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过河-卒子

走遍安庆、宣传安庆——卒子走遍安庆

[复制链接]

813

主题

854

回帖

2258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258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09: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劝业场(市政厅)旧址——卒子走遍安庆

安徽劝业场(市政厅)旧址
——安庆古建筑
第107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人民路中段,有一幢已经修缮结束的古建筑,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安徽劝业场暨市政大楼旧址,几年前卒子曾介绍过这里,原题名为《大清万寿宫》,今天卒子再次介绍这里。
     安庆市政大楼从最初的清末民初的“安徽劝业场”,演变成“安徽省立第一商品陈列所”、“安徽省立国货陈列馆”,它是中国近代民族实业的历史见证者,是安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起源之一。提到“劝业场”,全国人民只知道:“北京劝业场、天津劝业场、成都劝业场、济南劝业场与武汉劝业场”五处劝业场旧址。却不知更胜其五场,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安徽劝业场”。
     安庆人民路的“安徽劝业场旧址”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护最完整的劝业场旧址之一,这幢雄伟壮丽、三层西洋建筑风格的大楼,它就是近代著名安徽劝业场旧址。安徽劝业场旧址,坐西朝东,为三层砖木结构的清末民初历史建筑,目前建筑面积1827平方米,是安庆目前保存最大、最完好的十大近代历史建筑之一。
     清朝光绪三十四年五月(1908年6月)根据大清农工商部要求,安徽巡抚冯煦设安徽劝业道,似于御碑亭隙地筹设安徽劝业场;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底,根据大清民政部要求,安徽巡抚冯煦并安庆巡警教练所,在安徽劝业场现址重建“安徽高等巡警学堂”,监督卞绪昌,提调尤缓祺,段瑞兰负责创办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安徽都督府秘书长陈独秀,为振兴商业、建设省垣,再次筹议“安徽劝业场”,因财政困难,首期安庆“省城菜市”在御碑亭隙地落成。民国四年(1915年)8月,经安徽都督倪嗣冲同意,安徽巡按使李兆珍批准,在原有申报建设基础上,扩大范围改建万寿宫与御碑亭之间原高等巡警学堂校舍及省城菜市,高标准建造全国一流的“安徽劝业场”。安徽劝业场大楼产权属官方,归属安徽都督府,变为军署机关办公楼。之后,安徽劝业场再次被作为劝业场所,更名为“安徽省立第一商品陈列所”。民国七年(1918年)6月3日安徽首次举办“安徽商品展览会”。安徽劝业道演变而来的“安徽省实业厅”,于民国七年(1918年)迁入安徽劝业场大楼下旧万寿宫,并在此创办了官纸印刷局;又在实业厅东侧创办了工艺场即“安徽省立模仿工厂”,后更名为著名的“安徽省立第一工厂”。
      民国十一年(1922年),安庆继广州等沿海城市之后,筹建“安庆市政筹备处”,这是安庆第一次筹建设市。民国十五年(1926年),中国内地第二座设市的城市“安庆市”,市政管理机构“安庆市政处”在安徽劝业场成立,安徽劝业场大楼正式更名为既时尚、又响亮的新名“市政大楼”。民国十六年(1927年)5月16日,安庆市政处在安徽劝业场筹建“安庆市政厅”;11月10日安徽省政府主席管鹏委任安徽省政府委员韩安,兼安庆市首任市长。
      民国十八年(1929年)2月8日,因安庆城市人口不足二十万人,依法裁撤安庆市政府,保留工务局恢复原名“安庆市政处”; 同年4月,安徽省政府再接南京国民政府通知,安庆市政处再次降格为“安庆市政筹备处”,地址依旧是市政大楼。民国二十年(1931年)“度量衡局安徽省鉴定所”(即123局),入驻安徽省立第一工厂。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安徽省政府在安徽劝业场市政大楼设立“安徽省新生活运动委员会”,安徽省政府建设厅在安徽劝业场市政大楼东侧万寿宫,建设“第一游乐场”,即著名的安庆“吴越公园”。
       抗日战争爆发,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12日安庆沦陷,安徽劝业场成为伪“怀宁县第二小学”,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更名为伪“怀宁县吴越小学”;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日寇所谓“大日本帝国驻安庆领事馆”迁入安徽劝业场市政大楼。侵华日军占领安庆期间,汪伪“安徽省政府”拟迁安庆,因原安徽省政府旧址被中国军队炸毁,汪伪曾计划安徽省政府入驻安徽劝业场市政大楼。民国三十年(1941年)汪伪“安庆专区出入口物资统制委员会”设于安徽劝业场市政大楼。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日寇在所谓的“安庆领事馆”召开紧急会议,并在安徽劝业场门前广场播放日本天皇投降诏书。
      抗日战争胜利后,皖籍官员筹备复建“安庆市政府”,迎接安徽省政府回皖;因新桂系军阀李品仙返皖,集党、军、政大权于一身的李品仙,专员公署”办公驻地。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青年军师旅部”驻安徽劝业场市政大楼。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夏威接任安徽省政府主席,将其司令部部分机构设于安徽劝业场市政大楼,不久安徽省政府还治安庆,安徽省政府安庆专员公署让出安徽劝业场市政大楼给予“安徽省政府”办公。目前在百年省城安庆城区,现存省府办公机构的历史建筑,仅安徽劝业场市政大楼这一处。
     1949年4月23日安庆解放,安庆地区党、政、军机关首先入驻安徽劝业场市政大楼办公,时称“安庆专署大楼”,安徽劝业场市政大楼是“见证安庆市解放的一处标志性历史建筑”。以后便成为安徽省安庆图书馆改为“安庆市图书馆”至今,安徽劝业场市政大楼一直归属安庆市图书馆和安庆市群艺馆。
(本篇完)
2016-10-17

