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07|回复: 10

闲过凤阳小岗村

[复制链接]

57

主题

150

回帖

358

积分

文都秀才

举案齐眉敬发妻

Rank: 2

积分
358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31 18: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生独流天地间,看遍万象慕成仙

9

主题

116

回帖

161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61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31 22: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探不尽的历史   犹如“标示”后的无尽路
竹影扫阶尘不动, 
 月穿潭底水无痕。

44

主题

1248

回帖

1526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526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3 09: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不错,应该有一定的历史性吧?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爱自己所爱的人~~~

3

主题

40

回帖

53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53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4 09: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改革开放30年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先行者安徽凤阳(小岗村),如今的变化不知是否如央视焦点访谈所说的那么大,那么快。我想只有面对面地“微服私访”,才能真正感受到那里所发生的一切。有时间真想去看看,看看那些当初闹分田的农民们现在如何?呵呵呵呵!!!
李小中

67

主题

313

回帖

528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28

论坛建设时尚E族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4 14: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足迹由此延伸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4

主题

1248

回帖

1526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526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5 09: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小中 于 2008-11-4 09:59 发表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先行者安徽凤阳(小岗村),如今的变化不知是否如央视焦点访谈所说的那么大,那么快。我想只有面对面地“微服私访”,才能真正感受到那里所发生的一切。有时间真想去看看, ...


看来李小中也是个诗人啊~~~~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爱自己所爱的人~~~

4

主题

48

回帖

83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83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5 18: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打算要去的地方是风阳县小岗村,为什么要去那里呢?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各大主流媒体和互联网都在讨论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带来巨大成果和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发达地区高歌这三十年来的取得伟大成绩,但凡提到改革开放的源头,主流媒体和互联网都要把小岗村十八位农民自发的包产到户联系起来,因为那里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轫地。
  三十年前的1978年,“文革”后的共和国百废待兴,那一年,一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冲破“两个凡是”极左路线的大讨论在中华大地上激烈的争论着,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改革开放还未召开的前夜;
  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十八位农民冒着杀头坐牢的危险带头搞起了“大包干”运动,点燃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星星之火,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序幕,推动了城市的改革,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指出:“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是从安徽开始的。”安徽的改革又是从小岗村的“大包干”引发的。
  弹指挥手间,整整三十年过去了,小岗村现在的境况是什么样的?是贫穷还是富裕了?
  近年来,新华网论坛和人民网强国论坛等主流论坛关于小岗村分田单干的道路是成功还是失败一直是精英网民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今年以来主流媒体和电视屡屡刊登和播放有关小岗村的故事:《小岗成为全国首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小岗村科技种养富村民》、《大学生创业小岗村》、《小岗过大年》等等美好的新闻报道;所以更加决定我要去小岗村看看的决心,于是带着更多的思考去亲身体验这片引发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同时也要验证下主流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是否那样美好?

