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过河-卒子

走遍安庆、宣传安庆——卒子走遍安庆

[复制链接]

839

主题

876

回帖

2318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8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7-11 10: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墩良程氏宗祠——卒子走遍安庆
墩良程氏宗祠
——安庆祠堂系列
第1304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怀宁县黄墩镇墩良村的程氏宗祠“敦睦堂”,是一座新建雄伟的高大宗祠,今天卒子简单向大家介绍这里。图一:程氏起源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839

主题

876

回帖

2318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8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7-12 09: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乐明储家老屋——卒子走遍安庆
乐明储家老屋
——安庆古宅系列
第1305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潜山县槎水镇乐明村的储家老屋,有着数百年的历史,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储家老屋。图一:航拍储家老屋
    潜山县的深山里,有很多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古民居,现状颇令人担忧。卒子介绍的储家老屋这幢古宅,已濒临坍塌、荒弃,村民向卒子介绍这幢古民居的时候,阐述了这幢百年古民居的厚重历史。图二:储家老屋砖墙为清朝早中期特点
    储家湾,群山环抱、清流映带,有茂林修竹、良田千亩,乃风水清嘉之地。储家老屋,坐北朝南,实为数百年前迁徙到安庆的外乡人宜居之所。图三:从中低空看储家老屋
    储家老屋据考,当属清朝早中期建筑,带有明朝建筑风格。堂厅采用明三暗五式结构,中有天井,两侧环以回形穿弄,通风采光。门首及梁栋,饰以雕画,雅致大方。图四:储家老屋砖雕与石门墩均为清朝早中期特点
    世居储家湾族人,谨守耕读传家训诫,做正直勤劳之人。历数以往,族贤辈出,代有才人。清朝嘉庆年间,曾获皇封“世德延祺”匾额,可惜未能保存下来。图五:监生储岱与安庆清朝文史稿件
    槎水镇乐明村是省级传统古村落,至今仍保存着许多传统建筑。卒子初进乐明村,满眼都是两、三层的小洋楼,并未觉出古村落的气息。当地村民告诉卒子,乐明村是在明清时期形成的,是以肖、范、储三大姓氏从北方或南方迁徙此地为背景。村里至今仍保留有肖家大屋、肖家老屋、范家老屋和今天卒子介绍的储家老屋等多处古民居。图六:航拍储家老屋整体
    储家老屋现已经破坏很严重。据了解,储家老屋始建于清朝初期或中期,历代修葺,现存建筑主要由门厅、前厅、中厅与后厅组成,占地面积约二百至三百平方米。卒子航拍看到,屋宇错落,层层叠叠,十分气派。图七:航拍储家老屋四拼图
    这幢已有二三百年历史的老宅子,处处显露出破旧不堪的感觉。地面潮湿、墙面剥落、墙角已出现了大块裂缝,可以看得见外面,屋顶也漏了许多处,有大束的光照进来。图八:生员储斈枢及清朝光绪年间的江南乡试题稿
   储家老屋与相邻的肖家大屋这二幢老宅子里最高峰时住了几百号人,随着各家经济条件得到改善,都开始做房子往外迁。图九:储家老屋神堂
    储家老屋厅里长满了青苔,天井里满是杂草和垃圾,一些久未住人的房间里。虽然是破旧的古民居,但也有辉煌的过往。阴暗、潮湿、破旧的古民居,虽已跟不上现在的潮流,但它身上的一砖一瓦、一椽一木都凝聚着历史的印记,镌刻着质朴的民俗民风,彰显着辉煌的过往。图十:储氏从河东郡迁徙而来
    储家老屋,屋前原有月沼,后被新建新屋占据,后有围墙,是典型的徽派建筑。中间有两道高大的砖雕照墙。木柱上精细的雕刻上以及威武壮观的屋架上,依然能看出当年的气派风范。图十一:档案馆寻找到江南安庆府相关资料局部
    槎水镇乐明村储家老屋与相邻的肖家大屋,都是同时期建于清代早中期,一支从江西鄱阳湖一带迁徙过来的肖氏后裔建造的,储氏应早于肖氏在此建屋。从外面看,储家老屋略小于肖家大屋,虽已陈旧,但看起来依然恢弘大气。走进屋里细看,照墙上有砖雕、石雕、楹柱和长窗上有木雕,工艺精美,保存完好。图十二:储家老屋神位牌
    据了解,储氏迁潜四世显一房沿用往届“一元堂”堂号,它是迁潜一世永钰公建在潜山槎水龙隐山始祖墓前河之南,现座落在槎水镇乐明村储祠组。后来储永钰三子储代贵公祠为“敦睦堂”,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建在潜山槎水南畈,现座落在槎水镇槎水村虎形组。储代贵二个儿子,称子一和明一,储明一又生子四,储显一、储显二、储显三、储显四,有祠曰“敦睦堂”。图十三:储家老屋砖雕局部
    据《储氏总谱》有关记载,迁潜一世储永钰有三个儿子,储代贤、储代俊、储代贵。现分别在潜山县槎水镇逆水村莲花组、岳西县巍岭乡杨河村杨河组、潜山县黄柏镇昆仑村大竹园组、潜山县槎水镇槎水村双塘组。图十四:航拍储家老屋
    储氏从外乡迁入安庆潜山、岳西一带,已经有六七百年历史,卒子今天介绍的乐明村的储家老屋与储氏祠堂同属一脉,虽多年未维修,储氏支祠还保留着当年建造祠名为“储氏支祠”,大门左边壁上嵌有一块标题为“奉宪示禁”碑。图十五:储家老屋二侧厢房
     据《奉宪示禁》介绍,江南安庆府潜山县正堂加十级纪录十次朱据、监生储辑、储岱,生员储氏风、储斈枢、储崶、储峋、储源、储泮池、储芳城、储秀陞、储柄占等禀呈逆水坂莲花形十三世祖忠选公祖荫被戕等情为此准议严禁刊碑保祖永垂不朽所有规条开列如左祖山如有强奠魆葵即听掘起不得以挖匿藉口。图十六:储家老屋
     费了极大的时间,阅读了图片馆藏大量的珍贵文史资料,卒子发现“储氏支祠”应建于道光七年(1827年)期间,距今已有190年历史,它要晚于卒子今天介绍的储家老屋。图十七:储家老屋门楼上的“耕读传家”砖雕
[size=0.83em]
DSC_9146.jpg (679.3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url=]保存到相册[/url]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1 分钟前 上传



