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42|回复: 0

[散文] 闽北行(一)(二)

[复制链接]

8527

主题

1926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708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15-2-25 13: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闽北行(一)(二)
(一)
最终大家决定去大金湖和上清溪。拖了很久的旅程终于启动了。旅行车出发时间为早上七点,出发地点是在五一广场福州大剧院前。背上一个简单的旅行包带着几件衣服出行仍是一件让人感到十分惬意的事。
出租车在大剧院后面停下了,朝阳斜照在大剧院周围,行人很少,我在大剧院外围几乎转了一圈才找到了旅行车。
单位一行人十六人,与其他游客构成散客团。大家都来得很早,未到原定的出发时间,旅游车就出发了。
旅行车向西而行,穿过城区。
这是一片对我而言完全陌生的城区,道路旁全是新盖的大楼,我仿佛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
天空上散布着稀松的云团,云层之间天空很蓝很蓝,阳光将地面上照得半明半暗,这是典型台风来之前福州特有的景色。
眼前所看到的公路右侧到处是新建的大楼,是多得难以想象的陌生的新建的大楼。
前方的山上一半阴,一半阳,明的地方是从云层透过的阳光照亮的淡黄色的山体植被,阴的是山上没有照到阳光的暗绿色的植被部分。
车过了闽江。
眼前的福州到外散发着秋天的气息,四周景色明朗而新鲜:仿佛是我第一次看到福州。这是很久很久没有的新奇感又重现在我的生活中。
对这个世界充满着说不出理由的爱,对这个世界永远抱有一种新鲜感,这也许我的生命力之所在。
旅游代表着什么?它代表着人类从这个世界获得一种视觉上更好享受的旅程?为什么动物会诞生眼睛?这真是大自然最神奇之处啊。
人能生在这个世界看看这个世界是多么幸运啊。我只觉得自己现在象一个刚刚诞生的新生婴儿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之心。
这些年我进入福建几乎都是沿着闽江的火车线路进入的。那里几个小时行程全是在闽江边的山脚下,我对那里的景色已太熟悉了,熟悉得几乎接近麻木了。在福建我走的最多的公路是从福州去厦门高速公路,可那道路多是在平原地带,即使在车上看到的山多只是离公路很远的山。而这次行程是真正一次通过高速公路行走在福建山区的行程。这是我梦想中的一次行程。
又见江水。这是我在福建第一次从山顶高速公路向下看到的江水,但不知它是否是闽江?
天上的云占据了大半个天空,然而云隙露出的天空则是瓦蓝瓦蓝的,从山顶公路向下看去的山谷中有一片绿色地毯般的稻田。
旅行车行进在山巅之上。四周是无穷无尽的山,满眼都是绿色。
高速公路令人难以置信地穿行在群山之间,穿行在群山之上。这条高速公路是什么时间建的,消耗了多少人力与财力才建造成功的?
过去山上的公路总是象细线缠着山坡盘上盘下,如今这条高速公路象动车车道一样霸气十足的遇沟架桥,逢山穿洞,在山中横穿而过,在山坡上加桥而行。
这是在十年前难以想象的中国南方的一条崭新的山中高速公路!
中国一定是穷太久了,被折腾怕了,才如此突然地爆发般地产生如此巨大的创造力!——在这荒凉的山区中建出了如此富丽奢侈的高速公路。
抛开财力,即使从技术层面而言,若采用过去的人力方式建设这样高速公路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如今全面地使用机械化设备才使这重山中的高速公路由梦想变成了现实啊。
我的目光几乎一秒钟也未离开窗外的景色。阳光正从宽阔的车窗玻璃中照入,除了有点晃眼外,并不让人感到热。可这整个旅游车中除了我身边这个窗帘是开的,所有窗帘都被拉上了用于挡光。只有我一个人一直在长时间地注视着窗外的景色。
是我太少出门还是别人见了太多同样的景色早已不想再看了?还是只有我一个人有所谓的诗人的气质?是啊,并不是人人都是诗人,并不是人人都会从这似乎平凡的山景中感受到空气中微微飘荡的诗意啊。
这是我来福建十多年来第一次长时间乘汽车穿行在山区中。过去多是在山脚下乘火车穿行山区,那里能看到的景色多是平视或仰视,但这次汽车却多半行走在山腰或山巅之上,我可以从车窗向山下俯视。
