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7
- 积分
- 3200
- 威望
- 247
- 桐币
- 5002
- 激情
- 2586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53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7-22
荣誉会员
 
- 积分
- 3200

 鲜花( 2)  鸡蛋( 0)
|
早就听说过古洞岩,也知道它的传说,就是没有机缘得以亲临。因而每当乘车沿206国道往省城去,在小关处,我都会不由得将深情的眼光投向靠路北的群峰。但那峰峦奇秀,林木幽深中忽然现出一座庙宇,就自然引起遐想和向往,总想着有机会在这里登临览胜,舒锐气祥风,感受浓郁的文化气息,或者追寻流传已久的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
古洞岩,听其名,想必定是有古洞了。临古洞兴起庙宇,恐怕有静中取幽之意思,所以,修行之人舍繁华,近静谧之地,可以有至高境界。而过去这里是峡关,道路险峻,行人稀少,对于修身养性确是不错之地。传说中不就有:古代几个书生,京城赶考回来路过此地,进洞一游,踪迹全无。一百年后,几个书生从后洞走出,世上已经面目全非,这些书生也就成为仙人飘然而去的传说。自此,古洞就四乡闻名,蜚声在外了。传说依旧流传,更多的时候,有奇秀之物的古洞所在的山中,愈发的激起更多人的好奇。
这里的山是普通的江北的山,而当注意起来,却有着不同,古洞岩就是不同中的不同了。这便是从山下仰看,山在云中,古树参天,茂林修竹,云雾缭绕,山石嶙峋,溪流淙淙,风光旖旎。这样的所在,又掩藏着一处深不可测的古洞,实在是适合修炼的称心之所。很多人穷尽心思寻遍天下名山秀水,殊不知,往往想不到的地方也有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依山势和古洞而建的寺庙,历经风雨至今已有300余年。如今古洞仍在,只是被保护了。至于古洞谁进去过,里面怎么样?至今没有人能说得清,倒是有资料提供说,洞没被封之前,有人进去过,探知里面的洞道或上或下,或宽或窄,洞中有溪流,溪中有井,井不知通向何处。两边耸立的钟乳石,或牛头或马面,或仙女或农人,个个都栩栩如生。古洞下,有一古井,依旧清澈。其水,水溢井口,透明可鉴,似乎是古洞崖的眼睛了。大凡心怀叵测之人,断然不能与它对视的,清澈与浑浊在水里是如此的一目了然。
我来到古洞岩的这天,正是一个晴好的天气,天空微云漂浮,地上微风拂煦。离开国道没几步,满山青绿就扑面而来,令人神情气爽。一抬头,雄关胜迹的牌坊就赫然入目。轻轻地走过,就是一级级的台阶。沿台阶逐级而上,就听见松涛阵阵。大片的绿色覆盖里,一脉清泉淙淙流响,疑是什么仙人弹奏高山流水。不知名的什么草,尽力的伸展着绿色的根茎,从山脚向山上浓浓烈烈地铺展,风中抖动成一幅巨大的绿色地毯。随后便是苍松翠柏,随路一直缭绕于庙宇。绿色掩映里,米黄的墙,灰色的瓦的山庙,在绿色里尽力的探头。也算是险要了,这样的庙宇,屹然于山腰间,巍峨突兀,给人以凝重和肃穆。站在古柏前,四顾而望,头顶,山挡住了视线。脚下,树叶的间隙里,国道蜿蜒如蛇在山谷间出没,路上的车辆则如蚂蚁在蠕行。眼前,香烟缭缭,有木鱼和诵经声庙堂里响起,不经意间,林中猛然而出的鸟叫声,打破着这里的静谧。
太阳已经正当空,阳光将古柏的影子射到庙墙上,斑斑驳驳,而微风吹动这些影子,竟也诗情画意。我看太阳,跃出与绿海之上,宛如浮在其上的珍珠。如果我能有一支巨大的画笔,有一幅巨大的宣纸,我定能将这样的场景定格。且吧,就让我也浮在其上,在绿色里溅出一片涟漪。
山径上不断有人上下,从何处来,有何目的,究竟不得知。许多年间,在这样的山径上,走过一代一代的这样的人,是这山神了,还是他们本身被神了抑或古洞庙宇神秘的召唤?一切还是不知道最好,各人心中自有自己的心事,说破,还是什么玄机可言呢?
我不能想象,我只能走自己的路,想自己的事。多少年过去了,这里迎来送往了许多人,他们中或有胸怀大志之人,或有心事重重之人,或有看破红尘之人。岁月掩埋了他们的足迹,甚至这里不曾留有一点蛛丝马迹。但他们毕竟来过,正如现在的我。
现在,我在古洞岩,阳光照耀着我,香烟缭绕着我。在这样的氛围里,我已看见尘世间还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所以,丢掉私心杂欲和一切幻想,前途就会坦荡无垠。想此,心中的苍远和空寥就会自然无限的延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