(本篇完)
2017-07-12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839

主题

876

回帖

2318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8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7-13 12: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河牛王庙与仙圣庙——卒子走遍安庆
许河牛王庙与仙圣庙
——安庆寺庙道观系列
第1306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太湖县寺前镇乔木寨村,原是许河村与刘冲村合并而成,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原许河村的二座别具风格的寺庙道观。图一:许河村建于民国初期的建筑
    乔木寨村是十年前由原刘冲、许河二村合并组建而成。地处寺前北大门,古时是连接太湖与宿松县的山区重要交通要道,如今佛图寺景区的香炉石、青蛙石、轿子石、纹帽石、幔头石、老虎石、双龙庵、朝阳庵等景点独具特色,风光秀丽。图二:许河村地处太湖县与宿松县交界的山区
    乔木寨卒子曾介绍过,这里建于清朝咸丰年间的太平军在此建立乔木寨;也有解放战争时期的“青峰岭五壮士”典范。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乔木寨山脚下的牛五庙与仙圣庙。图三:许河村的建筑
    在整个安庆地区,为祭祀牛而建的庙宇非常罕见,目前仅有太湖县与宿松县有个别的牛王庙。正是因为稀罕,所以卒子才更多的使用图片与文章向大家介绍出来。图四:牛王庙与许河老建筑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839