山中涌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气,大概这里海拔亦足够高了。
汽车是人类多么伟大的一个发明啊,它是大自然一个多么伟大的奇迹啊。无论男女老少,老弱病残,它都可以以同样的高速将我们从地面上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
古代的人类在这山区行走会是多么不方便啊。人类的那么有限体能在特定的时间中在山中行程实在是太有限了,即使有马帮助亦同样会有限。若古人行进在这漫长的山区一定会以周以月为时间单位才能完成这汽车半小时或一小时的行程啊!
凭借汽车,人类已真正成了大地上自由活动的自由人啊!
汽车仍在这绵绵不绝的山野中行进着,在这样贫脊山区中高速行进着。一个民族在过去三十年怎样的潜力爆炸才会将现代文明的象征——高速公路带进这荒远的山区之中啊!
天空中灰白云层中露出了少量瓦蓝瓦蓝的空隙。
(二)
旅行车进入了隧道,这隧道长得似乎没有尽头,这是以过去的技术水平很难想象怎样实现的,若用传统盘山公路建造方式要多长的山上公路才能实现这山中隧道穿过的路程啊。
出了隧道又是一段很长的跨越很深的一段峡谷的公路桥。这不可思议的山中高速公路和现代化的工程!
是啊,经过百年艰辛与苦难的中国人民也该享受这样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了啊。
从鸦片战争起到三十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人民一直是在战争和动乱之中渡过的,没有过几天安静的日子。这个世界上最勤奋的民族在血雨腥风中熬过了近一百五十年,好不容易有了这近三十年的喘息和修养生息的时间,当这个民族的聪明智慧和巨大的生存能力全力用在家园建设上时一定会产生经济建设上的奇迹啊!
望着这崇山峻岭之中宽阔的现代化高速公路,你不由感叹,中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在不知不觉中真的变了,你无法不想到这个改变起点上做出决策的邓小平。你会想若你是在那个动乱之后重新回到这个国家领导地位上的邓小平,当年你会怎样考虑重建这个国家和为这个国家定下怎样的发展方向呢?
邓的思想回到了人类和国家发展的常识上来了。二战后日本德国成了现代工业化国家,而亚州最穷的国家韩国,新加坡,泰国,甚至那毫无资源而言的台湾地区都实现了经济腾飞,人民过上了现代化富裕的生活。邓七十年代末去了日本,美国,那里与中国的天差地别的对比对于一个身处高位的决策者的震动应是可想可知的,他该怎样决定这个国家的未来呢?
首先必须彻底中断人民之间毫无道理的内讧,这绝对是必须的,老百姓必须回到黄老之道,政府不去干扰老百姓休养生息,这是任何一个乱世之后,中国社会聪明的领导者必走的路;汉朝初期如此,唐朝初期如此,清朝初期如此。
其次,必须解决老干部问题。必须让他们从领导岗位下来,但要保证他们安度晚年,邓采用伟大的创新政策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平和的权力交接与过渡。
再其次是怎么向西方学?西方把二战后支离破碎的国家变成了富裕国家,人家把国家变富裕,而中国过去三十年走的路已被证明是彻底失败的,你必须向西方重新学习。
邓的常识再次发挥了作用:循序渐进。给一块自由地方深圳你们爱怎么做就怎么做,即使失败了。国家大局仍不会乱,摸着送过河啊,这是智者的选择,太快太激进了又会给整个国家带来新的动乱。车转弯太急就会翻车,而且没有现成路可走,只是大致的方向,何况中国是这样大国,还有现有的体系在啊。
谨慎逐步地放开,边走边开放,防止另一种狂热的突变给人民带来新的动乱,理性地逐步开放这才是智者的行为。邓这个小个子的男人做到了。
对外同样要有一个和平的环境。与日本,与美国,与苏联与一切周边国家打交道时将那毫无意义的意气用事的争议全都先放一放,让人家愿出钱来帮你和从你这里挣到钱。邓再次选择了常识,这为中国赢得了西方还包括台湾的资金技术还有管理。对外低调,这是多么伟大的决策啊。
左与右都不要,要的是中庸之路。
邓做到这一点。
吴砺
选自待出版的散文集《至远方朋友的信》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