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胡子 于 2012-10-16 20:54 编辑 0 Q! u" t" s1 j/ r# a
/ Y. c& b" m. L4 u8 K0 k% V# C
“陶冲驿”与“双 港 铺” ——谈明清时期桐城境内“驿站” 与“急递铺” 桐城置县始于先秦,汉唐以来,隶属多变;明天顺年间,桐城为安庆郡属县,直隶陪都(今南京),其疆域东西广280里,南北袤159里。东至无为,西至潜山,南至怀宁,北至舒城。县公署以下有十坊、二镇、四乡。至于巡检司、课税局、河泊所等职役,一应俱全。而县内“驿站”、“急递铺”这两种古代交通役所尤为发达便捷。今日市内仍为镇、村名称的吕亭、双港、陶冲等地,就是古代驿站、急递铺治所。沧桑迭变,历代行政区划屡经调整,然有少数旧名仍沿称不变,实为县内地名之“活化石”。 先说“驿站” 驿站是古代接待传递公文的差役和来访官员途中休息、换马的处所,据说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按照朝廷所规定的标准供应给过往官员的食宿和车马。唐代诗人杜牧《过华清宫》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叹咏,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中所写“一骑红尘”大概就是古代的“驿马”。 史载,汉初“改邮为置”,即改人力步行递送为骑马快递,并规定“三十里一驿”, 后来逐步将单一置骑传送公文军情的“驿”,改造成为兼有迎送过往官员和专使职能的机构。到了唐代,长安为世界的中心,各国使节和官员公差往来大为增加,朝廷便改“驿’为“馆驿”。而传递公文的职能遂渐由“递铺” 承担了。“明朝驿站更加集中,驿务繁忙,驿卒日夜奔走于途,马不歇蹄,人不歇肩地为官府转送物资,传递公文”(王兴亚《狡黠的张献忠》)。到了明末,因崇祯皇帝曾在大臣建议下裁撤驿站,导致大量驿卒失业,成为流民,他们生计无门便聚众起事,进而揭竿而起,使得明朝江山土崩瓦解。 “驿站”管理至清代已臻于完善.清末由于有文报局的设立开始与驿站相辅而行,继而废除了驿站,同时有文报局专司其事,晩清时又设邮传部。 明清两代桐城境内有“驿站两所”, 明·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直隶安庆郡志》载:桐城县设驿站二处。 一是陶冲驿。在县治西南四十五里,旧称沙口陂驿。明洪武十五年改旧驿名设陶冲驿。驿站有堂、有后堂、有馆、有舍、有楼。设驿丞一员,掌邮传迎送,官阶未入流;月支俸米钞三石,驿吏一名,掌承受文书交割;库子四名,掌管仓库;馆夫四名,斗级一名,专掌官米斛量出入;驿马一十六匹,马夫一十六名;铺陈一十六副。“置仓收贮,关支本县际留仓粮米,以备使客廪给”。 二是吕亭驿。在县治北十五里,初为北峡驿,洪武十五年兵部差行人王温踏勘里路,停旧驿改置新驿。设制同上。 关于驿站规制陈设,史料较少详细记载。不过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马可·波罗行记》(张晗译本)中生动描述了元代驿站的内外陈设: 如果从汗八里起程,走某一条路去某地,使臣前行二十里就能看见一个驿站,名为‘站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递信局或邮局。每个驿站都有一个高大、美观的宅院,使臣便居住在这里。这种宅院的房间里陈设着华丽的卧榻,上面铺着丝绸质地的被褥——使臣所需的所有东西已经预备齐了。···奉命去各地的使臣、差役都是通过这种驿站休息、換乘以便继续前行。 这是外国人眼中所看到的中古时期驿站的情景,而《郡志》中所记桐城境内的吕亭、陶冲两驿,楼堂馆舍俱全,应该和马可·波罗笔下所写相仿。 再说“急递铺” 明代安庆为陪都南京的直隶郡地,桐城又为南北要冲,境内除“驿站”外,还有众多“急递铺”。 “急递铺”是始于我国宋朝时期的邮驿传递方式。宋时传递文书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步递,一是马递,另一种就是“急脚递”。 