主题

876

回帖

2318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8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7-14 15: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山石屋寺百年古榆树——卒子走遍安庆
青山石屋寺百年古榆树
——安庆古树系列
第1307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原安庆市枞阳县枞阳镇郭桥村,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绍这里的一棵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树。今天卒子介绍的这棵有着数几百历史的古树,位于石屋寺后面,种植在枞阳镇郭桥村,在青山北麓,这株古树因寺而名、因名而枯、因枯而没。也许这种自然的生态情况,也如枞阳一样划离安庆之后的生态写照吧。图一:枞阳大青山
    青山,因其有一椭圆形巨石,兀立而起,形如屋而得名石屋寺。晋朝清供禅师在此建庙、元朝裴仙道在此炼丹、明朝正德年间,西蜀圆态和尚重修石屋寺,寺前建有香亭。大青山位于枞阳县城东十六公里处的枞阳镇郭桥村,一峰挺立、山色如黛、因名青山。它北接浮山、南望九华,山清水秀、如诗如画。图二:大青山地处长江北岸
    大青山芳草连绵、杂花满径、涧水潺潺、雾霭袅袅,金鸡洞、老虎洞,洞壑幽深,锣石、鼓石、鹰嘴石、狮子石,怪石百态。登峰远眺,南面滚滚长江一泻千里,北面白荡湖水碧波万顷,东、西有神灵赛湖和羹脍赛湖两旁依偎,正所谓“水如青罗带,山似碧玉簪”,是一座天然的绿色宝库。图三:大青山石屋寺
    大青山著名景点有十多处,有石屋胜境、菩萨印掌、玉洞藏春、龙隐灵泉、乌鸦候客、白驴化米、相国诗篇、仙人棋局、石鼓轰雷、金鸡啼月、黑虎巡山、石柱仙题、狮子卧云、丹池日暖、白云送接、凤萋梧竹等等。不过,青山最具标志性的景观还是它的“石屋胜境”。图四:青山石屋寺与百年古榆树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839

主题

876

回帖

2318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8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7-17 12: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湾红旗洞——卒子走遍安庆
唐湾红旗洞
——安庆近代革命系列
第1308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桐城市(县级市)唐湾镇唐湾村彭新屋村民组,有一个硕大的人工导流渠,被称为红旗洞,今天卒子向全国人民介绍这里。图一:红旗洞是靠人工开挖的导流涵洞
    红旗洞,其实就是一条人工导水渠。在唐湾镇唐湾村彭新屋村民组南约五十米的河边一侧,红旗洞呈南北走向,洞长约七十米左右,总体有一定的弧度。图二:风景秀美的唐湾
     红旗洞是一条穿山而过的隧道,长七十余米,宽约十米,高约十米、在红旗洞下游建一条拦水坝,坝建在北面洞口下游三米处,南北向。图三:红旗洞位置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839

