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485
- 积分
- 1910
- 威望
- 207019
- 桐币
- 0
- 激情
- -26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3-1
桐网贡生
- 积分
- 1910
鲜花( 0) 鸡蛋( 0)
|
安徽人的“年俗”点滴:安庆人除夕必须喝酒
-------------------------------------------------------------------------------- 2005-02-15 14:03 中安网
新安晚报2月15日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所作的《元日》诗,诗中描绘了春节喜庆、祥和、万象更新的热闹景象。
日月如梭,斗转星移,多少年匆匆过去了,可春节依然是老百姓最为看重的一个节日,许多古老的“年俗”一代代传了下来,并进而滴水成冰,凝结为一种独持的文化现象。如今,在安徽的不少地方,这些“年俗”仍然传承不衰,仍然在以其特殊的方式,散播着人们对于新年的美好祝福和愿望。
虽然还未过大年,但安庆人却已开始了对自己祖先的祭祀。从农历12月24日起,不少安庆人便开始悬挂起祖先的遗像,每天供上茶饭祭祀。大年初一这天,全家人还要早早起床,燃起香烛,祭拜天地神祗和祖先的遗像,这样的祭拜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初七为止。此后,祖先的遗像便被收了起来,因为据说假如祭拜的次数太多了,祖先也会感到厌烦的。
安庆人在除夕吃“年夜饭”时,全家老老少少都必须喝酒,即便是那些滴酒不沾的人,或是年纪很小的孩子,也得把酒杯端起来,装模作样地用嘴唇轻轻抿上几口。因为用安庆话来说“喝酒”,和“活久”同音,“喝酒”也就有了“活得长长久久”的寓意。如果不想再喝了,则必须说“好了”,而不能说“我不想喝(活)了”,否则,会被认为是说了不吉利的话。
在安庆的许多地方,吃过“年夜饭”后,一大家子人通常得按照各自的“角色”,开始“各司其职”。长辈们端坐在家中,笑哈哈地等待着接受晚辈们的问候和祝福;而晚辈们呢,则抽着香烟、吃着糖果,三五成群、挨家挨户地拜访长辈,以完成“辞岁祝福”的“任务”。上门拜年的人每进一户人家,总要小坐上三五分钟,说些家长里短的话,而户主则要笑嘻嘻地忙着向前来拜年的客人们散发香烟、递上瓜果。这样的“辞岁”习俗,不仅能加深邻里之间的感情,就连一些平时难以解开的小矛盾,也都在这亲亲热热的氛围中被悄悄化解了。
[color=red]大年初一这天,天色刚刚放亮,桐城人便开始忙着拜起年来。
过去,桐城人拜年时常常作揖叩首,互道“恭喜发财”之类的吉语,如今,则改为握手或是拱手问候“新年好”了。当地的小孩子们前往邻里亲朋家拜年时,户主多半要递上糯米团、切糖和花生等食品,绝不能让孩子们空手而归。在过年期间,桐城人说话、办事都很有讲究,有不少犯忌的事情是万万不可去做的,比如说过年时,不能讨债借钱、不能与他人发生争吵、不能打骂孩子、不煮生食、不泼水、不扫地等等,而那些平时*持家务的女人们,也不用再做针线活之类的事情了。
在桐城的双港、青草等地,走亲访友、行拜年的礼节是从大年初二开始的;而在大关、孔城等地,人们则一直遵循着“初一不出门,初二拜新灵,初三拜母舅,初四拜丈人”的习俗。
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初十,桐城人还给人、畜和农作物分别定下了“生日”。如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初八为“谷日”,初九为“菜日”,初十为“麦日”。这其中,以初七的“人日”最为隆重,在这一天里,人们绝对不能哭闹,不能骂人,也不能互相争利。当天晚上,全家人还要聚在一起,喝上一碗酸辣汤,以示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各种酸、甜、苦、辣的事情。
