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映山红 于 2012-10-28 17:35 编辑
泡一杯朋友送的手磨咖啡,看一眼,清淡如白开水,喝一口,却浓郁如汁液。静静地坐在电脑前,记下今日所行。每日都想留下点什么,在电脑里,在日记里,或者只是在心扉里…… 骑单车的记忆一直停留在读书岁月里,假日里,一群少男少女,踩着飞转的轮子,去大石板,上藻青山,下嬉子湖。今日,我重温了少女时代的梦。 在宽阔笔直的高架桥上,挺拔的白桦微黄的叶片在风中欢快的跳动,风儿轻轻拂过耳际,我一步一步,一下一下,骑行在往事的记忆里。远处,传来火车绵长的汽笛声,仿佛在为我吹响前进的号角。儿子在前方,和我同学女儿比赛,既而放开双手玩酷,甚至举起双手成v字形。看着眼里,有几分担忧,又有几分高兴。这是他们耍酷的时候,错过时期就不会再去做。朋友载着同学骑着电瓶车,很慢很慢,一边骑一边等。我们的队伍,一会儿分开,一会儿集合。每个人已不同的速度前进,几分钟,我们又汇合一次。终于下坡了,两旁的护栏,风景树迅速的倒退,风儿迎面凉飕飕地吹来。啊!真爽!!我想放声高呼,我想放开双手,任车飞奔,我只是想,什么也没做。 小城就要迎来第二届文化艺术节,大转盘花团锦簇,像浓墨重彩的迎宾小姐。满街的彩旗横幅,在风中呼啦啦地响,他们是阵容庞大的盛装的拉拉队。穿过街道,竟然闻到浓郁的花香,城南桂花还在盛开,城北的桂花已经风干、飘落。小城被梳妆得体体面面,她要仪态端庄地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黄梅飘香酒业到了,这是第二次来,依然走后门进入,为了方便车子停放。迎接我们的是用999个酒坛堆垒而成的长龙。构思奇特,由于排放过于整齐,失去了龙的气势。垂柳依旧婆娑,绿意淡了很多。小桥流水人家还在,不知那桥下的水是否还是当初的水。那落下怎么也砸不烂的梨,原来是木瓜。凑在鼻下闻一闻,清香清香。在熊猫石展开双臂的欢迎下,我们来到黄梅飘香桐城文博园。穿过刻有各种字体关于酒的诗词的长廊,我们来到酒瓶展览馆。不想里面一团漆黑,我们怎么也摸不着开关。黑暗中,儿子紧握我的手,那一刻,儿子和我靠得很近。儿子在长大,总想挣脱我的视野。片刻的黑暗,让我知道我还是儿子的大树。那一握,让我的心很暖很暖。曾经看到的各式的瓶,各种的鼎,还有整个酿酒过程惟肖惟妙的塑像;桐城著名景点六尺巷、披雪瀑;桐城名人张宰相、戴名世,方苞……全在黑暗中化作乌有。一行人,摸索着,跌跌撞撞中终于看到前面一片光明。出了展览室遇到管理员才知道今天停电了。也好,留点风景,留点念头,下次再来。 出了展览馆,我们拐进戏楼。戏楼光线很好,戏台上喜庆热烈,大红的幕布重重叠叠。台下观众座位古朴典雅。台上与台下之间还建有养鱼池,一池清汪汪的水,只有一只乌龟在爬行,数尾金鱼在游曳,冷清而落寞。 迈进黄梅飘香各种酒的展览厅,首先闻到的是酒香,醇正,柔和,让人欲醉。由于停电,无法看到流光溢彩造型各异各种档次的包装的酒。倒是那张八仙桌上铺开的宣纸,悬挂着的毛笔让同行爱好书法的朋友手痒痒了。提笔,蘸墨,行云流水般,“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 流于纸上,作品未完成,闭馆时间到了,留点悬念吧! 走出黄梅飘香酒业,我们深深感叹,一个企业融入如此深厚的文化,需要创办者怎样独特的眼光,深厚的底蕴,还有商海百舸争流的气魄。这是我们文都特有的一道风景吗? 暮霭降临,小城在薄薄的雾气中显得妩媚,仪态万方。我们踏上回家的路,我把车踩得很慢很慢,甚至愿意停留在稀薄的月色里,静静遐想。 夜已深,人未眠。也许是咖啡的作用吧! 生活本是一杯白开水,慢慢品,也许就能尝出汁液般的味道,如我手中的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