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99|回复: 4

《今日早报》文娱报道:中国电影默片时代、从此没有女娇娥

[复制链接]

194

主题

1716

回帖

191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91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8-9 14: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著名影星黎莉莉去世
 2005-8-9 06:14
  前天,上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黄金时期的著名影星黎莉莉因病在京去世,享年90岁。翻开中国电影表演史册,默片时期就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女演员中,她是最后离开我们的一位。
  黎莉莉1915年生于北平,原名钱蓁蓁。她从小做过养女,学过京戏,进过孤儿院,童年生活极为不幸。1927年,她移居上海,父亲送她进黎锦晖主办的中华歌舞团(后改名“明月歌舞团”)学习歌舞。在歌舞盛行的旧上海,她与王人美、薛玲仙、胡笳并称为“四大明星”。
  1932年解散。她进入联华影业公司成为基本演员,主演了孙瑜导演的《火山情血》,还与王人美合演了《芭蕉叶上诗》;1933年她主演了《天明》,参加了《小玩意》的拍摄。后来,孙瑜专为她写了几个剧本,她以活泼、健康、富有时代性的形象征服了观众,被公认为典型的“甜姐”,颇受当时学生及青年人的欢迎。
  黎莉莉主演的《大路》、《狼山喋血记》、《塞上风云》是中国黑白电影的经典作品,她是当之无愧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中国电影黄金时代的缔造者之一。
  1938年,她的婚礼由郭沫若证婚,荷兰纪录片大师伊文思致贺词。1991年,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为她颁发了“学会特别荣誉奖”,肯定了她对中国电影表演的历史贡献。本报综合消息
  
  

潘婕深情回忆姥姥
 2005-8-9 06:14
  记者昨晚拨通了黎莉莉的外孙女潘婕的手机,她正在三峡拍戏。也许还没有跳出对姥姥的怀念,潘婕的思绪充满了“跳跃”,诉说了关于姥姥黎莉莉的段段闪回……
  “我和我姥姥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我十二三岁那年过生日,当时她送了我一串珍珠项链。我开始很高兴,后来姥姥收回去,说自己身为党员,不该送这种东西,结果给我换了一副围棋……”
  “我姥姥的家族很有说道的。她父亲是革命烈士钱壮飞,她母亲家族里有个叫张廷玉的,是清朝的宰相,辅佐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这些东西,我姥姥从来没跟我们提起过。直到去年,家里人扫墓祭祖,我妈妈才给我拿来一本小说,内容涉及到张廷玉,我才知道……”
  “我姥姥还是周总理的义女呢。有一次,周总理见到她问她理想是什么,她说想开个保育院。因为我姥姥从小是童养媳,受了很多苦……我学的就是幼师专业,都是受她影响……在演戏方面,她一直教育我演戏先做人。这话很老,但对我影响真的很大……”据《北京青年报》
  
  



崔永元说黎莉莉
 2005-8-9 06:15
  8月7日中午,我从昏睡中醒来,打开手机,看到了演员潘婕的短信:“我姥姥突然去世了,我好难过”。我对潘婕说:“我们好好工作,好好活着吧,像他们一样。”
  在今天这个群星闪耀的年代,黎莉莉的名字并不被多少人知道,连同她的父亲钱壮飞,弟弟钱江,都很少被人提起。
  但是,当我们书写电影史、历史的时候,这些名字是不可以遗落的。
  钱壮飞长征时牺牲于二渡乌江。父母奔波于革命,无暇顾及子女,黎莉莉13岁时便考入黎锦晖先生所办的中华歌舞团,唱歌跳舞练基本功。当时,她叫钱蓁蓁,后认黎先生为义父,遂改名叫黎莉莉。
  2003年4月,88岁的黎莉莉老人在接受我们采访时回忆说,她在《可怜的秋香》中扮演羊,而且是一个人扮演小羊、中羊、老羊三个角色,主要任务是跟在秋香身后,和着音乐的节奏不断地爬……
  当时,在我们结束采访之前,黎老说:“我有时候看现在的电影,一个是露肚脐儿,一个是打架,没有什么思想给你。我想写封信给电视台,现在也要有现在的思想,完全为了商业,这是一个问题。”曾经有一个美国人问我:“你们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那么好的电影,现在为什么没了?”
  我说:“因为那些人没了。”据《北京晚报》
  
