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20|回复: 5

[词赋曲令] 《枞阳赋》序 / 赋帝

[复制链接]

92

主题

247

回帖

44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40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3-2-23 17: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枞阳六赋系列之一·《枞阳赋》序 / 赋帝

发表日期:2011年10月3日  出处:中华辞赋报 赑屃 审辑 作者:赋帝  本页面已被访问 890402 次

    今之枞阳者,昔谓桐城之东南乡也,向为桐城之藩属。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始设枞阳县,后时置时废。1949年析原桐城版图之东南,庐江、无为之各一部,置桐庐一县。因与浙江桐庐县叠名,故易名湖东县。1955年改称枞阳,恢复汉时之县名。邑治初设项镇铺,后移汤家沟,复迁枞阳古镇。现人口近百万之众,雄踞安庆八县之首。
    据地舆考而析之,天门洞开,有数水发端于大别山,经潜山、桐城汇于菜子湖傍城郭注入长江,其间众水潴而泱泱,荡成数湖而浩瀚,统之谓枞川者也。河湖交错,水网密布。有城坐枞川北岸,居水之北曰阳,“枞阳”之名遂定。“枞阳重镇,江左要冲”,古时之喻。今枞阳大闸,排泄内水,拒江倒灌,吞吐长江,实皖中通江之咽喉也。
    夫天下瑰丽嫣然妩媚非常之观者,多多矣。然独以山水之魅而冠绝当世者,盖属今之茫茫枞阳山川之大地也,胜景密布,风光旖旎。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人文景观灿若星河。尤以“文山”——浮山之胜景为最佳处也。浮山青,枞川长,白湖秀水出枞阳。襟江怀湖,群山绕郭。山水相依,物产丰富。素有“稻谷之仓”、“鱼米之乡”之称誉。其湖其浩其瀚其山其雄其峻其秀其嫣其娇其峰其岩其洞其佛其刻其文其武其闻其名,岂它地所能比拟哉?
    余尝读枞阳籍许孔璋先生之《浮山赋》,为其俪辞所动甚已,不禁心移神驰,情思萌生,欲赋枞川久矣。八皖炫煌,白荡腾霞;枞阳潇洒,长河溢彩;浮山钟气,人豪代起。文化之乡,礼仪之邦。人杰地灵,崇文尚武,史称“诗人之窟、文章之府、气节之乡”。枞阳锦绣,文化古迹俯拾即是;人文荟幸,历史丰厚源远流长。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枞阳大地,实“桐城文派”之发祥地者也。如斯绝世桃源之山水,昌盛不衰之人文,岂敢不作赋歌而颂之焉?讵料终因撰写《花亭湖十赋系列》致使拙笔停留太湖一县良久所搁浅。今承蒙心程方伊先生提供有关材料弼之,故而再提秃管作《枞阳六赋系列》,总之可为系列,分之可单独成篇。以扬宏业,以弘文派,以仰先贤,以敬社会,以补缺憾,以了夙愿,以慰平生,以飨读者,以遗后世焉。
    呜呼!拙笔一枝,白纸数张,妙不能随手而生,情不能循辞而兴,赋不能感动人者,实在下文辞之不精妙也乎哉!且笔骨未能纵横,辞理未能条达,因以愧疚之情溢于言表也矣!无不恟恟然惴惴焉,安能不憾欤?
    是为序!谨此而已,诚惶诚恐。不足以称愉情,不敢于言文赋,遗笑乎骚人墨客也,唯叹笔力未能称甲耳!亦憾欤!
    丙戌伊春4月13日“桐城赋派创始人”之“赋帝雷池赋翁”PCX888作于中国文都“望江楼文苑阁”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222

主题

2万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桐城网 / 樊茂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058

2011年度优秀版主论坛建设终身荣誉管理勋章新中国成立70周年

QQ
鲜花(129) 鸡蛋(5)
发表于 2013-2-23 17: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如偶露雄文,或可为人传诵,是非好坏,读者自知,如一味标榜刷屏,强加意识,却可能为人所乏味,则不妥,先生以为如何?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微信:fanmao01

92

主题

247

回帖

44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40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2-23 17: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枞阳六赋系列之一·《枞阳赋》序 / 赋帝 2011/10/3 [402]
   ◆枞阳六赋系列之二·枞阳山岳赋 / 赋帝 2011/10/3 [434]
   ◆枞阳六赋系列之三·枞阳川水赋 / 赋帝 2011/10/3 [415]
   ◆枞阳六赋系列之四·枞阳人文赋 / 赋帝 2011/10/3 [413]
   ◆枞阳六赋系列之五·枞阳赋 / 赋帝 2011/10/3 [400]
   ◆枞阳六赋系列之六·大枞阳赋 / 赋帝 2011/10/3 [512]
http://www.tc168.net/168285/index.asp?xAction=xSmallclass&bigclassid=164&smallclassid=585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2

主题

247

回帖

44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40
QQ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3-2-23 17: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刷屏,是想尽快地把【赋帝文集】里的文章100多篇,全部转载来,然后去忙本部的事情。既然限制,那就算了,反正也没人看我们的文章。或许不值得一观吧。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85

主题

1904

回帖

333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35
鲜花(18) 鸡蛋(0)
发表于 2013-2-23 19: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几乎每篇粗览,很少回复。先生语言凝炼、精工、用筆取法高古,值得学习,但发帖频高,有应接不遐之感。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106

主题

466

回帖

128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285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13-2-23 20: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开明 于 2013-2-23 22:18 编辑

     向为桐城之藩属”——这句话非同小可,是对枞阳人的侮辱。我万未料到,作者有些方面学识竟寒碜至此。
       我昨日对《怀宁赋》之开篇诸多浮夸以及在中国古代史、中国行政区划史、安徽乡土地理知识诸方面等学识上的如此匮乏而感到极度震惊!
       可能枞阳县人多有未读此文者,否则,以旧桐城“打不过东乡”之陋俗,今枞阳人可能要在论坛上群起而攻之,展开一番唇枪舌剑的恶斗。
        实际上,从中国历代历史地理学(其创始人为我国现代著名学者、原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谭其骧先生)角度考证,枞阳县的历史地理资格较桐城市为“老”得多的 ,而桐城恰屡次从旧枞阳县剥离而来,行政区划史“资格”要较枞阳县为“嫩”得多。
       不要以为建国前后,出于政治斗争和行政管理诸方面需要,特别因以桐城派末期作家、原民国桐城县东乡以陈澹然举人为代表的民间人士强烈要求东、西乡分治,最终而从民国旧桐城县分析新桐城县和桐庐县(又曾名湖东县)即现枞阳县,就妄自尊大说什么历史上枞阳县是桐城县什么“藩属”。
      这“藩属”一词岂可滥用,其所触及的中国古代史、地理学史、行政区划变革史等岂非一般。
     “藩属”一词为多用于诸侯列国间或中国与古代外国间的统治与被统治、受贡与进贡的关系或外交行为而不是什么县与县之间、县与地方间的行为吧?!

      
平心而论,论才华我与潘先生稍逊一筹,但历史地理知识、文史知识先生还欠足够功夫。但这可不是一下子就能一蹴而就的,需多年的治学方能积腋成裘的,可惜对于他来说太晚了。
      
我只看了开头一点,余下看不下去了,不用说错误还有许多。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