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18|回复: 4

[散文] 一缕炊烟成往事

[复制链接]

33

主题

11

回帖

156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56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4-3-3 12: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竹 于 2014-3-5 12:40 编辑

    夕阳河边走,举目望苍穹,袅袅炊烟带来的思乡的愁……每当我哼出或听到满文军的《望乡》这首歌,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撞击的一下,柔柔的痛。它是那么暖我胸怀,又是那么使我心空落。勾起的是种种美好,也是粒粒心酸。一缕炊烟成往事,那袅袅炊烟在大地上真的如烟散去,我再也看不到炊烟里飘来淡淡的稻草麦秸香和煮熟的饭粥的香味。什么时候炊烟离我们远了,炊烟淡了,炊烟没了。
    正月初七,去一山野亲戚的拜年。亲戚家在山里隐着,只看见松树绿着,一条曲径蛇一样蜿蜒向前。路是草蛇灰线,车自然是到不了,且昨天刚下过一场雨,道路泥泞,脚下穿的是皮靴,一抬腿脚下有十来斤重。累到叫苦连天。好在走进丛林,虽然不是松间小路净无泥,却有枯草铺地,轻松了许多。没有了脚下之累,便有了心头愉悦。且走且玩,蹭去皮靴上的黄泥,看松针上宿雨或露珠,晶莹剔透,松针是干干净净的绿。我是个乐不思蜀的人,竟怠慢的此次之行。不知不觉走到山坳塘边,一缕散淡炊烟如老祖母漫不经心挥动的手臂,我知道是到了,于是紧走几步,来到亲戚家。但心却像豆腐掉灰窝里,吹不散打不得。你看,我多么像一个容易走丢自己的孩子。
    此后几日,我的心上就一直袅着这一缕炊烟。手抹不去,风吹不散。
    炊烟,一个多么温暖的名字,一个多么温馨的事物。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炊烟就是老祖母挥动的手臂。每每在河滩上放鹅,打猪草,捡贝壳或其他什么的,往往忘情的玩乐,忘记了时间,这时不知是谁说了一声,回家了,奶奶在喊我们了。我们都很诧异,没有听到喊声呀。这位小伙伴解释说: 奶奶告诉他,看到炊烟就是奶奶在喊他回家吃晚饭。我们都觉得是这个理,也就陆陆续续回去,当我们赶回家时老祖母正倚在门旁眯着眼候望着。
    炊烟,一条温柔的鞭子。在农村夏季,农人都赶季节,所以干活起早贪晚。清晨,是一缕炊烟之鞭将晓日赶上山头,黎明到来。黄昏,也是一缕炊烟把夕阳赶下山,农人收工。农人绾着裤管,扛着犁,牵着牛。这时你可能想起一首歌,对,就是这首——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回到家,农人把牛送进牛棚,将犁耙放下,走到池塘边洗脚。听到庭院中啄啄啄的唤鸡声,老黄狗看到主人的身影,忙跑出来摇头摆尾。主人一天的疲劳顿时消尽,心中暖暖的。
    炊烟最是家的象征。在贫困的年代,炊烟是最养眼且养心的。一个家不管它有些什么,只要没有炊烟就不能称之为家。相反,如果一个家穷得哪怕只剩下一缕炊烟,也说明这个家还在维系着。只要家中房顶上那一缕炊烟还袅起,这家人的脸上就会洋溢着笑容,干起活来就有劲头。而我们把一家人没得吃名之为“断炊”。多么形象的一个词,形象得让人牙痛。多少人家因为断炊而妻离子散,流离失所;多少人因为断炊远走他乡,甚至飘泊流浪海外。在饥荒的年代,在瘟疫盛行的年代,多少村庄嚎啕震天,多少大地饿殍遍野,这时,又有多少村庄望不到炊烟啊。当一个年代过去,当炊烟再度袅起,我们听到村庄的人欢马叫,听到鸡鸣狗吠,听到欢乐的声音。这个村庄就欣欣向荣,就人丁兴旺。这时,飘在空中的炊烟就是家乡寄给远走他乡流浪海外游子的信件,那是老祖母的呼唤。而那些远走他乡的游子在他们离开的那一刻就不住地回望家乡,回望那一缕缕炊烟。有了立足之地,他们或站在海边,或登上高山,回望着家的方向,期盼那一缕炊烟再次袅起。他们一次次期望,又一次次失望,脸色黯然,老泪纵横,最后长眠他乡。临终之前,他们一定会交代自己的儿辈孙辈,不要忘记家的方向,不要忘记那一缕炊烟。只要那一缕炊烟袅起,你们就卷着铺盖——回家。不要忘记带上自己的骨灰,哪怕是一抔黄土。那些儿辈孙辈铭记教诲,日日伫望家的方向,时时盼着那缕炊烟。终有一天,他们的眼前一亮,远方飘来了一朵云,那就是故乡的炊烟,那是亲人寄来的问候。多少个日思夜盼啊,盼来故乡的云。心就生了翅膀。也有许多羁绊,回不去了。对着故乡的方向磕几个响头,抹一把老泪,袅起炊烟,这里就是第二个故乡。
    炊烟不仅是眼前的实景,也是温暖人心的一个词。中华是农耕民族,在反映农耕文明的古典诗词也到处袅起缕缕暖人的炊烟。翻开中国古典诗词,炊烟都是一道点亮人眼的风景。中国有打量的田园诗,而有田园的地方就会有炊烟,所以炊烟与田园诗结下了不解之缘。