  


准确的说,黎莉莉是桐城人呵,钱壮飞是其父亲,虽出名,但黎莉莉更多影响是她母亲家族。一般关于黎莉莉的简介也是说其为安徽桐城人。

重大哀悼。。。。。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94

主题

1716

回帖

191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910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8-9 14: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影坛见证人黎莉莉追念影人影事

姜薇 潘婕





采访黎莉莉老师是因为看了她的新书《行云流水篇———回忆、追念、影存》。黎莉莉是中国默片时代到新中国电影发展的见证人,她早年参加拍摄了《火山情血》、《小玩意》等影片。在有声片初期,她又主演过《大路》、《狼山喋血记》、《体育皇后》、《如此繁华》、《塞上风云》等几十部影片。

在《行云流水篇———回忆、追念、影存》中,黎莉莉记录了早期电影人的创作生活、人情世故,也回忆了她那令人尊敬的父母,那带有革命传奇色彩的家庭。作者以她对往事的清晰回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时代。对故人的追念和珍贵的影存更使这段历史真切动人。

■第一次拍片全家一起演电影

黎莉莉的父亲是革命烈士钱壮飞,母亲是父亲的同学、同为地下工作者的张振华。黎莉莉说,自己终身的座右铭是父亲给予的教导:“善用艺术,足以救国;误用艺术,诱人堕落”。

黎莉莉回忆父亲和徐光华一起筹拍中国早期的一部电影《燕山隐侠》时说,在这部电影里,我们一家子都参加了演出。参加演出的女演员中还有雍竹君(外国人)、伍丽琳等。同钱壮飞和李克农一起被周总理称为“白区三杰”之一的胡北风(胡底)也参加了电影的演出。

黎莉莉说,在影片中,她妈妈扮演她爸爸的母亲,她则扮演爸爸的妹妹。有一场戏是爸爸的父亲要赶他出门,爸爸的母亲舍不得儿子,只是哭,黎莉莉拖住哥哥(钱壮飞)不放,不让他走,同时还要哭。黎莉莉哭不出来,反而笑,因为她觉得自己拖的是自己的爸爸,嘴里却叫哥哥,很可笑。这场戏拍了很多次都不行,后来黎莉莉的妈妈生气地打了她,她真的哭了,最后拍成了。没想到,这以后黎莉莉真的和电影结了缘。

■佩服英格丽·褒曼的一身正气

1944年,黎莉莉应美国赫特演出公司的邀请去演一部古装中国话剧《孤寂的心》。这期间她有机会结识了英格丽·褒曼。

黎莉莉说,她在华盛顿看到英格丽·褒曼主演的话剧《圣女贞德》后震动非常大。褒曼是蜚声世界影坛的表演艺术家,让黎莉莉激动而感慨的不是她演的圣女贞德本身,而是英格丽·褒曼因为反种族歧视所体现出的一身正气。当时,华盛顿的许多高级大戏院不许黑人观看,褒曼在签订演出合同时,不知道这个情况,此剧在演出期间,有黑人写信责问褒曼,她感到十分后悔。但她不能不承担合同的义务,所以又十分痛苦,就在华盛顿报纸上披露了自己的呼声:“现在我们来到美国的首都,带着一部关于自由和人人都有机会凭着良心办事的戏,而且是在一场为自由而战的大战结束之

