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71|回复: 19

[注意]陈所巨先生对桐城文坛的贡献

[复制链接]

61

主题

490

回帖

565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65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2-27 14: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2]2006年元月一日,乃是陈所巨先生登仙百日之祭辰,请允许我再一次怀念他,并用以下的方式提醒大家不要忘记陈先生对桐城文学的贡献。
下面我将整理出来的一些陈所巨先生推介桐城文学新人的文章转贴,大家将能从中看到,几乎每一个桐城的文学新人,都曾得到过陈先生的力荐的推介。

---------------------------------------------------------------------

剧坛幼苗
———介绍女青年戏剧作者项光荣

项光荣,对于许多读者来说,也许是陌生的,但在我省的戏剧爱好者中,她的名字已渐渐被人们所熟悉了。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她创作了大、小剧本十三个,其中在各级报刊发表的就有八个。这个数字,对于一个年仅二十四岁的年轻姑娘来说,不能说不是惊人的。
项光荣出生在桐城县一个小山村里,她的父母都是农民,她自己在高中毕业后,当过乡村小学民办教师,后来分配在一所公社中学教数学和英语,一九七九年才调到桐城县文化馆从事剧目创作。她自幼喜爱戏剧,也曾在乡村业余文艺活动中登台演过戏。她十八岁开始业余戏剧创作。当初也不乏废品。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并在老一代戏剧作者的帮助下,进步很快,第二年就创作了一个小剧本《巧相逢》,参加地区和省业余文艺调演,得到了好评。尔后,每年几乎都有一、二个小剧本或小演唱发表和演出。
项光荣同志熟悉农村生活,她的写的剧本大多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她了解农民,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也了解他们的希望和要求。她写她最熟悉的人和事,她的剧本中的人物原型,大多是她的父母兄弟、亲友邻居。因此,她的剧本一般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较强的喜剧气氛,因而是比较感人的。
项光荣同志和所有年轻人一样,经历了十年浩劫,从小学到中学基本上没读什么书。她自己对这一点十分惋惜和痛悔。但她并不在喟叹中自暴自弃,而是在奋斗中向岁月索取补偿。她的时间表是十分紧凑的,除了工作时间和睡眠,其余时间几乎都用于学习和写作上。好认真地学习政治、经济、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并有计划地系统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她说:知识对于我是重要的,时间对于我是珍贵的。坚强的毅力、敢于攀登高峰的勇气,强烈的艺术追求,加上十二分勤奋,这便是她的生活基调,也是她取得初步成功的秘诀。目前,项光荣同志正在埋头创作一个大剧本,我们期待着她的成功。当然,项光荣同志还是一株刚破土的幼芽,艺术的道路对于她才刚刚开始。我们相信只要阳光充足,气候适宜,加上剧坛园丁的辛勤培育,这株幼苗是可望成材的。

(原载《安徽文化报》1982、1、7)
---------------------------------------------------------------------

肥沃的土地 青青的树林①

这片青青的树林,这些有灵气有思想的年青的树。
这地方土地很肥,长过蔚蔚赫赫的桐城派。好象没长过皇帝,不像凤阳。
夏季流行色是青色,夏季是长新枝新叶的灵秀和奇谲的幻想。想龙眠山以前是不是真的是龙,桐城县城是不是真的是珠……
白梦曾被称作青桐。《没有什么需要忘却》是青桐的内心晶体,缜密细腻,有石头气质。洪放应是柳,《蓝色鸟》清新明丽不失阴柔之美。还有倪学斌、郑贤瑰、许松涛等,也都以松以槐以榆的姿态各自抒情,抒松香和槐花和苦楝子气氛。
有一串名字,当然不仅止这些,再多一些也还不够。灌木再多也无用,需要乔木!当然,乔木身高,容易招风,怕招风还成什么树?这片土地能够生长乔木,生长参天之材。这片土地渴望着……

(原载《安庆报》1986、6、3)

① 此文为《安庆报》副刊“桐城青年作者专版”而作。

---------------------------------------------------------------------

白梦之梦

收到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的录取通知书,白梦很高兴。
这一年,命运之神格外地垂青白梦,年初被批准为作协安徽分会会员;5月去宜昌参加人民文学函授改稿会;9月去南京参加诗刊函授改稿会;与此同时,又获河北省“普乐杯诗歌大奖赛”一等奖。两边等着她,只好发一封电报到河北,算是替身。9月7日,由南京回县,南大作家班考试通知已经等着她。考期:25日。科目:政治、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临近考期,大病一场。27日赶去南京补考,还流着鼻血。她说:不知怎么考下来的。幸好本身功底不错,让南京大学中文系很满意。
这一切似乎很突然,似乎是梦。只有白梦自己知道,这是必然。
白梦冷静、内向,耐得住寂寞。《安庆报》曾刊登介绍她的文章《好一棵青桐树》。青桐树是寂寞而顽强的。人生有许多矛盾,许多诱惑,有多少人不为所动、淡泊处之,只为自己的目标锲而不舍呢?白梦是桐城县搬运公司主办会计,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在业余天地,她却是缪司忠实的小女儿,与沉思和梦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数字之神与诗歌之神之间,她更亲近诗神。白梦很灵,有才气。但谁能否认她的刻苦与勤奋呢?她默默地啃了两百多部中外书籍,像书蠹一样。近两年来创作二十余万字。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歌报》、《当代诗歌》等报刊发表诗作一百余首。
白梦很感谢她的老师——陈所巨。她说他给她的最大帮助,是拼命让她不像老师,也不像别的人,只允许她像她自己。他说:一百个舒婷仍是舒婷,一个白梦才是白梦。她的老师为人宽厚、随和,但对待她的作品却很严格。到南京补考之时,他要求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也不管她仍发着高烧。
白梦很感谢地、县各级领导,交通、文化、文联等单位对她的培养和支持。尤其感谢他们单位的两位负责人:支部书记梅诗兴、经理许万流。这两个人是很优秀的企业干部,有开拓精神、善于经营管理,注重培养人才,她说她的答谢方式是:努力学习,认真写出好作品。
白梦记得第一次去《安庆报》社,面对总编、编辑,腼腆得像个小学生。她很少说话,不知是不爱说,还是不敢说。《安庆报》慷慨地给了白梦做梦的最初园地,《龙眠山情思》发表后,那梦就初显端倪。其实,何止白梦,那一小片被广告吃剩的园地,培育了多少文学新人……
白梦仍在做梦,她的梦很美。她说她是故乡的女儿,她爱家乡文化古城的翰墨之风。两年之后(作家班插大三年级学习)她将回来,在故乡的土地上,让梦更加光彩。

(原载《安庆报》1987、10、20)

---------------------------------------------------------------------

冷酷的激情
——读白梦的诗

人们在《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诗歌报》等报刊上常读到白梦的诗。总会以为是位成熟的诗坛老将,想不到是位二十几岁的年轻姑娘。
白梦的诗很冷,近似冷酷,或者说是冷峻;但冷酷与冷峻之中又包藏一股火烈的激情。地心的岩浆,冰中的火焰,有着强烈与不可遏止的喷发与升腾的欲望。
有假烟假酒假药,免不了也会有假诗。假诗在矫揉造作,无病呻吟,耍文字游戏。有的干脆让你如观天书,不懂!其实他自己也未必懂。含蓄是艺术,看不懂的东西绝对不是艺术。另有些假诗则是“套”,读别人的诗,然后依样画葫芦。更有甚者,东拼西凑,抄抄摘摘,搞集句式的变相抄袭。假诗无疑糊弄不了别人,只会糊弄自己。白梦的诗不假,都真。真情吐诉,铭心刻骨。刻骨的爱与深邃的人生思考,浓缩与凝集于她的诗中,连水都不掺。难怪动人,难怪能赢得那么多读者。
白梦写诗并不多,自1985年开始发诗,三年来在全国有关报刊发表诗作不过一百多首。但大都属精美上乘,少有平庸低俗之作。她刻意追求,诗是她的心血与生命之晶,是她最美好的希望与幻想。我们还能说什么呢?祝她成功!

(载《安徽日报》1989、6、22)

---------------------------------------------------------------------

沿着目光攀登
——王原散文诗浏览及其他

1984年,诗人杨牧从大漠来到桐城,惊异这座普通小城竟然胚育了一代文学骄子。他在龙眠河和龙眠山之间沉思与询问了许久,然后笑着在一片年轻的树林和那些绿叶上签了字。
“从脚下做起,沿目光攀登”是杨牧签在王原的笔记本上的留言。王原把它慎重地贴在了他的作品剪贴本的扉页上。那年,王原不到20岁。
王原脚踏实地,不慕虚华,不急功近利,而是默默地阅读与写作。他知道,那一块块垒砌起来的石头,才是他理想圣殿的基础。他的目光沿着某种无形的刻度上升,他知道只有运动中的上升,才会像太阳一样显示出生机与活力。
1984年之后,王原写作了近20万字的作品。诗歌、散文、小说,十八般武艺,他都能来几下子。但最有特色的还是散文诗。他的散文诗精美耐读,蕴含丰富,如熟透的石榴,含着酸甜与微涩。《安徽青年报》等多家报刊真实地支持了他。
1986年,王原曾获安徽青年报社举办的全国散文诗大奖赛一等奖。他的作品《水果摊·执照》使他崭露头角。文艺评论家梁长森在获奖作品述评《心灵与时代撞击的火花》一文中写道:“《水果摊·执照》抒发了个体、集体青年的自信、自豪、自尊之情和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也歌颂了党的政策。正是有了党的政策,他们才能自谋生路,自食其力,创一番事业,生活得充实、幸福、光荣。”梁长森没有见过王原,但通过作品却感知了他。
王原确有自信、自豪与自尊。对于生活、对于社会乃至无可捉摸的大千世界,他充满自信与热情。也许是那山区的闭塞与贫穷浸泡过他酸涩的童年,抑或正是这种酸涩,使他获得更多的坚强与刚毅。
浏览王原作品,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个年轻的攀登者的足迹。“从脚下做起,沿目光攀登。”愿他脚下永是起点,愿他的目光在寻觅与求索中永无止境。

(载《安徽青年报》1989、9、12)

