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北狼 于 2013-9-28 20:29 编辑
童年趣事之二 浮身子
浮身子就是游泳,我们孩提时代最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 我们的游泳池-涝池,是农村最原始的湿地公园
浮身子顾名思义就是把身子浮在水面上,是我们老家那里对游泳的俗称。 小时候,我们最大的乐趣就是大夏天,趁大人歇晌(午睡)的空当,偷偷跑到村子东头的涝池里去浮身子。 那是一个很大的涝池,直径在二百米左右,最深达五六米,天一下雨,内面就蓄着满满的一池子雨水。在暴雨倾盆的时候,水甚至会溢出涝池,流到巷道和田野里,农家的院子里就会洪水泛滥。涝池四周种着柿子树、柳树和杨树,大夏天,经常有十几只知了在树上不停地鸣叫,听着像五音不全的集体大合唱,吵得人头疼,我们在浮身子的间歇就会爬到树上逮知了玩,有时候还会捉到金黄色的知了皮,使我们可以亲身领会“金蝉脱壳”的真实含义。晚上,涝池就会传出蛙鸣,几十只青蛙一起鸣唱,吱哇吱哇的声音像敲乱了的鼓槌。 小学的老师是严禁我们歇晌时间到涝池去浮身子的,一方面影响我们的休息,一方面担心我们出现意外。他们有一个很简易的鉴别我们浮身子没浮身子的办法,就是在我们的胳膊上用指甲划一道,如果有明显的白色印记,就证明我们确信无疑地浮身子去了,一旦发现我们浮身子了,老师就会惩罚我们,让我们站在太阳底下暴晒或者打扫操场的卫生,还要写检讨书。 虽然有老师的惩罚,但我们还是经不住浮身子乐趣的诱惑,我们可以忘记一切,无所顾忌在涝池里戏水打闹。 在涝池中央最底下立了一个碌碡,浮身子浮得好的一个标志就是看你能不能浮到涝池中间,一个猛子扎下去,摸到碌碡,然后站在碌碡上,向岸上的伙伴挥舞胜利和得意的手势。 到了暑假,我们恢复了自由身,涝池就成了我们欢乐的海洋,我们一整个夏天都会汇聚在涝池里,打水仗、学跳水,最惊险刺激的动作就是爬到几米高的柿子树上,纵身一跃,“扑腾”一声跳进水里,溅起一人多高的浪花,我们就一起欢呼雀跃。如果让大人看见我们这样惊险的动作,就会遭到他们的训斥和责骂,他们是担心我们跌断胳膊摔断腿,但我们觉得大人根本不理解我们乐在其中的美妙和欢乐。 我们的涝池一直平安祥和,没有出现过任何事故和意外。 冬天了,涝池会结冰,我们会穿着棉袄来到涝池边,圪蹴在柿子树下,望着安静的涝池,无比怀念浮身子的时光,盼望着下一个夏天早早来临。 我就是在涝池里学会了浮身子,学会了狗刨,学会了仰泳、潜泳。我浮身子的第一个壮举就是依靠不费力气的仰泳横渡了将近二百米的涝池,而我能摸到涝池中间的碌碡,站到上面振臂高呼已经是我上了五年级的时候,似乎比同年级的伙伴晚了一两年的时间。 涝池里的水并不仅仅是供我们浮身子戏水用的,它还有其它更为广阔的用途。 村子里没有下水道,涝池就是最原始最天然的下水道。下大雨了,院子里水漫金山,水就从出眼里流到巷道里,巷道就水流成河,水顺着巷道汹涌澎湃地流进涝池里,涝池里水溢了,才会流回巷道流回院子,也会流到田地里。记不清是七十年代那一年了,秋天的连阴雨下了整整一个月,下满了涝池,巷道里院子里也积满了水,雨水淋坏了房屋淋塌了院墙,要是我们的涝池大一些,要是我们再有一个涝池,我们的巷道院子就不会积水了。 我们这里常年缺水,涝池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水源。 通常,村里的妇女在晴天的时候,会端着一两盆衣服,在老池边洗衣服,她们把脏旧的衣服在水里泡湿了,打上皂角,搁在石头上,然后用木头棒槌使劲地敲打,衣服上就会敲出白沫,然后使劲地揉,那时候的衣服多半都是粗布衣服,经得起木头棒的敲打,不敲打,渍浸在衣服里的污垢根本就洗不干净;衣服洗净了,就晾晒在涝池岸边的草上、树枝上。洗衣服并不妨碍我们浮身子,我们会把冲到水里的泡沫涂到自己身上洗澡,我们甚至会光着身子站在水里调戏刚进门不久的新媳妇,并招来一顿臭骂。除了洗衣服,有时候,村民们还会把牲口牵到老池边饮水,用马瓢舀上水,一瓢一瓢地浇到牲口身上,给牲口洗澡;天旱了,就用水车拉涝池里的水去浇地;盖房子了,就用涝池里的水合泥垒墙。平时从地里摘回来的洋芋、茄子、辣椒可以先在涝池里淘一淘,然后回家再仔细清洗。 涝池也是我们这里天然的湖泊和湿地公园,大人们闲来无事会一个人圪蹴在涝池边的树荫下,歇息一下,抽一锅烟,排遣一些心里解不开的疙瘩;或者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谝闲传,聊一聊国家大事村里小事。 涝池看起来就是一个大坑,其实,它里面蕴含了老一辈人的智慧和技艺。听老人们讲,涝池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先人们建造起来的。而且,建造涝池是一项特殊的技术活,建出的涝池既不能把水渗掉,也不能隔绝了地气,这样,涝池里聚集的水才不会发臭,所以,涝池是用黄胶泥一点一点“钉”出来的。这些,我们仅仅耳闻,几乎没有见识的机会,我们只是奇怪涝池里的水怎么会常年清澈,原来如此,不得不由衷钦佩先人们的智慧和能力。 以后,我离开了村子,来到了城市,当我在现代化的泳池里游泳时,不由自主就会把思绪拉回到儿时在村子里涝池浮身子的场景,那种快乐,那种开心,那种趣味,那种欢喜,一直挥之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