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50|回复: 11

[转贴]舒县与龙舒县考

[复制链接]

58

主题

459

回帖

55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55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8 21: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舒县与龙舒县考



叶显山

《三国志.吴书》记载:“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这里的“庐江”指庐江郡。“舒人也”,指周瑜系东汉末年舒县人。如今地望之争,名望之争激烈,说周瑜是今舒城人,说周瑜是今庐江县人。到底周瑜是何县人氏?东汉末的“舒”,是舒城,还是庐江?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依据史志记载和历史事实,对古庐江郡舒县和龙舒县进行一次研究考证,实事求是地加以辨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古舒县即今庐江县,有史实可考

舒即庐江郡舒县。舒县,县名,考其舒县,即今安徽省庐江县,其佐证有三:

其一,舒,源于古舒国,古舒国沿革为庐江(郡)舒县。

据《安徽省志》,远古时期,庐江县境内住着蛮夷民族。夏、商、周时期,为古舒国地(都今庐江县陈埠乡城池埂,以下简称“城池埂”),现今安徽庐江县西南12公里的城池埂,大城坂遗址尚存。古舒国据《春秋》僖公三年(前657年)“徐人灭舒”。注:“舒国,即今庐江(郡)舒县”。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左传》、《史记.伍子胥列传》,舒国是郡舒中的人国,后来废舒为邑,属于楚国。秦王政,十四年(前223年),楚亡,舒邑属九注郡,汉罟庐江郡舒县。

其二,汉设舒县,庐江郡、舒县同治。

根据《安徽省志.建罟沿革志》记载:西汉高祖十年(前196)年七月,九江郡属汉,境内设舒县(治今庐江县城池埂),地名大城坂,今遗址城墙依稀可见,30米护城河尚存。元狞二年(前121年)七月,撤销江南庐江郡,在江北以原衡山郡东部与九江郡南部地区并,组建新庐江郡(治舒县)。此时庐江郡领12个县,除境外黄山、黄梅县外,在今安徽境内设10个县,它们分别是:舒县(治今庐江县陈埠乡城池村城池埂)、龙舒县、(治今舒城县龙河口)、皖县(治今潜山县梅城镇)、湖陵邑(治今太湖县东)、松滋县(治今宿松柳溪乡,古名仙田)、潜县(治今徒山县南岳乡上元街村)、襄安县[治今无为襄安镇(后王莽改为庐江亭)]、临湖县(治今无为百胜乡临湖圩山临壁村)、枞阳县(治今枞阳县城南下枞阳镇)、居巢县(治今巢湖市区东北)。

王莽建立新朝,改舒县为昆乡。

东汉复名舒县(仍治今庐江县城池埂),属扬州庐江郡(治舒县),堂和二年(88年),和帝即位,复撤销六安国,并入庐江郡(治舒),在今安徽境内10个县、侯国。它们分别是:舒县(治今庐江县陈埠乡城池村城池埂)、皖县(治今潜山县城梅城镇)、居巢侯国(治今巢湖市区东北)、临湖侯国(治今无为县湖垅百胜乡临壁村)、龙舒侯国(治今舒城县龙河口)、六安侯国(治今六安市区北西汉故址)、安风侯国(治今霍邱县邵岗乡许集村)、阳泉侯国(治今霍邱县临水镇)、襄安县(治今无为县襄安镇)、潜县(治今霍山县南岳乡上元街村)。

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四年(199年),庐江郡治迁皖城(今潜山县梅城镇),改六县为六安县。建安十九年(214年),吴拨皖城,庐江郡一分为二,吴庐江郡仍治舒(今庐江县城池埂、大城坂),魏庐江郡阳泉(今霍邱临水镇)。

魏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晋代魏,恢复舒县。此后,所经两晋,南北朝,近320余年,战乱频繁,朝代更替,疆土区域变异,庐江郡时废时宜,舒县时并时析,郡治亦不断变迁,时舒县,时可见,只有舒县(今庐江县)有“昆乡”、“昆山”、“矾场”,而龙舒县(今舒城县)是没有此地名的。

二、“舒县即舒城县”之说,显属谬误

从上文舒县考可知,汉舒县即今庐江县,非今之舒城县,对龙舒县(即今舒城县)考证如下:

第一,从舒城县建置沿革看。

舒城县,古为郡舒,后又分立舒蓼、舒庸、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国。汉置龙舒县。应劭曰:龙舒县,即郡舒之邑。《辞源》:舒鸠故城在今安徽舒城县。《安徽人物大辞典》注释:“舒城县取古龙舒县为名,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汉置龙舒县,属庐江郡。后汉改龙舒侯国,后复罟龙舒县。南朝宋废,梁时为潜县地,隋为庐江县地。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析合肥、庐江县地始置城县”。

第二,从舒城县的现存地名看。

古龙舒即今舒城县。舒城县境至今仍存有“龙舒”名,宋《太平寰宇记》:“龙舒河,在舒城县南三里”。现“龙涧口水库”即“古龙舒河”口。舒城县不仅有“龙舒河”,而且有龙舒山。《舆地记胜》:龙舒山“在县(桐城)西北三十里,与舒城、六安接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龙舒山,在安徽舒城县西南八十里,接桐城县界,即龙眠山也”。《舒城县志》有“南溪,一名欧溪,发源县西孤冲,南入巢湖,盖即龙舒之水也”。山此可见,只有龙舒县(今舒城县)有“龙舒”二字,有“龙舒山”、“龙舒河”、“龙舒水”,而舒县(今庐江县)是没有“龙舒”地名的。

