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7
- 积分
- 3200
- 威望
- 247
- 桐币
- 5002
- 激情
- 2586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53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7-22
荣誉会员
 
- 积分
- 3200

 鲜花( 2)  鸡蛋( 0)
|
o
那最能令人虔诚膜拜和荡涤心灵的去处,它在稳健厚重如父的西安,彰显着自隋唐以来佛文化研究的成果,是那么地源远流长和成就斐然,大凡到西安的人们,不论是求学工作,还是游玩,这样一个洗涤灵魂的好去处,都是他们心灵的向往地。
这是哪里?不用我说,稍微学过历史的,一听名字就可以知道,它就是西安的大雁塔。有塔必有佛,有佛必有寺,这在中国似乎是一个定律,西安大雁塔也不例外。
家乡的长江边上,就有振风塔,塔就坐落在迎江寺内,整天的香气缭绕,晨钟暮鼓,迎接着太阳从江面上升起,目送着夕阳在江水上没落。而大雁塔却是坐落在西安南郊的慈恩寺内,一边枕着悠久沉淀的黄土,一边听着时代的涛声。它历经沧桑,历经风雨,依旧古朴雄伟,依旧深沉厚重。西安因它而骄傲,因它而感动。于是,它就走进西安的城徽中去,成为一个不可磨灭的符号。这个符号,又刻进了多少西安人和天南海北来来往往游人的记忆?可以说,大雁塔是古城西安的化身,古城的象征了。
大雁塔,唐武则天时得今名。大雁塔为何称作大雁塔,如今仍有多种传说,最常被人提起的是这样的传说: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两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有一天小乘寺院和尚买不到肉,天空一群大雁飞过,和尚仰面语:“今日僧房无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不会忘记今天是什么日子。”话音未落,一只大雁折翅坠地,于是,全寺和尚大惊失色,领悟出这大雁分明是菩萨化身,他们在大雁坠地处建造石塔,从此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称雁塔。这段文字我是从资料上得来的,说得有些神话色彩,它给大雁塔和佛增添了一些神秘的光环。
然而,我这次去西安,却从另外一个角度得到了另一种说法。这就是当年玄奘取经过程中的一个的传说。玄奘取经途中,曾困于沙漠,后来得到大雁引领,才找到水源,得以生还,玄奘后来取经回到西安,建造这座佛塔,就是为报答菩萨化身指点迷津的大雁之恩。传说毕竟是传说,其实,玄奘建成大雁塔后,从没提过塔叫什么名字,只说是慈恩寺西院的塔。但玄奘所建的塔,是模仿曾见过的“亘娑塔”,“亘娑”是印度语,译成中文就是“大雁”,于是,人们就把建成的塔叫大雁塔。
大雁塔的第一任方丈是玄奘法师,他自印度取经归来,带回了大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供奉在这里,并同时进行研修。因而,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唐高宗和唐太宗曾亲自撰写《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
有了这么多的传说和典故,我到西安就不能不游了。西安的游程里,本来就有大雁塔的安排。可是,由于下午在黄帝陵耽搁得太久,晚上又被黄陵县的朋友请吃,以至酒足饭饱过后,回到西安已经是华灯绽放,光影迷离的时候。无奈,只有夜游大雁塔。但夜游也是不如意,夜晚大雁塔是不开放的,只能在车上行走着观看,看它的前面,看它的背面,也看它的侧面。我把大雁塔看个够,也只是表面的现象,那些内部呢?我不能知道。
想象里,就让自己的思想去登塔。于是,思绪缓缓地飘进大雁塔里。这塔是楼阁式砖塔,高64.517米,一律青砖砌成的塔身,磨砖对缝,结构严整,外部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大小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螺旋木梯可盘登而上。我登梯而上,迎接我的是每层的四面各一个拱券门洞。我选择一个门洞,踱步过去,凭栏远眺,整个的西安笼罩在橘红色灯光的海里,西安还没有睡,西安还在兴奋。我呢?不可能去睡,我在大雁塔上领悟西安的真谛。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杜甫登临大雁塔写过这样的诗句,不知怎么的竟然从我口中脱口而出。这下激起了古塔的共鸣,于是,那些名人雅士一个个地从尘封已久的历史中走来。他们身着长衫,手拿史书,口中念着诗句。诗人章八元念着“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空中”的诗句来了;诗人岑参手捧着刚抒写的“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硷道盘虚空。”的诗走来了;白居易中了进士后,兴高采烈地走来,在此泼墨,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还有许多许多的诗人和雅士,我不能一一的记住他们的名字。但我神游其中,我被他们的才华所折服,他们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在我思想深处引起共鸣。可惜,我是一个凡人,我不能写出如他们一样的优美大气的诗句,我只能将我的心写在这里。
“看,大雁塔广场。”有同伴的惊呼将我的思绪拉回现实,这是怎样的一个广场啊!太壮观,太漂亮,我只能这样用文字来形容它。这个广场是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广场,就位于著名的大雁塔脚下。看来西安人真会利用大雁塔来做文章,不像有些地方,有现成的文章却不去做,甚至弄些不伦不类的东西来,让人觉得别扭。这个广场,以大雁塔为南北中心轴。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组成。南北高差9米,分成9级,由南向北逐步拾级形成对大雁塔膜拜的形式。这个设计匠心独运,凸显人文因素,赏着舒心,令人回味无穷。
在我的眼睛还没阅读够的时候,车子又拐到了大雁塔北广场入口处。这里那两个高9米的万佛灯塔,立即耀入我的眼。它与大雁塔遥相呼应,中央为主景水道,8个大型的喷水池呈阶梯式上升,每个水池可按各自的音乐喷水,又可组成巨大的叠水景观和矩阵喷泉。只是我来的不是时候,不然我可以在音乐声里,欣赏观景平台上,那百米长墙的瀑布随着音乐声,一泄而下的壮观景象;欣赏那八级叠水池内,水柱腾空而起,继而四散而下的壮丽场面;欣赏那音乐水池的水柱,在悠扬的音乐声中,一会儿缠绵纠缠,一会儿起舞翩跹的柔美风情的场面。似乎想象得出,一曲《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水柱一高一低,那些水雾就是云彩,那高一点的水柱就是哥哥,那哥哥就是在把妹妹深情地呼唤的动人瞬间;《梁祝》一曲缓缓弹起,蝴蝶双双飞起,妩媚翩跹,如泣如诉,极尽缠绵,演绎出人间完美的爱情,让人坠入其中,不能自拔的画面。不能再去想象了,眼前夜晚的光下,这些泛着光芒的水,依旧是那样的平静,丝毫看不出它们表演的痕迹。默默地,在心里,我只能喷出自己的心灵之泉。
夜色下,我走过大雁塔。大雁塔在夜色中宁静,宁静得纤尘不染。我一个浮躁的心,得到了洗涤。来了,不一定要进去。我把感动和宁静常留心里,把表面看在眼里。过去的终将过去,唯有虔诚膜拜的心常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