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南风醉 于 2013-7-23 14:49 编辑
大沙河在中学附近有个大弯道,那里有二十亩或者是三十亩的芦苇滩,那漂亮的芦苇在春天里长出碧绿的桅杆和碧绿的叶子,长得高高的在风中摇曳,如波浪一起一伏。夏日里,那河床少雨的季节,芦苇滩下面是干燥的细细的白沙,不知名的鸟雀在里面跳跃,也有少量的野鸡野兔在悠闲的飞扑和奔走。同学小周和一班少年学生,在放学上学的路上常常到那里玩耍捉迷藏,或捧着那细细的沙子做些无意义的游戏,也有躺那里看着芦苇杆子叶子,透过稀疏的芦苇望向蓝蓝的天穹。小周则喜欢在里面哼小调做笛子,大家也无需当心上学迟到和回家晚了。 一九七三年的春天是美丽的,早春刚 开始的时候就按时开学了。中学的老师们是很有责任心的,在那个时代依然按部就班的上课,尽管每次测试学生的成绩都令先生们尴尬,但毕竟还一部分学习不错的同学。遇到各种运动来的时候,那些课程只好撂在一边了。没有多少学习负担的学生们也在这宽松的氛围中陶冶着各自不同的喜好和性情。 周在同学中算年龄比较大点,在同龄中不算高的。精精瘦瘦的,成天拿根短笛,吹吹拍拍,放学的路上经常看到手里的笛子或东指或西点,再就是一路走一路吹,自然吸引了不少同学和他一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大概女同学天生的喜欢文艺,跟在他后面的有不少女同学。舟上面有四个哥哥,三个姐姐他是老幺。读书在那时候最松弛。更没有什么家庭作业,在父母的关照下,家中的事儿还轮不到他来干呢。夏天的旁晚,夕阳在西天象燃烧的火焰,大沙河的水,波光粼粼,靠水边的竹子润泽青翠,周找根粗大的竹子砍下来,破成对开,小心的撕下那一层薄薄的白色的竹纸,裁成大小几乎一样大的圆形和方形,精心的放在一个小盒子里收藏来。到上学的时候,他拿出那个心爱的小盒子,把竹纸发给有笛子的同学,贴在笛子的第二个小孔上,然后吹起那牧童的短笛,那竹纸在气流的鼓动下微微的颤抖。
不知道时候,学校组织文艺演出,周和几个女同学是毋容置疑的组织者和演出者,让同学们惊讶的是他的二胡的水平。拉得有板有眼,象个大人似的。开始的时候他拉二胡,那噪声在学校也遭来了不少的白眼,也挨过老师的骂,从那以后校园里再也没有听到那嘶哑的二胡声,很是让老师和同学安静了一阵子。不料演出的时候需要二胡伴奏,这在乡下的学校里没有其它乐器的情况下,二胡是必不可缺少的了乐器。周就被邀请到了文艺宣传队,演出后周在老师和同学中名声大振。陌上少年就在这样轻松愉快的环境里渐渐的长大了。到了高中的时候,周的笛子吹得如行云流水,二胡拉得如黄鹂出谷,歌也唱得有板有眼,隐隐然有大家风范。 命运的安排又把这个青年带到了部队的大熔炉,部队的氛围更适合他艺术才华的成长,部队集体宿舍的床边挂上了笛子二胡,一有空闲都在吹拉弹唱,还在歌曲的本子比划着练习,星期天则在黑板上写下歌词和歌谱带领战友学唱。无论是露天电影场上的拉歌赛,还是训练来回的对列中,都有他和战友嘹亮的歌声,《打靶归来》,《我爱五指山》,《祝酒歌》,《小白杨》等军旅歌曲都成了他和战友的最爱,也鼓励了年轻的战友,丰富了军营生活。还有《小背箩》等很多抒情歌曲。在军营里他还学会了自己谱曲作词自己演唱,在音乐理论实践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每次歌曲比赛他所在的连队都是名列前茅。这个时期是他音乐才能的成熟期,为以后的演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六年的军旅生活成就他的歌唱特色和基调.。虽然命运没有让他走上职业演唱的生涯,可丝毫不影响他对音乐的热爱。 回到地方以后,周开始人生艰难的创业,先是跑生意做定单,后来租了个门面做小本生意,什么针头线脑,袜子鞋冒。凉席床单,衣架蚊香,等等真的是个小百货。生意也很不错,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他的小百货生意不好做了,只好买了辆车往乡下各个小店送货,夫妻分工一个看店,一个送货,还有一次车子被别人碰翻了,好在人是平安的,只损失了一点金钱。就这样他走回到少年时期的大沙河,静静的河水一定在心中无数次拨动过他心中音乐的琴弦,那秋风里白色的芦苇也一定唤起他对艺术热爱的澎湃激情,就这样他开始了命运新一轮的奋斗.。直到拉扯大了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名牌大学。这个时期是他学习音乐的沉默期,虽然很少唱歌,却也锻炼了他的意志丰富了他对人生的感悟,我想他是在悄悄的学习音乐的理论知识,在胸中酝酿他的曲子吧,他依然是那样乐观率直,遇人遇事都直话直说,在同学和战友的聚会的酒席上常常得罪了人而不知晓。随着家庭的安定子女的成长,他又找回了梦寐以求的心爱的音乐。 市区几乎所有的歌厅的都有他的歌声,常常被邀请去捧场,他和一帮爱好音乐的朋友活跃在这个城市的夜晚,月明星稀的夏夜有他们组织的演唱会,笛声二胡声歌声把夜色装扮得更加迷人,有他在的场合,观看的人群是人头攒动。多少年过去了,他的歌声还是那么的嘹亮,嗓子还是那么的清脆,使我想到了他学生时代长唱的《洪湖水浪打浪》,《南泥湾》部队唱的《小白杨》,让我感到他对艺术的不懈的追求。有他人生的欢乐,有他快乐乐观的情怀。冬天的歌厅里有他飘逸的笛子,有他洪亮的歌声,每年市区歌曲比赛他都是前三名,他的歌声赢来了群众的喜爱,得到了名家的肯定,被誉为本市军旅歌曲第一人。多少年后的一次机会,我再次听到了他的歌声,一曲《芦花美》让我如痴如醉,得到了艺术的享受,我听着他的歌,仿佛看到了芦花静静的开放,看到了夜色里那精灵极至的舞蹈,仿佛杨柳在吐出新芽,仿佛看到了天上的白云在轻轻的飘,流水轻轻滑过石板,仿佛风里都有那歌声细细的余味在飘逸! 我祝福周同学的艺术生涯走向成功,走向辉煌!愿大沙河的芦花永远的蒹葭苍苍!我的耳畔依然飘扬着那美妙的《芦花美》的歌声................. 芦花白,芦花美,
花絮满天飞,
千丝万缕意绵绵,
路上彩云追,
追过山,追过水,
花飞为了谁?
大雁成行人双对,
相思花为媒.
情和爱,花为媒,
千里万里梦相随,
莫忘故乡秋光好,
早戴红花报春晖.
芦花白,芦花美,
花絮满天飞,
千丝万缕意绵绵,
路上彩云追,
追过山,追过水,
花飞为了谁?
大雁成行人双对,
相思花为媒.
情和爱,花为媒,
千里万里梦相随,
莫忘故乡秋光好,
早戴红花报春晖.
情和爱,花为媒,
千里万里梦相随,
莫忘故乡秋光好,
早戴红花报春晖.
莫忘故乡秋光好,
早戴红花报春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