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亚最早的认知,缘于央视天气预报。看着那风光迤逦的椰林、沙滩、蓝天、海浪,我常想,这么美的地方,什么时候去走一趟呢。
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在北国飘雪的日子里,我有幸和朋友一道,来到神往已久的三亚。刚下飞机,三亚就热情地拥抱了我这个远方的客人,拥得我身上发热,不得不脱掉棉衣。而当我踏进这片神奇而浪漫的土地,近距离接触绮丽多姿的热带植物,看到海天一色的壮丽奇观,呼吸着清新怡人的空气,沐浴着明媚的阳光,不由得惊叹起来:美丽的三亚,我来晚了!
一、在大东海,我与游鱼亲吻
怀着对神秘大海的探寻欲望和对未知世界的美好向往,我穿上潜水服,在教练的带领下来到泊在大东海中的游船。这里是三亚潜水之地,平静的港湾和洁净的海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无数游客。
戴好面具,做好了潜水的准备,我潜入透着丝丝凉意的海水中。睁开双眼,发现大海呈现给我一个神奇的世界:眼前的一切都是透明的,静寂的,晶莹的,没有一丝被污染的痕迹。原来,在深蓝色的海平面之下,竟然如此澄明,澄明得能看见海底的贝壳和沙粒,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海藻尽情摇摆,海葵悄然盛开,海参柔肢婀娜,珊瑚礁色彩斑斓,百态千姿。一条条叫不上名儿的海鱼,在我前后左右自在遨游。那些鱼儿大约感到好奇,总喜欢围在我身边转圈,滴溜着圆圆的眼睛,一脸新鲜地打量我这个不速之客。我感到有些好笑,便轻轻伸手触摸。真是个调皮的孩子啊,一眨眼,鱼儿便闪电般转身,但并不跑远,而是回转身来再瞅瞅我。我索性把头伸过去,让鱼儿一下一下地撞击我的面具,与我亲吻,不,应该是我与鱼儿亲吻,只是我无法动嘴而己。 我为这些顽皮的鱼儿感到高兴,真是“海阔凭鱼跃”,有这么一大片海洋可供畅游,它们是多么幸运啊。此刻,我宁愿也变成一条鱼儿,和它们在一起,在美丽的三亚海湾,在这宁静的海底家园,快乐地嬉戏,游玩。
是的,我辈祖先的祖先,就生活在海里。是大海孕育了新的生命,在亿万年的进化历程中,渐渐直立行走,慢慢变成人类。回归大海,与大海亲密接触,也算是一次灵魂的皈依和精神的洗礼吧。
二、在亚龙湾,我在沙滩上拼图
“三亚归来不看海,除却亚龙不是湾。”亚龙湾,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与夏威夷相媲美的地方,如一位纯情南国少女,她那含蕴而神秘的美,勾住了无数游人的脚步。
来到亚龙湾,看到长长的海滩,呈美丽的半圆形,迎面对着一大一小两座岛屿,如同两颗星星捧着一轮明月。站在海滩上眺望,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风迎面吹拂,海面上波峰波谷此伏彼起,绵延不绝。阳光透过云缝,射下万丈光芒,向海面洒满鳞鳞白光。那一浪接一浪的波涛,咆哮着冲向岸边,拍打着沙堤,大有[/td][/tr]
[/table]“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我卷起裤腿,走在海滩上,让海浪冲击着脚背,亲吻着腿肚。那每隔十几秒就涌上来的浪潮,像淘气的小海鱼,有节奏地啄啃着我光洁的脚丫子, 十分舒坦。随着浪起浪落,不时有贝壳、珊瑚石卷上来又沉下去。我卷起袖口,追着海浪去捡贝壳,刚伸手去抓,却又被海浪卷回海中。瞧,它们多顽皮呀,在和我捉迷藏 |
呢。 海滩上的细沙是这儿独特的风景。那些恣意铺陈的海沙,白如面,细如丝,软如棉,惹得我的脚丫子痒痒的。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细腻这么柔软的沙粒——在我山区老家,小河滩上的沙子又粗又硬,常常硌痛了脚掌。
脱下鞋袜,光着脚丫子走在温热的沙滩上,如同踩着光洁的蚕丝被,十分惬意。更惬意的,是那细细的沙粒从每根脚趾间悄悄流淌,抬起脚,脚面上会粘着一层晶莹的小颗粒,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捧起一把细沙,让细沙从指缝间流淌,形成一条银白色沙瀑,沙沙作响,十分有趣。赤脚插进软沙里,一趟趟地犁着,让细如粉、软如棉的沙粒摩挲着脚掌,舒服得恨不能在沙里打个滚儿。
细软的沙滩,是一张巨幅画布,三三两两的游人,或相拥而坐,低语呢喃;或躺在沙滩上,沐浴阳光;或追逐嬉戏,放飞心情;或捧沙拼图,挥洒创意。一位体形富态、头发花白的俄罗斯人,和三四岁的小女孩一起,蹶着屁股,忙于沙雕城堡的扫尾工程。见我呆呆地看着,小女孩朝我笑笑,我索性蹲下来,与他们一起垒起了沙雕。俄罗斯老人善解人意,友好地朝我点点头。没有说话,只因为我不会俄语,也不会英语,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默契,不一会,城堡就完工了,惹得周围看的人纷纷举起相机。哦,三亚,你以大海般包容的胸怀,接纳了四海游子,也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让他们感受到四海一家的亲切和温暖。
三、在南山,我和不老松说了许多话
在老人的寿宴上,我常常听到“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祝福语。我一直不知南山在哪,直至来到三亚,才真正领略到南山的神韵。
走进大小洞天,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眼前处处繁花似锦,清香四溢,古木参天,郁郁葱葱,椰林海韵,秀丽无比,连空气也清新透明,纤尘不染,不像内陆的许多城市,雾霾满天。景区里摇曳多姿的木棉、槟榔、棕榈、相思树、三角梅、酸豆树、椰子树夹道相迎,密林中的鸟儿吹着口哨,一丛丛说不上名字的花儿争奇斗艳,熏我一脸清香。我心里顿时美滋滋的——能到南山走一走,也算是有福之人了。
经过小洞天,绕过“转运石”,登上临海的南山。拾级而上,看到山上有不少树龄六千多年的不老松。向导说它是“龙血树”,白垩纪恐龙时代就已出现, 堪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看着那枝桠丛生的不老松,我热血沸腾,忍不住上前拥抱,双手摩挲着灰白的树干,心里似有无数的话儿要对它说:不老松啊,你承受了几多风暴雷霆,经历了几多沧海桑田,见证了几多时代变迁,如今,你依然屹立在南山之颠,站成一道绝美的风景!