813

主题

854

回帖

2258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258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11: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观音岩石窟与赵寿祖石刻——卒子走遍安庆

观音岩石窟与赵寿祖石刻
——安庆石窟
第107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某县的浮山,有一处名为观音岩的石窟,石窟为天然洞穴,今天卒子再次介绍这里。
      浮山,又名浮渡山,位于皖中偏西南、长江北岸的白荡湖滨,属浮山镇。最高峰海拔165米,面积15平方公里。浮山是一座沉睡亿年的古火山。遗存下来的火山口、火山钟、火山渣(浮石)及溶岩流向,龟裂纹路和断层裂隙,均为全国罕见。卒子曾多次介绍这里。
      浮山又是一座佛教名山。早在晋梁时期(266——557),浮山就建有寺庙。晋梁以后,经过开发,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如孟郊、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黄庭坚、左光斗、张英、方苞等。
      观音岩古名“啸月岩”。岩前石壁洞开而成圆门,门旁有联。联曰:“山如人意懒,石似我心空”,为清朝人才黄文炳撰刻。洞口北上为“云锦廊”,廊尽处为“听溪岩”。岩后有一石台,昔为供奉观音处,今岩壁尚存大士像影。   
      之前,卒子曾介绍渡仙亭,过一座石桥,就到了浮山一处名岩观音岩,因昔日洞内供奉观音菩萨像而得名。此处的摩崖石刻比较集中,在观音洞口上方的峭壁上,有一方巨大的摩崖石刻,上有“观音岩” 三个大字,系明朝万历十九年安庆知府赵寿祖题写。
      从有关资料得知,赵寿祖,明朝万历八年庚辰科(1580)第二甲五十一名。其父亲赵贤,河南乡试中举,次年进士及第,授户部郎中。先后任山东巡抚、吏部侍郎、南京吏部尚书。赵寿祖中进士后,先后任刑部郎中、安庆知府、山东按察使、四川布政使。
     观音岩的西壁有一小洞,长不到两米,是总岩又名多景洞。洞内聚集小孔百余个,形如峰房,摩刻较多,上有石刻“浮山会景”,仿佛浓缩了浮山的全景。有诗刻“尺寸山始终,图经备于此,予请易其名,其名曰石史”。
    在卒子介绍过的“浮山夕照”、玉龙背、妙高峰、观音岩等等景点后,让大家了解一下观音岩是一亿多年前的火山喷发,炽热的岩浆喷涌流出冷却形成岩石,有的岩石经过亿年的风化形成多孔的蜂窝状,呈红褐色,无论岩石大小,放入水中不沉而是漂浮在水面上,浮山因此而得名,也就有了“山浮水面水浮山”的美景。
     明朝古人扎寨演兵时立旗杆的地方,清朝末年,太平军破浮山寨,将浮山里的多处寺庙及佛像毁灭,仅存寺残。太平军攻下安庆,浮山群众在当地封建势力的煽动下,结寨浮山,对抗太平军。其为首者占砻匠扎寨浮山,以戗山为小寨,成犄角之势。
(本篇完)
2016-10-18

813

主题

854

回帖

2258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258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9 09: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颂嘉湖与安庆湖蟹——卒子走遍安庆