---------------------------------------------------------------------

情系乡土
——介绍倪学斌和他的创作

很多年了,倪学斌都是这样腼腆地、沉默地、勤恳地陶冶与耕耘于那抔温热的乡土,不倦与不悔地从他的乡土中淘出金子,耕种并收获茂盛的散文、诗歌。
我认识倪学斌较早,与他在同一片乡土上邂逅。我很注意他的创作和作品,我觉得这个年青人有某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在性格上他无疑是顽强与独立的,隐含有某种不羁的秉性。而他的作品特色则是让人强烈感知的、浓厚的直接来自乡土的原性的芬芳,以及真诚而深沉的忧虑。而他的忧虑既非置身其外的“淡淡哀愁”,亦非困惑与不解之后的失意与失望,而是以强烈爱心和自己的肺腑之言吁出的对这片乡土忧愁与热望交织的真切(连他的笔名也选择了“早稻田”这个名字),也正是倪学斌散文、诗歌作品的动人所在。我读过他的《枫树湾》,认识那些“痛哭流涕,绕屋三匝,久久不去”失去家园的鸟儿;读过他的《俯瞰小镇》,不禁会与之共鸣,“为人生的局促而悲哀”;读过他的《感情的乡土》,又被那些“有足够时间教会我们认识长与宽、认识四季与人品”的田塍,以及“藏着一份农人对庄稼的爱心和对丰收的珍重与期待”的做麦笛的黑麦摇动心旌。而在那些精巧凝重的《田园小品》、《小桥·流水·人家》、《爱恋家园》之中,抑或可找回遗失已久的童年,抑或出神入幻,被乡土所充分载负的古老与现代的美所熏陶,并不自知的与之融而为一。总之,倪学斌的作品大都是颇能感人的。
倪学斌的散文与诗歌之中,还袒裸着某种虔诚的崇拜,他崇拜融汇万物的博大时空,崇拜创造人类文明的劳动,且更加崇拜太阳。“太阳是公正的,它把仁慈的光辉洒向人间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对一个孩子克扣一点什么”。这种崇拜心理让他时常追溯生命本源,也震慑和诱引着他敏锐与立体地以虔诚之心在乡土和乡土文化中高瞻与深掘。也正是在这种仰视与透视之中,倪学斌才能发现埋藏泥土和高悬空中的许多苍黑与殷红的问号,并企图解透与回答它们。
倪学斌创作极为认真,面对多种诱惑他沉得住气,认真把创作当作自己的人生要素,而不是如一些人那样,只视作“敲门砖”或“垫脚石”。我认为这种认真态度对于有志文学创作者是珍贵与必要的。而成名心太切、哗众取宠,发表几篇作品就唯恐人家不知道等等,则应是写作者始终的禁忌。倪学斌不多说话,他只是写。他在桐城县一所乡村中学教语文。对于教学他同样认真,这是他的本行,他更不敢也不能误人子弟,因此,他写作的时间极少,即便如此,他也从不粗制滥造。
情系乡土,倪学斌以他的真情施予乡土,他感到一条世代相传的原始哲理,近似真理,那就是“黄土不负有心人”。早晨,他看见无数鸟儿飞向天空,拥簇太阳,而这时候,田野上荡漾成熟谷物的浓郁芬芳……

(载《安庆日报》1991、7、3)

---------------------------------------------------------------------

序桐城民间传说集《神鞭》

童年直至少年,我都曾被这些传说故事吸引着,感动着。那些充实美好的乡村夏夜,至今仍在“父子宰相”、“赶山鞭”、“婆媳塘”、“吴计成”等传说中漂浮着,成为我记忆中的坚实岛屿。我也曾设想将这些动人传说搜集整理,付梓成书,却终在繁琐杂事和倦怠中,眼睁睁看那设想化作泡影。而这件事却被叶濒、毛伯舟、高光明三人不声不响地做成了,真让我大为感动。他们都是务实型的事业心很强的人,后来我才知道他们为此花费了两三年业余时间,遍及全县山山水水,搜集传说故事数百篇,然后从中精心筛选整理出35篇集成引书。
桐城素以文化之邦驰名。古往今来,邑人著作数以千万计,我们无疑为有这样一片文章翰墨的襁褓乡土而欣然矜然了。但人们了解桐城,无非仅只了解“桐城派”及其作家与著作,而对“桐城派”光泽之下的桐城文学现象的另一侧面——丰厚的桐城民间文学积存却知之甚少。其实,民间文学与历来被崇为“正宗”的纯文学实属并存共荣的孪生兄弟,可以说大凡纯文学发达的地方,必然就有一片同样发达的民间文学的繁荣植被。而反之,丰厚的民间文化无疑也是和必将成为纯文学昌盛的先导与基础。追溯文化历史渊源,早在甲骨文出现之前,就已经有口头流传的上古神话,(而这种神话往往留存于早于文字的洞穴崖画上),而厚厚一部《诗经》也即是我国古代民歌之集成。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民间流传文学亦可称之为文学的母体和源头。我并未考证桐城“正宗”文学与民间文学发展的依存与纠结关系,仅只从现象上看桐城民间流传文学的兴旺之势,并不逊色于已经内外蜚声的“正宗”文学。然而,在桐城数以千万的历代著述之中,何以民间文学著作见之甚少呢?那抑或出于吾乡先贤们对于民间文学的某种偏见罢。值得庆贺的是桐城民间传说集《神鞭》正式出版了,她将展现桐城文学现象的另一侧面。
抑或基于上述“正宗”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并存与互补关系,流传于桐城境内的民间传说,大都具备较高的文学性,其中有不少就是直接叙说桐城官宦儒雅遗闻趣事的,如《戴名世的传说》、《姚鼐拒和麦饭诗》、《方苞善解妇人心》、《父子双宰相的传说》等,清雅逼真,凝练感人,如读史读传。即便那些神话传说,如《神鞭》、《石门真隐》、《打猎者奇遇》等,也都具有较好的文学欣赏价值。这主要取决于桐城地域文化积存的较高水准;同时,也得益于整理者较高的文学素养。
《神鞭》所选传说,多为桐城家喻户晓、烩炙人口。这些历经流传的传说故事,充满了人民群众的直朴感情与鲜明爱憎。同时,也充分表现了人民群众的诙谐与智慧。《吴计成的故事》中的吴计成,即是一位理想中的智慧人物。我想所有桐城人在童年或少年时代,无一不被长辈们绘声绘色的吴计成的恶作剧弄得捧腹大笑。虽然吴计成的机智格调不高,但仍不失为群众尤其是少年儿童所喜爱的传说人物。总之,广泛的大众性也是《神鞭》的较高价值所在。
当然,《神鞭》的缺憾也无须讳言。少数篇章在故事性和语言方面尚嫌平直、单调。但这也仅是一点缺憾而已,《神鞭》无疑会以她应有的神韵光彩于这片文学的乡土,其影响与价值将随之可见。

(载《安庆日报》1991、8、28)

---------------------------------------------------------------------

序《桐城歌谣》

叶濒同志把《桐城歌谣》一书的书稿送给我看,让我作序。我很感谢他给我这份殊荣,但作序乃泰斗方家们的事,于我来说,只能说写点什么算什么了。
我和叶濒共事多年,了解他,他是个勤奋、认真、有追求的人。他表现在搜集与整理民间文学方面的执著、坚毅与忘我,尤让我钦佩与感动。几年来,他遍迹全县,倍尝甘苦,任劳任怨,一丝不苟地工作着,先后搜集民间传说故事300多篇,民歌、民谣、民谚数以千计,并认真加以整理、编纂,使之出版面世。随后将要出版的还有《桐城谚语》等。叶濒同志因民间文学集成方面的突出贡献,受到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等三家单位的联合表彰,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我仔细阅读《桐城歌谣》,感到确是一部好书。这不仅因为她的生动、丰富、幽默、趣味和民间文学所带有的泥土与生命气息,更重要还在于她是迄今为止第一本全面系统的桐城民间歌谣集成。她纵揽上下几千年,流长源远,而横断面则包容历史、人文、时政、风俗等诸多方面。说她是一部歌谣体的桐城史志绝非夸张,而她的艺术价值又绝非史志可比。
桐城民间歌谣极为丰富,这些歌谣源自人民群众的生活与生产,尔后,又在世代流传中不断地凝炼与升华,许多歌谣脍炙人口。这些歌谣如歌如泣,或喜或忧,情真意切地表诉人民群众劳动生产中的愉悦,纯真坚贞的爱情,四时八节婚嫁丧娶的乡风民俗,既有颇具哲理的劝夫教子或的娓娓规劝,又有深沉压抑与痛苦中的愤懑与喷发,在这方热土上逐渐形成特定的文化气氛,氤氲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一部无形与无所不在的人生教科书。歌谣的力量不可忽视。既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又具备历史性与经典性。相信《桐城歌谣》出版之后,会以其自身的光彩引人注目。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浩大工程,其价值不仅显示于当代,而更加显示于未来。《桐城歌谣》跻身其中,对于《桐城歌谣》本身来说是一份荣誉,对于集成来说,则是更趋丰富与完整了。也可以说《桐城歌谣》是为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这项浩大工程增砖添瓦吧。
增砖添瓦的事是要人做的,有人疏忽了,有人不屑为之,而有心人与有志者则不辞劳苦,不计得失地为之追求与奉献,并因之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认为后者是可取的。

(载《文化周报》1993、3、19)

---------------------------------------------------------------------

《桐城故事》序

我想,首先应该肯定和赞扬一种精神,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有志者事竟成”是一句老话,也是中国人信奉的最朴素的真理。叶濒同志有志于桐城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由来已久,他和全市30多个民间文学的热心者跑遍了桐城近30个乡镇。500多山村和更多村民组,接触了各种层面的人物,真正体现了那个“搜”字。山山水水,风风雨雨,凡十余年,其志愈坚,其情愈执着,其辛苦可想而知。当然,其收获也必然丰厚。他现已整理出版《神鞭》、《桐城歌谣》等书,加上这本《桐城故事》和正在搜集整理之中的《桐城谚语》等,桐城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已是成效可观,令人欣慰了。
民间文艺的搜集和整理是精神文明建设和当代文艺事业的一项重大工程,国家十分重视。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曾联合发出文件,要求各地抓紧抓好此项工作,抢救传统文艺财富,编纂民间文艺集成。叶濒同志所努力的,正是此项全国性的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的一部分。
五千年华夏文明,伴随着滔滔史河,世代流传。长期以来,在不同的历史区间、不同的地域,积淀成型了诸多极富特色的地域文化。桐城系安徽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和地域文化的丰厚当在料想之中。明代冯梦龙所辑的全国范围内流行的《山歌》共384首,桐城一地就占有24首之多。而这种特色明显的地域文化积淀,除卷帙存传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散入民间,存留于群众的口传,形成了民间文艺的丰富矿脉。开采和利用此种富矿,当然是重要和有意义的,只可惜长期以来很少被人所热衷。除清代秀才姚兴泉以《忆江南》词牌撰辑有一卷记述桐城风俗民情的《龙眠杂忆》外,系统地搜集整理桐城民间文学并努力使之付梓,当首推叶濒一人。他孜孜不倦,默默无闻地开采这座富矿,没有什么奢求。而且,面对如此重大的工程,他没有任何资金支持,所能投入的只是他的心血和汗水。
中国的文学时下被人为地分为纯文学、通俗文学和民间文学等,但其内在却应该是一致的。不同之处,或只是撷采的范围和表现方式不同罢。叶濒主编的《桐城故事》一书的一大特色,就在于既尊重了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规律,保持原汁原味,又摆脱了惯常的口诉的浅陋,而融入了更多“纯文学”的艺术化手法,从而更增添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学术价值。
《桐城故事》传桐城人故事之大成,甚至可以说是桐城地域文化的百科全书。32篇故事,涵盖了古今人物、趣闻掌故、民情风俗等多个层面。既有古今名人的落拓胸怀、高风亮节,也有存传于百姓人家的美德与善行,当然,也还有一些沉埋已久鲜为人知的秘事。也可以说,《桐城故事》是另一种方式的桐城史志了。
传说的本身就是巨大的财富,传统的力量是强大的。《桐城故事》所弘扬和倡导的是传统的美德,是皇天后土之上桐城一隅世代流传的纯朴民俗和世家操守。美德的承传、智慧的启悟,以及让后世人更多地了解与观瞻桐城地与人的灵秀与风骨,以及其他一些意想之中与之外的收获,这或就是我们之所以看重这本书的原因吧。
桐城故事多,愿《桐城故事》生发出更多精彩的故事。