后,黑人却不能买票进戏院!”英格丽·褒曼说:“我无法相信一个人拿着钱来却不能买票!我如果早知道黑人不允许进戏院,我就根本不会走进这个城市。我不会再来到华盛顿,直到黑人和白人一样都能在戏院观剧之日。”

■我演戏只能本色演出,阮玲玉什么都能演

黎莉莉曾经与阮玲玉合作过《小玩意》和《国风》两部默片,问起她和阮玲玉的表演方式有何不同,黎莉莉说我那时演戏就是本色———自己演自己,而阮玲玉呢,什么都能演。阮玲玉中外小说看得很多,没事的时候,她不跟别人聊天,总在看小说。另外,她的生活比较波折,无形中有了一些积累。我曾经写过一些关于阮玲玉的文章,但有一点没有写出来。过去的电影界,星海沉浮、随时淘汰,阮玲玉之所以在那个时候感到消沉、厌世,都以报纸上的攻击以及张达明的侮辱、迫害为主。但是,当时也有其他一些情况给她造成了一种“威胁”。比如说,她和胡蝶是两个平起平坐的大影星,胡蝶的国语讲得好,又经常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有声电影发达起来了,阮玲玉不会说国语,她的身体又孱弱,又不能像我们这样可以演“体育皇后”啦、赛跑啦、蹦蹦跳跳的。所以可能觉得演艺上不太适合,况且有声电影的兴起,她在语言上的困难使她产生了危机感,因此思想上不免消沉。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3年6月10日 (责任编辑:孙元)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94

主题

1716

回帖

191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910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8-9 14: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明星”之黎莉莉(1)(图)


--------------------------------------------------------------------------------

http://book.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 13:02 新浪读书

连载:中国电影百年(上编) 作者:李多钰主编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黎莉莉
  “你是明星”之黎莉莉

  一个世纪的行云流水

  黎莉莉,当之无愧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中国电影黄金时代的缔造者之一,当今为数不多的尚健在的见证人。她曾经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银幕上留下了无数多姿多彩的青春倩
影,她的表演生涯和中国的早期电影紧紧联系在一起。

  现年91岁高龄的黎莉莉女士现居北京,因为身体状况不佳,深居简出,很少接受采访,上次在公众场合露面还是在十年前纪念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的活动中。“行云流水”是她爱用的一个词,或许这正是一位世纪老人行路的艰辛和一生中绕过那么多沟沟坎坎时的心绪。

  口述影像:黎莉莉自述:飘荡在风中的茉莉

  动荡童年,结缘电影

  我的原名叫做“钱蓁蓁”,“蓁”这个字就是茂盛的意思。我的小名就唤做“小旺”,大概是我的父母也希望我能够拥有旺盛的生命力。我的父亲钱壮飞和母亲张振华都是党的地下工作者,奔走南北,没有一个安定的家,我的童年也就是在动荡中度过的。

  还不到七周岁的时候,妈妈把我和姐姐送到一所天主教创办的笃志女校寄宿了一段时间,后来还住过著名教育家陈垣先生创办的北京孤儿工读园,做过一个张姓人家的养女,在当时很有名的琴家戏班子学过京剧。记得小时候最爱在路灯下跳舞,人们夸我说:别看小旺“蔫儿淘”,常惹他妈生气,可会跳舞,还能唱歌,说不定长大会有出息呢。

  平安里的那座灰色旧瓦房我是印象很深的,这座房子直到前些年开通平安大街时才被拆去。就在我家附近,有一个红色大门的露天电影摄影棚,里面是一家电影公司,主人叫徐光华。那时爸爸和他正筹拍一部电影,名叫《燕山侠隐》,在这部片子中我妈妈扮演爸爸的母亲,我扮演爸爸的妹妹。记得有一场戏,爸爸的父亲赶他出门,爸爸的母亲舍不得儿子,只是哭,我演的妹妹要拖住哥哥(我爸爸)不放,不让他走,也要哭,但是我根本哭不出来,反而笑。因为我觉得我拖的是爸爸,可嘴里偏要叫哥哥,很可笑。这场戏拍了多次都不行,我妈妈生气得使劲打了我一巴掌,我真的哭了,最后拍成了。大家那时都夸我,没想到以后真的就和电影结了缘。