主题

876

回帖

2318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8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7-18 12: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苗尖三龙井瀑布四叠泉五棵松——卒子走遍安庆
苗尖三龙井瀑布四叠泉五棵松
——安庆风景系列
第1309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桐城市(县级市)唐湾镇唐湾村苗尖村民组,有一处名为三龙井瀑布四叠泉五棵松的地方,风景过人、秀美无比,今天卒子向全国人民介绍这里。图一:三龙井瀑布四叠泉与李白像
    位于安庆市桐城市(县级市)唐湾镇唐湾村苗尖途中,有一处名为三龙井与四叠泉的景点。三龙井其实就是三个水流冲刷成的小水潭,四叠泉就是水流经过四处叠折。三龙井与四叠泉其实就是一处落自半空,四叠三井,四叠而止、水花飞溅、水声长鸣。泉水流人井中飞瀑而下,又沿峭壁坠人深壑。图二:三龙井瀑布四叠泉又称四叠龙井瀑布
    从走过苗尖古道俯视深壑小溪中众多的潭池,恰如绣在翠屏上的一串珍珠,光彩夺目,颇耐玩味。三龙井,每井就是一潭水,上下长约五十米,宽约十来米。瀑布水流从下至下叮咚作响,清脆悦耳。图三:三龙井瀑布四叠泉形态
    据说,当年李白到此游览之后,感叹“早知观此瀑,何须登庐山”。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图四:李白像,是否到访安庆桐城苗尖待考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最为著名的还是那首《望庐山瀑布》。但千年前,李白是否来到安庆桐城这个山里见过这个瀑布,不得而知,是否有过“早知观此瀑,何须登庐山”,更不得而知。图五:四叠泉
    从唐湾分道而上,就能蜿蜒入山中。半路有村民建起“苗尖寨”的竹子寨门,两边有联“人间仙境在此地,世外桃源无他乡,”正中悬挂着“苗尖寨”巨幅匾额。图六:三龙井瀑布与李白行踪图
    “四叠龙井”就在寨门不远的地方,是一道瀑布奇观,这也是寨子里唯一的河流出口。四叠瀑布,是一条细细的溪水从大山深处流淌出来,再瀑入如玉的龙井潭,因为有“白龙”入水,所以称“潭”为“龙井”,潭深不可测,无人考证其深度,传说四条麻线未能探底。图七:四叠龙井瀑布与李白手稿
     有广告牌介绍,如遇溪水暴涨,那瀑布就好比银河落幔,神女浣纱,同时又似蟠龙喷珠,气势磅礴,声响震天,蔚为壮观。关于四叠龙井瀑布的来历,当地有神话相传,上古森林大旱,人渴树枯,感动天上的龙,遂呼风唤雨,普降甘霖,待腾云驾雾离去时,龙尾摆了四下,便成了“四叠龙井”。仰看瀑布,确实是高低错落,瀑布飞过四道崖口,有点“叠”的意思。图八:三龙井瀑布
    苗尖寨,并不是占山为王的“寨”,实际就是以吴姓为主的百姓蜗居在山尖一处开阔处建起的古村落。目前是安庆一座非常古朴的村落,据说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图九:李白像
   关于苗尖寨的故事,卒子将在后期再做介绍。据了解,古村曾有位吴姓的族人在江西婺源当县令,是个清官,任上帮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为了感谢他,有年他的老母亲做寿,所以就有人送了一块牌匾。关于这块牌匾卒子也将在后期介绍。图十:三龙井瀑布
    苗尖寨其实就是一处古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风水文化。苗尖寨过去进山一条路,下山路二条。如今重新建起水泥路,能够很方便进入寨中。图十一:四叠龙井瀑布与李白像
    苗尖,依山而建古村落,四周皆是群山,在战火纷飞的时期,这里是一处能够自给自足的好地方。从桐城要想到苗尖寨,需要很长一段寻找的路子。图十二:三龙井瀑布与五棵松
    在苗尖,听说这里建起的古村落原是叫“凤凰地”,其中一个凤凰的翅膀就在寨子左边延伸而下,延伸到一个小山坡,山坡上有巨大的五棵大松树,五棵松树粗壮得两个人可能都抱不过来,每棵树龄都有百年以上。图十三:五棵松与苗尖古村落
    五棵松树是苗尖寨人心中的神树,从那一匹匹红布上就能看出他们的信仰。根据风水说法,左青龙,右白虎。而苗尖寨明显白虎比青龙高,吴氏先人为了化解白虎之凶,故在青龙这边种下五松。这五松既循转了道家的金木水火土,又尽显出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图十四:被村民神化的五棵松
    苗尖地域海拔平均约800余米,这里属温带自然森林气候,森林覆盖率高。古村落起明朝末年,苗尖祖先因避战乱,由江西各地颠沛流离,乘舟徒步千里,寻至这儿的原始荒野,筑土为墙、搭草为房,世代刀耕火种,繁衍生息至今。据说人口稠密时,有三百人之多。全庄皆姓“吴”,此外并无他姓。图十五:龙井
    苗尖古建筑有四百0多年,还珍藏有吴氏族谱。村一角的土坡上有当年种下的五棵松“神树”、村脚有三叠龙井瀑布、村背后就是“二姑尖”峰,这些景色都是源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图十六:五棵松是先人镇风水的
(本篇完)
2017-07-18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839

主题

876

回帖

2318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8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14: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河屏风寨旗杆的石眼遗址——卒子走遍安庆
赵河屏风寨旗杆的石眼遗址
——安庆军事遗址系列
第1310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太湖县原牛镇区赵河乡,有一个太平军兵败而居的山寨,在那个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口,太平军溃败的军士又是怎样与清军斗争到最后一刻?今天卒子向全国人民介绍这里。图一:屏风寨外貌
    屏风寨是安庆一处遗址名,全国范围内仅安徽安庆一处,湖北与安徽交界处一处。安徽安庆一处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在牛镇区赵河乡,卒子实地查看,山顶有一石洞,深约十多米,因地势险要,古时山上有寨。图二:屏风寨顶巨石上的旗杆石眼
    在太湖县汤泉乡境内,有一处风景,叫屏风寨。屏风寨脚下就是赵河村,原先叫赵河乡,可见人口的减少正成为当代一个变化的过程。图三:太平军(安庆人称“长毛”)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839

主题

876

回帖

2318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8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7-25 16: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庆宿松邑发现禁赌碑,记载全庄百姓深恶痛绝赌博之风,延习至今

五里庄禁赌碑

——安庆碑记系列

第1311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宿松县五里乡,过去因距宿松邑城近,而成为弈城弈乡的地带,今天卒子向全国人民介绍这里出土的一块雕刻较为粗糙的禁赌碑。