(原载《桐城报》1998、1)

---------------------------------------------------------------------

读《桐城七人书画展》及其他

用得着“后生可畏”四个字。“后生可畏”四个字是孔老圣人说的,而就在孔老圣人的圣殿里,七个“后生辈”以他们的书画作品认真地让人们品嚼出一些“畏”的滋味来。
《桐城七人书画展》,很醒目的标题,你猜不出这七个人是谁,因为他们之中虽有一二崭露头角者,但多数还是无名小辈,你也许对他们完全陌生。他们的名字是:江虹、江毛安、毕国栋、张耕、杨艺平、周国亮、倪恒文。平均年龄不到30岁。很新鲜的姓名,很新鲜的面孔,更有那些让人一新耳目的书画作品。你欣赏、品味,细研细读,或身入其境地融和于青春勃发的艺术氛围,你面对的就当然不仅是七个自费办书画展的年青人,而是一代人的崛起和以实力冀望社会承认的意识。或者,更确切些说,是以存在显示潜力、自信和风采。
桐城尝以文著称,曾有人溢美曰:“文都”,其“文”字当然不单纯地是指文章,也包括诗、书、画等在内。须知即在“桐城派”灼目光华掩盖之下,桐城诗派、画派、书派的光泽,也非一般小星淡月可比。文化历史渊源,一条数千年延绵不断的矿脉,其丰富和高品位岂能一言以概之?“七人书画展”与这些并不无关系,他们的艺术自破蒙始,或许就在这种文化艺术的薰陶之中。他们有些是家学承传,有些是师法大家,有的则是艰苦执着地自砺自悟,但他们共同地有着对书画艺术的酷好与倾心投入,也共同有着一条植根传统、广泛吸收的艺术发展之路。正因为他们有着可供植根的深厚文化积存和可供舒枝长叶的广阔空间,他们便才有着如此高的起点和可堪瞩目的前途。
面对这条姿采纷呈的书画长廊,真的觉得是面对一种稳实与创新的力量。七个人或许是个有着共同志向与追求的小群体,但又各自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江虹、张耕、倪恒文绘画中所炽然而起的新异和某种极细微处的艺术生发的最初的不凡;周国亮毕国栋的书画已是小有名气,在一定范围内认可已久,他们所展出的作品心随龙蛇的遒劲,让一些书法大家也不免惊异是出自如此年青的书者之手;江毛安、杨艺平也已颇有特色与造诣,他们的作品也曾在国内多次发表、参展和获奖。总之,这是一群不可小觑的年青人,愿他们清操自守、砺志不息、渐趋辉煌!
近年来,桐城县各级领导者在大力抓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抓文化艺术发展上下了气力。他们懂得在这样一块文化韵味极浓的土地上,经济与文化无疑同等重要。桐城文联及各协会在抓精品、育新人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桐城书画协会为书画新人成长所做的努力,尤其功不可没。相信桐城的文艺事业根深叶茂,一定会有更加喜人的前景。

(原载《安庆日报》1994、6、26)

---------------------------------------------------------------------

为桐城文学创作新人辈出而高兴
——兼谈李远宏的诗

最初从汪福来老先生编辑的文化馆小刊《龙眠文艺》上走出来的作者,无论步入中年,或仍青春旺炽,多少都有些成就和名气了。作为从新时期开始的桐城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一、第二梯队,无疑阵容可观,创作成就和实力令人欣慰。虽然,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远未达到“桐城派”全盛期的那种霸式的覆盖面,但总算是一个无愧于历史和现实的波峰。这个阶段的桐城文学创作无疑会在桐城文学史上留下自身的亮斑。在相对稳定的近十多年文学创作之中,我们为之欣然的是桐城当代文学创作群(亦可称之为桐城作家群)的活跃和在艺术上的日臻成熟。群体之中,有些进入稳定环境和心态中的埋头学问,著书立说;有些则仍以稳健的笔力和腾腾如焰的创作欲,竞技于当代文学创作澎湃的大潮。他们纵横捭阖,已经和日渐在国内外文坛引起注目。
相对来说,桐城有一个较好的文学创作环境。这种环境的良性营造,一方面得益于地域的传统氛围;二是基于桐城党政领导对属于精神文明范畴的文学事业的重视和支持。也正由于有着这样一种春光明媚的地域小气候,才为我们这片灵醒和悠久的热土可能产生新时代的文学大家和新的流派,准备了必要的气氛和条件。当然,一个地域特色文化的产生和延扩,并不是一、两个人就可做到的。清代“桐城派”的登峰造极,就前后卷入那么多官员和数百名主力作家、论家。也就是说桐城当代文学的振兴与繁荣,欲达到可望对峙于“桐城派”的实力和高度,还必须经过桐城人较长时间的努力。浪涌式的推进,必然需要更多的文学梯队,因此,我们便总在以迫切期待的目光,注视着这片土地上的文学创作芽茎的萌动和破土。市委宣传部、文联、文化局、文化馆曾为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做了不少工作。尤其是《桐城报》复刊之后,该报副刊作为一块阵地,又极大地增添了对我市文学新人培养的力度和速度。每当我们打开《桐城报》,为那些完全陌生的名字和他们虽然稚嫩却扬动着新鲜气息的作品而由衷喜悦时,便预感到了桐城文学创作的后续力量的强盛了。
李远宏是本市碧峰办事处四新村的一个农村青年,他的名字也夹杂在那一串文学新人之中。我开始读他的诗便偶然心有所动,觉得有点与众不同。后来副刊编辑倪学斌拿来一组他的诗,是他的一组近作,让我看看,并说如果真的心有所动的话,就为作者写点什么。我在灯下读李远宏的《春天的心跳》,便再一次觉得有些特别的地方。当然,作为诗歌创作,李远宏刚刚起步,还谈不上成就或艺术造诣,但他所给予你的是来自泥土的浑厚有力和浓烈的新鲜,让你为读他的诗而喜悦,像直接读那些长满植物的山地。他的《雷》展开在你面前,是鲜亮的彗尾,是犀亮的心的光芒和吆喝声中的壮美的迎接;他的《国歌》刚以他年青的心智感知对于他来说已经有些久远的年代,最先抵达的人们流下血泪的潮汐一样的预言和民族前进的号角。他的诗或就可贵在少有那种流行的病态和粘附性的陈腐,而直接地吐露出山野的诚实和强硬。他给你的构筑美是粗糙的,象地垅子,象一层又一层强硬和诚实的山峦。他借以感动人的是脉冲式的撞击,带着突然性和几分粗野。
李远宏是一个有着较好的诗的潜在力的作者,他刚起步,却起点较高。我由衷的希望他成长和成功,由树苗成为高大乔木,就像山野里那种舞动着火红秋天的参天的枫树。
为读到一组好诗而高兴!为桐城文学创作新人辈出而高兴!

(原载《桐城报》1997、4、11)


---------------------------------------------------------------------

激情喷发和冷却的热度与硬度
——白梦诗歌创作窥斑

冷冷淡淡地叙说,很随意,很平常,让你甚至感觉不到她在抒情。这是并不多见的一种写作方式,但白梦就是用这种方式创作并发表了数百首诗歌。
白梦的诗作品位较高,这是她把写诗视作生活和生命的一种方式、一种最崇高的方式的结果。她也因此极认真地写作,从来不肯粗制滥造。她于名利看得很淡,很欣赏清代桐城剃头诗人吴鳌认为的写诗是“春鸟林间,秋蝉叶底,鸣其不得不鸣而已,未求为知音听也。”好的诗发表层次都很高,大都发表在《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及一些省级报刊,并有近一半以上的诗作被《新华文摘》、《诗选刊》选载和入选《中国当代女青年诗人诗选》、《当代青年诗人自荐代表作选》、《中国当代新诗大观》等20余种诗歌选本。1987年白梦的诗获得河北省作家协会“普乐杯”诗赛一等奖,那时她刚出道不久,可以说是在诗坛第一次露面。然而,仅在两年之后的1989年,她荣获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颁发的“第二届庄重文文学奖”时,就已是国内颇有知名度的实力女诗人了。
一个作家的影响和他在文坛的地位,与他的作品多寡不无关系,但最主要的还在于他作品的艺术造诣和社会价值。白梦似乎不具备那种地毯式轰炸铺天盖地发表的能力。如此说可能委屈了她,她会辩驳:“非不能也,实不为耳。”但我们在读过她的作品之后,不能不感觉到她在艺术追求方面的严格的自律。她认为诗是艺术,艺术是创造。在创造面前,不允许平移和重复,要时时刻刻有着新的视野、视角和新的飞跃与升华,即使这种求新和跃升并非易事。1989年之后,白梦感觉到也的诗歌创作面临缺少新的创造,也就是说无法突破和超越自己的从前,便毅然搁笔,改写散文和其他,尽管这种搁笔对于她来说是极为痛苦的。直到1996年,当她以完全崭新的面目,拿出一大组诗作《沿着河流寻找》,我们才惊喜地看到,她已经在痛苦的寻求突破的过程中,完成了必要的嬗变和突变,获得了新的方式和特色。我们不妨细细地阅读一下《祈福》五首,认真地品味她依然淡淡叙说的基本方式所浮载和汇融的诗的潜在。会很容易发现,闭关面壁数年之后的白梦,已不再是那个单纯地以献身方式剖白的情诗动人的诗人,她的诗的造意形象也不再是单一面对的那个“你”,而是更为丰满但不固定的幻象。一个贲张四万八千个毛孔渴望畅饮新鲜空气的溺水者(当然是形象化了的追求者);一朵遗世独立贞静自守的栀子花;一只让诗人可以端坐其中的莲舟,以及2500年的乞者所诱动人们的舍施动作……即便是重新品味爱情,那爱的滋味也与从前大相径庭。女诗人在自己内心的涅槃与再生,对于她自己和读者都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白梦诗歌创作的全过程应该说有着两个重要环节:那就是喷发和淬火。喷发的是熔岩,是不可遏止的激情的高热,这个过程无疑不为人知。而经过淬火之后,那铁器和花岗岩虽仍留有火的痕迹,却是真的冷却了,冷得很硬,有一种凛凛然的锋利。当然这种凛然的锋利,主要是潜在于她诗歌之中的思想和智慧,也是一种高度艺术化了的生命本质与人格的高洁。
诗是最崇高的艺术。诗是诗人自己本质的善良和高洁品格冷凝之后的晶体。让我们为所有的诗人《祈福》,当然也包括白梦在内。

(原载《文化周报》1997、4、11)

