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晟哥 于 2013-3-26 10:40 编辑
【原发于2012年多家纸质媒体】
天府第一花,龙泉桃花当仁不让;盛会花为媒,顶级“桃花节”龙泉不虚。于是,今年的成都之行,就相约定在桃花盛开的春三月。
真正的应了好事多磨,从我们抵达那天起,雨总是一天接着一天地下,一点没有要歇息的迹象,同行中有性急的开始打起退堂鼓。当地朋友调侃,这样的雨是专门给你们预备的,往年根本没有过。他还介绍说,今年连续的低温,已使得桃花花期延后,第26届“中国•成都国际桃花节”开幕式,也由往年的三月中旬,推迟到今年下旬的25日了。这样的说辞叫我们好不荣光,心情也随之开朗起来。
就在我们坚持得快撑不下去的时候,连日多雨的天气忽然转晴,去龙泉观赏桃花也终于可以成行了。成都真不愧是西南的大都会,车子出门,开行了好长时间,看着标牌还是城区。等我们感觉路面与刚才稍稍有所不同的时候,朋友适时指点,这就已经进入龙泉驿桃花景区了。放眼窗外,车如流,人如织,远远近近的桃花似锦如云,红灿是火,粉娇是霞,无不在阳光照耀下发散出撩人心魄的润泽,亦真亦幻,铺就出一幅独具魅力的“桃花仙境”。
我们巴不得早一刻投身桃花的海洋,终于在一处农家乐泊好车,从这里再往前不远,就是桃花山桃花沟,据说这是当地桃花景区的最佳观赏点。步行大约十来分钟,就到了桃花山脚,一条一米多宽的山石路,顺着山坡蜿蜒向上,拐个弯,全被桃树林吞没了,或许那里也正是路的尽头吧。环视整个桃花山,我不免哑然失笑,与其说是山,倒还不如说是一个大土堆更为妥帖。这其实只相当于丘陵地带的一个小小坡地,不过想来,在成都平原上,也该算是难得的高度了。这时,热心的朋友找来附近村民给我们向导,我们边走边看,还不是的跟他聊天、讨教。
身前身后都是桃树,枝枝蔓蔓的,长得都不高,叶芽还没有完全舒展开,只是那桃花,已经迫不及待地绽放了。走近着看,中间花蕊向周围花瓣梯字延展,颜色也由深红花蕊,渐次变淡过渡到花瓣的粉红,五角花边恰似流动的音符,又好像姑娘缤纷花衣裳的裙摆,向世界传递出内心炽热的情怀。微风拂过,润泽艳丽的桃花带着露珠摇曳生姿,不经意间,花粉沾上发梢,洒上衣襟。花香塞鼻中,人与桃花浑然一体,人在花间游,花在心中驻,恍惚间,人也幻化成一朵朵桃花,心就随之变得躁动起来。
“一方地,两口塘,春光荡漾,桃花满山岗。”真的美不胜收!山之灵气、花之秀气,共同演绎出汹涌的人气。到底是桃花山成就了桃花,还是桃花成就了桃花山,现在已不再重要。总之,如今的龙泉驿桃花景区,已是成都大都会真正意义上的“后花园”,实在令人艳羡。这里已然融生态发展为一体,惠民富市,开启着现代“都市桃源”浪漫生活新模式。抬头仰望,晴朗的天空中,不知何时飘来一朵白云,仿佛就挂在头顶,在为桃花山默默守护。我怦然心动,是啊,美好的东西往往来之不易,而且从来就不缺乏凝聚力,人们总能从中找寻到信心和希望。桃花之美何尝不是如此?凌冽的严冬,桃树也不曾畏缩,就开始积蓄着力量,枝杈间蕾苞就是他们不屈不挠的结晶;春寒料峭,桃花蓓蕾绽放底气来自于傲骨铮铮的一如既往;就是让行予果实,“零落成泥碾作尘”时,也还能“馨香如故”,坚守“质本洁来还洁去”,这种亮节高风多么的难能可贵。
朋友和向导一唱一和,说“桃花神”偏爱桃花山,才保佑了成都桃花景区的璀璨繁荣,这很是让人惊诧。相传春秋时期,楚文王贪恋息夫人美色,遭到拒绝怀恨在心。一场政变中,楚文王吞并了息侯封地,息侯被迫自杀,息夫人闻信也随之殉情,宁死不从楚文王。其时正当桃花盛开,后人景仰息夫人,就尊为“桃花神”,一直供奉,流传至今,原来桃花的娇艳,盖因为有着这般神圣的魂灵。当今的成都龙泉驿与“桃花神”息夫人,到底有着多深的渊源,无从考证,我不敢妄言。比之于别地方的桃花,我甚至一时也难以厘清桃花山桃花的独特赢人之处。但是,我相信,有桃花开放的地方,就一定有“桃花神”,也一定能够得到庇佑。桃树几乎遍布全球,就中国广垠大地,塞北江南都不乏其身影,单以“桃花”命名的节、会也是数不胜数。成都把一个民间小小的“龙泉桃花会”,打造成为颇具规模、而且享誉全球的“中国•成都国际桃花节”, 让桃花一步步走出盆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确实难能可贵,这是桃花之幸,更是成都之幸。如今,桃花故里——成都龙泉驿桃花景区,已是国家旅游总局认定的4A级景区,流连、驻足的观光客,每年超过300万人次。司掌桃花的“桃花神”,就算留恋这块热土比其他地方多一点,也是情理之中了。
素雅洁净的梨花,金黄逼眼的油菜花,似锦如云的桃花,这些大自然最美丽的馈赠,散发着春天里太阳特有的温暖光芒,永恒地镶嵌进入我童年的快乐时光。而今,回归童真的路已然荆棘丛生,无迹可寻或者根本自己就是无意找寻,是桃花山那灿烂的桃花,是敬奉“桃花神”的子民那种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让我重新感受到春天温暖直入心扉时那久违的、气贯丹田的酣畅。春天之美,美在桃花,美在心境。我想懂得欣赏的人,应该更是懂得生活的人。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忘不了这桃花盛开的季节,更忘不了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