图一:古时宿松邑为安庆府一县

宿松县五里乡位于宿松县城东,过去因距县城只有五里地而得名。五里乡素有“十里桃源”之美誉,前是龙湖,后靠座山。良田千顷,果林万亩。宿松县五里民风淳朴,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清朝翰林院编修,兵部主事,与曾国藩交谊甚笃的石广均是五里万缘墩人。安徽当代著名书法家,老红军黎光祖诞生于此。

图二:古时宿松禁赌碑与全国其它地区的禁赌碑对比

太白书台座落在金龙村,旧为宿松十景之一,过去卒子曾介绍过。太子庙(即梁储宫)建于1622年,有遗址可见。现在的五里乡。五里乡在清朝至民国期间一直被称为五里庄,是宿松的东大门,西接县城,南临龙湖,北靠凿山。原庄里有几千人口,数千亩林场和耕地。

图三:古时宿松禁赌碑碑文头

这块清朝年间立的禁赌碑,表面粗糙。为大青石板制成,长方形,高约一米,宽半米,有底座,现不存。碑文字迹清晰。上刻有“五里庄”三个大字。

图四:赌碑之风

“永远禁止赌博”六个字为阴刻,每字有香烟大小。阐述赌博害处。“落款为公请官厅布告”也是阴刻,字体同样大小。虽然碑已经断裂,但字迹仍然清楚。

图五:赌碑又与嫖娼等等挂钩

卒子见过这块禁赌碑,感慨颇多。追溯历史赌博之害由来已久,虽朝代更替此风不绝。中国古代最早的博戏“六博”,相传出于夏朝末期乌曹之手。乌曹乃夏朝最后一个国王夏桀的大臣。由此可见,赌博游戏在中国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了。《唐律疏议》中的“博戏赌财物”一条,首次把“博”与“赌”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法律条文,可视为赌博一词的雏形。

图六:全国各地禁赌碑

明清时期安庆府各地赌风日盛,地处三省交界的宿松邑境内,特别是在明清时期赌博尤甚。至清朝中晚期,赌风愈演愈烈贻害无穷。

图七:全国各地各县很多地方都有禁赌碑

赌风一盛淳朴的安庆宿松邑民风不再,鸡鸣狗盗之事蜂起,社会秩序破坏殆尽。故民众对此深恶痛绝,屡起禁伐之声。于是地方乡贤及有识之士拍案而起,或联名上书官衙,痛陈聚赌之害,由官府批示谕禁,以端风化;或村民联名同立禁碑,以儆效尤。

图八:安庆宿松禁赌碑与全国其它地区的禁赌碑区别

这块被发现的清朝《禁赌碑》,就是当时民间禁赌之物证。此碑应该是清朝中晚期所立的禁赌碑,卒子搜集了一些全国各地的禁赌碑形成对比。

图九:安庆宿松禁赌碑与全国其它地区的禁赌碑对比

五里庄禁赌碑是一块恩准出示勒石,以垂久远,均感无级,等情到县。启可行出示严禁。据了解,光绪九年(1883年)十二月十四日示的一块禁赌碑与安庆这块碑有相似的地方,在碑的背面是《戒赌十条》:一坏心术,二丧品行,三伤性命,四玷祖宗,五失家教,六汤家产,七生事变,八离骨肉,九犯国法,十遭天谴。庞德公诗曰:“凡人百艺好随身,赌博门中莫去亲。能使英雄为下贱,解教富贵作饥贫。衣衫褴褛亲朋笑,田地消磨骨肉嗔。不信但看乡党内,眼前衰败几多人。”

图十:大户人家是赌博的重要成员

综观安庆禁赌碑与它地禁赌碑相比,有几点相似:一、赌博危害之烈。素来民风淳朴的乡村,由于赌棍糜集,劣迹频闻,以致风俗大变,禁赌已势在必行。二、禁赌民心之齐。立碑同人为全庄人,可谓同仇敌忾,群起攻之,足见禁赌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图十一:赌博严重影响地方安定

这块有着百年历史的禁赌碑,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一段社情历史的记述,更重要的是警示后人,要以史为鉴,匡正祛邪。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其意义似乎更为深远。

图十二:全国其它地区的禁赌碑很多

(本篇完)

2017-07-24

金凯曲文化《卒子走遍安庆》长篇游记。感谢您的关注!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839