---------------------------------------------------------------------


他座下的马匹是苍茫大漠
——洪放创作印象

十几年以前,我们没有多少钞票,却以钢铁一样坚定的决心,横过河西与海西那片茫茫无际的大漠。我们看见七月里的积雪无比的美丽,也看见戈壁和大漠中偶尔可见的一星半点楚楚可怜的生命所折射的光芒的强烈,当然,我们无疑同时感受到了由于某种契机,或者说是蹈入某种图腾符咒,此行的全体(洪放、白梦和我)命定将沉入一种铁青色永恒的苍凉和痛苦。那种痛苦并不在于外在的折磨和刑罚,而在于内心对自我生命本质的重新否定与肯定。从嘉峪关到鸣沙山,再到大柴旦盐湖和格尔木,当然,也无可逃避地过青海湖和塔尔寺……那时洪放还十分年青,实际上也只是个大孩子。但他敏锐的直感显得惊人,面对大漠,面对大漠上的马,骆驼和鹞鹰,他目光特别,说不出是好奇还是羡慕。不知什么原因,他当时并没有以他特有的敏锐对大漠作一番艺术的再塑,而直到十多年之后才不可遏止地将那片辽远无极的大漠吐出来。而且“吐”得那样的淋漓潇洒,让我认定他座下的大漠是一匹快马。
洪放承认,在鸣沙山,在那片尖啸的风沙和庞大的神的阴影之下,他端坐着的感觉和发现让他一瞬间就老了许多。无疑,一种倏忽即逝的契机被他等候和捕获到了,那种获得对于他人生和艺术生涯无疑极为重要。他端坐在大漠上,大漠是他的马。
艺术的发现高于其他任何一种发现,正像梵高在阿尔的阳光中发现了阳光的本质和那些流向阳光的绿色植物。这种发现,或许就是被洪放称之为“契机”的那种东西。我不知道洪放在河西和海西大漠中发现了什么,但我觉得他在大漠的获得是巨大的。后来洪放给我看他的一些新作和我在一些报刊上读到他的作品,都惊喜地发现,大漠已经成为他思想和作品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并没有系统地阅读洪放的作品,但由于某种创作上的认同和距离的贴近,让我注意他的创作并经常为他的实力和突破而高兴。(既为我们在大漠上所共同感知的痛苦,也为我们所共同拥有的家乡。)洪放的诗歌、散文大都写得精美,艺术层次很高,他不断地获奖,大范围地被读者关注和喜欢。我在阅读过许多人的作品尤其是青年作家的作品之后,就不无欣慰,桐城作家和作者的创作总是独异的,很少感染流行病。洪放创作的独异之处,无疑在于他顽强建筑起来的艺术建筑物,那是稳固和标新的。读他的诗文,你会在沉溺于历史钟磬的浑然的同时,又不可自禁地在强大摇滚中涌动。他留给读者的空隙很多,就像大漠平躺着,留给施行者很多的谜。那些坚定和随意的提问和否定,让你无可逃脱地参与。这或许可以视作他的技巧和手段,他不是说给你听,而是说给他自己听,但读者却囊括在他“自己”的范围。
洪放的作品被美浸透,那种透明的机智与忧伤的美,闪射着他们才华!
近期,洪放又涉笔小说创作,小说《大柴旦午餐》被《清明》杂志刊用。他小说创作同样是成功的。洪放还十分年青,在这个年龄层次就具有如此笔力,其创作前景无疑是令人喜悦的。愿命运给予他更多契机,像曾经给予他的那匹大漠快马。

(原载《文化周报》1997、10、10)

---------------------------------------------------------------------

成功的创意
——读许松涛的《走向生活》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文学创作的精髓与点睛之妙在于创意。尤其对于诗歌和散文创作,创意就是灵魂与生命。
创意并非是平面的,单一的,瞬间的,它所包含的是全部,你心灵中审美范畴的全部。所以一篇创意成功的作品,总能动人,总能给人饱满和深邃的美的感受。许松涛的《走向生活》就是一篇创意成功的作品。我开始并未在意,只是浅浅地读它,但很快被吸引,并为之惊讶。《走向生活》包含八个小片断,八个恰到好处包含着画面、色彩、结构、智慧、哲思等等所有要素的生活断面。而这些断面,并不是生活的切片和写实,它是艺术,它是作者创意过的美!
许松涛的创意显得独特,他很平淡,对一切着笔都很随意,却在平淡与随意之中藏有奇巧。从有爷爷和孙女的普通画面中捡到“代沟”;在人生旅途的“里程之外,角色之外,终点之外”轻而易举“成为自己的抛弃者”;在“过程”中,惊人地“发现人类残缺的掌上竟有再生的手指”;从“黑色大幕正展示自己的磷火”找出尘世的“对比度”;对于普通的“农夫”,他准确地抓住了“自己是自己的福星……于毒蛇也给予了宽容”的本质的美德和缺陷;他创意的“风雨”“以优秀的旋律在荒芜的原野上奔跑”;而他笔下的“大地”,则“异乎寻常”地“出人意料地带给人类以新的福音”,并且以遍立的“偶像,点化来者的迷津”。对于这些新鲜与美的创意,读者会有什么感觉?创意高于一切!
我读许松涛的作品不是太多,但所读的他的作品一般都比较精美,由此也说明他的创作是认真的,是真正地把艺术视为崇高、奉为神圣。他的诗和文都有着很浓的情,很美的意韵,他的目的最初或许并没想到要去感动别人,而是他自己先被人生和生活中的意韵感动了。可以说,越是新鲜,越是奇特的创意,越是难得,就越是有着专利性。而这种别人无法拥有的“专利”,便是一个作家创作风格形成的基础和要素。许松涛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在走自己的路。而且,我也发现桐城有几位青年作家和作者也是如此,以个性的创意丰富和完成自己,这无疑是桐城文学创作的可喜现象。每个人都是“自己”,每个不相同的“自己”才能成为一片风景。
创意成功的《走向生活》,愿作者在创作上更入佳境。

(原载《桐城报》1997、11、7)
---------------------------------------------------------------------

一片优美的风光
——“桐矿杯”文学大奖赛获奖作品浏览

一片优美的风光,文学的风光,令人怡悦。这是阳光下生命力旺盛的树林,所有树木,年青和并不太年青的,都各呈姿态,也就是说,以不同的艺术方式展示自己。展示着不仅仅是外在的美好与高尚。更多的自然和朴拙,一些非刻意追求的随心应手,甚至让人觉得近乎熟练和老辣的炉火纯青。一些令人动心和诧异的感触和感染,显得强烈,近乎于撞击和刺痛。
据说,“桐矿杯文学大奖赛”参赛作品共有750多件,获奖作品20件,其中一、二、三等奖8件,优秀奖12件。我没有阅读全部参赛作品,但作为评委之一,倒是认真地阅读了初选之后的30多篇文章。后来,大赛组织者又把获奖作品的复印件送我,让我写点什么。我便又重新阅读了一次,也便有了本文开头的那种感觉。
我不太了解这些获奖作者的情况,听说大都年青,有些甚至是初出茅庐,然而他们的作品却令人意外地都有着相当水平,起点甚高。桐城是文章灵秀之地,这种灵秀之中所含有肥沃,一茬又一茬地生长着文学的林木。此次大赛所拥有的阵容和涌现出来的一批文学新人,或也就是大赛组织者的目的和收获所在。相信这批大赛中涌现的作者,各自葱茏,为桐城文学的更加繁荣更添一番秀色。
读那些获奖作品,总的感觉都写得相当好。8篇获等级奖的作品中,散文6篇,小说2篇。一、二等奖均为散文所占,或是桐城派遗风尚存,影响所致罢。
一种普通的沉重感,以及从沉重感之中生发的生命和意志的坚强,让人明显地感觉出某种份量。作者有较好的笔力,他注意到了某种反差,并借助反差营造他的艺术。赵国平的《浮出沉重》(一等奖)是一篇成功的作品。人生并不轻松,而这种不轻松却被作者置于山野环境之中,心情的无奈,理念中的坚强,最终浮出本能性的强烈责任,简简单单的五个字“让他们考走”。一个年青的山村教师,他还能说什么?真诚、直接、朴拙、简单,就像山里的石头碰石头一样实在,你不禁为之动情,为之惊诧。
从生活中来,紧抓住生活的本质,在发掘和浓缩的同时,寄寓追求与期望。这是文与心的替换与交融过程。《仰望鸟窠》(二等奖)的作者胡来丰之意当然不在那只鸟窠,他是在写一个走出的过程,和那个过程的伟大。人类从有巢氏的窠巢中走出,走入农耕,走入城市和现代繁华,继而想到鸟儿所要飞向的“更高境界”。这篇寓意散文写得巧妙、自然,读着感人。王海芳的《倾听》(二等奖)以两支乐曲淡淡地写出了流水般的忧伤。那忧伤是美的,即便是本该欢悦的《春江花月夜》,也被作者美丽的忧伤泡软了,“忧伤如潮起起落落”。美是艺术的本质,忧伤的美往往令人刻骨铭心。另一篇《落叶》(三等奖),也是写情绪的佳作,作者晓雪听说是个很年青的女孩子,我不知她何以如此地理解落叶?她的伤秋,或不亚于曹雪芹笔下伤春的黛玉。当然忧伤并不是主弦,主弦是从最低处萌生的人生的力量,忧伤只是美与力量的载体罢。
金仁智的《选择》(三等奖)是一篇写得很好的随笔,作者的智慧和思辩力旋迥在千余字的篇幅之中,让人觉出他的功夫所在。
何艺春的《拾稻》(三等奖)看似平常,一件生活小事,一种往事的追回,却从那种小情趣中体验出一番道理:“从虚荣到理解,竟隔整整二十年”。时光在校正着人生,时光给予人的是更加深刻的感悟。
两篇小说,一是里予的《黄篾筷撑门》(三等奖),一是陈小东的《狗》(三等奖)。前者文笔老辣,喜笑怒骂,纵横捭阖,从一双黄篾筷子敲出浮生世态,横生风趣;后者显得奇巧,出人意料。作者着笔平淡,一本正经,让人读后却不禁在捧腹之余多一份思考。
获得优秀奖的作品是吴德高的《听鸟》、李远宏的《草嫁》、俞方平的《雾岛灵山》、彭和平的《忆姐姐·慰英灵》、何忆庵的《斯大林街的心猿意马》、周晓乐的《梧桐树·小提琴》、杨琨的《漫游江心洲》、方昉的《元旦,我们感受时间》、绿叶的《静夜里》、项卫琴的《真诚》、徐庆寿的《同林鸟》、杨正友的《坐在干草车上》。这些作品也都写得较好,也都有着各自的艺术魅力和动人之处。
总体上看来,这次大赛获奖作品是令人满意的,无疑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作品新鲜,感人,特色和个性明显,品位和格调较高,但也存在有过于小巧的不足之处,涉猎重大社会题材和发人深省的作品甚少。
一片优美的风光,桐城文学创作的又一片新生带,在阳光中茁壮,我们似乎听见它们成长的声音。

(原载《桐城报》1997、12、5)

