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前几天我携老伴回乡下做清明,在老家住了几日,还真有了这种感觉呢!
天刚蒙蒙亮,我在酣睡中突然被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鸟鸣声惊醒。我立即起身下床,推开卧室的窗户,用目光搜寻欢叫的鸟。原来就在我家楼下高大的香樟树上栖息着一对头顶花白、尾羽金黄的不知名的小鸟。它们正在“喳喳喳”地欢叫着,似乎在催我起床晨练呢!
久违的清音,美丽的小鸟,令我精神无比振奋。同时,也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曾记得,儿时居住的乡村莲塘,生态环境特别好。那时,邻居大叔的竹园里十分热闹。竹园里聚居着人类的朋友,有喜鹊、画眉鸟、山雀、八哥、百灵鸟,还有猫头鹰等等。每日清晨,各种鸟儿竞展歌喉,有的婉转、有的清越、有的悠扬--------
万花争艳,百鸟齐鸣,给宁静的乡村增添了诸多情趣。
曾经一度,毁林开荒,为割资本主义尾巴,大叔家竹林被砍伐,鸟鸣声渐渐稀疏。偶尔有惊鸟飞过,其鸣声也是十分清冷。抬头看四周的小山,耷拉着脑袋,显得那样的没精打采。不远处的山坡上,几家小工厂和砖瓦窑厂的大烟囱,肆无忌惮地日夜吞吐着滚滚的浓烟。
广袤的乡村里看不见树林,听不到鸟鸣。
某一个星期天上午,老队长带领我们到黄泥板十亩棉田除草。只见大片棉叶被窑厂浓烟熏得焦黄,热汗淋漓的老队长气得一个劲的骂娘。因周围的树木被砍光,那儿连个躲阴凉的地方都没有,哪来的鸟鸣声啊!很长一段岁月,我们只能在录音机的磁带里搜寻《空山鸟语》、《荫中鸟》、《百鸟朝凤》等美妙的乐曲,在琴声、笛声、唢呐声中追忆鸟语花香的童年生活。
曾几何时,改革开放拉开了帷幕。我惊喜地发现,一片片新绿悄然爬上了光秃秃的山头。渐渐地,渐渐地,茂林修竹,郁郁葱葱。茶园、花园、经果林、苗圃漫天盖地。于是,群鸟又有了栖身之所,鸟鸣声不绝于耳。
诗情画意的文都桐城人,似乎都成了孟浩然。他们正挥毫续写“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千古名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