主题

876

回帖

2318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8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7-25 16: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手擎天,自古兵家必争地,如今驴友旅行处,巨石中书写巨字,好一处风景

双手擎天

——安庆石刻系列

第1312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大龙山群山之间,有一处风景优美的山峰,在山峰一块巨石上,有人书写“双手擎天”四个大字,今天卒子介绍这里。

图一:大龙山花开正盛

元朝末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安庆一位姓余的人烧香信佛,在乡里与农民邀集推翻元朝统治。

图二:大龙山中部北麓山顶

公元1351年的一天,朝廷派员到了安庆。大龙山是在今天的安庆背面的屏障。大龙山毗邻安庆府,相传元末明初农民起义有人曾在此筑关修寨、驻扎兵马。

图三:大龙山北麓山顶书法

大龙山峰峦峭立,俯瞰宜城。 明朝与清朝大龙山建有很多古塔,经过咸丰年间的太平军战乱,多数塔现已不存,现在大龙山山间一处巨石上有人书写“双手擎天”。

图四:大龙山中部北麓山顶是驴友们的圣地

该石刻于大龙山西麓的岩壁上,不知何年所刻。至清朝安庆战事多发,书写者意为何意?不详。因其字大,且行笔苍古,体势开张,率真自然却古拙浑朴,遂扬名于世。

图五:大龙山中部山顶巨石

原书依照岩石的纹路顺势而作,所以字体大小不一,参差错落,意态别致。虽是楷书却有篆隶遗意,举重若轻,方圆并用,极尽变幻。

图六:大龙山中部北麓山顶风景

安庆,自古多是历代文人墨客,慕名而来,争睹神采,感慨之余,寄情诗文,刻于崖壁,形成著名的大龙山摩崖石刻文化。

图七:大龙山中部北麓山顶巨石

安庆大龙山北麓有很多景观。传说北顶就是古战场,至今,五横乡与杨桥镇交界的的大龙岭一线山巅,依然完整地保留着当年那绵延数十里的古战壕,旁还有古石兵营、石堡垒遗址。

图八:大龙山中部北麓山顶

大龙山北麓最早为烽火台,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湘军为防太平军加修炮台,是一座名副其实用于军事防御性古寨。

图九:大龙山中部北麓山顶

安庆大龙山历朝历代宗教活动盛行,寺庙兴建不衰,形成不少有神奇色彩的景点建筑。

图十:大龙山巨石

双手擎天比喻双手托住天,形容坚强高大有力量。出自唐孟郊《怀南岳隐士》诗:“见説祝融峯,擎天势似腾。”

图十一:大龙山中部北麓山顶书法

大龙山屹立于安庆城北,离市区十五公里,为城廓之天然画屏。其山自西向东绵亘起伏,山势雄伟,秀嶂叠峙,蜿蜒似龙,而得名大龙山。山周二十五公里,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呈南北走向,横跨市郊和怀宁、桐城二县。

图十二:大龙山中部北麓山顶风景

大龙山四面环水,东依石塘湖,南临长江,西饮石门湖,北靠菜子湖。古人赞其美为“独不类他山”。大龙山山腹摺叠,行至大龙山中部北麓山顶,有摩岩石刻“双手擎天”,只是岁月沧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攀爬游玩。

图十三:大龙山双手擎天

(本篇完)

2017-07-25

金凯曲文化《卒子走遍安庆》长篇游记。感谢您的关注!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839

主题

876

回帖

2318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318
鲜花(1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7-7-26 14: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尤林石拱桥——卒子走遍安庆
尤林石拱桥
——安庆古桥系列
第1313篇
图、文:过河卒子

卒子游记: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阅读《卒子走遍安庆》网络长篇旅行专辑。位于安庆市经开区尤林社居委,有一座即将被填平的石拱桥,今天卒子介绍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石拱桥。图一:安庆经开区尤林社居委
    尤林石拱桥桥,坐落在经开区尤林社区一块湖泊河系中。据了解,清朝光绪年间,安庆肖坑乡尤林村有个财主,请来能工巧匠,从杨桥运来众多石料,在家乡的小溪流上建起了一座石拱桥。图二:尤林石拱桥位置
    在随后的岁月里,这座石桥连通了古代的官道,极大地促进了乡村的发展。这座圆拱桥从石质风化和建造特点看,应该是座历史悠久、姿态优美的古桥之一。图三:尤林石拱桥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