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27|回复: 0

走进文都桐城----中山日报 2007年8月7日

[复制链接]

45

主题

233

回帖

325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325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8-20 09: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走进文都桐城


来源于:中山日报 2007年8月7日 第 4586 期 C12版  


    提起清代文学史,人们无法绕过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存在时间最长、参加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桐城派。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我们曾学过的《登泰山记》、《狱中杂记》、《左忠毅公轶事》等名篇皆出自此派名家之手。
    桐城,位于安徽省中南部。早在春秋时代,即称桐国;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式建县,1996年撤县设市,历时1200余年。其间人文勃兴,代有英才。唐朝曹松、宋代李公麟,一以诗名,一以画显。明末大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堪称“十七世纪罕无伦比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特别是清朝以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雄霸中国文坛200余年,拥有作家1200余人,创作传世作品2000余种。当时桐城文风一统全国,有“天下文章看桐城”之说。近现代桐城名人还有美学宗师朱光潜,一代大哲方东美,革命家、外交家黄镇,农工民主党创建人章伯钧,计算机之父慈云桂。桐城还是黄梅戏之乡,孕育了以严凤英为代表的一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桐城,成为文化大省安徽的重要文化版图,享有“文都”盛誉。
     来到桐城,一定要走进桐城文化的象征———桐城文庙去看一看。桐城文庙,位于古城中心,始建于元延佑初年(公元1314年),扩建于明洪武初年,旧时为桐城地方祭祀供奉孔子而兴建的礼制性建筑群。后因屡遭兵火与风雨侵蚀,明清两代修葺19次。虽然经多次废兴,而今还其原貌,整修一新的文庙,仍然格局堂皇、古朴典雅。
     文庙建筑群以大成殿为中心,以南北中心线为对称轴。主要建筑有门楼、宫墙、泮池、泮桥(又名状元桥)、大成门、崇圣祠、土神祠、东西长庑等,占地总面积达3200平方米。主次建筑,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好似一组凝固的优美乐章。门楼正上方镏金“文庙”二字,系中国佛教领袖赵朴初先生题书。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它面向祭坛,两侧连接东西长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总面积达425平方米,堪称皖中乃至江南地区大成殿之冠。
    不知是文庙的兴建成就了此地的文风昌盛,还是文风昌盛造就了文庙的香火旺盛。桐城士子们似乎也从那一天起就不遗余力地为文庙增光添彩。明清两代,桐城人考中举人的有640人,进士240人,以此步入仕途的就有786人之多。“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父子双宰相”等说法就是此处人文盛况空前的写照。明末以来,桐城文化异峰突起,有“人不必桐城,文不可外乎桐城”的盛誉,一代代桐城人杰才俊无不在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康熙年间,张英时任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一日接到远在安徽桐城的一封家书,信上写着:他的邻居在圈院子时,把本应是张家的地界也给圈进去了,要张英想办法处理。张英只是拈须提笔写了28个字的一封回信: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阅信后顿悟,立即将好端端的院墙拆除并后退三尺。张英的邻居被他的惊人之举所感动,也将院墙推倒并后退了三尺。从此便有了千古流芳的“六尺巷”。1956年,毛主席接见前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曾引用此诗。那时中国和苏联关系紧张,毛主席引用此诗,是希望双方采用和解的态度,来解决分歧、冲突。“六尺巷”互相宽容与谅解的精神,正是我们之间化解心灵之锁的钥匙。我们的文人墨客提起此事,大多赞赏张宰相的宽容与大度,而忽略了他的邻居,应该说他生事在先,但他醒悟后知错能改,才有了六尺巷。要是他没有幡然悔悟,依然坚持寸土不让的话,那就只能有“三尺巷”的故事了。而我们所提倡和追求的正是人与人之间互相的宽容与谅解,是需要借助感染的力量的,这种良性互动才构成了真正的和谐。
     从六尺巷走过,即使来前是一个锱铢必较的人,相信这个跨越时空的心灵驿站,会将他心灵的芥蒂过滤得了然无痕。
     桐城,一个氤氲着文化之气的地方,一个能打开心结的所在。



发布日期:2007年8月7日   网站编辑:叶嘉伟

[此帖子已被 仰望星空 在 2007-8-20 9:28:59 编辑过]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