    炊烟,可以说是中国田园诗的封面。在五柳先生那里绝对是一种暖色。想想看:几间草屋,两亩薄田,一方池塘,手种几株垂柳,门前几度春风。堂前桃李,后院榆槐。狗吠深巷,鸡鸣树颠。开荒南野累了,倦了,回首一望,但见村口炊烟袅袅升起,缓缓缓缓地飘向空中,散散的,依依的,眼中就有了暖意,有了热泪。虽然结庐在人境,却无车马喧闹浮华。不亦快哉!在王摩诘那里也一定是亮眼的色彩。一个暮归人,心中只惦记着家,走到了渡口,夕阳落山了,好大好红好圆的落日在渡口的上方悬着,美丽而温馨。这时一缕炊烟更是让诗人惊喜无比,那就是心的方向,家的所在。“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温馨的诗句脱口而出,清新而自然。苏轼称赞王摩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这种生活成全的王维的诗画。一个人只要心中有家,只要看到一缕炊烟,他就有可能变成一个诗人。“炊烟一点孤村迥”,这是怎样苍老的画面;“炊烟起林梢”,这又是怎样的眺望; “村墟远近起炊烟”,这是怎样的宁静和热闹。黄昏时分,炊烟袅起,给苍穹添几分肃穆,给大地添几分宁静;远近起炊烟,表明这是一个人丁兴旺的村庄,一定有许多孩子在玩耍,在嬉戏,这是一份热闹。“舂声未断横炊烟”,你听,那碓嘴舂击碓窝的声音闷重而有力,绝不空洞。有节奏的舂米号子此伏彼起,传递着心中的快乐,虽然劳累,虽然疲倦,但痛并快乐着。正因为“舂声未断”,才有“炊烟横”呀。“数旬间,浑不见炊烟”,这是怎样的羁旅愁思;“朝饥一眼望炊烟”,这又是怎样的无奈;“向来耕舍寒炊烟”,“温薪龟娥愁炊烟”,这又是怎样惨淡的风景。一缕炊烟,五千年袅袅不绝。
    不知什么时候,田埂上的草绊住了行人的脚步。噢,原来田埂的蒿子已经齐人高了。人们早就不砍草了。这才想起我们好久没有看到炊烟了,那一缕炊烟在我们眼前消失了,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没有了,那温馨的一幕幕不存在了。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城市里的天然气出现了,农村的液化气出现,它们替代了稻草麦秸,袅袅炊烟也就渐渐消失了。先是年轻人有了几个钱,觉得烧草烟重,嫌脏,不卫生,而且液化气的火头大,来热快,理所当然的用上液化气。老人固守自己的理念,觉得草不烧是浪费,且大锅饭就是好吃。所以村庄上空还见一缕两缕炊烟,但再也成不了气候,就像老人挣扎的最后一口气,最终咽了,断了。而现在的孩子们也不再需要炊烟的召唤了。孩子少了,也就金贵了,也由于学习,父母们对孩子看管严了。于是孩子们除了课本,电视,电脑,他们只有院墙内四角的天空了。也许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下一代的下一代在读到“疏林外,一点炊烟”或“细雨杂炊烟”时,跑过来歪着脑袋问:“爸爸,爸爸,什么是炊烟呀?”童声里充满着困惑和不解。也许编书人早就在在课本下有了“炊烟”这一词条的注释了。是的,没有炊烟了。炊烟是烟,被风炊烟了,真的灰飞烟灭了。没有了炊烟,我们还有思家的念头吗?没有了老祖母的呼唤我们不会迷失自己吗?
    一缕炊烟成往事。炊烟在我们眼前消失了。我们只能站在岁月的高坡上,向那一缕炊烟做最后的告别。我们只能在古典诗词中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柳影人家起炊烟”,“茶烟炊烟先后生”的诗句,在经典歌曲中重温那一缕炊烟。把双眼读模糊,把心头唱热。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 桐币 +4 收起 理由
浮生一梦 + 1 + 2 很给力!赞一个!
淡苒 + 2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55

主题

4214

回帖

6299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6299
QQ
鲜花(56) 鸡蛋(0)
发表于 2014-3-3 12: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传统的、民俗的、原始的东西在时代的进步中渐行渐远了,只留存在回忆里,有时反而觉得原始的东西更美。寻到炊烟似乎就是寻到回家的路----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1

主题

111

回帖

203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203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4-3-4 19: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缕炊烟成往事{:soso_e179:}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43

主题

1374

回帖

256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565
鲜花(21) 鸡蛋(0)
发表于 2014-3-4 20: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季节不写诗,
写诗就写萝卜丝。
蒿子枯了熏蚊子,
一缕炊烟飘往事。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79

主题

4681

回帖

9099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9099
QQ
鲜花(29) 鸡蛋(5)
发表于 2014-3-5 12: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却是,这世上没有这样的一缕炊烟,它会与我一同天荒地老,在很多我无法避开的时刻,我选择了与它们道别,或者,它们选择了与我道别。
与往事告别,与炊烟告别。楼主的文字让我陷入对往日乡村的回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