目疾告归,号三一居士,法号广瀹。天启中,以同里左光斗、方大任推荐,诏加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崇祯七年桐城县城市民暴动,世家大族纷纷避逃乡下或逃往南京。吴应宾携家人逊于城郊吕亭,著书不止,逝世后初葬吕亭,三次迁葬,终葬浮山。+ C1 Y1 m' M3 Y

0 T5 Z9 @5 M1 I9 d! n    吴应宾子吴道凝,字子远,号虚来。顺治四年(1647年)进士。初任山东长清知县,改任浙江奉化知县,以书法闻名。著有《大指斋集》12卷。吴道凝、方以智、方文、周歧、孙临等相交甚深。方文诗《吴子远三十初度》:“别馆山城东复东,此心原有数人同。”(山城,桐城县城别称。)4 \6 R" v  P2 \3 I2 c7 o
0 x4 z( i9 M1 r8 v% C5 B* ~* U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76

主题

1869

回帖

210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105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0: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嬉子之波 于 2011-2-24 11:24 编辑
8 _% o3 C2 S1 R; y. x+ r6 ?, g; X4 e7 Y6 B! ~+ Q0 z
吴德音,吴一阶曾孙,吴道谦子,字式昭。妣张氏,大学士张英的姊妹。生子三:天况、天驷、天骧。吴德音妹吴坤元(1600—1679),字璞玉,一字至士。潘金芝妻,潘江母。幼极聪慧,从叔祖应宾读书,辄成诵,十岁即知属文。诗与同县女诗人方维仪、章有湘并称“桐城三才女”。早寡,孀居二十余年。女红之暇,吟咏不辍。著有《添愁集》、《松声阁文集》1卷,《松声阁集》2卷、《二集》2卷、《三集》2卷、《续集》l卷。5 W, F7 m0 c3 {+ Y8 z( G( o

. ^  ~7 C/ Q; Y) X/ F( ]    吴坤元子潘江,字蜀藻,号木崖。父早卒,幼承母教,博览群书,十岁能文。尤专于诗、古文。稍长游历齐、岱、京、楚等地,与海内名流以诗文相交,主盟坛席三十余年。明亡后,潜归桐城,隐居县城西龙眠山之河墅。清康熙十八年荐举博学鸿词,以母老辞去。后清廷征遗逸,皆托故不就。曾采录明清两代五百余名乡先辈的诗作,辑成《龙眠风雅》正续集九十四卷。与同乡学者何唐采录明清桐城古文家主要著作辑成《龙眠古文》二十四卷,又编《桐城乡贤录》。另著有《木崖诗文正续集》、《六经蠡测》、《字学析疑》、《诗韵尤雅》、《记事珠》、《古年谱》等书共四十余种。其著作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屡遭查毁,存世极少。关于《龙眠风雅》一书,开始于顺治五年,潘江与同邑方授(方大美之孙、方应乾之子)共事,约得六十余种,题《龙眠明诗选》。授病卒后,又与钱澄之、姚文燮共事,亦沮于异议,乃独立搜求,阅三十年而成。姚文然、程芳朝捐资助梓。姚程相继殁,乃鬻产贷金,于康熙十七年刻成,印本甚罕。
6 w& R7 F2 m# W
% ]2 F1 L0 U6 L3 a9 [    潘江是戴名世的老师。潘江的姑姑潘翟,副使潘映娄之女,年十五,嫁同邑方以智。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76

主题

1869

回帖

210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105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0: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况,吴德音长子,名骅;天驷,德音次子,名骝;天骧,德音幼子,名骥,妣张氏、文端公英之次女。
& J( K3 T6 g2 K& P$ a. G5 T
9 A1 v0 v/ q( k& P$ I9 r
; p6 N" O# B& v6 c4 D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76

