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龙一族:
“老汉”家学渊源,从一篇《我的桐中情结》中窥测一二,初步验证了“老汉”之所以功力不凡的猜想。只是想不到“老汉”竟然与桐中如此缘深,一个“桐中情结”又一次给我震撼。 说到桐中情结,我一并想起了“童中”老先生(不同的是,他因故没能如愿在桐中念高中):童老先生的“桐中情结”也是深而又深,二十多年过去了,至今念念不忘,他在桐网和个人博客都写了回忆文章,还时常留下热切之词。愚以为,在桐城学子中,“桐中情结”如老汉、童中这般的绝不在少数,不过既然是“情结”,总是难以排解的,但可以化激愤为力量,凝神定气写出一篇篇美文来,对网友们来说,算是意外的“福利”吧? 本人当年学艺不精,无缘桐中,但从那以后至今每次与人叙旧聊到她,心里都有如打翻了调味罐一样的感觉,真是奇哉怪也。 赫赫有名的“桐中”啊,到底是什么让你成了这么多人此生铭记的符号呢? (窃望老汉、童老先生就“桐中情结”再发新篇章......) ---------------------------------------------------------------------------------------------------------------- 先生有误,我哪有什么"桐中情结",要有也是"范中情结",呵呵.确实曾多次提到桐中,不过是因为桐中确是家乡学子的一个梦想,故乡学校的一面旗帜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