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树有性别的话,那么垂柳一定是女性。
校园后面的生活区有一口池塘,大约呈椭圆形,塘边地面全用石头垒砌,塘上曲桥纵横,交汇于塘心的是一个红顶木亭。塘的周围斜立着一株株修剪得恰好的垂柳,人们都知道,柳喜湿爱水,似乎是一种本能,就像文人爱书,侠士迷剑。一株株垂柳朝塘面前倾,绿衣白裙,像一个个婀娜多姿的清新女子。
垂柳不仅美,也爱美。
冬日的垂柳,像半老徐娘风韵犹存,纷披的柔枝渐渐萎黄,寒风劲拂,柳叶飘飞,就像女人秋后的秀发,枕畔,沙发上,到处见其芳踪,可柳依然不改爱美的天性,塘深水浅,垂柳就是固执地揽镜自照,梳她那花白的妩媚,发出轻轻的叹息。
现在正是春天,垂柳已经急急地换上如烟如翠的新装,"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就是最真实的写照,贺知章还自问自答: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白居易写的柳“依依袅袅复青春,勾引春风无限情。”就像街上“要风度,不要温度”的时尚活泼的女子,早早地着裤袜,穿短裙,袅袅娜娜的身姿惹得行人纷纷侧目。又像是一个个青春的舞者,风声想必就是大自然馈赠的音乐,或高亢激越如高山流水;或婉转细密如丝竹琴音。塘中自是柳影翩翩,春水充盈,碧波荡漾。
垂柳是温柔多情的,又因 “柳”与“留”是同音,唐诗宋词里的离愁相思总与柳扯上关系。看一个个缠绵悱恻的句子:“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西城杨柳弄轻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仿佛柳的在场,使得别离更像别离,而所有的别离因为有柳的衬托便显得分外的凄美。
在世界不过就是“地球村”的信息社会,依依垂柳已成纯粹的风景,她赏心悦目的美,醉了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