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在桐城的农村,还常常会举办各种各样的灯会,其中最为普遍的是玩狮子灯和龙灯。每到入夜时分,村村迎灯,户户挂彩,锣鼓喧腾,非常热闹。 [/color] 在过年前的几天里,六安人便一直在忙着“掸尘”,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把门窗家具擦刷得一尘不染,经过了这样的大扫除,每户人家就都像又搬进了新居一样。当然喽,“吃好喝好”才是过年间最重要的一件事,不少人家还得忙着加工年饭米,做糯米粑粑和磨豆腐,置办香烛、年货等。除夕这天,家中的男人们张罗着布置房间、悬挂灯笼、粘贴春联和年画等;而女人们呢,则埋头在厨房里制作菜肴,烧好足够3天里吃的年饭。因为按照当地的习俗,过年前3天是不能下生米的。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则要反复地叮嘱儿孙们,过年期间,做事、说话都要小心为妙,不然,一年里都会不吉利的。
吃“年夜饭”之前,每家每户不仅要扫净地面,倒尽垃圾和污水,烧香点烛,燃放鞭炮,摆设供品,磕头祭拜祖先,而且还要外出“烧纸钱”,祭奠已经去世的亲人和那些终年在外游荡的“孤魂野鬼”。等到这些个“程序”全部完成后,主妇们才能摆出菜肴酒饭,请出老人长辈,入席就餐。为预祝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十全十美,“年夜饭”上的菜肴大多为10碗,并且要有“鱼”(年年有“余”)、圆子(“元宝”)、粉丝(俗称“钱串子”)、豆腐(“都富”)和马齿苋(又称“安乐菜”)等一些寓意吉祥如意、发财发福的菜肴。吃“年夜饭”时,许多六安人都要在碗底留些剩饭(俗称“留仓底”);当天夜里,一家人还要再吃上几个用红糖水煮过的鸡蛋(俗称“拿元宝”),人们用这种方式,来预示来年生活富裕、钱粮有余。
大年初一这天,六安人会全家聚在一起,在吃过面条和粑粑后,外出拜年。按照约定俗成的次序,一般是先到近房的叔伯和家族长辈家拜年,然后再到舅父、岳父、姑父、表叔和姨父家拜年,最后才是到朋友和邻居家拜年。拜年时,每家每户都得准备好烟酒果点,以招待前来的客人,当地有一句谚语说:“拜年拜年,粑粑朝前;板凳坐坐,瓜子嗑嗑。”
大年初一,庐江人开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在自家门口鸣放“开门炮”,那震耳欲聋的爆竹声,预示着新年里红红火火的新生活。“开门炮”放过后,一家人便穿戴整齐,三五成群地出门给长辈和亲友们拜年。按照习俗,一般是大年初二,女婿上岳父母家拜年,外甥到舅父家拜年,侄儿上姑父家拜年。
许多年来,淮北人一直保留着“正月里唱大戏”的习俗。无论是对京剧、黄梅戏,还是对豫剧、河南梆子,淮北人都非常喜爱,百听不厌。从大年初一到正月三十,在淮北的城镇乡村、田间地头,到处都能看到在平地上搭建起来的露天戏台。台上的演员们表演得惟妙惟肖,台下的观众们也看得津津有味,“看大戏”俨然成了淮北平原上一道独特的民间风景。
相传正月初九是唐朝平叛忠烈张巡和许远殉难的日子,地处皖南的岩寺镇,每年都要在这一天举办庙会,以示纪念,这样的庙会被俗称为“上九会”。庙会期间,许多岩寺人都要到庙里进香,途中,香客即便是遇见了熟人,也必须不言不语,只有进香完毕回家后,方可相互招呼致意。如今,过年进庙烧香已经成了当地人春节时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当然,进香除了是为祭祀张巡和许远这两位英烈外,更多的是为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全家人都能身体健康、平安遂愿。根据当地的说法,假如有谁能够烧得庙里的第一炷香,那是最吉祥不过的事了。
