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的年味在乡镇还很浓郁,尤以灯会最为韵味。那天在孔镇车站不远,紧靠老街囗的广场,鼓乐声声,人潮涌动,那里正在进行着一场极具特色的民俗表演——打莲厢。我注意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脸膛呈古铜色,时光的利刃已在他的脸上刻下道道沟壑,让人倍感岁月的沧桑。老人完全沉浸在角色里,手拿一根串着响铃的竿子,随着锣鼓的节奏,边跳边舞,竿子一忽儿在地上,一忽儿在自己的手、肩、脚、背等身体各部位来回敲打,发出悦耳的响铃声,很是滑稽可笑。旁观者指指点点,唏嘘有声,或品头品足,或鼓掌呐喊助威。老人深受鼓舞,愈发摇头晃脑,旁若无人,更加卖力地表演起来,还时不时偷觑大家一眼,脸上竟露出一丝腼腆的笑容。我也被感染,奋力地鼓掌挥臂,只为老者腼腆一笑里的纯真。这一刻,老人为我们感动,我们也被老人深深地感动着。 步入老街,在中段再转进一条小巷,尽头便是我推祟如一的先生家了,这也是我此行的目的地。早年专程的“拜年” 之行,“应酬”意味过于浓重,被信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先生拒绝后没再坚持,到如今顺道探访也已成为了自然习惯。先生为我泡茶,从他微颤的手上,还能依稀记起当初为我们诠释人生道义的激昂。正是这双手,曾感动得我度过无数个不眠的夜晚。坐在先生的书房里,与外界宛若隔世,静谧中我能清楚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在这样的氛围里,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是掺不进一丝一亳私念杂想的。 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与此相仿,令人感动的许许多多的人和事: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会意的眼神,一句轻声的问候……那都犹如春风拂过小草。感动是对生活真谛的感悟,是灵魂深处的触动,是敏锐心灵最温暖最柔软部分的张扬。感动使我们以生动而有力的方式感受生命,进而激发出更多生命的色彩。感动是一道宽厚的河道,承纳生命,承纳世界,让个体生命与世界达到默契和沟通。 感动,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利,随着年龄和阅历的不断增长,它会因内涵与外延地不断拓展而愈发的厚重而深邃。我们可以精彩的活在当下,要知道会有多少人在为我们支撑,我们没有理由不为别人作出力所能及的友善付出:与一缕风握手,向一朵花俯身,跟一个孩子站在相同水平线,与一本书相约,同一首歌蓦然邂逅,为一句话久久回味,并转化成自身肌体血液中一个个鲜活的细胞,成就生命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