  这部电影拍完,就被经营人拿去日本放映,赚的钱估计被办事的人挥霍完了。现在国内没有这部电影的拷贝,可能在日本也找不到了,只是在中国电影史上有记载,是我国早期的一部故事片。

  “明月”同行,歌舞成名

  1927年,“四一二”事件后,我随父母从北京转移上海。父母为了革命奔波,没有时间照顾我,就急于找一个地方能够将我安顿下来,父亲看到报纸上黎锦辉正为筹备中华歌舞团(“明月社”)招考新学员,就带我去报考。我们走进萨波赛路(今淡水路)一栋楼房,黎先生正忙碌着,父亲向他介绍了我很爱歌舞,黎先生把我上下打量一番,便点头让我留下。黎锦辉先生是中国新兴歌舞的开拓者,他所办的歌舞学校与当时一些旧戏班子是大不相同的,父母也就比较放心了。我坚持在当时被人瞧不起的歌舞界,也是出于喜欢和自愿,后来进入电影界也并非偶然。

  印象最深的是去南洋的演出,我们到了香港最大的“香港大舞台”,原定演出五天,意外地受到欢迎又加演三天。记得我们八个身材差不多的女孩,穿着洁白小纺袖褂和长裙,合唱《总理纪念歌》,这首歌是为了纪念孙中山的,当时气氛非常肃穆和庄严。我们八个姑娘齐唱:“我们总理,宣传革命,革命血如花。推翻了专制,建立了中华……”许多观众都自动从座位上起立,这样的场面使我终身难忘。

  在8个月的旅行公演中,我能够扮演大多数角色,团员中谁要有病闹脾气不肯出场,我就换上她们的演出服去“补场”。我在舞蹈上比较强,而王人美的歌唱在团里十分突出,后来我和王人美,还有薛玲仙、胡笳四个人,被称为歌舞团的“四大天王”。

  南洋演出之后,歌舞团解散,我因无家可归,团长黎锦辉先生就带我住在新加坡。那里的法规一家不能有两姓,我就名义上改姓了黎,取名黎明莉。事实上,无所谓“义父”,大家还是叫我钱蓁蓁。直到回到上海,进南洋高商半工半读时,我自己取了一个学名黎珂玲。当成立明月歌舞团后,1931年去南京演出,我自己改名为黎莉莉,节目单上就是这个名字,以后一直沿用。

  黎先生绝没有家长的作风,对待我们这些团员非常开明而且民主,团员中也没有辈分观念,生活上平等相待。当我们这些姑娘在歌舞界崭露头角、渐渐长大后,记得金焰常到团里找王人美玩,我也不禁高兴得蹦跳着往楼下跑,黎先生这回颇像一个父亲,他很严肃地批评我说:“你高兴什么,不要太放纵啊。”我至今记得他的及时管教,使我懂得用理智控制情感。

  “体育皇后”,惊艳银幕

  明月歌舞团后来解散了,我和王人美等大部分团员参加了联华歌舞班,拍了一些有声的短片,进而参加联华公司当演员。其中还要说的是南洋高商是我生活中的新天地。那个时候我是“半工半读”,因为当时电影周期比较长,摄制工作多数在晚上,这就使得工作、生活两不误。作为一个女学生,每天拎着书包,带上网球拍,骑上自行车去上学。在那个时候,我被视为体育明星,当时经常出现在虹口的游泳池,还在上海游泳场开幕式上做跳水表演,当时的演员很少有会游泳的。1935年,我主演了《体育皇后》,当时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影片,即使在国外都很少见。因为我非常喜欢运动,短跑、游泳、篮球、网球都很精通,我年轻时就非常想嫁给一名运动员(笑)。




