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脚印的思考 这是一小块邦实的水泥地,硬的有棱有角。一迈出门槛就有了它,有着缓缓的坡度,好让人们的步子很轻松、自由。经过了它,从房子里走了出来,便进入了这个真实的世界。可以这么说,它是一个过渡,急骤的过渡,只一个坡就让你从一个小笼子里步入一个大笼子;也可是说是一个转折,焦躁的转折,只几步的路程,就让你结束了安逸。 根子天天从这里进出,两点一线式的,上班,下班,上班,再下班。不同与客人,他已经忽略了这一小块水泥地的存在,这从他的眼神里可以看出来,他从未正视过那里。而客人则不同,在他们发现了那个台阶以后,就时刻注视着它,然后把脚踩上去,似乎这样才稳妥。 那一日,这个台阶忽然的破碎了,当然,这个破碎的过程、结局是根子不知道的,以至于他再一次出门的时候差点跌倒,趔趄着朝前冲了几步,然后惊异地回过头。 怎么会破碎呢?热胀冷缩,把它挤啊挤、拉呀拉地弄坏了?人为的破坏,哪个受了刺激的人故意为之? 即便知道了这个台阶不存在了,可根子还是趔趄了几回,他老婆也这么抱怨,“那个台阶没了,还真不适应,我都跌倒过的。双休日里找个瓦匠再做一个吧。” “好。”根子答应了,本身,这是他也需要的台阶。老婆出门,无非买菜,一个全职的家庭妇女。他甚至比她更需要那个台阶,平均起来,他路过那个台阶的次数是老婆的两倍。 客人却没有跌倒过。 新的台阶很快做好了,一样的长、宽,一样的坡度,像是克隆出来的,只是颜色还需要长时间的磨砺,然后一步步地与以往的那个接近。只经过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的凝固,它便邦实了,继续着有棱有角。 根子又花了几天的时间来适应它,在新台阶竣工的初期,他还是趔趄了几回,若他出门的次数多一些,或许会更快地适应,又或许趔趄更多。只是,他一天只出两次门,休息日里就不出门。 老婆还是抱怨,“又跌倒了。” 一阵子过去了,就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客人,还是从来没有跌倒过。 又一日,根子打开了大门。迈出去的脚赶紧缩了回来,一帮子小孩围在那个台阶边上,唧唧喳喳的。 “这脚印是怎么弄上去的啊?”这群孩子就是在讨论这个问题,根子也蹲了下来,顺着孩子们的手势看过去。是啊,在台阶的一个拐角,有着一个浅浅的脚印。 “哪个力气大的大人踩的吧。” “谁会有这么大的劲呢?” …… 根子来了兴趣,“好小的脚啊,哪个孩子有这么大劲呢?”听不得孩子们的争论,带着疑问,他上班去了。 回家的时候,那群孩子不见了,或许他们已经知道了答案,或许这并不值得他们思考。这下他吃嘛嘛不香了,一脸的苦闷。 “怎么了?”老婆关切地问。 根子道出了原委,老婆也稀奇地叫嚷着要出去看看。看回来以后,两个人一起吃嘛嘛不香了,两张苦闷的脸,“奇怪,谁有那么大劲呢?”两口子甚至拿脚在家里的水泥地上猛跺了几脚,却没跺出个脚印来。 街道又要搞创建了,破烂的道路需要重新铺设,一节节地动起工来。在刚刚倒好的水泥路面的附近总可以看见这样的牌子——未干,严禁踩踏! 根子看见了,便绕开了。忽一日,一个孩子被伙伴们追赶,不小心踩了上去,那刚刚倒好的水泥地上面留下一串连贯的脚印。 哦,原来如此,根子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老婆。便这样,他也知道了自家台阶上为什么会留下那个脚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