那是一种依仗“步撵”来传送文书的递运形式,速度比前二者都快。能“日行四百里”。 “急递铺”的送信形式,到元朝时候达到昌盛时期,元朝时“急脚递”完全代替了宋朝的步递形式,除了极少量的紧急公文由驰驿传送外,几乎全部文书皆由“急递铺”传送。急递铺“铺兵”为单行步撵,每铺间相隔十华里。《元史》记载“铺兵”走递情形: “皆腰革带,悬铃,持枪,挟雨衣,赍(带)文书以行,夜则持炬火,道狭则车马者、负荷者,闻铃避诸旁,夜亦以惊虎狼也。响及所之铺,则铺人出,以俟其至。囊板以护文书不破碎,不襞积,摺小添绢以御雨雪,不使濡湿之。及各铺得之,则又展转递去。”。(引自《元史·卷一百一·兵志·第四十九·急递铺兵》) 明沿元制,“急递铺”仍为官方传递公文的主要形式。明·天顺六年《直隶安庆郡志》载:“前代设急递铺以达公文之往来,其亦古者置邮传命之遗意。国朝建鼎金陵,万国辐辏,安庆南北之要冲,四方文移率经于此。洪武初年,著令规程途,每一十里置铺递达,每铺设钥司一名,驿司一名,铺兵或五六七八名,昼夜须行三百里。铺司专督铺兵,及附写铺廨(官署官吏办事之处)。后设铺长一名,提督各铺。本县时常委官点视,考其籍滞而惩之”。 明代时期桐城境内置急递铺十八处,均为陆路。考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安庆府志》载:“急递铺十八。咸有堂,有亭,有舍,有门”。 兹将这十八处急递铺名称、走向及相隔里程列其大概。 一、西南方向。自县治东“县前总铺”发出,沿今桐潜路向西三十里又南折,直达怀宁,有铺十处,即: 县前铺,在县前(位于县治东,《安庆郡志》称” 治前总铺”);崆口铺,在县西南一十里;石井铺,在县西南二十里;新庄铺,在县西南三十里 ;老林铺,在县西南四十里;棠梨铺,在县西南五十里;野狐墩铺,在县西南六十里;双港铺,在县西南七十里;横山铺,在县西南八十里;山西铺,在县西南九十里。 二、正北方向。自县治北沿今合安路向北,路达舒城,有铺五处,即:陆山铺(明天顺《安庆郡志》称“陆家山’)在县北十里;卓山铺(天顺《郡志》称“卓家山”)在县北二十里;下梨桥铺 在县北三十里;泉水市铺,在县北四十里;北峡关铺,在县北五十里。 三、正西方向。自县治前总铺经崆口、石井两铺西折,沿今桐潜路直达潜山县。有铺三处,即:撩风铺,在县西三十里;牛栏岗铺 ,在县西四十里;三安铺 ,在县西五十里。 本县“急递铺”以县城为中心,向北、西、西南三方辐射,连结周边邻县。到清初仍沿明旧置,桐城境内驿站、铺所 仍如前朝旧设。康熙六十年《安庆府志·卷十三·公署》记载,顺治七年知县龚景运在原十八铺所旧址重建房舍,康熙九年知县胡必选又加以重修。 “驿站”和“急递铺”在古代礼宾、邮传、物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每一个驿、铺名称在一邑之内也是一处地理标志;“驿”、“铺”置于当地,带动了那里的商业通达、文化交流、民俗融合。可以想见,明清之时在桐城一县,这些驿站、急递铺的所在地,当年或为乡村治所,或为商贾聚散之地,或为名贤故里,或为匠艺传承中心。几百年中,尽管朝代更迭,但每遇王命急宣,或兵事吃紧,驿马蹄声以及驿卒、铺兵们迅疾如飞的脚步声和着急促的腰铃声常年不绝于道。可以想见,西风古道,马踏飞燕,其间不知发生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至民国前期,这些驿、铺地名仍有少数见诸地方文献中,如1995年版《桐城县志》载,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桐城全境5区158联保中仍可见山西、野狐、三安、撩风、新庄、双港、老林、石井、北峡等旧时地名。民国以后迄今行政区划迭经调整分合,今天我们只知道诸如象“吕亭”、“双港” 等少数古今沿用的地名。这些古地名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渐行湮没而鲜见于书面,唯有本地人口口相传而已。
- E3 ~' b& ~, K
+ z" D. k3 M% S1 D
2012年10月 于若水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