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61|回复: 10

[散文] 静在静心寺

  [复制链接]

304

主题

1363

回帖

3200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200
QQ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0-5-18 10: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风柔笛悠悠 于 2010-5-18 10:56 编辑

0
   出城西行不远,在一处屋舍从中,有一座典雅精巧的院落。如果不是门上的牌匾书着静心禅寺,初来乍到的人还真以为是一户大户人家。有着几次从这经过的经历,却从未进去过。这次随一帮朋友星期天礼佛走进,终于有了更深的感触。第一次踏入厚重的寺门,第一次驻足花香鸟语的庭院,第一次在此燃香祷告,第一次听佛教大师教授和看佛书。面对滔滔滚滚的红尘,有了一种片刻的宁静,似乎冥冥之中听到了召唤,它隐秘在内心深处,如一股蓄势待发即将奔涌的源流,又如一种拂面而来的清风,冲刷浮躁或者洗涤凡尘。这源流或清风,或许是身处其境的感觉,或许是生命中本来的因果。

    静心,很平常的一个字句,被佛学界用上其意就大有不同。静心禅寺,单一个禅字,禅意深深,不是一般人非能悟意。所以,超脱之人,虽身处红尘闹市,仍然行为不乱,举止有礼,其心已静,所谓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吧。大凡人处生活中,被滚滚红尘所羁绊,无不渴望有静谧之地来解脱、超脱或修身养性。养性者,即为养心,而养心就是静。能静下来,何事就能通,何理就能明。如果所有的人都能这样,社会就能和谐,人与人就能共处。

    而佛的学问又很深奥,不仅仅是一句任何人都学得会的阿弥陀佛。它的精髓非一日能学透。即使有很高的文化,如果不深入进去,也只是触及皮毛。佛学的深奥,就连鲁迅先生有时也难以悟出,它与哲学相通,生活中很多事情有时也只有佛学能解释清楚。记不清外国有什么人说过,要解决21世纪的问题,只有用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学说,这个大乘学说就是指佛学了。佛学的悟道,见贤思齐,与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以及孟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是多么地相似啊。

    我去的时候,舍弃了车辆,一个人就静静地走。因而我有了比别人多20分钟的感悟,一路上的风景让我养颜不少,我也看到了忙忙碌碌的众生。大道蜿蜒着一直向前,村庄星罗棋布在两侧。时序早已过了立夏,田畴里各种花儿开得正欢,天空上不时有布谷鸟的叫声滚过,也有淡淡的白云宛如仙女的衣袂拂在不远处的山岚,而许多池塘的水则水碧水蓝,多么像大地温暖清澈的眼睛。美丽的自然,美丽的生活和享受生活的人,都身在自然,感受自然,还得最终回归自然。这是因果,无人能够改变,一切皆因自然的根本。

    寺的周围是房,平房、楼房、房连着房,房后就是田地,中间一条道,道那边依旧房连着房,房后又是田地,构成了一处所谓的乡间常见的村落。但时光倒朔若干年,那时可没有。现在寺里一个角落,摆放的一块石碑就证明了这一点,原来过去这里是七省通衢之地,路人至此,暑热难耐,因此地有寺,寺前有大树遮阴,就在此歇息喝茶,故为茶亭。但想走进这个区域,在此停留,透过敞开的寺门,看香火缭绕,听木鱼或者诵经声,也许疲乏的心或许能得到暂时的平静。

    现在寺中的主持是心愿法师,以前没有见过,但听过她的事迹,也曾为她写过文字。就是这样的一个出家人,却有慈怀之心,在20年前,一个雪花飘飘的早晨,她一个出家人毅然决然地抚养一个被遗弃的女婴,中间承受的非议,不解和艰难可想而知。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她可以有任何理由不这样做。人心毕竟都是肉做的,作为佛中人,理应拯救苦难,以慈悲为怀,她舍非议,克万难,终于将女婴抚养成人,如今女婴成为一名大学生了。听了心愿大师的故事,没有谁不对她敬佩。今番我见到她,莫名又增添敬意。

    我见到心愿大师的时候,阳光正从云缝里出来。金黄的阳光里我看她,白皙的脸上透露出一种和善,而眉宇间却有一种淡淡的哲思。情不自禁地双手合一地阿弥陀佛,同样她也是,不曾交流,她就匆忙而去,我则转过身看庭院。金黄的阳光中,庭院里的樟树散发诱人的清香,还有芍药,金银花,玫瑰,睡莲等都在开花。尤其是睡莲,此时正开在院落一边的水缸里,黄的,红的,甚令人愉悦。赏着,想着,此刻,处在静心寺,有一刻心终于得以宁静。