---------------------------------------------------------------------

生命本质的啸声
——章啸诗歌印象

读《桐城报》副刊,注意到了章啸的诗,觉得有些特异之处。前些天,副刊编辑汪桂云同志将章啸发表在《桐城报》的十几首诗收集起来,送给我看。我细读一遍,那特异的感觉越发强烈。
章啸很年轻,这样的年龄应该是稚气未消,但在他的诗里,你绝对找不出那个“稚”字。除了他的敏锐灵感和鲜活如刚出水的金丝鲤鱼一般的意象与形象之外,就是那种历史一般墨蓝色的深沉。这种与他的年龄绝对不相符的深沉,增加了他诗的力度和深度。
章啸的诗,写家乡物事的甚多,无论山水人物或是其他,皆不落窠臼,即便那条被人写过百遍千遍的六尺巷,在他的诗中也截然不同。那不是一条巷子,和装在巷子里的那段往事,而是作者面对打着饱嗝的历史的一种与众不同的思考。对于这个世界,对于视野中的一切,他的目光是犀利的、解剖式的,似乎不屑于常规的表层观赏和抚摸。在他的剖析之中,家乡竟是“一条平仄分明的青石板老街/自恍若隔世的杯底/含笑走来”。对历史与社会的反思与剖析,让章啸以异样目光和辨识方式,甚至将一些已经定型的坚如铁石的东西,也变形为他的审美所需。
章啸的诗都很赤裸,不见雕饰和造作。这无疑是他诗情所至,如火山喷发,让他不及他顾。因此,在他的诗中,读者可以看到涌流的岩浆和那些依然灼烫的石头。在他写1998年大洪水的那些诗中,那种透自胸怀的炽烈,随处可见。“泪腺坚持不肯泛滥/沙包坚持不肯入眠。”真情出真诗,唯真诗才能感人。诗的艺术或并不在于精雕细刻,而更在于出乎生命本质的原始的粗砺!
章啸的诗每一首都鲜活生动,无论是生活的细微末节如《眼疾》、《牙痛》之类,或者是滔滔大江、苍茫史海,他都赋与了可闻可见可触可及的具象。每一个果实一样鲜美的诗的实体,摈弃和排斥了所有可能存在的苍白和虚空。
诗是一门特殊艺术,既需要才气,更需要天赋。章啸的诗所吐露的正是一个天赋极好的年轻人的才华,而且其天赋和才华的显露也是以有别于其他的方式。读章啸的这些诗的时候,还感觉到一种潜在的力量,诗和智慧的力量。可以说,章啸的诗犹如他的名字一般含有那个“啸”字,是从胸臆中突发而出的生命本质的啸声。莺其鸣矣,求其友声。虎之啸者,当踞高处而求旷远吧?愿章啸写出更多好诗!

(原载《桐城报》1998、10、13)

---------------------------------------------------------------------

《杂感集》序

常在报刊上读到署名“王学勤”的文章,以为同名重姓者所为,没想到竟皆出自我们身边这位王学勤老先生的手笔。
王学勤先生是我参加工作时的第一位同事。那天,当我走进桐城县文教局文化组办公室时,第一个迎接我的就是他。其时,学勤先生或刚届不惑,精力充沛,十分能干,他给我的最深印象是智慧与诙谐。共事年余,他调任桐城黄梅戏剧团副团长,但鉴于文化组与剧团的密切关系,我们往来仍是亲密。我记得学勤先生嗜好读书、博闻广记,有较深文艺造诣;只是没想到后来,在他退休之后,竟伴其晚年于墨砚,且一发不可收,写出了许多精美的文章与诗词。这让我既感到是必然,又为之讶然。
学勤先生将自己已发表的文稿辑集、打印,名曰《杂感集》,让我作序,我欣然从之。能为自己的第一位同事的著作写点什么,无疑是件十分高兴的事。《杂感集》分为杂议、诗词赏析、文人轶事、旧体诗词四个部分,琳琳琅琅、洋洋洒洒十余万言,我在灯下认真拜读之余,又一次领略了他的睿智与风趣。他笔力稳健,随意纵横,不失桐城文章之风骨。且居高临下,纵览世态人情,点触挥斥,尽皆淋漓,即便发乎细微,亦皆意寓天下。此亦见学勤先生文章的功夫和气度。“大器晚成”,学勤先生老年捉笔,有此成就,亦可当此四字罢。
“杂”者,若理解为“杂乱”、“繁杂”,或乃学勤先生自谦之意,若作为《杂感集》书名,则应解为“丰富”了。丰富的社会生活,深厚的阅历和累积而成的人生经验,让学勤先生洞明体察了一切,而在这种洞察的过程之中,无疑颇多感触。感慨系之,不能不流于笔端。所以,学勤先生的文章情感真挚,生动自然,并因此贴近读者,感人至深。此外,其“杂”还在于“广泛”,视野之内,生活所及,无论巨细,皆是其拾掇、发掘、剖析、剪裁的素材。文如其人,学勤先生认真为人做事和其机敏、博识无不跃然纸上。处其人,当知其文;读其文,亦可知其人。学勤先生的潇洒人生,注定了他文章的潇洒。
明清以来,桐城文辈丛生,如雨后春笋,而至近当代,却让人有“昔人黄鹤”之感。殊不知桐城历来是藏龙卧虎之地,勤奋笔耕、不嚣不噪,而著述丰厚如学勤先生者,不泛其人。在我案头,送来让我阅评、指教(指教断然不敢)的桐城人的文稿、书稿,流水不断的总有三、五部之多!此乃桐城文风昌盛、后劲十足的明证。我虽深以为累,却也因此为今日桐城自豪!
桐城,文章之邦,灵秀所钟,其地脉文气延续,当正处盛时。学勤先生文章、诗词之中,多有记其人事,咏其情趣者,尤以“文人轶事”篇趣味盎然。官宦世家,硕儒大贾,乃至耕夫樵子,得桐城灵秀之造化,大者著述等身,雁声长留,小者亦可以砚墨自娱。其情其事,读来趣味横生,此亦假学勤先生文笔之妙罢。
杂感二、三,即以此为学勤先生《杂感集》序。

(原载《桐城报》1998、10、16)

---------------------------------------------------------------------

感时命笔情无限
——刘建武先生诗集《微吟草》序

诗者,心之声也。心正,则诗正;心雅,则诗雅;心之旷远,则诗亦旷远。故为诗者必先净其心域,炼其正气。沐兰麝之馨香,纳天地之灵秀。远邪欲,脱卑俗。刚则凛凛然触地柱天,柔亦潺潺然清流见底。思如神龙在天,瞬息昆仑沧海,笔若行云走马,无所不至,无所不能;出神入幻,纵横捭阖,诗则不凡。其神气精魄,莫不如草木之荣秀,天地之廓清乎?
或曰,此乃诗之大者之为也,如楚之屈原,唐之李白。然诗之道相同,孰辨其大小?
读建武先生之诗集,凡五篇一百七十一首,或如白帝江陵,朝发夕至,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其状物思人,感时赋事,莫不驾轻就熟,信手拈来。其气之正,其情之真,其朗朗然于平仄之间言其心志,亦皆顺舟顺水,得其自然。
古人作诗,言古人事,如楚之楚辞,唐之唐诗。今人作“古诗”,当尊其旧制,沿其格律,然亦当言今人之事。若仍楚冠唐履,作古人言,言古时事,则必蹈今日格律诗之大忌。建武先生诗,深得此道,借旧瓶而置新酒,格律仍是旧时之格律,内容与精神则同步于今日之时代。其诗有云:“感时命笔情无限,语不惊人神自驰。”“感时命笔”乃建武先生之诗,脱离古朽桎梏,深得源头活水之奥妙。
如前所言,诗为心声,其正其雅其旷远皆出于心。建武先生诗曰“正气冲天天得意,雄风拂地地兴荣。”正气所在,浩浩雄风,陡增诗之气派。建武先生之诗,弘扬善美,如春水涟漪,其情陶然。而于丑恶事,则砰然击斥,怒发冲冠,泾渭分明,毫不隐忍的君子气度,跃然纸上。
“耐贫正直真情在,耿耿丹心总向阳。”建武先生退休之后,钟情格律,乐乎吟咏,寄伏枥之志于诗词,托讴歌讽喻于雅风。其情殷殷,其乐融融,可谓懂得生活,潇洒自在。愿建武先生壮志不已,诗心常青!
以此为先生之诗集《微吟草》序。

(原载《桐城报》1998、11、20)
---------------------------------------------------------------------

精美的精神快餐和肥沃的耕耘园地
——99年1—4月《桐城报》副刊作品浏览

副刊编辑汪世学先生拿来一摞报纸,让我对1—4月份副刊作品谈点什么。4个月,100多篇作品,无法逐一细看,只能稍作浏览了。
由于职业习惯,看报总先看副刊。单位定了几份报纸,加上有关报社赠送的,共有十几份。副刊看得多了,就有了比较,就有了一份自豪:《桐城报》副刊品位还不错!
副刊1—4月份所发表的大都是诗歌和散文,这两项是桐城作者的强项。大都水平较高,有些还堪称佳品:佳慧的两篇散文《走出故宫》和《花落知多少》,笔力浑厚,思考较深,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解悟,沉重而深切。他认为故宫无论如何是一种禁锢,人为的程式化的禁锢,走出故宫是历史和人性的必然;他认为人生如花开花落,规律使然,或到知命之年方能切悟个中究竟。这两篇文章写得较娴熟,余味甚多。金仁智的《几何人生》篇幅虽短,但凝练。由方圆而及人生之方圆,平平淡淡,娓娓道来,无多雕饰,却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境界。赵国平的《怀念芦苇》和手指的《落叶》显出工笔画般的细致入微,状物寄情,有一种淡淡忧愁笼罩下的凄婉美。汪世学的《雪天断章》和《牙痛》从生活中来,以切身体验的真切,而联想其他,自在自如,恰到好处。里子的《家乡的腌菜》和赵莉的《真情似火》写出了浓郁的乡情和人世间的真情,自有动人之处。
白梦和洪放是我市在国内享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他们都曾以他们的诗歌征服了众多读者,创出了影响,且都获得了较高层次的奖励。白梦有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沉默,这期间她大量读书,厚积薄发,从去年开始,便以新的面貌出现,《雨打芭蕉》就是她这阶段最初的作品。她是将思想和艺术圆融在随意之中,圆融于某种非刻意的涌现,从而也在非刻意中达到更高的层次。洪放则在不断地创新和尝试,他的诗和散文具有了更大的兼容性和力度,小说创作获得成功。副刊所发的组诗《苍茫》,是他所写的一大组《苍茫》中的一小部分。理解“苍茫”并不容易,内在和外在,天地人浑然一体的那种“苍茫”,被他理解和驾驭,显示了他的功力。
此外,章啸诗的粗放的现代性,李远宏诗的自然和人性的唯美,绿叶和陈小东散文所体现的灵性,也都有各自的长处。
还有刘东宏、金肽频、谢思求等人的文章,因他们非本市作者,是副刊的佳宾,在此就不多涉笔了。
副刊1—4月份的作品,总体较好,具有一定的水平。作为一个地方报纸的副刊,它既给读者提供了一份精美的精神快餐,也为作者提供了一方肥沃的耕耘的园地。然而,在浏览之后,也还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是多数作品选材细小,有些是过于细小,囿于琐碎,少有宏大和震动之作。当然,这并不仅是《桐城报》副刊,而是时下诗歌、散文创作中较为普遍的不良倾向。我们不妨更多的着笔火热的改革和建设,多一些火烈、大气的作品。二是有些文章过于雕饰,追求文辞华美而伤及其他。当然,这只是一孔之见。桐城有一块这样的园地,桐城有一批热心文学的作者,副刊无疑会越办越好。