凤阳人过年时,有张贴“凤画”的习俗。“凤画”是流传于当地民间的一种乡土味极浓的民间艺术。据说“凤画”起源于明代初年,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根据当地的传说,凤阳人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下旨在家乡修建了一座皇城。忽然有一天,从天边飞来了一只五彩凤凰,那凤凰在皇城上空翱翔了一圈后,便飞到城南一座小山上落下,而这座小山正是朱元璋父母的墓地。全城的老百姓都扶老携幼争相观看,人群中一位号称“神笔张”的画师将这只凤凰的模样给画了下来。从此以后,“神笔张”专以画凤为业,并开设画店传授技艺。每年春节,“神笔张”还要亲手绘制几幅精品呈献给朱元璋。马皇后对这些“凤画”非常喜爱,还常常把画挂在后宫的大殿上,领着众嫔妃焚香朝拜。如今,凤阳人过年贴上几张“凤画”,也是像当年的马皇后一样,为的是祈祷在新年里能够平安、富裕和吉祥。
在歙县的许多乡村,“嬉鱼灯”是春节期间一定要举办的一项大活动。人们用竹架糊上锦纸,用油彩绘上鱼鳞,在鱼头前端写上“王”字,再在鱼嘴上贴上两根鱼须,一盏精美的鱼灯便制作成功了。鱼灯的类型有很多种,其中以鲤鱼灯、青鱼灯和鲢鱼灯最为普遍。人们制作的鱼灯有大有小,最大的还能分成五六节,节节都能活动自如,鱼肚内点燃的蜡烛能多达I00余支,整个鱼灯需要20多人通力合作,方能驮嬉。
鱼灯出行时,有十几只大火把照明,领前的是一盏薄刀形垂直扁灯,灯上三面写有“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文字;后面紧跟着的是两头“狮子”,边走边舞;“狮子”后面,跟着的是大锣大鼓;然后才是精美的鱼灯;压阵的是助威的细锣密鼓。“嬉鱼灯”时,鱼灯一边游走,一边摇头摆尾,两旁的老百姓们笑语欢歌,气氛颇为热烈。据说“嬉鱼灯”是当地人为庆祝丰年而“特设”的活动,含有“年年有余(鱼)”的意思。
尽管离过年还有些日子,但芜湖人却早已忙得不可开交了。相传腊月二十三日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情况的日子。这一天,老芜湖人便在自家的灶台墙壁上书写上“九天东厨司命灶君神位”以及“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对联,以恭恭敬敬地送灶王爷上天“过年”。在祭灶的供品中,除了有鸡、鱼和酒饭之外,芜湖人还要制作一种炒米糖,这种炒米糖以糖稀为主要原料,据说是为了能粘住灶王爷的嘴巴,以便让他能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些好话,少说些坏话。不过,如今的芜湖人已经很少再有人记住灶王爷的了,仅仅在一些农村地区,还有少数农户保留了祭灶的仪式。
在池州的不少农村地区,春节期间都有演傩戏的习俗。
贵池傩戏起源于明末清初,它是从传统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化、发展而来的。由于贵池傩戏至今仍保存得较为完整和系统,因此被许多专家学者称誉为安徽民俗中的“活化石”。春节期间,贵池傩戏的表演通常在各乡村的祠堂里举行,在表演之前还要举行各种祭祀仪式。贵池傩戏在“文革”期间虽曾一度中断,但上世纪80年代后便又重新恢复了。如今,傩戏已经成为当地老百姓们春节期间最为重要的文娱活动之一,人们通过这种自娱自乐的方式,来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徽州人过年时,喜欢吃一种名叫“麻酥糖”的传统糕点。“麻酥糖”起源于南宋时期,世代流传至今,它是用炒熟的芝麻研粉和糖加料制成的,用一张小红纸包成长方形,小红纸上印有各店家的招牌,其味香甜,质感松软。过去,在徽州一带,家家户户过年时都要把“麻酥糖”装进果盒,以招待前来拜年的客人;假如到亲朋家去拜年,也一定不要忘了送上“麻酥糖”。当地有一句谚语称:“拜年不带麻酥糖,请君不要进厅堂”,说的就是小小的“麻酥糖”在拜年时“至高无上”的地位。(朱晓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