    静心寺,不愧是静心之寺。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48

主题

689

回帖

1047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047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5-18 14: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认为人之所以痛苦,在于其""无明"(烦恼)、"执着",若能放下,便是解脱。
静者,表现了禅宗那种毫不执著,心无所住的恰时态度。
静者的生活是那么宁静、自然。
正如"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正是静者心无挂碍、安闲恬静、致远淡泊的禅寂之境。
2433.jpg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7

主题

332

回帖

151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510
QQ
鲜花(7) 鸡蛋(0)
发表于 2010-5-18 18: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闲来寄情山水间,看水流境静,花落意闲,自然一定会给你一份恬淡安然的好心境。 我喜欢这种淡然的感觉,恬静、优美、安闲、安然……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84

主题

5440

回帖

7862

积分

桐网贡士

Rank: 6Rank: 6

积分
7862
QQ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0-5-18 18: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柔哥的大作了!
支持强顶!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3

主题

3094

回帖

3740

积分

桐网举人

Rank: 4

积分
3740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5-18 18: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跟随柔哥的足迹  领略大师风采 忙碌的红尘,琐事的烦扰,都一一抛在静心寺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0

主题

16

回帖

49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49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5-18 23: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记不清外国有什么人说过,要解决21世纪的问题,只有用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学说”,这个外国人真是蒙着眼睛说谎话。孔孟学说可用来修身,佛理让人静心忍难避世,此二者安抚个人则可,又岂能独安天下?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48

主题

689

回帖

1047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047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5-19 15: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70年代,英国的大哲学家叫汤恩比教授他曾经讲过一段话,他说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两种学说,哪两种?孔孟学说,还有大乘佛法。
为什么汤恩比教授这么讲?
1988年,75位诺贝尔得奖主在巴黎发表了联合宣言。内容里面提到,21世纪的人类要生存,要继续生存的话,要回归两千多年前,汲取孔老夫子的智慧。诸位,诺贝尔得奖主都是什么来历?都是每个行业的顶尖佼佼者,为什么他们异口同声都体会到,未来的社会问题一定要孔孟学说来解决?其实这些道理我们只要细细静下来都能思考出来。孔孟学说的核心在哪里?仁爱。大乘佛法的核心在哪里?慈悲。所以仁慈、慈悲。其实西方的圣哲也把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点出来。西方的圣哲,上帝、耶稣教什么?博爱。既然都教了,但是现在为什么都尝恶果?(地震、海啸、瘟疫、旱灾、水灾等等)因为不听老祖宗的话,吃亏就在眼前。当人的思想观念回归到圣贤的教诲,仁爱存心,懂得互相帮助,再提升,互爱。就能够创大同世界。所以老祖宗教诲我们国家兴亡,这个态度很重要。当有这样态度的人愈来愈多,这个社会就开始转变过来。
我们不希望道德沦丧,我们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一个人的真诚心、真德行,能够唤醒身旁遭人善良的本性。有这份孝心、仁慈心的人自然就会去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所以,当我们都重视每个人的德行,重视孩子的德行,整个社会慢慢地就会呈祥和之气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

主题

1138

回帖

147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47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5-19 15: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楼主的文字,于平静中引人深思……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0

主题

16

回帖

49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49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5-19 20: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孟之仁爱,可修身,净化社会风气,但以此治天下则误事。社会讲究秩序,不能以中庸之道论,也不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奴化。社会与自然不同,它不是个体简单的叠加,个体仁了,社会就能和谐了进步了?原始时代也算是低级“大同社会”吧,那时的人仁则仁了,但不久就乱了,何故?人性有别!
  治天下当以“科学、民主、法治”为理念,科学指引,民主决策,法律保障施行。
  关于“地震、海啸、瘟疫、旱灾、水灾等是因为不仁爱的后果”之说,那真是奇谈怪论,上帝笑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48

主题

689

回帖

1047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047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5-20 00: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薄荷糖 于 2010-5-20 01:36 编辑

回复9#楼主

上帝没有笑,他一直在哭!
这世上有种人叫做世智辨聪,而先生您就属于这类人物。您的观点我包容了,但同时您的聪明障碍了您博大深邃的智慧。
对于您的答辩,我没有空洞大话所讲,只有纤巧超薄DVD一片送给您作为回答。
如果您对这个辩论题有兴趣想探索答案,请您浪费点宝贵时间前往佛文化如意馆(小广场朝龙城隧道方向靠右手三里街社区卫生站隔壁)
免费领取一碟。(只需说出网名即可)
此碟片名称:《和谐拯救危机》  是央视记者陈大慧第一次采访净空老教授的访谈类节目
希望您有幸观看后能带给您另一层次新思维的体验。
很高兴能和您互动,谢谢!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