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02|回复: 1

[风雅龙眠]追念潘学固先生

[复制链接]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闲人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终身荣誉活动大师版主桐网元老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6 09: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3]追念潘学固先生

作者:姚悦

上海文艺界人士有挽联赞潘学固先生曰:“耋耄享大年,音容永在,典范恒存,是贤者德,是长者风,是仁者寿。”、“立名垂远世,朱墨分明,龙蛇并竞,乃文之英,乃草之圣,乃印之家。”赞联堪称对潘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和书刻艺术造诣的充分肯定。
  潘学固(1893 1982年)名重,以字行,号老学,安徽桐城人,世代书香。 先生上祖潘江(木公)为明末大儒,桐城派大家方苞(望溪)、戴名世(潜虚)皆从其学。时戴《南山集》冤案祸起,木公著作被列为禁书,并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版印均遭焚毁。后族人潘季野经苦心搜集,尚获残稿十卷刊行。今几经战乱,所剩渐稀,多不复见矣。伯父潘陛(号梦碑馆主)曾中过解元(举人第一名),“诗书画”时称三绝,故有“江南才子”美称。父潘淇,少有奇才,是位标新立异之良材。然时运不济,多次应试,皆不取。后以拔贡与乡贤许世英(静仁)(曾任皖省主席等要职)同科,发补江西某知县,但未赴任。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在欣赏淇书后,大加赞赏,并长跋评语数百字,足见深爱之心。故先生家学,可谓渊厚深邃,道德文章是为传承有序。

  潘先生曾于抗战间暂避重庆,时山城良贤齐集。先生与书法名流、学者潘伯鹰、曾克、周弃子诸贤相交甚厚,常聚一起雅集或办观摩书画展,颇受时人赞誉。解放后奉母(潘母王仲淹老人善诗,乃名门闺秀,为上海虹口区政协委员。曾为解放一江山岛及欢送青年入伍,歌颂盛况呈毛主席斧正,即得毛主席奖谢,殁时九十又五。)之命赴沪,久居上海,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与沈尹默先生同长文史馆书画组。(实沈高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以京工作为多。沪上馆内一切活动皆由潘先生主持。)国画大师刘海粟,艺术名流赵朴初、方去疾以及日本名书家川上景年等皆与先生友善并对学固先生书刻艺术倍加推崇。

  先生书精行草,能篆隶;晚岁勤研飞白体。尝曰:“飞白自汉以后,习者甚少,作品流传,亦不多见。现今日本书家已开始摹拟,吾辈岂可坐视其湮没?”足见先生对中国古文字的虔诚之心。然二年后,先生无疾安详地仙逝于上海,闻者无不痛惜之。所存飞白体仅留世二三十件,可谓珍贵宝稀。

  先生不仅书艺精深,篆刻也很出众,其法书上用印皆为亲制。其印宗秦汉之法,融古、钟鼎之本,旁揉清邓石如、赵之谦、吴

  昌硕等前辈之印风,勾刻出自家印之风神。令人感动的是,其不辞劳累,曾为中国登山队1964年成功登上希夏邦马高峰而兴奋不已,昼夜*刀为每位运动员精制名印一方,登山队也以全体人员签名登山照回敬先生,先生收照后,未私留,而是捐赠文史馆珍藏。当时任苏联主席的伏罗希洛夫和印尼总统苏加诺来沪参观时,由上海金石篆刻研究社公推先生为两位元首各制一名章,作为国礼馈赠。

  该扇面乃学固先生一盈尺精品小草(见图),中含章草韵味,更觉古雅俊逸。书卷金石气扑面而来,把玩后,让人宝爱尤深。特制小文以追念之。

[/size]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6 12: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潘江后人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