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体现了先人文化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习见平。 张氏文化展馆,礼让文化展馆,张府秋白堂,吴府叠翠楼等,张府为帝许江南第一家。 六尺巷由来,张家和吴家邻居为了围墙分界争吵,张家休书一份寄给了当朝宰相张英,张英回信:“千里家书只为墙,让它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让出三尺后,吴家也让了三尺,形成了六尺巷。 回家前的喜悦,回家时候的无聊万般,2024忙碌一年姗姗而过,新年新气象,大年初一,跟随习书记的步伐,重新温馨了一次六尺巷。 轻轻走过市府广场,进入方砖小巷,古巷古色,交叉现代的气息,沿途百年老屋,铁板香豆腐,老北京糖葫芦,土家鲜肉饼,小吃红火,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人山人海,洋溢着春节的欢乐气息。 明清之时,桐城是中国文化之都,桐城派文学,统治中国文坛200多年,桐城文人辈出,桐城派文学开始了崛起,出现了“冠盖满京华,文章甲天下”文化盛况,同时造就了张、姚、马、左、方等世家大族。 迈入吴家的大门,出地面40cm的石头井,透着古城年间久远的美好,吴家的原貌是那样的古朴和豪华,墙上介绍着吴家的豪华的过去,吴国奇王吴宏安父子进士,吴直兼有方苞刘大魁之长(桐城派文学),吴一介吴应宾吴道凝三代三近士,方以智中国百科全书派大哲学家。 走过拥挤的六尺巷,带着丝丝春天的梦想,走入了张府,张家是父子双宰相(张英、张廷玉),人声喧哗,络绎不接的人们和我一样,盲目的跟随着人群缓缓移动,张府小桥流水,荷花塘水清澈见底,亭台走廊环绕,小径弯曲优美。 传说张廷玉七岁时候,就天资颖慧,母亲出殡时候,由于出身是丫鬟身份,张家不让走大门出殡,张廷玉自己爬上棺材顶,坐在上面,说是他出门,终于让母亲堂堂正正的从大门出殡,后来形成了桐城的风俗之一。 历史总是如此的相似,社会的快速发展,王浩法官的经典语录,造成了社会矛盾激发,让和谐无处存放,人心凉了,人情淡了,现在的人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种冷漠叫无奈,其实跌倒的时候,总是希望有一位伸手帮一把,而我们没有了,总感觉善良大半辈子了,净被骗了。 其实人生只有一次,为什么总是提心吊胆的,防这个,防那个,多累啊?什么事情都是相互的,人与人之间,多一些诚信,多一些守规,多一些和谐。 这个世界有很多不美好,还是有一些人在修修改改,这个世界破破烂烂,还是有些人在缝缝补补。 总有那么一天,看到人头攒动的善良正常的社会,而不是外卖小哥穿梭的冷漠街道。 无论经历了什么,记得带上你的善良和感恩,去遇见温暖和幸福,前方有路未来可期,有更好的自己。 给自己种上善良的种子,也许在当下,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就收获善良的果实,让和谐传递,让正义留存。 生活中总有好多让人感动的瞬间,洒满阳光,面由心生,善良的人,吸引美好。保持人性本善,善待周围之人,得善与人,得德于己。 你只管善良,剩下交给天意,时光流转,善恶到头终有报,愿你的善良照亮你前行的路,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愿你所遇到的人都是温暖,愿善良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站在自己角度理解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释怀自己,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离家时候的不舍,终是故乡的阑珊灯火万盏。所以写了这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