[img]images/upfile/2005-8/200589145258.jpg[/img]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94

主题

1716

回帖

191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910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8-9 14: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工半读的日子是我一生最快乐、最难忘的日子,热衷体育、广泛接触文艺对我很有好处。那时中国的电影,占领银幕的都是小姐、太太们,但是经过“五四”洗礼后的青年学生们更喜欢《渔光曲》、《大路》这样现实主义的电影。生在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之下的知识青年,格外喜欢救国救亡、反抗外族侵略的爱国主义电影,这种心情是现在的青年们难以领会的。我在那个时候也拍摄了十几部影片,其中有影响的有《小玩意》、《大路》、《狼山喋血记》、《塞上风云》、《天明》等。《大路》里我演一个外向开放的女孩“茉莉”,就
是因为“莉莉”的这个名字取的,我非常喜欢这个角色,也很符合我的性格。抗战前我主演的最后一部影片是欧阳予倩导演的《如此繁华》,我没有看到样片就离开上海了,直到90年代才看到录像带。

  战火纷飞,另类婚礼

  上海发生“八一三”惨案后,我毫不犹豫地放弃联华公司的工作,公司欠发的一千元薪金也不要了,决心立即投身抗战。当时,武汉已成为抗战的中心,“中制”已决定开拍抗战影片《热血忠魂》,女主角由我来担任。当时我父亲已秘密去江西苏区,我把家里的事情完全交给了母亲,把多年的积蓄作为安家费。辗转到达武汉,在拍摄《热血忠魂》中认识了“中制”技术副厂长罗静予,他沉默寡言、又自学成才、而且处处关心别人,当时他把自己的褥子送给我,我非常的感动。那时兵荒马乱的,心里面非常渴望平静安定,不知怎的,想成家了,于是就在1938年3月16日和罗静予举行了婚礼。我们请郭沫若证婚,婚礼举行时正赶上防空警报,大家都躲到防空洞里,半个小时后警报解除。当时伊文思正在联系去延安拍纪录片,正好也在武汉,他还在我们的婚礼上致贺词。

  “中制”后来撤退到重庆,不久后,我被调到香港拍摄《孤岛天堂》。当时怀有身孕,为了在镜头上看不出,每天加紧在腰里捆绑,孩子出生时特别小,才五磅,取名罗抗生(罗丹,著名摄影师)。为了不耽误影片拍摄,生完孩子的第三天就起床拍戏,因为孩子影响工作,只能把母亲接到香港。1941年我到内蒙拍《塞上风云》,把家又搬到成都,罗静予应邀去美国访问,直到1945年底才回国。1941年我在成都生下了女儿罗小玲(后来成为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导演)。

  我的回忆到此为止

  1949年5月和史东山、蔡楚生等人来到北京参加第一届文化艺术界代表大会。解放后,陈波儿留我在北京工作,我就再没有回南方生活了。我喜欢北京,这是我从小生长的地方。

  我从30年代就扮演劳动人民:《小玩意》中的珠儿、《大路》中的茉莉、《狼山喋血记》中的小玉,40年代扮演《塞上风云》中的金花,虽然不能说特别出色,可也不能说不称职。可是到了50年代,只有改造的份儿,却没有表演的机会。后来调到电影学院教学,看着许多青年成材,我也非常的安慰。但是到了后来,“反右”、“文革”,思想备受压抑,日子过得更是战战兢兢,静予不幸在这场劫难中惨死,我的一些朋友也在这场浩劫中落难。

  回想我的幸免于难,或许正是因为父母给我取的名字代表“茂盛、强壮,有无穷生命力”的意思吧。我的回忆到此为止,一步一个脚印,过着认认真真的一生吧!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3

主题

438

回帖

47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7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8-9 18: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照片就像极了好莱坞影星。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