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所居住的房子是结婚前买的,到如今已有3年多了,可是就算住了这么长时间,与对门的交流却少得可怜。每次在楼道里遇见,只是相互一笑,没有更多的交流方式。这不如我们小时候,那时候,邻里的关系很融洽,没事的时候串串门,大人们在一起喝喝酒,拉拉家常,我与小伙伴在一起嬉闹。
因此,我时常羡慕父辈们那段曾经清贫,却充满着人情味的当年。
我与对门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是在一个夜晚,我带着满身的酒气回到家,打开了家门,倒头便睡。因为妻子带孩子回丈母娘家了,我终于有机会重温了一回神仙般的单身汉生活。
就在我刚睡着的时候,突然传来了敲门声,我走近家门,透过猫儿眼往外看去,是对门的男主人。我问他可有什么事情,他说我忘记了取下大门钥匙。我打开家门,接过钥匙,连说谢谢,顺便将身子侧开,那意思是请他进来坐坐。他说,下次可得注意啊,又说不再打扰了,各自休息吧。
因为我的疏忽,使得我与对门的关系更近了一步,我经常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偶尔谈谈工作。但是,仅此而已。这使得我感到不安,我总觉得亏欠了他们什么,应该就是那次我忘记了拔大门钥匙的事情吧。
又过了些日子,一连几日,我都没看见对门的一家人,想必是出远门了。我试着用从报纸上、网络上学习来的防盗技巧,尽力帮帮对门的忙,比如说经常将夹在对门门把上的宣传单取下来,清扫一下共享的过道,做这些事情,只是为了让那些窃贼不惦记,制造一些家中有人的假象。
不料,却有一日,我即将踏上最后一层楼梯就能到家的时候,我看见了一个陌生的背影,正站在对门的门口,轻轻地敲打着大门。
“找老马啊?”我随口问了一句。
“是啊。”那个人回答。
“好像最近几日都不在家呢。”
“那好,我打他的手机吧。”那个人掏出手机,准备打电话。
我向他做了一个告别的手势,打开了家门。进门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报案,说我家对门招贼了。
很顺利地,警察将那个窃贼抓了个现行。事后的第二天,对门的一家人就回来了,受办案民警的邀请,我们一同去派出所做笔录。
“我想问一句,你怎么就那么确定那个人是贼啊?”民警吃惊地问我。
“是啊,稀奇了。”对门的男主人也很诧异。
“我问他是不是找老马啊,他说是的,我家对门姓杨啊,这不明摆着是小偷嘛。”我将其中的原委说了出来。
“可是,你怎么知道我姓杨啊?”对门又问。
“哦,那是有一次,你家来客人,我听见客人叫你老杨啊。”
于是,受老杨的邀请,我们去了饭店,狠狠地搓了一顿,以示庆祝。
没几日,我智取盗贼的事情在小区里传开了,尤其是咱们一个单元的,彼此之间交谈着这件事情,说话间谈笑风生。那是久违的,关于邻里之间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