颂嘉湖与安庆湖蟹
——安庆湖泊
第107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某县级市的龙眠山腹地,有一处天然湖泊,今天卒子再次介绍这里。
      龙眠山地处皖西南大别山余脉,沿龙眠河溯流而上,叠翠积绿、揽襟人怀。山中苍峰翠谷、峭壁清流、无限风光,令人目不暇接。龙眠山擅江北之秀,不仅在于风光优美,更在于历史名人隐居于此,水中青山被风轻微地摇曳,也是明净的蓝,水面褪去后的湖岸。风从水上来,风从山中来,颂嘉湖——龙眠山一处天然湖泊,这里背靠玉屏山庄,颂嘉湖堤坝长埂远望,视野所极处是水中央的几处小岛和一眼望不到边的湖光山色。湖面宁静,水位低落,湖边栽满松树的小山坡向接近湖心无水的山丘漫步。  
      颂嘉湖中有几处小岛,小到只有芝麻大。据说岛上还有整片的桃花林。还有一处小庙,名为“境主庙”,这座小庙是有典故的:相传唐朝年间,桐城境内百日无雨,县令张孚卿心急如焚,跪叩西山求雨,其心诚感动上苍,当他骑一匹白马去云雾峰叩拜雨神后,少时,天空乌云密布,顿降甘霖。张县令喜不自胜,回衙路经龙眠河时,不幸被暴发的山洪卷走,其妻为救夫也葬身洪浪中。雨过天晴时,人们将张孚卿夫妇合葬龙眠山口,建庙祭祀,即眼前这座“境主庙”。而其坐骑白马,却被冲到龙眠河下游十余里的地方,人们念其功,厚葬之,建“白马庙”祀之,撰联于庙门两侧:“惜民胜惜身,万户张侯忠莫比;载德亦载力,千秋良骥义能齐。”白马乡也因此而得名。
     龙眠山景观无数,有深壑飞烟的碾玉峡,喷珠溅玉的璎珞泉,百步绕云梯冲,龙眠山庄,双溪草堂,椒园遗址,老宰相陵园等人文景观,当之无愧为安庆一处旅游优秀景区。颂嘉湖孕育着灿烂桐城文化,有着浓厚的历史。浓荫茂密的翠绿向西山延伸,宁静的颂嘉湖在刚刚雨后显得浑浊不清。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环水绕、烟波浩渺。一弯碧水萦绕着翠绿的重峦,人在画中行。
    安庆有着优质的淡水湖泊资源。颂嘉湖水面宽阔,碧水连天。湖里的莲藕、菱角、茭白、芦苇植物丰富,湖内的湖蟹、鱼、虾等更是不胜枚举。颂嘉湖有小产量的湖蟹是安庆市特产精品,虽没有枞阳白荡湖大闸蟹的名声,却有其口味;虽没有望江武昌湖湖蟹的品牌,却有其个并头和色鲜,安庆湖蟹以自身味美、品正等特点,深受广大市场青睐,誉满海内外。
     安庆湖蟹的特征是活体背面呈青色,腹部灰白色,黄毛金爪,背部覆盖坚硬的背甲;雌成蟹腹部呈圆形(团脐),雄成蟹腹部为狭长三角形(尖脐),附肢为一对大螯和四对步足。鲜活生动、色质清晰,外壳、螯足、步足完整,行动敏捷。气味略带特有腥气。蒸熟后口味鲜而不腻,肉质滑嫩、爽口,食后留有余香。
(本篇完)
2016-10-19

813

主题

854

回帖

2258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258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0 12: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珠清朝贡元与民国吏部郎中墓——卒子走遍安庆