(原载《桐城报》1999、5、14)
---------------------------------------------------------------------

梅蕾《散文诗四章》的艺术境界

融身于秋夜,幻化成一缕晚风,或者,就那样直接地面对一尊古塔、一挂瀑布。没有第三者存在,就是那样地与夜与风与塔与瀑布对话,或是相对无言。甚至,就连第二者也没有,那夜那风那塔那瀑布就是自我,就是那个透明无物而又包容一切的抒情主体的本身。你感觉如何?那无疑已经不是感观的觉察和品味,而是穿透和融入的疼痛式的物化现象了。一个诗人,一个散文作家的拿手好戏或正在于此。他对自己是诚实的,对读者以及所有他所要面对的抒情客体,也是诚实的。他不想扭怩作态和故作高深,他只是以他的这种方式告诉自己和读者,此时此刻他独有的感受,哪怕那种感受是近似荒谬或不近人情的。读《梅蕾散文诗四章》,就觉得作者深得此道。
梅蕾的《秋夜》是有风有月的,那风那月无疑也就是他自己,至少是他自己的心情。风的翅膀寒气逼人,却是自在而有力的。月可能是在琴弦上、酒杯中,而风而月又都因为是在秋夜,才显得那样无可奈何的潸然和痛苦。《晚风》则只有风了,那风很明确就是一种旋律,或者是以一种心情的旋律去体味和化解一些有形和无形的东西。譬如:世界、社会、人生。回味和感悟的纵深,同样是被音乐推倒和打散的苍老的世俗。而那尊无言的古塔呢?它自己就是一种雄壮的挺立,并以永恒的挺立的方式对所有的人说:人生的磨难在所难免,那就是司空见惯的风霜雨雪。关键是在于挺立,在于永远不倒的坚定。《问瀑》也如此,它的启迪和昭示就是那种大气磅礴、义无反顾的一跃。谁都知道那一跃之后的壮观,但只是灵肉之中有着太多的污秽残渣的缘故,而失去了可能一跃的勇气和底气,因而也就只能沉入久而久之的死水微澜了。
可以看出,梅蕾的散文诗四章所创造的艺术境界是直接的,近乎于直白,他似乎不想绕太多的弯子,不想因为绕弯子而如时下的某些散文诗那样故弄玄虚和艰深晦涩。当然,他给你的直接和直白是一种特别的亲近,让你不由得要去认同。这就是诚实的力量!唯诚实才可能进入灵魂,亲近灵魂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
梅蕾的诗歌和散文创作较为活跃,是我市实力较强,后劲较足的青年诗人之一,他的作品是有特色的。最近他将自己的诗结集准备出版,书名叫《无岸的帆》。在动笔写这篇短文之前,我正在看他的这部诗稿,觉得不错。他的诗也是坦荡的,自陈式的,艺术性较强,很能感人。他比较强调一种灵性的自在自如的境界,似一页无岸之帆。并不追求和期待某个目的港,而仅是喜爱那种蓝天碧水之中的径自行走的艺术的陶醉罢。这从他的《散文诗四章》中亦可见其一斑。
艺术的自身抑或是没有目的的,就像那些本身并没有目的的秋夜和晚风……

(原载《桐城报》2000、1、18)
---------------------------------------------------------------------

孤独与忧伤的美

报社许松涛先生递过来杨正友的两篇散文,一篇题为《一个人在途中》,另一篇《透明的忧伤》,让我看看,给写点什么。不巧的是这几个月来我特别的忙,竟一点时间也挤不出来。稿子放在那里好几个月,实在不好意思再拖了,就拿出来读读,竟是读得津津有味,是两篇很好的文章。作者很会写文章,文笔也漂亮,读着细细腻腻,委委婉婉,很美,很动人。他很善于将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以工笔画的方式,描绘得细腻而传神,发掘也深,让你感觉到诸事诸物美的外在与潜在。就这两篇散文而言,我觉得他的长处在于发现,发现美,更确切些说是发现那些容易被人司空见惯和忽略的美的特异和细微部分。并将这样一些美进行艺术的加强,然后再奉献给读者。
《一个人在途中》是让那样一个人独自地处在抒情主体的位置上,让他面对庞大而浑厚的北方的旷野和那座有着太多历史沉积的城市,且让那样天地混沌的大气磅礴的北方的村野和遗址中散乱的历史鳞爪,包围着他,加强了他的孤独。他在除了可以覆盖和任意纵横的意念和情绪之外,就再没有任何可以依赖和撑持的东西。而在这种时候,孤独的美便得以结晶与升华,成为五彩云霓般的透明的金刚石。美的硬度和力度便得以充分地凸现。也正因为如此,作为抒情主题的他,毫无疑问也就更加引人注目。
《透明的忧伤》处理得也很巧妙。父亲是个顽强的甚至不会忧伤的人,而对于不会忧伤的父亲的衰老,“我”却忧伤起来。父亲真的老了,父亲为什么会老呢?这种忧伤似乎是没来由的,然而却是必然的。是无形而透明的,也是实实在在的、美丽的。与孤独的美一样,忧伤的美也是美的更深的层次。我们读着这样的文章,我们便置身于更深层次的美的感受、享受和解悟之中。
“一个人在途中,抱紧双臂,抵御来自历史深处的风寒。一个人在途中,自己用体温暖和自己……”。杨正友是理解和感受过那种孤独的,他知道那种孤独的真正的来源。历史似乎是太沉重了,沉重得不给人留下一点轻松。但杨正友并不仅仅在于在这样的沉重之中,去发现美,而更在于在这种美的激发之下获得更多。正像在一幅巨大的意韵寒荒而本质坚硬的油画面前,你被激发的难道不是逆反与坚强么?生活最初给予每个人的几乎相同,重要的是你如何去获得生活的青睐与偏爱。因此杨正友才不无感触地说:“因为快乐,那些忧伤才弥足珍贵。”
当然,杨正友文章的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它过于饱满,饱满得有些臃肿;它也过于琐碎,琐碎得近似唠叨。他只是一口气自己去说,不给读者留一点空隙。但这些都是不难克服的。
桐城是“桐城派”的生发之地,桐城应该有许多大手笔和好文章,但就目前桐城散文创作而言,还深感不足,更难望方戴刘姚之项背于万一。我们略感欣慰的是,我们毕竟有了些苗头,在这片文章灵秀之地
生长有一些参差不齐的树木。我们需要乔木,需要由高大乔木组成的森林。一批像杨正友这样的年轻作者,一开始起点就较高,艺术感觉较好,我真诚地希望他们努力,尽可能地长成参天大树,为了桐城文学风光无限的未来。

(原载《桐城报》2000、7、14)

---------------------------------------------------------------------

在燃烧和沸腾中重生
——读青年诗人陈汐的诗

是燃烧就会有喷射而出的热量和闪耀的火光,是沸腾就会有那种不可遏止的翻腾和由液态而气态的演化和升华。虽然这都是些普通的物态转化现象,但对于诗歌创作来说,却似乎是一个必然的内在的情绪过程。燃烧和沸腾无疑伴着强烈的波动和痛苦,而诗人却只有在这种自**动的疼痛之中,才有可能引爆潜能,达到某种境界,让心灵之中诗的异像出现。这只是一个过程,一个涅磐之后重生的过程。青年诗人陈汐的诗中,正好有这样的诗句:“在燃烧和沸腾中重生”,就足以说明他的诗歌创作,亦即情感引爆和裂变方式,也是如此。
诗人是无法永远处于平静状态的,“心如止水”或“死水微澜”不是诗人的内心状态。当诗人处在创作态之中,存在于他心中的就只有夏日的台风和农历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读陈汐的诗,我们轻而易举地发现台风大潮的存在和他们所带来的旋动的汹涌。但这种狂风暴雨或排山倒海之势,往往又被诗人着意定格在某一瞬间。让它成为妙不可言的雕塑一般的诗的构架。这无疑正是诗人的高超之处,他显然是想让你感知和欣赏他燃烧和沸腾的经历,以及台风、大潮的艺术现象,而他给予你的是限制性的冷眼旁观式的观赏,并不让你挨得太近,介入或参与其中,从而让你欣赏起来才更清晰、更有韵味。也就是说,他给你的是完成之后的成品,是一幢精美的建筑物,而不是仅仅扔给你一堆建材。
“黑暗的潮水/吞没大片视野/被黑暗抚摸的墙壁和桌椅/一动不动 只有我/赤脚在房子里/走来走去”(《寻找风筝》)。你看,在黑暗的潮水之后,诗人已经凝炼了,冷却和锋利了。当你欣赏这些诗句的时候,他已经处在重生的境界,而不在炉火熊熊的冶炼之中。“浪涛 你推我搡/汹涌着向前/一种焦虑的颜色/挂在人们的脸上/我站在岸边 目光越过波涛/看见那些水淹的村子和稻田/或者就在我身边/那些汗流浃背的人/和他们石头一般的坚毅/我的心就从忧虑/走向坚定”(《大水》)。这些诗句是采撷于1998年的特大洪水之中,诗人在波涛之上,在岌岌可危的江堤边上,他的诗情爆发了,旋动了,而就在狂放的爆发和旋动之中,却酿造了冷峻和坚毅的诗句。从陈汐的许多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创作时的情感越是波动,燃烧和沸腾得越是激烈,他的诗就越是具备凝铁一般的硬度。这是他的独自方式,也是他诗歌的特色。
陈汐的诗是诚实的,直白的,与读者的交流也是以心换心的。他的多思与沉重,让那些流行的花架子和故弄玄虚的文字游戏更本没有存在的必要。“白昼 黑夜 痛楚和浪漫/像大潮撞击海岸/我将在燃烧和沸腾中重生/如那只古老凤凰”(《沸腾和燃烧》)。如此诗句,如此真情,能不感人至深?
在《断崖与河》这首诗中,陈汐写道:“一切都会停止/我不是风雨/也不是日暮惶惶的羊群/或许只是二十四史上/一粒几乎看不见的微尘/看陡峭的往事/叠合成狰狞凶猛的高崖”。诗人还相当年轻,却已具备了居高临下的俯瞰和犀利的透视的能力。目光所及,大千世界、沉沉历史,就都浓缩了、透明,就都在他的审视之中。诗人的驾驭力、辩析力由此可见一斑。
读陈汐的诗,最明显的感觉是他的蕴涵在热情奔放中的睿智老辣,他明星不是那种风花雪月式的才子,而是一个满心风霜的多思者,他锋芒所及,不是小花小草,而是历史、社会、人生。因此,他的诗厚重让人吃惊,也让人高兴。他已经在《中国少年报》、《星星诗刊》、《绿风诗刊》、〈安徽日报〉、〈文化周报〉等报刊,发表诗作200余首,