  那一天清晨,从南京坐车经滁州转车风阳大溪河镇下车后,再乘面包车途经小溪河镇一段坑洼颠簸的柏油路,转到修好约10多公里长的两车道水泥路到达小岗村,牌楼上由费孝通先生书写的“风阳县小岗村”六个遒劲的繁体大字,并经村中心由张家港长江村援助修建的友谊大道直达“大包干”展览馆。
  “大包干展览馆”东侧是小岗村大学生创业基地,百十来个充满牛粪气味的蘑菇大棚散落在原大严村上(现已合并到小岗村,租给大学生每年每亩/500元),在村民的带领指引下见到居住在小瓦房的大学生们,一眼看去,简陋的房间里铺有凉席的床上面挂着一顶蚊帐,一张桌子摆放着一台十四英寸的彩电,另一张桌子上摆有锅碗瓢盆之类的东西。相互介绍后坐下来和他们聊了起来,在我向他们解释我是在上海工作的民间个人而不是记者后(手上无任何采访工具),他们才打消疑虑跟我讲了这里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小岗村现在种植蘑菇很亏本,每斤卖到两块五才够保本,卖到3块才能赚到钱,但今年上半年的市场行情普遍不好,只有几毛钱一斤,一车蘑菇才卖了一千多元,而且种蘑菇的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照这样下去是无法种下去了,07年蘑菇价格不错,赚了些钱;以前有几百名大学生慕名而来在这里创业,现在只剩下十几个了,到年底不知还能剩下几个人!
  当我问到你们被主流媒体宣传的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的榜样时和网上对你们有很大的争论时与你们所住如此简陋的房屋时,心情会有什么样的反差?有人告诉我道,当时把城市户口转到小岗村来,父母确实想不通竭力反对,但抱着坚定创业的念头来到小岗村扎根想大干一场,开始时,上面给予帮助,但现在发觉创业并不是那么很简单的,蘑菇种出后,要考虑市场销售环境等各个环节,一旦市场需求少,价格就会便宜,无论种多少都是亏本;至于媒体宣传,其实很多主流媒体根本没有采访到我们,有些记者来了只问他们廖廖几句就扩大几倍加以宣传报道,在中国的媒体大都是这样的通病,报喜不报忧的。在小岗村这个地方,有记者来采访大学生创业只能拣好听的话说,说这里创业前景如何如何美好,不能说实话;对于你们这样的民间个人来访,说真话不要紧的,这里创业并不是想像的那么好,你看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不怎么样,今年市场行情普遍不好,前段时间有东北的大学生来这里想创业,给他们讲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后,他们听后马上就回去了。
  最后问到他们以后的打算时,他们说很茫然,现在蘑菇这样差的市场价格是种不去了,又没有大的资本做其他的事,几年的青春奉献给这里,心有不甘就这么失败了,走一步看一步,可能以后会去打工积累后再创业。
  看着他们年轻的面孔和过于成熟的话语,明显感受到了大学生们在小岗村创业面对残酷现实的市场环境,那种无奈和失落感根本不是主流媒体所报道的那样有发财致富的迹象。

  与大学生们告别后,从蘑菇棚出来,外面阳光灿烂明媚,走在冷清的友谊大道上,两旁郁郁葱葱的绿化带,被推倒的平房正在有规划的修建两层高的小洋楼,便问了多位村民为何同时盖两层小楼?是不是你们同时发财了?村民们说:今年小岗村为了迎接“大包干”三十周年,会有高层人物来参观,几个月前就已经有省里的干部来视察过,上级政府要求他们每家必须把平房、瓦房推倒后盖两层楼房建设新农村,每家给补贴两万块钱,盖好后先付一万,粉刷好后再付一万。另外与外界相连修好的两车道水泥路是小岗村书记沈浩向省里争取大量的资金,也是为了小岗村迎接“大包干”三十周年而铺的路。
  我继续问到除了政府补贴两万块,现在钢筋、水泥、砖瓦等建筑材料涨价涨的很厉害,那两万块钱盖小洋楼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盖房子有些家庭钱不够怎么办?村民回答说只有借啦,其实也没必要建两层小楼,原先的几间平房够住的,为了建设新农村再有政府补贴两万块,我们只有拆除旧房子盖新楼房,建好后有的人家要背债的。
  我又问到小岗村有没有走进富裕的道路?据说要跟南街村学习重走集体路是否有这回事?你们愿意吗?有村民答道:小岗村现在只是温饱而已,大多数年轻人都在外打工,你也看到村上没什么年轻人在家,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现在国家虽然取消了农业税,但农业所需要的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成倍的上涨,靠种田只能填饱肚子,根本不能致富;这里又没有河流,搞工业没水又不行,何况又没有老板愿意来投资,怎么能富起来呢?你从大溪河镇来的时候有没有看到离小岗村有段距离的地方不少挂上小岗村名的工厂?(我答是),那都是以小岗村的名义办的厂,都不用交税的,而我们真正小岗村这里却没有什么工厂,只有严宏昌的儿子跟别的老板合伙在村里盖了两排新楼房,准备办电子厂的;走集体路那都是村委会是开了几次村民大会想要把土地全部收回,可能搞房地产和旅游开发,我们有部分人不愿意,如果我们土地被收回了,以后能不能分享到红利还说不定呢,怎么过日子呢?还是这样过下去吧,领导干部们视察来了一茬又一茬,也没让我们这里富起来。
  我问起当年小岗村人是什么样的勇气干起了“大包干”?一位当年十八位领头人之一的家属跟我讲起了三十年前的小岗村的情况,那时小岗村搞大集体,社员们出工不出力,拿锄头扛铁锹到了田地里,有人背诗、有人背语录、有人偷懒,总之没什么人用心干活,遇到干旱等天灾,粮食收成极少极少,全村人都吃不饱,都外出要饭,她去过南京、明光、滁州等地要过饭,要到不少白花花的大米;到了1978年大旱,庄稼几乎没有什么收成,那年冬天,18户人家秘密商议只有把田分了,才有出路,否则大家只有饿死的份,在当时副队长严宏昌带头下,把田分给每家每户。第二年就大丰收,家里的小麦和花生收了很多很多,堆成小山似的,分田到户只一年就能吃饱肚子了!
  当又问到当年十八位领头人分田时是否写有秘密契约?她先答道是当时写了,又答道是后来补写的,又说道小岗村的红手印的真假争议是记者乱写的,其他村民也有说是后来写的。我在村上遇到一个20多岁的女孩子,问到网上对小岗村的争论很大,怎么从来没有看到小岗村人在互联网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呢?她回答说她不会上网,村上也没有网吧,也不会关心网络对小岗村持有什么声音。