明珠清朝贡元与民国吏部郎中墓
——安庆古墓
第107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某县大别山腹地,有许许多多明朝至清朝到民国时期的各级地方乡坤、地主、官员墓,今天卒子介绍这里的二棺具有代表性的清朝至民国的墓葬。
      明珠村位于太湖县北中镇皖、鄂两省交界处,太湖县的西北角,面积约十平方公里,明珠村是集革命老区的山区村,这里地处两省交界,地位特殊,明珠村的主要特产有茶油、茶叶、茯苓,旅游观光景点有吴氏宗祠即北桐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玉珠烈士陵园、佛教圣地青龙庵、观音崖。
     北中镇是安庆市太湖县下辖的一个镇。地处大别山南麓,皖鄂两省四县交界,这里是北上与岳西、英山、蕲春三县,是皖鄂省际边贸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的聚散地。
     二年前,曾与几位驴友到访到明珠村,见这里的墓碑与安庆其它县的墓碑差别很大,于是驻足观望。散落在明珠村田头的一棺贡元墓,贡元是对贡生的尊称。贡生在科举时,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细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清代贡生,别称“明经”。
     乡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考中的考生被称做“进士”,第一名为“状元”或“殿元”;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被称做“连中三元”。
     吏部起源:魏、晋以后称吏部,置尚书等官,主管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班列次序,在其他各部之上。清末废,并其职掌于内阁。清朝的吏部,是明朝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沿明制而设置的,为管理文职官员。初以“贝勒”(亲王、郡王)一人总理部务,以下设满、蒙、汉承政三人,参政八人,启心郎一人。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七月,裁蒙、汉承政,改为满承政 一人,左参政二人,右参政三人,理事官四人,副理事官六人,满、汉启心郎三人,额哲库二人。
    清朝顺治改变一些,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以大学士兼理部务。以后各官,大量增加,据《钦定大清会典》(光绪朝)及《历代职官表》卷 5的记载,吏部设尚书满、汉各一人,掌部务(其品级初定满员一品,汉员二品,顺治十六年都改为二品。康熙六年,又改满员为一品,九年均定为二品。雍正八年升为从一品)。左、右侍郎满、汉各 一人(正二品),掌佐理铨衡,为尚书的副职,并设在、右丞二缺,左、右参议二缺,以及郎中满九人,蒙一人,汉五人(明珠村的郎中墓即是此职位)。
    吏部总的职掌,据《光绪会典》卷4 所载是“掌文职官吏之政令,以赞上治万民。凡品秩铨叙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百司以达于部,尚书、侍郎率其属以定议,大事上之,小事则行,以布邦职”。但在封建集权制度统治之下,用人之权,均操之于皇帝,吏部只司签掣之事,并无铨衡之权。特别是军机处成立以后,重要职官的任免,都由军机处秉承皇帝的意旨,直接发表。吏部的事务,只限于稽考中级以下官员的资历,根据例察,予以准驳,只是办理任免手续备案而已。
    古代有六部:兵部、刑部、礼部、户部、吏部。吏部侍郎为吏部副长官,又分为吏部左侍郎和吏部右侍郎。左侍郎位居右侍郎之前。清代,吏部左右侍郎由满、汉各一人担任。明代正三品,清代为从二品。在吏部仅次于尚书。设吏部是为了管理官员,类似于现在的组织部,吏部侍郎为吏部副长官,就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副部长。

813

主题

854

回帖

2258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258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1 09: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家官邸大夫弟——卒子走遍安庆

吴家官邸大夫弟
——安庆古建
第108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某县大别山腹地,皖西南古镇响肠镇,不仅保留着古老的佛教文化遗址、独特的皖西南古建筑群,还保留着众多的古寨古战场,以及珍贵的红色革命遗存,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一幢大夫弟古建筑。
     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响肠老街,有清朝建筑方氏宗祠、方氏谱馆、惜字亭等。在明清繁荣时期,响肠老街上有着近百家店铺,白日商贾不断,南来北往,夜间旅店爆满,灯火通明。老街以外,响肠境内还保存着大量明清古建筑,这些古建筑不仅见证了响肠历史上的繁华,而且还是研究明清建筑的珍贵实物标本。
     响肠镇地处要塞,它过去一直是潜山县属地,位于崇山峻岭之间,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寨、古堡以及古战场遗址。镇东河山寨,有石头城墙数百米,解放军营房遗迹十余间;镇西请水寨,有高达丈余的石头寨墙千余米;镇西南白云寨,除石头寨墙外,还有点将台、放马场、校兵场;紧挨白云寨有神马寨。
     响肠镇位于岳西县东南部,与岳西县天堂镇、菖蒲镇、毛尖山乡、中关乡和潜山县水吼镇等五个乡镇接攘,总面积64.37平方公里,境内风峦起伏,溪水秀美,公路纵横。
     响肠镇处岳西南大门,古属潜山县后北乡,因境内有皖水支流响肠河而得名。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在响肠镇6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沉淀下大量的文化遗存。响肠镇这里不仅保留着古老的佛教文化遗址,独特的皖西南古建筑群,还保留着众多的古寨古战场,以及珍贵的红色革命遗存。响肠镇是一块红色土地,著名的请水寨暴动就发祥于这里。
     《潜山县志》记载:“响肠老街,起于元,成于明清时期湖北到安庆古道上一个重要集镇。”建于清朝中晚期的吴家官邸大夫弟,具有北方古民居的粗犷与南方古民居的秀美,至今仍保存完好、建筑宏大、构造精美。
     “大夫第”,一般是指文职官员的私宅。“大夫第”就是士大夫的门第,不是平民百姓的草庐。如同“进士第”、“翰林第”一样,都是一种身份的标榜、一个家庭的显赫。响肠这座吴家官邸大夫弟,就属这种建筑。
     据了解,吴家官邸大夫弟是指吴家先人在清朝中期曾在清廷当任过奉直大夫一职,为文职阶官名。清朝奉直大夫为十六阶之第十阶,从五品。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厅级或正处级干部。该建筑做工精细,屋内现存精美的砖雕、石雕和木雕遗存,做工精湛。
(本篇完)
2016-10-21

