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梧桐书屋 于 2013-9-2 11:41 编辑
呜呼!时世变易,生命无常。吾幼年认识大叔,共处数十余载而无嫌隙。大叔于文明未化之农村,更显儒雅风范,铭记尤深。 大叔早年丧母,全赖父亲和祖母之抚养。学业因“文革”而中辍,不得不以文弱之身躯,躬耕于穷乡之沃野。靠终岁劳作,收获粮棉,保温饱有余,可理想难以施展。幸逢改革开放,千万国人之聪明才智,获得了展示的广阔舞台。大叔作为乡间首批外销员,只身赴甘肃、宁夏等西北偏远地区,开拓市场,并且淘到第一桶真金回乡。获此物质基础,使其一儿一女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同时,也使大叔大婶改变了承继千年的农民身份,进城离乡! 大叔对同乡好友的关心,堪称情深意浓。至今犹记,冒酷暑为咏洋千金升学之事,找我托人时,那不辞劳苦,热汗淋漓的面容;在“双抢”大忙时节,宁可耽搁自家农活,也再三地将我挽留住,以真情的付出,感动着我冒着暑热去安庆,为传才闺女升学之事而奔波的情景。庆幸命运的垂青,两位乡间女孩终于赖大叔之助,得以进入职业学校深造,实现在城市安家落户的梦想! 幸运的是,长子程维事业成就;女儿程静立业成家。大叔大婶也在大都市吴锡购得房产,乔迁定居于此,将在其住处享受晚年居家的和美生活,颐养天年。 奈何皇天后土,偏不假之以年,天堂速登,未及让吾与大叔再次欢聚。惜哉痛哉!丁亥无锡之行,吾与大叔大婶同游太湖璧玉——鼋头渚,同大叔一道游玩梅园,同瞻灵山大佛,每每思之,融融情感,如在今日。当下大叔先大婶仙逝,还望大婶保重身体,健康长寿。 悲夫!逝者已去,生者含悲,遥祝大叔天堂缓步,观世事之纷纭,子孙之繁昌,家业之兴旺! 遥祝大叔一路走好! 再拜,叩首! 侄:根荣祭 庚寅年腊月二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