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598
- 积分
- 3146
- 威望
- 20080
- 桐币
- 927
- 激情
- 845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89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5-13
桐网嘉宾
- 积分
- 3146
鲜花( 2)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5-6-21 11: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蒋寅 建国后受当时主流观念的影响,许多问题都不能谈了。六十年代出版的邓之 诚的遗著《清诗纪事初编》,似乎是这个时期最有价值的成果。它启发了钱仲联主编的 《清诗纪事》。还有张舜徽的《清代文集别录》,也是六十年代编成的,但与邓书一样 ,都是多年积累的成果,它后来启发了袁行云的《清集叙录》,虽然一主学术,一主创 作,着眼点有所不同。做这种工作,在学术上是要有点牺牲精神的,不光要苦读博览, 而且须耐得住“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寂寞。我对这样的学者总是充满敬意。 曹虹 这一时期出了一些颇便利用的资料选编或旧籍点校,如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 社的《中国近代文论选》,按时代和流派选录了嘉道以下作家论文学的诗文,如果要考 察桐城派的流衍、“文笔论”的由来等问题,可获基本线索。刘大櫆的《论文偶记》 、吴德旋的《初月楼古文绪论》、林纾的《春觉斋论文》也合为一册点校出版。当然, 选文与点校者的前言后记中的说明文字,如对曾国藩的定性,仍可见时代的限制。 吴承学 清代诗文研究到八十年代初才开始复苏,它也可以说是近二十年古代文学 研究最有开拓性的领域之一。1980年《文学遗产》刚复刊,郭绍虞就建议“赶快组织力 量编辑全清诗、全清文、全清词、全清曲等等以保存一代的文献”。苏州大学中文系成 立了明清诗文研究室,并编辑出版“明清诗文研究丛刊”。1983年底,《文学遗产》编 辑部与苏州大学合办的全国首次清诗讨论会在苏州举行。当时最集中的话题就是清诗在 文学史上的地位。一种意见认为清代不是诗的时代,它不可能与唐宋抗衡,也不可与同 时代的小说、戏曲相提并论。而多数代表的意见则认为,就数量而言,清诗作家的众多 和作品的丰富远远超过唐宋,也有不少超过前代的新成就。清代特定的历史环境,为清 诗注入前所未有的思想内容。在艺术形式上,清代诗歌流派之多,诗学研究之深,都非 前代可以比拟。许多名家、大家的优秀作品,较之前人不仅毫无愧色,而且有不同程度 的发展和超越。结论是应当还清诗以中国古典诗歌终结阶段的较高历史地位。八十年代 以来的清诗研究,正是在这个认识基点上开展起来的。后来,《文学遗产》在1984年第 2 期辟“清诗讨论专辑”,所刊论文就是苏州会议的成果,这次专辑影响也相当大,和 会议都可以说是新时期清诗研究的标志性成果。 蒋寅 钱仲联和他主持的明清诗文研究室,培养出一批清诗研究者,也贡献了新时 期第一批清诗和诗学研究成果,包括王英志《清人诗论研究》、裴世俊《钱谦益诗歌研 究》等。他自己的《梦苕庵诗话》、《梦苕庵清代文学论集》、《梦苕庵专著二种》更 是研究清代诗文必读的参考书。 曹虹 他主编的《清诗纪事》采录五千余家诗人,奠定了这个研究领域的文献基础 ,是功德无量的工作,不仅资料丰赡详备,使唐、宋以下历代诗纪事的配套工程得以完 成,而且在编纂上也是后出转精。随着这样的标志性成果的问世,以钱先生为首的清诗 研究队伍也愈益引人注目。在这方面,可以和苏州大学媲美的是复旦大学章培恒领导的 古籍所,它也同样培养出一批青年学者,对明代诗文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全 明诗》、《全明文》这两个大工程,意义重大。章先生的《洪昇年谱》是 新时期第一部古代作家年谱的力作,后来他又主编《新编明人年谱丛刊》,已出版多种 ,相当可观。 吴承学 目前不少有关明代诗文的研究成果,就是出自章先生的高足之手。章先生 主编的《全明诗》目前才出版三册,而出齐的话,据说要二百册左右,任务相当艰巨, 但造福学界之功甚伟。章先生和课题组成员的工作绝不仅是“板凳十年冷”,而需要数 十年几代学人的努力。在学术界弥漫急功近利风气之时,他们的执著和牺牲精神颇有悲 壮之感,值得敬佩。 蒋寅 选择明清诗文作为研究课题,就意味着要准备打持久战。