主题

1869

回帖

210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105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0: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嬉子之波 于 2011-2-24 13:51 编辑
* j1 _0 D7 r& a0 r
, {  ?9 j9 T9 C2 L一点感言:
4 C3 f5 Y& A! {( g桐城里巷皆知,“六尺巷”故事,即是清康熙大学士张英家族与吴氏家族之间发生的事。  `* L5 M/ Z( y; r) u# w
0 H: N) W! _" h6 u; W( H3 m
这个吴氏家族最初发迹于麻溪,后辈有吴一阶举家迁居桐城县城,随之蔚然成为巨族。其所居街巷因吴氏郡望“延陵”而得名“延陵巷”。吴一阶在此营建叠翠楼等,又与告老还乡的户部右侍郎盛汝谦、知县陈于阶等牵头鼎力营建桐城城墙,十余年始告成,坚固壮观,巍然为皖省列城之冠,有“铁打桐城”之称。
9 i0 ^" B, Q* ~) l: @
0 {6 L3 N7 t9 W当时张吴两家比邻而居,且代有姻亲。如吴一阶孙女嫁张秉彝,其子张英曾说:“麻溪世有女德,吾母诰赠一品太夫人,为赠方伯公曾孙女。吾幼奉母讳最严,亦熟悉于外家事”。赠方伯公,即吴一阶父亲吴堂。而张秉彝女又嫁于吴式昭(吴应宾从孙),张秉彝子张英的次女嫁吴天骧。由钱澄之此文,通过家谱等资料梳理系列人物关系,张吴两家之亲近,或可从中有所窥见矣,发生“六尺巷”故事不亦奇乎?
# E( k7 p9 K1 B$ E6 e+ F
" H- ?7 q7 p# ]. _' E) i- `2 s但窃以为,桐城世家大族都是聚族而居,吴一阶子孙众多。因此,“六尺巷”故事中的这个吴家虽也出于吴一阶一脉,但散枝开叶后,可能与张家关系已经疏远了不少。作为张家的一个普通邻居,却敢于与当朝宰相叫板,而张英向来不事张扬,超然以诗释隙,遂成“六尺巷”美谈。" E" B* b; Q6 s5 g+ e

7 ~+ l8 X+ w7 e予因此叹曰:善哉善哉!予观夫今之争名夺利甚矣,古巷虽仍在,世风已不古。无论结庐车马喧喧之人境,还是别构深山远水之莽野,岂再有心远地偏之寻道者乎?今读田间《讲易叠翠楼记》曰“心目常存乎山水之间”,忽然有悟,录之备存,以求方家教我。

! x( A& f! x, Z. A0 B9 ^* ~- W! F- J+ }/ v% _. ?( q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1777

回帖

4544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4544
QQ
鲜花(9) 鸡蛋(0)
发表于 2011-2-25 09: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月在天 于 2011-2-25 09:41 编辑
6 Y5 [7 h/ X$ Q( f* e. K8 G! W
. \6 i5 K/ \! k3 U9 A! L嬉子考证缜密.有理有据.方张之与吴氏有着割舍不断的亲缘关系.其於桐城蜚声宇里.功不可没{:1_1:}
& g; F) f: }- A8 I, `( M( q4 C0 I2 H( U* I8 p$ o- e
补充内容 (2012-8-18 10:11):3 W5 p% T: U% R3 a8 l
宇內/ a( O) ]6 v2 i& J, L
3 i1 {7 n# N" ]# C* Q
补充内容 (2012-8-18 10:11):
! c& B- j  y3 D1 g云月在天更正" a% n- z6 N& j% r- G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99

主题

3559

回帖

3861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861
鲜花(8) 鸡蛋(1)
发表于 2011-2-26 13: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哼!“无司马之才 不能扵上下数千载之间 简之而成史记 无班固之才 不能於汉五世之间 繁之而成汉书”
% {2 x4 a: t5 c8 O+ k$ E
& n. Y4 |% h4 I! c“天况,吴德音长子,名骅;天驷,德音次子,名骝;天骧,德音幼子,名骥,妣张氏、文端公英之次女  L' j& n9 Z4 k3 k# L6 ]( Z6 a

+ U+ j3 k+ [2 F& l# ^, u8 J请问楼主 那吴同岱又是谁呢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