  跟村民们谈完后,我继续行走,远处高低不平的田地,稀落的葡萄园,村上没有一家旅馆、网吧、甚至连一家饭店都没有。与周边尽是平房、瓦房的村庄相比,盖有两层小洋楼的小岗村无疑是显眼的、富裕的!
  在路上遇到曾在电视上见过的当年十八位带头人的一位老者,我问他是不是当年大包干带头人?他回答并报了姓名后问我是不是记者,如果是记者他马上就走,不会接受我的任何采访,如果不是记者,还可以谈一会话,当他确定我不是记者后(我无采访工具),他说现在小岗村对外面的记者和来访者提防的很,我问他为什么?他答,今年是小岗村“大包干”三十周年,会有很多人甚至有高层领导来参观,现在让村民们建造两层小楼是明显的搞“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特别是我们这些当年搞“大包干”的十八个人,要被村委会干部监督,不能随便与记者接触,话也不能乱说,怕被曝光。我问:你们这里时常有高层领导参观,你们向上反映过小岗村的实际情况吗?他回答说是常有高层来过,也有指名点姓的要见我们的,但我们这些讲真话的人都要靠边站,不被安排与领导见面!他一边跟我说话一边不时回头朝小岗村村委会(牌坊边比较气派的档案馆)看去,那情景生怕被人看到似的,当我向他了解另外一些当年大包干领头人情况和住家时,他说现在村委会监督严,他们可能不敢讲的,当我再想了解一些情况时,他显然不愿意再多说,走的时候叮嘱我注意不要被村委会的干部盘查到,我听完心里一惊立即反问道:他们会不会抓人?他答道,抓人是不会的,但要盘问你从哪里来?来这里是干什么的?可能会登记的!说完了,他就走了。快到村口的时候,我还是遇到了身穿迷彩服的民兵那双敌视的眼神......
  从走访创业的大学生、部分村民们及当年十八位领头人中的人谈话,显而易见可以看出小岗村建造两层小洋楼为了迎接三十周年是典型的弄虚作假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一个精心包装打造出来的小岗村,其实只是空壳的“富裕村”现象。
  小岗村,曾经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发源地,上世纪八十代初一颗闪耀的明星,全国农村学习榜样的取经地;小岗村,承载太多的厚望,然而时空的轮回,一年越过温饱线,近三十年没过富裕坎的真实状况正是如今小岗村人尴尬不已的困局,在“大包干”进入三十年后的今天,反思当年“大包干”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加速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进程,居功至伟。然而当包产到户只能解决温饱并不能致富的“瓶颈”,小岗村路在何方?
岁月既往,一去不返

4

主题

48

回帖

83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83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5 18: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岗村的现状不但是整个安徽农村的缩影,也是中国广大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农村的缩影!
岁月既往,一去不返

3

主题

40

回帖

53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53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6 13: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是怎样的?

引自“岁月”的话“从走访创业的大学生、部分村民们及当年十八位领头人中的人谈话,显而易见可以看出小岗村建造两层小洋楼为了迎接三十周年是典型的弄虚作假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一个精心包装打造出来的小岗村,其实只是空壳的“富裕村”现象。”
这则报道,我看过的。我的确担心这就是事实。所有才有说想去看看的意思!因为毕竟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李小中

44

主题

1248

回帖

1526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526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6 15: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太多了,一闪而过`~~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爱自己所爱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