三、古舒县为庐江县,古龙舒县为舒城县,考证后无争议

考证地名、县名,“事必法古,名地者必求于古”,“地近则易核,时近则易明”。杜预(222-284年)注《左传》早《太平寰宇记》700多年,他据当时史实对《左传》加以注释,以“庐江(郡)南有舒(县)城(今庐江县城池埂),舒(县)城西南有龙舒”。

光绪《安徽通志》辩讹关于“古舒县古龙舒县考”也明确记载:“旧说及府志皆以舒城为古舒县,而以庐江为古龙舒。按,萧齐志庐江郡舒县注:建元二年为郡治。《隋书》庐江县注:齐置庐江郡,梁置湘州,据隋志所云置郡之地与齐志合,是舒与庐江皆为郡治,而今之庐江即古之舒县明矣”。“又按,汉志庐江郡所领有舒、龙舒二县,杜预注庐江南有舒城,舒城西南有龙舒,明是舒县在东,龙舒在西。今舒城在庐江之西,则舒城之为龙舒尤为明证,且其县唐时所置,上取古舒(县)城为名,后人泥其名,以为即古舒县,遂反以庐江为龙舒,误矣”。

综上所述,汉置舒县(今庐江县),龙舒县、龙舒侯国(今舒城县),隋始建庐江县,唐始建舒城县。但今人看《三国志.吴书》:“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多由望文生义,见“舒”误以为今舒城县,这样缺乏考证,经讹传讹,且一误再误。诸如出现《辞海》对周瑜籍贯的错误注释。近传安徽省《史人馆》又错误地将周瑜注释为“庐江舒(今安徽舒城县)人”。实乃一讹再讹,违背史实。

“凡史志所载之州,郡、县、邑,必详其建置,释以今地”,“甚至一山、一水、一镇、一地方位偶移或分属两邑,辄列为数名数处,钩稽考证,误者正之”。根据典籍史实与遗迹考证,今庐江县就是古舒国和舒县,今舒城县即古舒庸、舒鸠等诸国和龙舒县、龙舒侯国。东汉末周瑜亦应正之为“庐江(郡)舒(今安徽省庐江县)人也”。






[此帖子已被 桐溪桥畔柳 在 2006-5-28 21:53:14 编辑过]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闲人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终身荣誉活动大师版主桐网元老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8 21: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庐江(郡)舒(今安徽省庐江县)人也未必妥当!

当时的舒县很大,桐城也在其中。从后来周瑜人居巢(桐城南)长来看,不排除周为桐城人的可能性。

至少我们可以说周瑜是我们这一带人。呵呵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6

主题

1395

回帖

2642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642

论坛建设活动大师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9 08: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刚刚在书店翻的《舆地纪胜》,第二十卷,说周瑜是桐城人还是和桐城有关,我也忘记了哦^_^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闲人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终身荣誉活动大师版主桐网元老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9 09: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城县志:

周荣 字平孙,东汉庐江舒(今桐城)人。因受举荐而获“明经”,招至司徒袁安府任事。和帝时,外戚窦景、窦宪兄弟擅政作恶,袁对窦曾作多次参奏,所作本章,均出周荣手草,窦氏垮台后,周荣名声显扬。历任尚书令、郾城令、颍州和山阳太守,卒于家。

  周景 (?—168)字仲飨,周荣孙,先被征召至大将军梁冀府中任事,升任豫州刺史、河内太守。后至京,为将作大匠,掌管宫室、宗庙、路寝、陵园的土木营建。东汉延熹六年(163),任司空。时宦官擅政,任人唯亲。他上任后,联络太尉杨秉共同举奏,自将军牧守以下被免官五十余人,受到朝野赞扬。官至太尉。卒后,追封为安阳乡侯。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闲人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终身荣誉活动大师版主桐网元老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9 10: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周荣--周兴--周景--周忠
周荣--周兴--周*---周异--周瑜


也就是说周瑜是周荣玄孙。

不知桐城县志何以证明周氏家族是桐城人?既然周荣在列,何不将周瑜同列县志。

从目前的史料看,周瑜有可能是桐城人。如无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庐江一说还是比较可信的。

[此帖子已被 同安闲人 在 2006-5-29 10:20:03 编辑过]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6

主题

1395

回帖

2642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642

论坛建设活动大师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9 10: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是桐城人,有这书的再翻翻看看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闲人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终身荣誉活动大师版主桐网元老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9 10: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这个可能,甚至枞阳麒麟、钱桥都有可能,虽然可能性不大,但谁敢说就一定不是呢。从目前的资料看,60%的可能是庐江人,30%的可能是桐城的,10%的可能是舒城、潜山、枞阳的。

但大致可以肯定一点,周瑜家在孔城河边!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闲人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终身荣誉活动大师版主桐网元老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9 10: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城池乡在哪儿,注意孔城河,当年庐江郡的护城河。
[img]images/upfile/2006-5/2006529102623.jpg[/img]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闲人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终身荣誉活动大师版主桐网元老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9 10: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志》: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

“有周瑜者,与策同年,亦英达夙成,闻策声闻,自舒来造焉。”

“坚初兴义兵,策将母徙居舒,与周瑜相友,收合士大夫,江、淮间人咸向之。”

“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
“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73

主题

3631

回帖

4823

积分

超级版主

闲人

Rank: 8Rank: 8

积分
4823

终身荣誉活动大师版主桐网元老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9 10: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周瑜为庐江舒人是肯定的,舒县在庐江城池乡也是学者公认的。

鲁肃南来之地即周瑜所领居巢,此居巢乃袁术所建。从吕亭一带丰富的鲁肃遗迹、传说看,似乎应在桐城。

这个居巢和居巢候国是不是同一个地方?秦末居巢与古巢国又在哪里?三国志上汉代的居巢指的更象今巢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