环顾南山岭,满山遍野的不老松郁郁葱葱,蔚为壮观。林中白云穿梭,树底清泉汩汩,雾霭婀娜袅袅,洒得人一身清爽,仿佛走进“沾云欲湿杏花雨”的境界。南山宜人的气候,无污染的自然环境,养育了一茬茬长寿老人。一位道文化研究学家撰文:福泽之地,养育千年古树;神足之山,氤氖万古精灵。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啊,站在南山之颠,面临大海,感受大海兼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我们还有什么心结打不开、还有什么烦恼放不下呢? 四、在天涯海角,我思绪万千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二十多年前,沈小岑的这首《请到天涯海角来》,无数次撩拨我的心弦。今天,我终于来了,来到这天之涯,海之角,感受这无数次走进我梦境中的奇幻风景。 来到天涯海角景区,呈现在眼前的,又是另一幅画卷。这里蓝天碧海一色,烟波浩渺无垠,渔帆点点,椰树婆娑,好一派热带滨海风光。银白色的沙滩上,站立着千姿百态的奇石,古人在这里留下了瑰丽的诗篇和刻下苍劲的题刻“天涯”“海角”,准确地道出了他们的内心独白。乘坐游区的快艇,斩风劈浪,很快就到了。海滩上那一块块巨石,像谁安放的巨型蛋丸,光滑圆溜。两块巨石,一立一卧,分别刻有“天涯”“海角”二 字。另一块挺立的巨石上,刻有“南天一柱”四个大字,从正面看,它像一颗哲人的头颅,侧面看像一艘古船上升起的“双桅帆”,令人遐思。据说历史上常有官员到此,面对蓝天、大海、椰林、“天涯”、“海角”,自认为路已走到尽头,望海兴叹。他们有的哀叹“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若烟正断魂”,有的悲愤“天涯望京华,过眼云烟去;海角梦魂牵,生死总由之”。然而北宋时60多岁的苏东坡被贬海南,却以平和的心态,直面人生,潜心创作,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 站在岩石边,面朝波光鳞鳞的大海,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原来,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不同的心态,决定了不同的视野;不同的视野,会成就不同的人生。 五、宿三亚,我迷失在海滨夜景 晚上住三亚的海滨旅馆。饭后无事,便邀同伴漫步。跨过灯火通明的海滨大道,穿过茂密的椰林,来到距旅馆仅百米之遥的海滩。岸边椰影婆娑,灯影摇曳,似粒粒璀璨珍珠洒落海边,影影绰绰,朦胧成海市蜃楼。 站在海滩上,借着都市辉煌霓虹灯的余光,只见眼前深黛色朦胧一片的海面汹涌澎湃,似有一只神奇的巨手,在水下不停地搅动;卷起的一波波浪涛,堆成一条条坝埂,悄无声息地漫过来,漫过来,冲击着海滩,发出如瀑布“哗哗”的响声。而岸边守望大海的椰林,树叶竟纹丝不动,原来海边并无风,那海浪又从何而来?难道是 |
传说中的海神潜入海底掀风作浪?我无从知晓,却对“大海无风三尺浪”有了切身的体会。忽然,前方海天一色处有几点亮光在闪烁,我感到疑惑。当地黎族小姑娘说,那是趁着夜色出海捕鱼的渔船,海鱼喜欢夜间[table]
[tr][td]
浮上来进食,渔民忙于下网呢。 我久久伫立于夜幕下的海滨,站在被海浪淘洗得如水泥路面平整坚实的滩涂,凝望神秘的大海,思如潮涌。我迷失在三亚如梦似幻的夜景里,此时此刻,我情愿站成海边的一棵椰树,把大海守望,把三亚守望……
时间短暂,我只是这里的匆匆过客,三亚的许多美景我还没有看够。这次身临其境,目睹那秀美的南国风光,感受那洁净的空气和纯净的阳光,我很是羡慕三亚的居民,他们住在这人间仙境里,被椰韵、阳光、花香、鸟鸣宠着,是多么有福气啊。望着那遮天蔽日的椰林,我恨不能变成一粒棵籽,把自己种在三亚,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
(此文获第二十三届全国书博会三亚征文二等奖,今天(4月20日)在三亚举行颁奖仪式,路太远,没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