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7
- 积分
- 3200
- 威望
- 247
- 桐币
- 5002
- 激情
- 2586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53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7-22
荣誉会员
- 积分
- 3200
鲜花( 2)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风柔笛悠悠 于 2010-1-4 10:55 编辑
(图片源自网络)
还没从古都西安的古朴厚重中回味过来,就到了同样古朴厚重的洛阳。洛阳早在我的神往之中,这个九朝古都,本身就是一本厚厚的史书。每每从字词句里捕捉到关于洛阳的蛛丝马迹,心海马上就会泛起几丝微澜,仿佛我也是洛阳人抑或洛阳的一分子。
真的到洛阳来了,一个初冬的雨天。其实,雨并不大,只是绵绵延延,如同扯不断的棉线。它不是洛阳特有的雨,雨很普通,亦如各地的雨。不过,我沐浴在雨中,却像在闻着春雨的味道。洛阳初冬的雨,似雨似雾,丝丝缕缕,让人一下子想到了江南。可洛阳不是江南,它是在中原,它是中原的江南。这个中原宝地,就坐落在洛河之阳。洛河从亘古流来,在蒙烟细雨和莽莽苍苍的历史中穿越,一直到今,使得洛阳愈发的流光溢彩。
雨中我们过洛河,直奔伊河。伊河同样被如雾一样的细雨笼罩,雨游走在伊河之上,给伊河拢上了神秘的轻纱。轻纱从墨青色水面上弥漫开来,一直弥漫到岸边。它爬上杨柳的柳梢,又被集合到伊河岸边的龙门山,于是龙门山就亦真亦幻了。如果不走近,真的不知道龙门山掩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龙门山是个不大的山,偎在伊水河畔,名气却不小,这都因为龙门山有石窟的缘故。说起龙门石窟,中学念书时就已经知道它。它那独特的魅力,浓厚的历史气息和宗教韵味,早已深深嵌进思想中。这里成千上万座洞窟、佛像和碑刻题记,诉说的一个个神奇的历史故事以及许许多多的千古谜团,无不引起我的好奇、探索和向往。
翻开历史史册,我们知道,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公元493年)。它历经后代400余年的连续雕造,共有大小窟龛2100多个、佛像10万余尊、各种碑刻题记3600多品、佛塔4000多座。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是古代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水平的综合体现。因而,这个规模宏大的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并称中国三大著名佛教石刻艺术宝库。2000年龙门石窟,因其不凡的历史文化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样一个被称为一部“活”着的“石史”的地方,自然引起无数人前来膜拜,我也是其中之一。不过,我很幸运,我遇到了雨,雨将空气以及龙门山洗出了真正的洁净。而我在膜拜前,也在雨中抖落掉身上的凡尘。我曾去过九华山,也是在进山的瞬间遇到突如其来的雨,这也应了大凡神灵的地方应该洗净凡尘来膜拜吧!若干年前,我去过井冈山,也是在抵达井冈山的时候遇雨,雨下得大,下得猛,仿佛是老天在哭泣。井冈山是红色的地方,有无数的先烈牺牲在那里,那场雨就是给我心灵的洗礼。这次在洛阳遇雨,恐怕也是冥冥之中的注定。
雨依旧在下,我依旧在雨中行走。那些从伊河上泛起的轻纱,因我的执着一层层的被掀开。我就从这轻纱里,一步步地走进龙门石窟。这个地方,从古至今,一直是充满山水胜趣的人文景区。据考证,“龙门”之称始自东汉,这里东为香山,西为龙门山,中间是伊水,两山峙立,形成一座天然门阙。历史上,这里风景绮丽、寺院林立,是佛教信徒和诗人游客流连忘返之地。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晚年居于香山,自号“香山居士”。
雨中,我拿眼光看周围,周围早已变了样。只有伊水河还在静静地流淌,雨水亲吻着,它依旧泛着涟漪,然后再欢喜地腾起淡淡的轻纱。两岸杨柳沐浴在雨中,还是那么随风飘逸,婀娜多姿。那清冷的微风,依旧从清澈的伊水吹来,令人感觉不是那时的风了。另外的时空里,或许也是这样的一个微雨的初冬,白居易是否也如我一样,有这样的心情,在石窟膜拜这些佛呢?
轻纱拢到了山顶,石窟就走进了我。走进了石窟,仿佛就走进了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深邃睿智画廊。看着这些令人眼花聊乱的佛像、佛塔以及碑刻,不禁为古代人的智慧和杰出的艺术水平而折服。
潜溪寺又名斋拔堂,是我第一个走进的地方,它是龙门石窟北端的第一个洞窟。洞高约十米,深约六、七米。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面颐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两侧侍立着几位弟子、菩萨和天王。那菩萨,面部圆润,双目含蓄,线条生动,充分表现了初唐时期的雕刻艺术风格。
出潜溪寺前走十几米,就是最著名的洞窟——宾阳三洞,即是中洞、北洞、南洞。据传此洞从开凿到竣工,历时二十四年之久,是龙门造像艺术中雕凿时间最长、用工最多而又最富丽堂皇的一座洞窟。一尊释迦牟尼像端坐洞中央,高约八米。其面部清秀修长,高鼻大耳,微露笑意,是我国北魏中期雕刻艺术中的重要作品。主佛两侧也侍立着弟子、菩萨,洞窟顶雕有十个伎乐天人,翱翔在莲花宝盖周围,依稀还可看到鲜艳色彩。北洞的洞中是阿弥陀佛,佛的背光如熊熊燃烧的火焰,细识又象葫芦纹的组合,雕刻精工、纹饰繁缛而生动,是唐代火焰纹的代表作。南洞的洞中,也是阿弥陀佛,面部丰满,衣纹流畅。洞内四壁大小佛龛星罗棋布。洞顶在莲花宝盖周围,有两个捧果品的供养天人和六个手持乐器的伎乐天人,衣带飘飘。
所有的石窟,雨中我一一走过,心中我也一直虔诚着我的思想。石窟依旧存在着,存在在当时所雕之人不可思议的想象里。它依旧在伊河边,静静地守望,守望着阴晴圆缺,守望着世态,守望着人情世故。雨中,我在思考,我不知道它究竟守望什么。我只知道1500年来,伊河水不知流走了多少,而人也不知流走了多少。我这样的想着,突然明白了,原来它于精神是一种寄托,于心灵是一种慰藉。
万事皆了。一切皆了。一切随缘。龙门石窟,雨中我很幸运地亲近了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