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0688
- 积分
- 440
- 威望
- 26
- 桐币
- -7
- 激情
- 605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9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10-24

文都秀才

- 积分
- 440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15 12: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自然段原文:
2001、2004、2007年又分别在福建、成都、兰州召开了三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每届会均有不同主题,均有额外收获。这段时间,学术界涌现出数十部赋学专著令人关注,其中龚克昌教授《中国辞赋研究》的问世尤其瞩目,它是这批专著的代表作。2006年上半年张海鸥发表《水云轩集·旧体文》(13篇),牧石发表《梅花赋》等;下半年兰花草金学孟的《中华梦赋》、《凤凰岭赋》并序等,刘长焕的《山水黔城赋》发表,此后辞赋创作在全国开花。期间,2006年成立的中国辞赋网、2007年成立的南昌滕王阁辞赋研究所,在当代中国辞赋由启蒙走向兴隆阶段,起到了引领作用。同年,王泽生与蒋红岩发布“辞赋改革宣言”,指出辞赋要注意思想性,对辞赋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辞赋革新作家群初步形成。一批写实主义的辞赋开始出现,当以王泽生的乡土题材抒情小赋、陈瑞萍的现代俗赋为代表。
▲指误20:2001、2004、2007年又分别在福建、成都、兰州召开了三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每届会均有不同主题,均有额外收获。这段时间,学术界涌现出数十部赋学专著令人关注,其中龚克昌教授《中国辞赋研究》的问世尤其瞩目,它是这批专著的代表作。——还是在谈辞赋学术研究问题。不属于新辞赋创作运动的范畴。与该文的副标题,不相匹配!
▲指误21:2006年上半年张海鸥发表《水云轩集·旧体文》(13篇),牧石发表《梅花赋》等;下半年兰花草金学孟的《中华梦赋》、《凤凰岭赋》并序等,刘长焕的《山水黔城赋》发表,此后辞赋创作在全国开花——很不全面。这个时候辞赋名家不是这几个人,他们也代表不了2006年中国赋坛上的情况。很片面,这是舍本求末,本末倒置。因为2005年元旦,中华辞赋网站,第一家组建,其网站里介绍与推介的辞赋名家,就多达10余名。其有名的有——颜麒麟、魏明伦、雪川、陈恩田、孙继纲、潘承祥、周晓明、张友茂、金学孟、姚平。等等。
▲指误22:期间,2006年成立的中国辞赋网、2007年成立的南昌滕王阁辞赋研究所,在当代中国辞赋由启蒙走向兴隆阶段,起到了引领作用——这里提到“2006年成立的中国辞赋网”,错!因为2006年8月7日,当时成立的叫“中辞网”。当2010年初,潘承祥的弟子钟阳因屡犯会规,为“中赋联”开除(2010-1-28《中赋报》47期第4版刊载10号公告,可查),“中赋网”之“江西分网”(即“中赋5号平台”),亦同时遭封杀。钟氏转与张友茂苟合,效仿其师潘氏兴辞昌赋成功之道,将“中辞网”改名为“中国辞赋网”,其后影响才逐渐大起来。
▲指误23:2006年成立的中国辞赋网、2007年成立的南昌滕王阁辞赋研究所,在当代中国辞赋由启蒙走向兴隆阶段,起到了引领作用——大错!加特错!这个时候“中辞”有名无实,“中辞网”,毫无人气,“滕所”几乎空挂一名,何以引领?简直是胡闹与编造!2007年4月8-12日,由洛阳大学、中国辞赋学会与中华辞赋网共同举办的“中国首届辞赋创作研讨会”,何以与江西的“中辞”无关呢?而“中赋”的中华辞赋网,促成这个会议的召开,真正的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参加会议的人员有70余人,其中40人是通过该网站联系,介绍推荐到洛阳去参加会议的。20名是洛阳大学推介的,10名由中国辞赋学会推介去的。而张友茂、金学孟、天山客、蒋红岩、陈瑞萍、陆畅、戴永斌等40人,均由潘承祥、周晓明推荐到洛阳去开会的。这里,向某人,简直是“赋史盲人”,不负责任的颠倒黑白,瞎写一通!
▲指误24:同年,王泽生与蒋红岩发布“辞赋改革宣言”,指出辞赋要注意思想性,对辞赋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王泽生与蒋红岩,仅仅在百度百科里,编造了一些辞赋等词条,也是胡乱嫁接与随意拼凑,属于“准辞赋学术性”范畴,与真正的辞赋文本的创作,是两个不同的话题,故不存在“对辞赋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可能对于百度网增加了一些词条,做了点工作。
▲指误25:辞赋革新作家群初步形成——错!请问,2006年就形成了“辞赋革新作家群”,那么,到了今天的2012年,7个年头了,这个“辞赋革新作家群”应在很壮大了,很健全了,很有影响力了!然而,不是弱智的人,都会很明白,王泽生的“辞赋革新作家群”,到底在哪里?恐怕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吧!
▲指误26:一批写实主义的辞赋开始出现,当以王泽生的乡土题材抒情小赋、陈瑞萍的现代俗赋为代表——这二人,能代表当代“一批写实主义的辞赋”创作者?谁去学他们二人?他们二人有何品位而让其他人去效仿?!你这难道不是在痴人说梦吗?可笑之至吗?
▲指误27:同年,王泽生与蒋红岩发布“辞赋改革宣言”——请问,他们二人,通过若干年来的忽悠,截止目前,结果把“中华辞赋”这种体裁,革新到了什么程度?革新到了什么样子?取得了什么成效?其革新的措施、方式方法、团队、基地,等等,请问,在哪里?请亮出来,让大家看看。王氏,若干年来,除了搞点文字游戏,夸夸其谈,信口妄说“革新”,歇斯底里的忽悠网民外,可以说,是一网络垃圾而已,一事无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