813

主题

854

回帖

2258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258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4 10: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军雕像与红军亭——卒子走遍安庆

红军雕像与红军亭
——安庆古亭与雕像
第108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某县大别山腹地,有一军红军建军的地方,为了纪念红二十七军建立,在山坡处矗立三位红军战士的雕像,并在山头上伫立了一座红军亭,在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的时候,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
     史载红二十七军有两支。一支为鄂豫皖红二十七军,今天卒子介绍的也正是这支部队。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苏区后,留在该地的八十一团、英山独立团及霍山独立团和霍邱一个营等部组成红二十七军。1932年11月底,红二十七军部队分别编入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另一支为陕北红二十七军。1935年1月底,中共陕北特委将陕北独立师改编为红军第二十七军。当时未设军部,只辖八十四师。
     1932年9月,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利,1932年10月初,红四方面军主力由湖北省英山县向黄麻地区转移。担负掩护任务的红9军第27师79团在师长徐海东率领下,与皖西北道委书记郭述申率领的地方武装、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刘士奇率领的东路游击司令部会合。根据鄂豫皖中央分局和红四方面军总部临行前的指示,他们在英山土门潭决定组建以刘士奇为司令的东路游击司令部和以郭述申为书记的中共鄂皖工作委员会。
  1932年10月8日,东路军到达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趾凤河,驻扎在团林冲、山泽冲、南冲畈、白崖寨一带宿营。10月9日晨,国军陈调元部第46师2个团由太湖进至宿松凉亭河展开堵击。东路军由趾凤河向前推进到凉亭河两侧毛栗岗、枫树垄一带布防,主动迎击敌军。这次战斗,敌军杨团被彻底歼灭,陈团被打得溃不成军。战斗结束后,东路军全部撤上白崖寨休整,东路游击司令部驻白崖寨关帝庙。
  1932年10月10日,东路军改为红27军,军长刘士奇,政委郭述申,副军长吴保才,下辖2个师,全军约4000余人。部队正在整编时,敌“追剿”军队到来。在随后的两天时间里,双方守住自己的山头,枪炮射击,形成南北对峙之势。持续至11日晚上,红27军第81师第3团第1营,趁黑夜悄悄攀上严恭山,在一座旧庙中不战而俘敌1个连。敌军受到极大震惊,再也不敢轻举妄动。10月12日,英勇的红27军带着胜利的喜悦,向太湖弥陀寺方向转移。
  当时皖西地区处在敌人四面包围之中,中央分局和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根据地,向西转移,皖西形势十分险恶。留在皖西革命根据地的部分红军和地方武装在转战途中成立的红二十七军,经过一个多月艰苦卓绝的奋战,成功地打跨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保存了自己,减轻了根据地的压力,配合了留在鄂豫皖根据地的其他红军的反“围剿”斗争,为根据地以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白崖寨属大别山余脉,位于山腰上的关帝庙,卒子将在下集介绍,就是当年红二十七军军部驻地。不过,当年的关帝庙早已毁于战火,现在已经是几经重建后的关帝庙了。
     在关帝庙西边直线距离百米左右,就是当年部队进行整编的地方,为了纪念,县里在此建了一座纪念雕塑,今天卒子介绍的雕像正是这里。
     白崖寨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北部趾凤乡境内,自元末建寨以来,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史有“南国小长城”之称。1932年10月,红二十七军在这里成立,并取得了趾凤河战斗的胜利。这对坚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纪念这特殊意义的事情,安庆市宿松县在此建立了红军亭。
     趾凤河环白崖寨西南,流经凉亭河注入湖泊,流域面积约47平方公里。1932年10月9日至12日,红二十七军在此与敌四十六师、三十二师、五十四师、四十七师展开激战,成功地粉碎了敌军的前堵后追。
   边打仗、边行军,部队在疲惫和休整中诞生,红二十七军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诞生。
(本篇完)
2016-10-24

813

主题

854

回帖

2258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258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5 10: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帝庙与红二十七军军部驻地——卒子走遍安庆

