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原希子:优雅与挑衅之间的肖像对话
——观《人像摄影专题 水原希子》后
一
人们说—— 把一个女人 翻来覆去 拍个不停, 那是最糟糕的选择。
然而这里, 照片并不多, 尚不足以 让人厌倦。
题目勾人, 却未必分得清 哪些画面 真正属于荒木。 但这些凝重的肖像—— 严肃, 不动摇—— 已经透露, 这个以癫狂著称的摄影师, 也懂得 如何为优雅 留下舞台。
水原希子 在镜头下 摆出姿势, 角度里有着新鲜的想象。 一丝淡淡的忧郁 笼罩着她, 与我们以为的 日本女性形象 并不相符。 正因为如此, 摄影师才获得 冒险的空间, 才点燃了惊奇。
杨振宁说过: 最聪明的人 在美国 才能发展—— 想想费曼。 若是在中国, 注定坎坷。
荒木也是如此: 我无法想象 这样的歪才 能在僵硬的空气中 自由呼吸。
二
水原希子出现—— 不是装饰, 不是刻板的影像, 而是一种姿态的克制, 一种忧郁 编织进她的凝视。
这是一种折射的美, 意气的微光—— 简洁中的雅致, 优雅中带着 失落的阴影。 她的身体承载创造, 她的沉默 诉说独立。
荒木登场—— 挑衅者, 东京的狂眼。 他的女人从未静止: 在欲望与腐朽之间颤动, 在布置与偶然之间摇摆, 粗鄙与精致并行, 猥亵 与优雅同在。
这里显现 侘寂—— 拥抱不完美, 让短暂 发出光。 情色挨着死亡, 笑声紧贴废墟。 他坚持: 美必然消逝, 真理也在那里。
西方的肖像 为永恒而造—— 达·芬奇的微笑, 伦勃朗的阴影, 好莱坞的金色光环。 面孔为后世凝固, 时间被按下。
荒木拒绝—— 他的影像漂浮, 如浮世绘, 如浮世本身: 欲望, 无常, 脆弱的火焰 燃在当下。
于是水原希子的肖像 化为一种对话—— 优雅与挑衅, 精致与赤裸。 它们提醒我们: 看见美, 也同时看见 它的消逝。
附:
吴砺 2025.9.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