(原载《桐城报》2000、10、10)
---------------------------------------------------------------------

为一份真情而守望遥远
——《白梦真情诗选》序

我所面对的是一个人的情感经历,一座并不高峻的火山连续或间歇性喷发的瑰丽景象。爱是女人的全部,记不清谁这样说过。女诗人或更是如此。面对一个女诗人毫无保留的透明的情感结晶,我会怎样?是不是迷失了,感动了,不知不觉的眼睛湿润了?
情为何物?多少人问过同样的话。而答案竟然就在眼前,就是这些去尽铅华、不事雕饰的坦诚的诗句所组成的真切。爱,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神秘与高级的情感方式,历来被称做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人间有爱,人类社会才会葱绿,人们的生活才会美好。古往今来,忠贞的爱情产生了诸多神话传说和浩瀚的史诗,也产生了许多人隐藏在心灵深处的隐私式的甜蜜与苦涩。古今中外,那些由原生之爱而产生的文学艺术的惊世之作还算少么?即以诗而言,最精彩、最动人的或许也就是情诗了,如《诗经》中的许多诗篇,屈原《离骚》和《九歌》等等之中的那些惨烈得几乎滴血的诗句,汉乐府《上邪》中“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竭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乃敢与君绝”的信誓旦旦,以及国外的《白朗宁夫人十四行诗》中的那种爱的浪漫和胶着等等。也正是这些爱的精品,长此以来陶冶着人类的心灵,人们才一代又一代的感觉到了爱情的美好与崇高。
女诗人白梦的这本诗集,同样是她酷烈的、百折不挠的爱的宣言与经历,它掺合在无数黄昏和清晨,融和在无限甜蜜与最深的痛苦之中,乃至超越了生死的界定,其至真至诚至浓至烈真是无可比拟。它是献给一个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献给所有人的。它是以卑微但率真的方式,让你不可忽视。它是所有爱情方式,从鲜花初恋到秋风苦夜,旋风一样的活跃与比孤独更为孤独的尝试、品味和体验。爱情到了这个地步,谁还能独对苍茫,问世间情为何物呢?
《白梦真情诗选》郑重其事地用了一个“真”字,且堂而皇之的用于封面,其用意无疑在于区别所有假冒伪劣和矫揉造作,敢于面对一切挑剔罢?情惟真才可贵,诗惟真才动人。当一些人司空见惯于带有商业气息灯红酒绿、真假难辩的爱情游戏之后,猛可地直面一个“真”字,会有什么感觉?是无动于衷,还是蓦然回首?或者不由自主地去思考一些属于情感范畴的深层次的东西?真,对于人类情感和艺术而言,既是一个难题,又是原则和本质。尽管世界已经到了让某些虚假可以乱真的地步,而“真”却依然存在着,且越发地显示出它的光彩和魅力。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人生有一份真爱足矣。
秋天,大地和树叶渐渐沥干了水份,枯黄在所难免。而在早春,生命与青春就从薄薄的残雪中滋生。或许是因了这份既虚幻又真实,既偶然又必然的缘,女诗人才开始她杜鹃啼血式的心路历程。这本诗集也可以说是她的人生履历、相思轨迹和心灵的血痕了。她面对的是被她的爱放大了的受体与对象,而命运的意想不到则是无法将这段情缘纳入多少带有世俗性的轻车熟路,让她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既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既耳鬓厮磨,又如幻如影。但无论如何,她的感情都是专一与强烈的,无可替代,无法更改。你让她怎么办?这就是苦难!佛教把人生之苦分为八种,其中就有“爱别离”、“求不得”两种。命运与心愿的背离,如炼狱之火,让她痛苦异常,从而也让她的诗别具一格。
她的拥有是幻想与等待,她的获得是从情感的苦海之中析出诗的的精华——那些美丽的涅磐之后的爱情舍利子。几年、十几年,她不是李清照那样寻寻觅觅,而是清醒的、顽强的、近乎本能的以献身的方式,为她所崇尚的真情而守望着,如醉如痴。“人生痛苦的十字路口 /我选择了你”,“只要能陪伴你哪怕是在梦境 /我愿所有的白天都是黑夜”,“我们像子弹一样相互击中对方 /爱情比死亡更加疼痛”,“你活着有多种意义 /而我活着 /只为爱你”“爱你是一份责任 /从此我的生命 /不再属于个人”,“真诚地爱一次 /用全部的生命作代价”……这些赤裸、火烈的语言,如此的痴情与义无反顾,亦如此的令人惊心动魄!人世间的爱情,通过女诗人的体验,已经超脱了情感与诗歌的本身,爱与诗因此更加壮美,更加引人入胜。
孤独给予她蔚蓝色的透明的灵性的境界,痛苦是诗的催化剂。在体味爱的同时体味诗歌,而同样也可在体味诗歌的同时体味爱情。人间情爱,惟一个“真”字难得!

*《白梦真情诗选》已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

(原载《安徽日报》2000、11、9)
---------------------------------------------------------------------

诞生爱情和生命的声响
——浅析陈俊诗集《无岸的帆》
岸在看不见的地方,实际上他并不希望有岸,至少在心灵的境界之中,就只有一片茫茫无际的海蓝色的辽阔。无岸,也就是说没有那种岸一样的禁锢和约束,也没有那种早出晚归式的传统习惯的羁绊。在那片无岸的辽阔之中,就只是自由自在的发挥、无拘无束的任意纵横。这样的艺术追求的境界,当然令人羡慕、令人神往!读陈俊诗集《无岸的帆》,首先就有这种感觉,就有由这种感觉而致的幻想,又有由幻想而致的本质的思考。无岸的帆,实际上就是诗人自己吐露的艺术追求和创作方式,也可以说是他诗歌创作的秘诀。
在《无岸的帆》出版之前,陈俊将书稿送给我看,我觉得他的那些诗都写得很好,有自己的探求,有独自的特色,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能够引起共鸣的艺术潜在。当时,我正在给他的几首散文诗写一篇短文,便就在文章中写道:“他的诗也是坦荡的,自陈式的,艺术性较强,很能感人。他比较强调一种灵性的自在自如的境界,似一页无岸之帆,并不追求和期待某个目的港,而仅是喜爱那种蓝天碧水之中的径自行走的艺术的陶醉罢”。最近,我又将已经正式出版的《无岸之帆》浏览了一遍,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我觉得那种灵性的不受约束的意境,正是诗人所幻想的精神家园,这也是他诗人气质的天性所致。
《无岸的帆》收入作者130多首诗作,是作者前一段时间创作的精品。这些诗作较全面地展示了他的人生方式、对历史和社会的思考和在艺术空间里的不倦地求索,内涵丰富,有一定品位,是一本思想和艺术水准都较高的成功的诗集。这是作者的处女集,看得出来,在作品质量要求上,他是极尽全力了的。
陈俊是我市活跃的在艺术上较为成熟的青年诗人之一,在那些捕捉灵感并以其作为载体而渲泻和抒发胸臆的日子里的那些激动的瞬间,他无疑是以真情博得了缪斯的心心相印并得到了她的青睐。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感谢诗歌,真的一生的钟情”,“诗歌的光芒是我床头的明月”。有诗是幸运的,有诗是幸福的,而这种幸运和幸福又来源于内心真情躁动中的痴迷和痛苦。这就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
《无岸的帆》的艺术特色比较明显,诗人不是那种追逐时髦并借之炫耀的急功近利者,他的真情袒露甚至可以敞开所有隐私,他脚踏实地地用坚硬的石头牢固地构筑他诗歌的宫殿。乃至他的诗句,你都觉得是那样的朴实无华,几乎就是日常口语。但他的高明之处是对这一切驾轻就熟,把握了质朴口语的丰富、生动和新鲜。他甚至别具一格地把蝴蝶一样扇动翅膀的诗歌所借助的美丽的抒情意象,纳入便捷的自陈式的叙述。这当然是一种冒险,但现在看来,他成功了。那些娓娓动人的陈述那样的让人亲近与感动。这种便捷的陈述式的特色,在《遥望父亲》、《暮冬夜雨宿兰溪》、《登大历山》等诗中犹为明显。
“大风刮到思想的屋檐/我听到了声响/那是诞生爱情和生命的声响”。这是《无岸的帆》中的诗句。爱情和生命是他诗歌创作(也是所有诗歌创作)的两大主题。生命是珍贵的,爱情也如此。如果说,在诗人浪漫于辽阔海域悬挂无岸之帆的小舟上,装载有什么的话,那一定就只是爱情与生命了。天空和大海是无声的,无边无际的空旷是无声的,而只有爱情与生命的声响动人心弦。爱情和生命的本质的追求的痕迹与隆起,在这本诗集中随处可见。那么,就借诗人的这句诗作为本文的标题吧。愿那页携带“诞生爱情和生命的声响”的无岸的帆,无拘无束地驶入更高的境界!

*《无岸的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原载《桐城报》2000、11、28)
---------------------------------------------------------------------