关帝庙与红二十七军军部驻地
——安庆寺庙
第108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昨天卒子向大家介绍了位于大别山腹地的红军战士的雕像和一座红军亭,在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的时候,卒子继续向大家介绍这里的红二十七军军部驻地——关帝庙。
      安庆白崖寨保护区,位于宿松县北,寨内以人文景观取胜,寨外有自然风景见长。寨墙建造悠久,由大小石头砌成,蜿蜒曲折,跨五个山头,设五个城门,工程巨大,素有“南国小长城”之誉。
     在群山环抱的时家岭,有一座雄伟庄严的“关帝庙”,现又名“白崖禅寺”,周山环抱、历史悠久、叠翠郁蔚、四时奇观、山花异卉、泉列茗名、飞禽上下、走兽无常。
     白崖禅寺方丈上觉下灵,出生于宿松县境,据说能挖药草治病,皈依佛门后,拜历山红喜大法师为徒,后到白崖寨关帝庙重兴创建。其到关关帝庙古刹时还是一片废墟,觉灵师到关帝庙古刹四周探察,经过其风霜露宿,卧薪尝胆的兴建,关帝庙才又重新修建而成。
     白崖寨始建于元末时期。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明太祖朱元璋同陈友谅在安庆至九江一带进行拉锯战,曾在此练兵打仗,为后来鄱阳湖大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明朝崇祯十年(1637年),明末兵部尚书史可法曾据寨与张献忠的起义军作战。
     清朝文宗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的西路大军也曾在此与清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清军踞高死守,太平军久攻不下,只有望寨兴叹败退而去。清朝咸丰九年(1859年)十月,曾国藩率湘军驻扎在白崖寨,遭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围困两月有余,因寨内兵勇粮足,太平军攻寨久攻不破,只好调兵往花凉亭、二郎河而去。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清刑部主事贺颀、工部主事贺欣兄弟为保障乡里,损资扩建。
     昨天卒子说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9月,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红四方面军主力由英山向黄麻地区转移。在师长徐海东率领下,东路军在白崖寨休整,东路游击司令部驻白崖寨关帝庙。10月10日,东路军改为红27军,军长刘士奇,政委郭述申,副军长吴保才,下辖2个师,全军约4000余人。
   进入攀龙门,穿过一片竹林,便是关帝庙。这座位于山腰上的关帝庙,就是当年红二十七军军部驻地。不过,当年的关帝庙早已毁于战火,现在已经是几经重建后的关帝庙了。在关帝庙西边直线距离百米左右,就是当年部队进行整编的地方。
(本篇完)
2016-10-25

813

主题

854

回帖

2258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258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6 11: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乔木寨岗哨石——卒子走遍安庆

