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回复: 0

[散文] 索尔格河畔:当古老的房屋呼吸现代的心

[复制链接]

9030

主题

1976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1594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索尔格河畔:当古老的房屋呼吸现代的心

                               ——观看【在法国索尔格河畔利勒的一座迷人乡间别墅-哔哩哔哩】


      一

法国的乡村——
农舍,朴素无华,
却在屋内
呼吸着现代的安宁,
那质朴的优雅,
那法式独有的情调。

古老的石墙
托起今日的家具。
历史在梁柱间低语,
现代的便利
悄然温润每一间房。
过去与当下
在这里
不曾对立,
而是彼此倚靠。

我想起故乡——
百年的动荡,
战火与撕裂。
在风暴里,
中国失落了
几千年的优雅与情调。
粗鄙成了民俗,
粗暴成了官声,
只剩下
水泥做的细高鸽子楼。

问题并非在于
木料或土墙的脆弱。
而在于记忆的缺席,
在于漠然的心,
在于无人守护
本该属于我们的遗产。

我设想另一条路:
木料可由化学护养,
墙体暗藏钢筋,
古瓦工厂重塑,
屋顶一次成型,
像拼图般拼合。
古老的形制
焕然重生,
更长久,
属于今世。

北京的四合院,
山西的王家大院——
幸存者寥寥。
先要抢救,
再赋新生。
不是口号的喧嚣,
而是持久的计划,
细致的守护。

西方的耐心
让废墟重回人间。
我们也该学会——
用长久的爱
去守护自己的废墟,
让它们再次呼吸。




在法国,
“建筑师协会”
如同守护者伫立。
一片屋瓦的更换,
一扇百叶的上色,
都要经过他们的手——
街道因此保存
石与天空的记忆。

在英国,
国家信托
像耐心的园丁。
科茨沃尔德的石屋,
伦敦的排屋,
海边的农舍——
外壳依旧,
屋内电路更新,
炉火被现代温暖点亮。

在德国,
中世纪的城镇
被“文物保护法”紧紧束缚。
木筋的黑线
依旧划过灰白的墙,
而厨房光洁,
浴室闪亮。
贷款与补贴
让传统依然可居。

在北方,
瑞典与丹麦
用绿色科技
缝合过往。
木材回归,
石灰与黏土复苏,
碳排放下降,
温暖依然停留。

而在海的另一边,
中国躁动不安。
墙体纤薄,
屋顶难久——
但更大的失落
是记忆,
是修补的耐心。

开发商偏爱
拆除的利刃,
政府追逐
土地的速效。
村民等待
的是补偿,
而不是保存。

规范只说
一种僵硬的语言——
消防,
抗震,
节能——
没有温柔的路径
留给旧梁与瓦檐。

工艺已散落,
木匠与瓦匠
不再聚于行会。
街道自上而下被规划,
邻里的声音
被口号覆盖。

然而愿景仍在:
让四合院继续呼吸,
让旧木梁延年。
欧洲证明——
传统不必化为废墟,
现代生活
也无需推土机。
它可以是:
若我们学会耐心,
若工艺得以复兴,
若法律懂得弯曲——
一座房子,
外墙古老,
心脏明亮温暖,
属于当下的时光。



附:
【在法国索尔格河畔利勒的一座迷人乡间别墅-哔哩哔哩】 https://b23.tv/kwicwwF


吴砺
2025.9.13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