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映山红 于 2012-12-9 23:15 编辑
五点整,锁孔里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那是幸福敲门的声音——儿子回来了。每天准时听到孩子回家的声音就是做父母的幸福。不要认为一切都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最平常不过的。平安、健康、有点淘气的孩子、有点疾病的父母、一个不太完美但还完整的家,一份很普通的工作……这些都是很珍贵的,当你明白这些的珍贵的时候,你的生活就会变得很顺心。
周日,液化气没了,老公正好在家,我和他一起抬着罐子去换。邻居见了很不屑,一个电话,另加几元钱就解决了,何苦弄得俩人又脏又累,省钱也不是这样省法。他不知道,和爱人一起做点事儿那种感觉真的很好。一起气喘吁吁,一起喊停休息,一起涨红了脸。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就想笑。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很少记得另一半曾经对我们说过什么,我们更清晰地记得我们一起做过什么。有些羡慕那些农民夫妇,一起去砍柴、种地、收割,他们配合那样默契,彼此那样体谅。有些偏颇地认为这就是他们当中很少离婚的原因。如果可以,多陪陪家人,多与家人一起活动。清晨一起去跑跑步,傍晚一起散散心。如果是传统一族,像我一样,可以不手挽着手,只要在彼此的视线里就好。
8年前,我蜗居在单位不足50平方米的房间里。朋友也很多,有一次来了好几个,就只能在户外招待了。朋友直言不讳,你怎的还生活在80年代?我说:精神上进入21世纪就行。晚上,我坐在单位1米2的单人床上,听着身边熟睡的儿子均匀的呼吸声,看着14英寸的黑白电视,一针一针为老公织着毛衣。夜,静悄悄,我依然听到了幸福的声音。幸福不在房子里,幸福在心房里。
现在我一直戴着一个耳钉,不是我标新立异,而是一个丢了。另一个我没有取下,这是我曾经的追求,我不愿放弃。对于丢了的那一个,我没有太多的惋惜与留念,既然它已执意要离开,无论它有多珍贵,伤心也无济于事。我总能坦然面对发生的一切:我能拿得起,我也能放得下。我愿意付出的,即使一无所得也无怨无悔。
感冒了。医生告诉我:少穿点衣服都可以,不要天一冷就穿很多衣,稍一活动,热一点就脱,再受冷,我们的身体经不住这样的折腾。是的,我们的内心不也如此吗?一个人可以在年轻的时候苦一点、累一点,步入中年、晚年就没什么觉得苦的、累的。千万不要到了晚年还有经历年轻时不曾经历的苦,那样我们的心也会感冒的!
一不小心,鲜血从手指上从刀口里直往外冒,麻利地放在嘴里吮吸,找来创可贴包扎一下,居然感觉不到痛。是的,痛有时反应迟钝,还没醒来。如对于一个人的离世,当初的悲只是为了悲,应该悲。彻心的悲是数日或数月之后,恍惚间,那人还好端端地坐在那儿,那人正从对面走来,忽的就没了,悲就一阵阵袭来。痛有时也有记忆。有些痛是没有伤口的,也没出口,看不到鲜血。闷闷的、一阵一阵,让人无法呼吸,不自主地就闭上眼,无法逃脱。生活中不是没有痛,需要我们且行且丢。生活就是简单的加减,就是遗忘的艺术。不要一遍遍地回首拾起,负重太多,就会步履蹒跚。
每一次,我去解米袋时就会想:如果生活中也像解米袋一样有信心有耐心,是不是也会像解米袋一样,无论怎样周折,总会找到那根线头,然后,呼啦啦,一顺到底。是不是所有的困难与挫折都是环环相扣的活结?只是,我不知道,生活里有没有死结,解不开的死结。
是不是因为幸福是褒义,所以很多人不愿触及,就像好听的话语里总有几分假。而痛苦更真实、有着深深的烙印。人们更愿意相信痛苦,因为谁也犯不着伪造痛苦。可我要说:幸福与痛苦一样真切。幸福是有根的,就像漂在水上的荷叶一样,我企图拽动它,才知道它有根,深深地扎在泥潭里。幸福的根在日子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