乔木寨岗哨石
——安庆风景
第108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某县大别山腹地的乔木寨,知晓的人并不多,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的岗哨石。
      乔木寨位于安庆某县寺前河上游约十公里的佛图山中,据传系明末太湖、潜山乡民因避兵乱而建。山寨垒石而成,寨北门建于羊肠小道上,只容一人爬越,寨前寨后全是悬崖峭壁。
     进入乔木寨,首先路过半山的佛光寺,这里环境优美、景色怡人,乔木寨村是太湖县东北大门,与潜山县接壤,其中乔木寨为大别山南缘最高峰。乔木寨在清朝咸丰年间的太平天国时期太湖的主要战场之一,又是解放战争刘邓大军主要战场。
     据《清文宗实录》卷八六、卷九十载:“至团练兵勇,吕贤基现已抵皖,著即督同袁甲三、赵及公正绅士,妥为筹办。”“吕贤基奏宿州一带团练事宜已有规模,请往庐凤各属巡查,并饬袁甲三、赵畇分赴凤阳安庆督办团练,均著照所议办理。”这就是安庆著名的赵氏家族的记载。
   清朝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自武汉东下江宁定都天京,如摧枯拉朽之势,扫横大江南北。安庆是当时安徽省的省会,陈玉成的英王府设在安庆。为收拾残局,调整统治结构、重建统治秩序,咸丰帝从控制和掌握基层社会的武装入手,首次大规模地直接任命办理地方团练人员。工部侍郎吕贤基赴皖主事,“奏调给事中袁甲三、知府赵畇(安庆太湖人)帮办团练防剿,又调编修李鸿章等襄军事”。今天卒子介绍的乔木寨岗哨石,位于乔木寨山顶一侧,这里视线良好,能够鸟瞰整个寺前平原及周边山情。
   1853年4月,赵畇回到家乡太湖,十分慷慨地把自己的旧居作为团练的训练基地之一,着手招募人马,举办团练,培养骨干。在此,赵畇制定了《团练章程》六条,刊播各地。太湖有团练自此开始。据《太湖县志》记载,清军和地方团练与太平军在太湖县境内发生大大小小的战役达百余次,民间广传“十山九寨”之说,现存寺前乔木寨等太平天国寨址及遗迹50多处。卒子正在一路找寻中。
   太平军开辟皖西战场。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后,分兵北伐、西征,均经过安徽。10月,翼王石达开派春官正丞相胡以晃率军从安庆出发,自安庆至庐州,太平军连营四百里,气势恢宏。经过一个月的攻城和围点打援战斗,太平军屡败清兵,皖西成为太平天国重要的屯兵、招兵、供给之地,与北方捻军联合及西征的主要通道。太平军纪律严明,扶弱抑强,在皖西大地播下反抗剥削、压迫的火种,贫苦农民纷起响应。
     1854年秋,胡以晃率淮河以南太平军主力再次西征湖北,而清廷不断从陕、甘、豫、鲁及江南大营、江北大营调兵至皖西地区加强攻势,因而太平军居于守势,屡进屡退。1855年清军先后攻下庐州和舒城(《投名状》讲述的故事,其中一个桥段就是这里)。后驻守六安、霍山的太平军也被迫撤向山区的安庆各县扎营、筹粮,等待援兵。
     太平军陈玉成分别从苏南、皖南率兵渡江北援,在皖西多次与清兵激战,先后收复无为、巢县、庐江、桐城等地。几路清军溃不成伍,原由清军赶入太平军控制区就食的饥民所组成的练勇纷纷倒戈,投奔太平军。1857年2月27日,陈玉成收复舒城,接着向东作战。安徽、江西、江苏三省毗邻地区,驻守安庆桐城县的太平军将领李昭寿,率领太平军转战安庆各县,太平军在各战场由攻势转为守势,在安徽更是兵力骤减,亟需联捻作战。陈玉成联合部分捻军,挥众数万深入鄂东,在广袤五六百里、山回岭复的大别山与清朝楚军搏击,打得清军疲于奔命,死伤累累。
    1858年4月,太平军方面,石达开出走后不久陈玉成主持安徽军政,留在皖西与湘楚军周旋对峙;九十月间,李续宾部连陷太湖、潜山、桐城。10月21日,李续宾亲率大队自桐城往攻舒城,李续宾占据桐城、大肆洗劫时,舒城太平军就向大江南北呼请援军,至12月,陈玉成部先后收复舒城、桐城、潜山、太湖四城,解除了清军对安庆的重围,将湘军赶入鄂东。
     此段历史为文字记载,但太平军在太湖、潜山、桐城和宿松等县的确转战多年,其中多数都在深山密林中,今天卒子介绍的乔木寨就是其中一座比较著名的山寨。要想更多了解有关太平天国期间的军事、政治和文化的历史,请继续关注《卒子走遍安庆》。
(本篇完)
2016-10-26

813

主题

854

回帖

2258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258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7 09: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棵一百多年的柿子王树——卒子走遍安庆

四棵一百多年的柿子王树
——安庆古树名木
第108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杨桥镇某村大龙山畈地,有四棵一百多年的柿子树,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
      在二年前的初冬,卒子等群友见到了这四棵百多年的柿子树。柿子树上挂满了红红的成熟的柿子,这是一片畈区,高高的土堰上,四棵树一字排开,树高八主、九米,树冠直径有十多米。虽树叶已落尽,大多数柿子已被摘走,可至今仍有不少如红灯笼般火红的柿子高高挂在枝头,显得很是吉庆。  
   “这几棵树每年能接柿子二、三百来斤”,据一位大娘介绍,这四棵柿子树的清末一大户人家种植的,原有八棵,解放后只剩下四棵,这四棵树已有百岁高龄。  
    卒子在群友的围观下,看到这四棵柿树树体完整,挺拔坚秀,没有枯干和枯枝,长势良好。据了解柿子树耐寒,耐干旱,喜湿润,能在空气干燥而土壤较为潮湿的环境下生长;根系强大,吸水、吸肥力强,耐瘠薄,适应性和抗污染性强,寿命可达三百年以上。    
     百年柿树见证变迁,这片畈区就是安庆大名鼎鼎的十三营,在这片区域成就了日后清王朝半壁江山的淮军,一百多年后柿树根系深深扎于地下。树身上挂着写有“安庆市古树名木”的牌子。树干上为浅褐色,也有部分黑褐色。  
     这四棵树不仅承载着这个村庄多年的记忆,也讲述着杨桥镇百姓的生活变迁。以前杨桥镇种植的柿树非常多,每年能晒出很多的柿饼,如今即便是枝头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也没有多少人再去摘柿子了。下午的阳光透过树枝,红红的柿子份外可爱。
     柿子树是落叶乔木,品种很多。叶子是椭圆形或倒卵形,背面有绒毛,花是黄白色。结浆果,扁圆形或圆锥形,橙黄色或黄色,可以吃。木材可以制器具。 柿树原产我国,是柿树科的一种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它树干直立,树冠庞大,柿果成熟于九、十月间。
     柿树果即柿子,别名:朱果,猴枣 。美味多汁、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葡萄糖、果糖和钙、磷、铁等矿物质,成熟柿子与杂粮混合做成的炒面甜香可口,可以作为主食。柿树作为中药早已收入《名医别录》等医学书籍之中,柿果中含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可治喉痛、咽干、口舌生疮、肺热咳嗽等症。柿子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生柿能清热解毒,是降压止血的良药,对治疗高血压、痔疮出血、便秘有良好的疗效,柿叶在日本更大受推崇,以此制成的柿叶茶,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安庆是产柿大市,长枫乡的柿子是全市主要生产区。
(本篇完)
2016-10-27

