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461
- 积分
- 1370
- 威望
- 25346
- 桐币
- 572
- 激情
- 76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8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9-25
桐网嘉宾
- 积分
- 1370
鲜花( 0) 鸡蛋( 0)
|
[size=4]军旅词作家薛锡祥作品朗诵演唱会在上海举行(图)
薛锡祥在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宋忠伟摄
●本报特约通讯员 宋忠伟
春节前夕,军旅词作家薛锡祥作品朗诵演唱会在上海蓝天剧场隆重举行,著名表演艺术家、军旅歌唱家和著名节目主持人孙道临、程志、张迈、张培等朗诵、演唱了薛锡祥的部分诗歌、歌词作品。
薛锡祥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文化工作教研室副教授,头衔有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等。
说起薛锡祥的处女作,要追溯到他的初中年代。1958年,前苏联载人火箭发射升天,薛锡祥随即写诗一首:“苏联火箭升天空/嫦娥吴刚喜在心/举杯捧花来迎接/欢迎客人入月宫”。这首小诗在校刊《铁花》发表后,被安徽日报社一位编辑看中,配画发表在《安徽日报》上,此事在同学们之间传为佳话,之后他便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
薛锡祥1944年出生于安徽桐城,自小受高尔基、高玉宝等文学巨匠的影响和桐城派文风的熏陶。1962年,尚读高中的他带着要成为“第二个高玉宝”的梦想应征入伍。训练间隙、执勤之余,他总不忘拿起笔来,一一记录下他对缤纷军营和沸腾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思。作诗、写歌词几乎成了他闲暇时间的所有内容,也成为他军旅生涯中的最大乐趣。为了弥补文化知识的匮乏,他利用点滴时间自学了大学课程,研读了文艺理论、文艺创作等方面的知识。上天总是青睐勤奋的人。在薛锡祥入伍的第二年,他创作的组诗《碧空雄鹰》(外三首)发表在《浙江日报》。激动之余,他将这组诗寄给中学时的班主任张钟涛先生,感谢他的辛勤教育。此后,他创作的诗作《新兵乐》、《当兵为了谁》和《八一抒怀》等也陆续发表在《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和《雨花》等报刊上,赢得了“枪杆诗人”的美誉。1965年,由于他才华出众,成绩突出,被破格提拔为干部,并被调入南空文工团,从事专业创作。
新的起点要有新的标准和新的姿态。薛锡祥深感部队首长对自己的栽培和厚望,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把火一样的热情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在中国音协《歌曲》、《词刊》编辑部等九家单位发起的全国征歌活动中,由他作词的歌曲《杏花雨》获得全国一等奖;《牧归》在由五家媒体举办的“青春之声”音乐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竹乡傍晚》在中国音协、上海电视台等五家单位举办的全国歌曲比赛中获得全国优秀歌曲奖;《参军到部队》、《新兵乐》和《新兵谣》等获得解放军歌曲“优秀歌曲奖”;《雷达兵之歌》、《高射兵之歌》和《我爱我的枪、我爱我的炮》等歌曲,被空军推荐为部队演唱歌曲。《春柳吟》、《向着大海诉说》等一大批诗歌、散文、随笔也屡屡刊于报端,录于磁带光盘,播于电台荧屏。
“在我的眼里,生活是美好的,生活给予我太多的感悟、灵动”,薛锡祥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热爱生活,生活的激流时时冲击着我的心灵大海,我的词和诗总是有感而发。既然是歌手,就应该歌唱;既然是诗人,就不该沉默。我要在时代的大合唱中做一个飞翔的音符。”外表壮实魁梧的薛锡祥,感情却相当细腻,内心经常充盈着对生活、对万物的感动。
火热的军营生活时常使薛锡祥迸发创作的灵感和冲动。尽管他已近花甲之年,但仍坚持每年下部队体验生活。他说作为一名部队文化工作教员,应该多为部队、为战士创作精神食粮。到陆军,他必然要到前哨阵地看看,钻钻壕沟、猫儿洞;去海军,他也要登上舰艇甲板,在大海上“冲冲浪”。他说要亲自尝尝“人说水兵苦/苦在出海炼筋骨/云水蒸烈日/惊涛擂响鼓/身在舰上摇/舰在浪中煮/摇得天昏地也暗/舞得苦胆敢吐出”的滋味。他到过西藏的边防哨卡,亲身体验了氧气稀薄的艰苦,感动于官兵在生命禁区的奉献精神;他去过西沙,知道那里的淡水要从三亚运去,知道了官兵吃水、洗澡的艰难;他还在深圳、珠海,感受官兵在灯红酒绿面前,甘于寂寞、不为所动的高尚品质……官兵们生活的激流,像一朵朵绽放的绚丽多彩的浪花,每每让他不能自已。每到这时,也只有到这时,他才能伏案奋笔疾书。多年来,他创作了一大批反映基层部队、官兵以及官兵家属的精品力作。2001年,薛锡祥应上海市征兵办公室的邀请,写一首反映征兵的歌曲。他在采访了许多妈妈送儿参军的故事后,含着热泪写下一首感人至深的《铸长城》,道出了万千母亲对儿女的期盼、对军队的寄托、对长城的热爱之情,歌曲被东方电视台制作成MTV并在央视滚动播出。“几回回边关来/几回回又分开/你爱边关山水绿/你把战友挂心怀/我理解你的心/我懂得你的爱/你像那攀枝花/红红火火开不败……”这首凝结薛锡祥对军嫂无限敬重的歌曲《我懂得你的爱》,唱出了军嫂对守卫边关夫君的殷殷思念之情,被电视剧《边关情》选为主题歌。
薛锡祥1986年调入学院文化工作教研室任教,担任《文艺理论基本知识》、《演讲艺术与策划组织》和《电视专题片脚本的写作》等课程的授课任务,平时虽忙碌于教书育人,但他仍没有放弃手中的笔。几十年来,薛锡祥用心躬耕于诗与词的天地中,春华秋实,硕果压枝。先后在军内外报刊、电台、电视台和音像出版社刊登、播放诗歌、歌词、电视片文字脚本等作品1800余件,其中90余件在全国省市以上获奖,20余首歌词被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和上海东方电视台等制作成MTV。在1999年亚洲音乐节上,由他作词的《我们的中国》,荣膺“十大金曲奖”、“最佳作词奖”、“群众最喜爱的歌曲奖”三项大奖。出版有《风雪莽昆仑》、《心灵的广场》、《生命的放飞》等文学专著。由于薛锡祥在文艺创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先后荣立四次三等功,并被上海音乐家协会评为德艺双馨会员。
[/siz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