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行走】 红楼儿女的说话艺术 朱新敏 “察言观色”的王熙凤
在贾府,王熙凤可算得一个语言大师。上至老祖宗,下至丫鬟小厮,都折服于她的口才。林黛玉刚到贾府,凤姐就来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一时不忘。”(见第三回) 这番话可谓一箭数雕,滴水不漏。首先夸赞了客人——这可不是一般的客人,而是老祖宗的唯一的女儿的独养女——黛玉,夸她长得漂亮,漂亮到自己以前竟然没有见过。夸黛玉就是间接夸了老祖宗。更绝的是,在夸黛玉的同时,熙风没有忘记在场的还有迎春、探春、惜春,这可是贾家的嫡孙女,外孙女再好也不能越位,于是黛玉“通身的气派”也是嫡亲孙女本身具有的。最后,不忘向黛玉表明,老祖宗每天都在想着你呢!于是,在座的人皆大欢喜。 王熙凤的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向新人示好时,也不能忘了在座的其他的老同学、老同事、老熟人。这不是逢迎拍马,而是对他人的认同和欢迎。这样广结人缘的人到哪里不受欢迎呢!俗话说:“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透骨寒。”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才能使人际关系和谐,才能营造一个团结协作、和谐温馨的工作氛围。
说话“齐全”的小红
在大观园里,小红只是个四等丫鬟,在怡红院里只配干些粗活,连偷空给宝玉倒茶也遭秋纹、碧痕等两个三等大丫鬟抢白。可是这丫头却是心眼活络,又伶牙俐齿,终于盼到了一个出头露面的机会。 凤姐在山坡上招手,要使唤一个人去对平儿传话。敏感度极高的小红便笑着跑了过去。凤姐虽然不认识她,她却敢于回答凤姐说:“要说的不齐全,误了奶奶的事,任凭奶奶责罚就是了。”小红果然不辱使命。且看她那惊人的口才吧,她对凤姐复命的时候,转述了这样一段话: “平姐姐说:奶奶刚出来了,他就把银子收起来了;----平姐姐就把那话按照奶奶的主意打发他去了。” 凤姐笑道:“他怎么就按着我的主意打发去了呢?”小红道:“平姐姐说‘我们奶奶问这里的奶奶好。我们二爷没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还要和这儿的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金丹;若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了去’”。(见第二十七回) 一席话里说清了四五件事,“爷爷奶奶的一大堆(李纨语)”,虽然听得大家如坠雾里,但当事人凤姐听懂了,心领神会,称赞道:“好孩子,难为你说得齐全。”于是,就要小红做她的侍女。于是,小红就成了跟凤姐的丫鬟,地位顿时上了个大台阶,令人刮目相看。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小红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首先,她充分利用了自己父母的资源。她父母林之孝夫妇是贾府的大管家,凤姐诸多交往平时一定熟悉,小红这个有心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其次,凤姐是个管事的人,注意条理和效率:小红说话条理清晰,口角爽利,不像别人“扭扭捏捏蚊子似的”(凤姐语),这就很对当家人的胃口。 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改变自己的境遇,使自己脱颖而出,是大家都要面对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做个有心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方方面面的有用信息,不打无准备之战。这更需要训练冷静的头脑,伶俐的口才,尤其是清晰的思维。因为说到底,临场的机智是由思维决定的。其次,说话要简明扼要,主次分明,讲究效率,有条不紊,准确地传情达意。再次,说话也要看对象,语言要得体,要把握好分寸,不可一概而论,以赢得听者的认同。
“力挽狂澜”的王夫人
在贾府,王夫人可是个出名的拙于言辞的人。连老祖宗也说:“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可是,这个“木头”,在自己的惟一支撑——宝玉要被父亲勒死时,也说出了一番让贾政也为之动容、为之心软的话来。 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保重。且炎暑天气,老太太身上又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了,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如一同死了,在阴司里也得个倚靠。”说毕,抱住宝玉放声大哭起来。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泪如雨下。-----(王夫人)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贾政听了,那泪更似走珠一般滚了下来。(见第33回) 王夫人这番劝解,可谓精彩绝伦的“三部曲”。第一步,站在贾政的立场上,肯定了宝玉该打,但同时也要以自己身体为重;再拿老太太说事,暗示宝玉是其命根子,打死他会招致老祖宗“不自在”的事大。可惜这番话反倒激起了贾政的“以绝将来之患”的怒火。于是,王夫人又从夫妻情分入手,真诚的说出宝玉和自己相依为命的根底,并大放悲声来感动贾政。真诚的语言最能打动人,这番话果然奏效,果然激起了贾政的同情心和藏在内心深处的怜子之意。为怕贾政反复,王夫人又借哭贾珠为由,暗示了自己不是溺爱宝玉,护持宝玉实在是不得已。这就彻底消解了贾政的怒火。一场风波至此基本停歇,以王夫人胜利而告终。 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人际关系也日渐复杂起来,矛盾冲突随时可能发生。如何消解风波,化解矛盾,平息事端,不能不讲究说话策略。首先,要消除对方敌意,就必须学会换位思考,先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说话,晓之以理,软化对方。其次,劝解者必须以诚待人,触动对方的内心真情,动之以情。再次,必须找到双方的契合点,这样才能真正得到对方的谅解,化干戈为玉帛,彻底解决问题。
【后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中“名著导读”,最重要的就是《红楼梦》。在引导学生课外自读原著时,我让他们随时记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哪怕一个细节,一句话都可以。为引发他们的写作激情,我于是向他们介绍了自己一点粗浅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