813

主题

854

回帖

2258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258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8 09: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乐明古石板桥——卒子走遍安庆

乐明古石板桥
——安庆石桥
第108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某县槎水镇乐明村,有一座百年以上的古石板桥,卒子今天向大家介绍这里。
      乐明村位于槎水镇中心地段,交通便利。全村面积7.6平方公里,是大别山山脉中的一颗明珠。不久前,卒子与《走遍安庆》群友来到潜山县的槎水镇探访这里的古民居,无意中发现了这座百年以上的古石桥,虽然现在已经废弃,不但成为桥梁使用,但其历史价值不可低估。
   槎水镇乐明村是省级传统古村落,至今仍保存着许多传统建筑。乐明村是在明清时期形成的,是以肖、范、储三大姓氏从北方或南方迁徙此地为背景。村里至今仍保留有肖家大屋、肖家老屋、范家老屋等多处古民居,以后卒子再向大家分别介绍。据了解,整个乐明村有三四百年历史的老宅子多处,整个清朝雍正年间,潜山人才辈出,朝廷中当任官员的就有多位。在潜山古民居中“吞云轩”和“排山阁”不计其数,官员们往来常常在这里密谈和消遣。
   槎水镇乐明村的肖家是从江西鄱阳湖一带迁徙过来,为肖氏后裔。其建筑的肖家大屋,建于清代中期,从外面看为典型的徽派风格,山墙高立、马头翘脚,墙线错落有致,虽已陈旧,但看起来依然恢弘大气。走进屋里细看,照墙上有砖雕、砷石上有石雕、楹柱和长窗上有木雕,工艺精美,保存完好。
     在范家老屋不远的一条小溪边,有一座青石桥搭建的双石拼接石桥,桥墩为立柱凳脚墩,为典型的北方石桥建筑风格。从石桥边缘风化程度分析,这座石桥应建于清朝中晚期,至今已经百年以上。
   古村落是以民居为主体,有古树、古祠堂、古石桥等组合而成,乐明村成功申报省级古村落正是由各种各样的元素组成,当然也离不开今天卒子介绍的石桥,这座墩实的古石板桥,与两边的田埂相连,无论是挑担卖浆的农人、还是贩夫走卒从那石桥上经过,给出行交通带来极大方便。
     从近处看,这座青石板桥,石板青幽光滑,清晰可见的凹痕印证了历史的久远。完全是古代手工打磨,选用石材,然后用錾子开一个小小口,里面插上塞子,然后用铁锤轮流使劲把塞子往石缝里塞,直到把石头分开,然后再用墨斗在石上拉直线,然后用錾子敲掉多余的直到毛石变成方石或者块状,需要精细的就用扁錾把纹理找平,就成石板了。建一座石桥真的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工和精力。
     安庆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安庆各县小溪涧纵横,随处可以找到形形色色的石板桥,仅卒子现找寻也有280条以上。其中多数属简易桥梁,在溪涧中布置几个石墩,上面铺设或长或短的石板,就成了一条石板桥。有些窄小的溪涧,把石板直接固定在涧的两边就可走人。但有部分石板桥做得十分讲究,不仅先请风水先生确定地理位置,而且桥型设计上还赋予某种象征意义。真的希望安庆多一些卒子,默默地记载着安庆的历史,宣传的着安庆。
(本篇完)
2016-10-2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