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风鼎盛,有知书达理的传统,因此桐城方言也带有一些“礼性”的特征,试举几例:
“老人家”张口就是。“老人家”这个词在桐城并不仅是一般人对年长者的称呼,也是对所尊敬的人的统一称呼,即使这个人年龄比自己小。这个称呼有点像“您”的意思,但“您”仅限于第二人称,而“老人家”可做第三人称,除可称“你老人家”外,还称呼“他老人家”、“那个老人家”,惟独不做第一人称用。文革期间曾有个笑话(可能也是真事),说某桐城籍的“专政对象”称呼一位年轻的管教左一个“你老人家”,右一个“你老人家”,有好事者举报说“这是诅咒年轻的管教早死”,“专政对象”辩解说:“这是桐城方言,表示尊敬”。那位管教也就没说什么了,在当时情况下,是否有“诅咒”的成分在其中?只有天知道了。如今你在菜摊上买菜,讨价还价时,往往还能听到这样的话:“你老人家讲么价就么价”。
“机师”是桐城人对司机的独特称呼。从方言口音上说,两个词不过是两个字的前后对调,但意思却大不同。“司机”的意思是“操作机器的人”,而“机师”则是指“掌控机器的师傅”,显然后者比前者技术水平要高一些,称“司机”为“机师”是表示一种尊敬、一种礼貌。
“喧人”在桐城方言中是“骂人”的意思。“骂人”中的“骂”是“谩骂”之意,是不文明的,而“喧”则是“喧哗”即大声说话的意思,淡化了“骂”,相对文明礼貌一点。“喧”还有个近义词:“反”。如“隔壁那个女人昨晚‘反’了一晚上,是‘反’么东西唉?”这里的“反”的意思首先是声音大,其次人数可为一人也可多人,内容可包括谩骂、争执、狡辩等,这些都是贬义的,但“反”则有“反映”之意,这就淡化了贬义,变成中性词了。
“坑死着”和“坑死人”是桐城方言中致谢时常用的第一句话,往往在得到别人好处或帮忙时都这样说。“坑死着”或“坑死人”有两种含义,一是出乎意料,感到惊喜、受之有愧。二是认为自己给别人带来了麻烦,自己所得的好处和方便是坑害了别人甚至是坑害别人致死换来的。用这样夸张的词表示感谢可以说是感谢到底了,用这样的词表示谦虚那也是谦虚到位了。在普通话和别的方言中,似乎还没有这样表示谢意的说法。
“小罗汉(读‘霍’近似音)”是桐城方言对胖小孩的称呼。对小孩有称“小鬼”的,称“小把戏”的,称“小赤佬”的,还有称“小家伙”的;对胖小孩多称“小胖子”、“小胖墩”、“小肥子”,但都不及“小罗汉”这个词好,“小罗汉”使人想起弥勒佛,既形象又有一点祝福的色彩。
“不当玩”在桐城方言中有独特作用。事情“严重”可以说“不当玩”,如“某某参加了抢劫,这是‘不当玩’的事”;数量多也可说“不当玩”,如“他两个儿子上大学,花钱不当玩”。“不当玩”直接意思是“不能当成玩笑”或“不是好玩的”,用“不当玩”说“严重”能淡化语气;用“不当玩”说数量多,则表示惊讶又略带称赞,“不当玩”可谓语言的“减震器”。
笔者在以前的关于桐城方言的文章中曾说桐城人常用“好人吧”来表示否定,这显然比“放屁”来表示否定要文明得多;同样,用“不成文”来代替“太糟糕”也显得“礼性”得多。
由于我离桐城老家太久了,现在也很少回去,对许多桐城方言都忘却了,桐城方言中肯定还有不少“礼性”词语,但愿有人能收集整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