我们高兴地看到, 现在投身于这一学术领域的青年学者越来越多,相比老一辈学者来,青年学者的确是更 重视明清诗文研究了。 吴承学 考察一下新时期以来学位论文的选题,对于学术史研究也许是一个别致的 角度。这些选题既有老一辈学者的引导,也有新一代学者的学术追求,比较能反映学术 新动向和学科前沿问题。我国首批文科博士人数极少,其中研究明清诗文的就有马美信 《晚明文学初探》、裴世俊《钱谦益诗歌的艺术特色》、赵永纪《清初诗歌研究》。近 年,明清诗文研究的许多重要成果都出于八十年代以后培养的博士、硕士之手。比如在 明清诗文的通史方面,几位博士的专著,朱则杰的《清诗史》、霍有明的《清代诗歌发 展史》、陈书录的《明代诗文的演变》,都是各有开拓性的,而共同的优点是注重理论 的深度、系统性和结构的完整性,使我们对于明清诗文的主要作家、流派总体上有了初 步的了解。而流派研究方面,已出版廖可斌的《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曹虹的《阳 湖文派研究》、吴兆路的《中国性灵文学思想研究》;阶段史和地区文学史,则有陈建 华的《十四至十七世纪中国江浙地区文学与社会生活》、饶龙隼的《明代隆庆、万历间 文学思想转变研究》、郑利华的《明代中期文学演进与城市形态》。东方出版社最近推 出的日晷文库“中国文学史研究系列”是近年古代文学博士论文丛书,共12本,其中就 有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态及文学个案》、黄卓越《佛教与晚明文学思潮》、张仲谋《清 代文化与浙派诗》三种研究明清诗文。这一现象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曹虹 回顾八十年代以来的明清诗文研究,总体上虽比不上六朝唐宋兴旺,但也还 是有自己的热点问题的。我翻阅了一下报刊目录索引,总体印象是明代的诗文,热点是 晚明,主要是公安派及晚明小品、明清之际的诗文;清诗方面,热点集中在钱谦益、吴 伟业、王士禛及神韵派,袁枚、赵翼及性灵派。清文方面,桐城派是学者关注比较多 的。 蒋寅 这的确是明清诗文中成就比较高的部分。晚明文学研究自近代以来就有一个 传统。因为晚明是个社会发生巨变的时代,明朝和清朝的矛盾,农民起义和上述两方的 矛盾,烈士和阉竖奸臣所谓清浊流的矛盾,遗民和贰臣的矛盾……沧桑巨变和复杂的人 际关系使那个时代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意识和心理状态最复杂的时期,读书人的命运和选 择也在那个时期表现得最为艰难和沉重。所以当文化人面临改朝换代或异族入侵的情境 时,很自然地就会对晚明历史和文学产生共鸣,在晚明的历史语境中寻求寄托。从柳亚 子到谢国桢的晚明研究,意识深处是不是都有这种情结呢?我在瞎想。至于以顾炎武、 黄宗羲为代表的古典知识分子的文化品格,更是今天研究近现代知识分子问题应该追溯 的起点。无论从哪方面看,明清之交都是个极有魅力的历史时期,当时的诗文创作也许 是明清两代成就最高的时期,我心目中的清代十大诗人中的五个,陈乃乾《清名家词》 百家中的三十三家,四大古典名剧中的两部,著名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虞初新 志》,最杰出的小说批评家金圣叹、张竹坡,最杰出的诗论家王士禛、叶燮,都属于 这个时期。还有小品文、民歌散曲。 吴承学 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最近现代文学研究者比较关注起明清文学来, 如赵园出版了《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陈平原也写过八股文、小品文研究的论文。周 作人曾把晚明文学运动与“五四”后的新文学运动比较,认为“两次的主张和趋势,几 乎都很相同”。近年张福贵、刘中树的《晚明文学与“五四”文学的时差与异质》则进 一步阐明两次运动的联系与差异。朱德发的《中国文学:从古典走向现代》把晚明看成 是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变的发端。这些研究对单纯在古代文学史范围内研究明清文学 是个超越,它把明清文学看成是迄今为止的文学史中的一环,而且是尚在发生作用的文 学史现象,这就为明清文学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提供了新的视角。现代文学研究者的 参与,对明清诗文研究是一大促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