《指纹上的玫瑰》序

秋天了,不是玫瑰的季节,但这朵玫瑰是盛开在指纹上的。正像人们的面孔一样,顶多只是近似,不可能相同,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他自己个性的、特色、素质、以及其他内在和外在一切的印记和标志。绿叶的散文诗集《指纹上的玫瑰》,无疑也就是她自己个性的、特色和内心的折射或投影罢。
大约一个月以前,绿叶将一叠打印好的散文诗稿送给我,有些腼腆地说想出版一本集子。我向来不太赞成青年作者近乎急于求成匆忙出书的做法,但也不向他们泼冷水,毕竟是难能可贵的一腔热情!绿叶想让我帮她看看这些稿子,我犹豫了一下,因为太忙,怕抽不出时间,但还是答应了;绿叶还说想让我给她的这本书作序,说是她的第一本书,我又犹豫了一下,今年真的太忙!然而,还是答应了。我总觉得,在我这个年龄,在我这个位置上,为青年作者们做些提携和推介的事是应该的,也是份内的。她大概看出了我的犹豫,但见我答应了她,就显得特别的高兴。她喊我“陈老师”,其实,我这人实在当不了“老师”,也不好为人师。写作是纯粹的个性化很强的劳动,它是作者独自灵魂的透析,内心的濡润,情感的渲染,外人是很难真正帮上忙的。她所以喊我“老师”,大抵一是出于客套,二是觉得我曾对她走上文学之路有过一些指引罢。
1996年夏天,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绿叶认识了我。她告诉我,她想写作,不知道行不行。我让她随便写点什么给我看看,她写了,算不上作品,但其中却隐隐约约地有一缕把握不定的、飘忽的、灵性的东西。我就告诉她有写作天分,可以写。并且也认真地对她说,文学创作是一条孤独、艰难而又清贫的路,让她得有心理准备。后来她就开始写,先写诗,也写散文,在有关报刊发表了一些,接着又写散文诗。相对而言,她写的诗和散文还没有充分体现出她的灵气和才华,真正体现她灵气和才华的是她的散文诗。
绿叶曾问过我散文诗是什么?我还从来没有考虑过为散文诗定义这个问题。因为散文诗是个新生的文体,它的出现顶多也不过十几、二十年,只能说它是介乎散文和诗歌之间,更多偏向诗歌,而又比诗歌更加自由、更能任性发挥、让作者拥有更大回旋空间的一种艺术,而要给予它一个简单明了、准确的定义,却不容易。正好不知从什么地方飘来一首流行歌曲的一句唱:“像雾像雨又像风”,我便将这句唱词作了她提问的答案。看来,她认真地记住了我那句话,而且真正的体味了其中的含义。我在看她的这些散文诗稿时,就有了雾、雨、风等飘忽的、有些潮湿的、轻柔而美好的感觉。一条心灵的溪流,缓缓地流动着像雾像雨又像风的快乐、忧愁与惆怅……
雨是新鲜的,雾和风也是新鲜的,尤其是在春天,尤其是在清晨,尤其是在那种新鲜的感觉和境界被撷进艺术作品之中的时候。绿叶的玫瑰花开在她的指纹上,开在她独自的略带忧愁和浅淡的迷惘的情绪和内心的灵性上。当然,我无意、也没必要对这本散文诗集评头论足,去进行溢美和挑剔。要准确地评价一本书,那是评论家和读者的事。我无非只是将一种感觉说出来,总体上说,这本散文诗集是好的、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值得一读的,是作者献给读者的一朵鲜艳的玫瑰花。
三天前,绿叶打来电话,有些兴奋,说是应邀参加“全国第一届散文诗青春诗会”刚回来,诗会是湖南益阳《散文诗》杂志社主办的,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8位青年散文诗作者,她和她的作品在诗会上受到了重视。我祝贺她,祝贺她的散文诗创作已经产生了影响,受到了注意,但同时也告诉她,对于一个有追求的作家来说,这些都只是开始。
绿叶还相当年轻,相信她文学创作的玫瑰园永远鲜花盛开。

*《指纹上的玫瑰》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2001、10、27 于桐城

---------------------------------------------------------------------

优美而略显感伤的生活籁音
——读汪世学发表在《桐城报》上的几个组诗

汪世学是我市较有实力的青年诗人之一。80年代中期以来,他有不少诗作散见于有关报刊。最早的时候,他在一所水乡初中当教师,优美的自然风光,安恬的乡村生活,水一样清澈、花一样绚丽的孩子们的天真,让他的灵感被驱动,他的诗便显得鲜活而快乐。
近读汪世学发表在《桐城报》上的几组诗《在夏秋的交错线上》、《想起教书的时光》、《春之旋律》、《心灵底片》、《上班路上》等,觉得有较大的变化。他的艺术追求的方向是明确的、坚定的;他的个性特征在很好地发掘之后,正以较大的力度在作品中凸现。由于阅历的增加和生活积累的增厚,以及对人生较为透彻的感悟,他的诗显得厚重,分量大增。也由于他对社会与人的自始至终的关注,更增加了他的诗歌的社会和历史价值。总之,作者和他的诗歌创作正在趋于成熟,而又在成熟之中贯穿着诸多变幻。追求是刻意的,变幻是随意的,就在这种刻意和随意的诗的境界之中,作者以诗的方式展示了他纯粹而仁厚的内心。
在诗歌创作之中,汪世学似乎不太寻求形式的时髦,或玩弄某些技巧,他特别注重的是诗歌本身的内涵和情感的真实。他的表达方式几乎全都是老实巴交传统的叙述与抒情,那情形就像是一个诚实的农民指着脚下的土地说:“这里能长庄稼!”但又绝对没有一点提到“传统”二字,就容易让人进入某种理解误区而产生的“封闭”、“陈旧”的感觉。他的“传统”同样也是诚实的、鲜活的,开放、新颖而带有更多创造性的。
注意一下就不难看出,汪世学的诗很多都是由画面与情感所组成的,二者被巧妙柔合得天衣无缝。“青铜塑像静默 闪着神秘的光/看不清的是四周的高门深院”。“闯进人们的视野 是位朴素的/村妇 也许是名下岗女工/挑一担青涩的苹果 急速地/剪破无边的雨帘/一辆轿车飞奔过去 抛给她/一堆不算洁白的花朵/没有让人看清楚 他们行进的/是否同一个方向?”欣赏这段优美而略显感伤的文字,你会有什么感觉?你会觉得还需要某种花里胡哨的装饰吗?
乡村中学的教师生活,仍不时地在他诗歌的某些诗的意境中出现,他对那一段生活依然是怀念的。也许正是那个关键的人生区段奠定了他人格的根本,奠定了他作为人、诗人、教师、编辑,以及后来可能有的其他什么职务和职业的责任感。从而让他的诗歌充满了对于社会与人的关注和关爱,同时也充满着对于生活的赞美和感伤。“生活是一条半明半暗的的地铁/坚韧的思想昼夜抚摸/温差悬殊的钢铁 三十六年/傻乎乎的快乐 或者忧伤”。这是他笔下自己的生活。“这场雨让饥饿的司机赚了一把/但他却看见儿子 站在校园/隔着厚厚的雨帘 望眼欲穿”,这是他笔下一个小小的社会生活画面。无论是直面大千世界、社会人生,或是对于内心的反观内照,那种责任感无处不在。他的诗有许多画面,出现了许多人物,(大都是些小人物):下岗工人、盲者、学生、教师、司机,以及其他,都有效地处在他的关注之中。诗人是善良的,即便他的能量极为有限,而他的仁爱之心却是博大无边的。
在诗人的眼中,生活是诗化了的感伤与美。在诗人的诗中,生活以艺术的方式存在着。一组优美而略显感伤的生活的籁音,萦绕着,总在回味之中……

(原载《桐城报》)
[/size][/size]

[此帖子已被 清芬阁 在 2005-12-27 16:05:14 编辑过][/size]

[此帖子已被 清芬阁 在 2005-12-27 16:06:22 编辑过]
楼主新帖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1

主题

490

回帖

565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65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1 13: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2] 百日祭辞(外六首)

白梦


因死亡而得永生,
使祭日变成盛典。
从浊世往生净土,
弃悲苦而登极乐。

2006、元旦
---------------------------------------------------------------------


灵魂住在灵魂的世界

在风中行走
在云中睡眠
在光和电里哗哗大笑

比风还快乐
比云还温暖
比光和电还要疾速和明亮

灵魂不需要形体
灵魂自由自在
灵魂住在灵魂的世界
远在天边,近在我怀

2005、11—12
---------------------------------------------------------------------


穿过海水

穿过海水
我的爱人在彼岸
那里有阳光、绿草和沙滩
还有海猪、海马和海生的牛羊

那里的夜晚比白天还要明亮
那里的星辰比彩虹还要灿烂
那里的人们给你的笑脸
比我的爱情还要温暖

穿过海水,我的爱人在彼岸
心如白雪,身如莲花

2005.11—12

---------------------------------------------------------------------

我的爱人睡在云彩之上

我的爱人睡在云彩之上
如小小婴儿,甜蜜安详
云彩妈妈,拥你在怀
轻蘸露水
擦你伤痕,洗你忧伤

我的爱人睡在云彩之上
如小小婴儿,头发金黄
他还有金黄的笑容和面庞
还有金黄的头颅和梦想

我的爱人睡在云彩之上
如小小婴儿
面目光洁,身体芬芳

小小婴儿,太阳之子
睡在太阳的光芒之上
太阳太阳,给你七彩身光
太阳太阳,抱着你飞翔

2005.11—12

---------------------------------------------------------------------

雨天曼陀罗

诅咒失语
利器折戟沉沙
你乘一道光飞走
连背影也没有留下

痛苦已成遥远的过往
你把过错和罪孽统统放下
同时放下的还有责任、疲惫和忧伤
你把悲凉的爱情也放下罢
你把眼帘也放下,连同梦想
你最后还要放下你芬芳的皮肉
沸腾的鲜血和纯洁的白骨

像脱下一件旧衣
像丢弃一只敝屣
灵魂终于挣脱桎梏
像一道闪电,一束激光
你疾速而去,天空瞬间明亮
飞落一地曼陀罗花

2005.11—12

---------------------------------------------------------------------

涅槃

死亡,一个多么残忍的词汇
两个多么阴险的字眼
像黑白无常,像毒药和诅咒
曾经让我避之不及
让我假装着视而不见

我的眼睛空如洞穴
我的心灵空如寂灭
我在空空如也里遍寻不见
不见生,不见死
不见有形也不见无色

我寻觅了一百天整整一百天
终天有闪电剌穿黑夜
一个声音如没有声音
在虚空里绵绵不绝
死亡死亡死亡死亡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对它的惧怕,是你的怯懦
对它的回避,是你的肮脏
只对怯懦和肮脏的人
死亡才如泥潭般潮湿
地狱般黑暗
而那些高贵的灵魂,神圣的思想
将通过死亡更加明亮
正如脱壳登仙
凤凰涅槃

2005.11—12

---------------------------------------------------------------------

净土

梦将时序颠倒
你的世界里
不落的星辰,在白夜触手可及

当穿过幽幽黑洞
当大爆炸将心碎成齑粉
当相思喷出漫天血花
当——





一切都变得水晶和琉璃般美丽

灵魂不需要形体
语言不需要声音
我们在光的世界里重逢
也如光一般的纯净和透明

2005、11—12



[/size]



[此帖子已被 清芬阁 在 2005-12-31 14:01:03 编辑过]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4

主题

1254

回帖

151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514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2-31 15: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深读!。。。

先生不朽!!!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

主题

77

回帖

79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79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2-29 21: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敬礼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

主题

24

回帖

29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29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2-30 18: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什么时候逝世的呀!我在大学的图书馆看过他与白梦和著的《父子宰相》,宣扬了桐城人的大度与好学的文人传统美德,我们班的其他同学也读了,他们很佩服桐城人。我觉得作为桐城人很骄傲!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2-30 18: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人已去声犹在,问今谁是后来人?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

主题

24

回帖

29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29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2-30 18: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此贴,我就到GOOGLE里面搜索所巨先生的新闻,得知所巨先生病逝,我的心中久久不可平静。在大学的这三年里面,我读的最认真的就是所巨先生与白梦合著的《父子宰相》。该书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而且具有很深的思想性。读完我觉得桐城的文化底蕴以及桐城人为官的清廉,为人的豁达,为事的认真,为民的真切,为学的深究,一生坦荡与平凡,这也是所巨先生的自我写照,我怀恋所巨先生。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

主题

63

回帖

274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274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2-28 15: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先生,白梦,洪放都只有一面之缘
而对汪世学老师和许松涛老师都比较熟悉
因在桐城报有过一个月的实习时光
他们的文字和人品都令人赞赏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

主题

63

回帖

274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274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2-28 15: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先生百日默哀
愿先生在天堂快乐!

[此帖子已被 淡怡 在 2005-12-28 15:16:41 编辑过]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4

主题

1254

回帖

1514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514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2-29 08: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天堂里也有诗来歌往。。。

你不会寂寞的!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