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竹 于 2012-2-10 22:54 编辑
田埂上的毛豆 临近立秋的时候,与几个朋友出门郊游,路过一片田野,便有了在田埂上行走的机会。 那个时候,金黄的稻子身躯丰满,正弯着腰,像是等待镰刀的到来;一些晚稻的秧苗已经插好,嫩绿嫩绿的,仿佛用手一拧,就可以挤出很多的水来。 看见我在田埂上行走自如,朋友们很是吃惊,我说,我在年幼的时候经常返乡,有在乡下生活的经历,是经常走田埂的。还对他们说起,这脚下的田埂算是好走的了,若在两边种上一些毛豆的话,那么就更不好走了。朋友们来了兴趣,问我毛豆是如何种在田埂上的,我便回忆起在乡村生活的那些时光。 那个时候返乡,去的最多的是大姨家,走田埂的时候,往往是牵着大姨的手。田埂的两边,总是种满了毛豆,像一排排守护着庄家的士兵一般,将一块块田地分得更加分明。 大姨总是不忘吩咐我将步子迈得低一些,以免踩坏了它们,有时候无意间踩踏了几株,便弯下腰,随手将倒下的毛豆秧扶起来。我跟在大姨的身后,很是小心,生怕弄坏了它们。 大姨一家人在田间劳作的时候,我在一旁玩耍,记得干的最多的活就是扶起自家倒下的毛豆秧。忙完了农活,我们便在田埂上拔起几株毛豆秧,我时常从大姨手中夺过一些,扛在肩膀上,跟在身后往回赶。 比起现在的毛豆,那些长在田埂上的毛豆很难剥,因为它们的个头小,没有现在大棚里种植的那般饱满。大姨总是心疼我,不让我剥毛豆,我执意要剥,效率却是很低,只当作了一种乐趣。有意思的事情是,表姐总是为了剥毛豆的事情与表哥吵架,还经常跑到大姨那里告状,说表哥太狡猾,总是把指甲剪掉,一到剥毛豆的时候就说没指甲,没办法剥。 在大姨的手中,将小小的毛豆与其它菜相配,做出了各种菜肴,不过,我最钟情的是将毛豆与丝瓜、鸡蛋相配,打出一盆鲜美的汤汤水水,因为其中有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们几个孩子便争抢起来,吃得很香。 回到城里,我每每将自家餐桌上的毛豆与乡下的毛豆做着比较,顿感逊色不少,无心多吃一些。再有机会回乡下的时候,我便更热衷于走田埂,小心翼翼地行走,裤腿摩擦着毛豆秧,发出“沙沙”的声响。除去这些,毛豆似乎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呵护,它们很顽强,随便把它们往哪里一放,就在哪里生根发芽…… 朋友们又问起,田埂上的毛豆真的那么好吃?我说那是肯定的。又被问起,如今的土菜馆、农家乐之类的饭店,那里面的毛豆是否就是长在田埂上的毛豆?我说那是未必的。 几番问话与回答,对于田埂上的毛豆,朋友们有了更大的兴趣。我说,不急,若有机会,我带你们去我的家乡,带你们去田埂上走走,吃上些田埂上的毛豆。我还说,自然,我所说的田埂,与我们此时脚下的田埂不同,在我的家乡,田埂的两边总是种满了毛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