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2264
- 积分
- 22
- 威望
- 195
- 桐币
- 0
- 激情
- 0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8-16
文都童生
- 积分
- 22
鲜花( 0) 鸡蛋( 0)
|
上个月底的时候,去了趟桐城,有幸玩了桐城的几个景点,至今回想,仍感兴趣。桐城素有:“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之称。 桐城名源于春秋桐国与西汉桐乡,隋朝至德二年置桐城县,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桐城县升格为桐城市(县级市)。 “桐梓晴岚”,是桐城八景之一。桐梓山在城东三十里的地方,山上常有云气,峰峦明秀,眺望晴岚尤佳。前人有诗:“谁将双树作山名?最爱山光日日晴。爽气初升林际碧,夕阳犹在望中清。” 桐梓——可能是由古代桐子国转称而来。北宋皇祐年间。桐城属舒州。王安石任舒州通判,嫌其地僻,称为荒州。他初到任时称:“行问啬夫多不记,坐论公瑾少能谈。只愁地僻无宾客,旧学从谁得指南?”诗中的啬夫,指的是汉代的朱邑,舒人,初为桐乡啬夫(乡管),居管清正,举为贤良,任北海太守、大司农,有惠政,为吏民所崇敬。死后,葬于桐乡,立祠祭祀。公瑾,指三国的周瑜,舒人。王安石以为对本地历史文人都不甚了解,说明文学名士之少。后来则出现了中国文学历史上著名的以方苞为代表的“桐城派”,成为天下文人荟集之地。 桐城文化发达,文人学士辈出,民间有:“贵士尊贤”,读书成风。清道光《桐城县志》:“子弟无贫富,皆教之读。通衢曲巷,书声半夜不绝。。。。。。明以来多讲性理之学,近时究究经术,多习考据,其以诗古文词闻于艺苑者尤多。” 明清之际,以方以智为先驱,逐渐形成“桐城派”,在清朝二百多年间,始终是散文的主要流派。“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可见其影响之大。 改革开放以来,桐城人高分考取的大学生比例,在全国也是高者之一。京城国家机关中,司局及以上的干部有150多人。2000年暑假的时候,我从北京出差回来,在软卧车厢里,我就碰见了北京市政府办公室的一位副主任(副局级),家就是桐城人。我和他熟识,是由于我们在交谈中,他无意中提到了我们国家局技术改造司的司长的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后来我了解到他和我们那位司长是一个村子里的人,这个150多人的数字就是这位副主任提供的。那次我是带着儿子一起去的北京,他还批评我,不该让儿子乘软卧,使孩子养成了娇气的习惯。 桐城市内有一条街,叫“六尺巷”,据《桐城县志略》和姚永朴《旧闻随笔》载:清朝乾隆年间,张英在桐城的府第北边有一块空地,与吴家相邻。吴家盖屋起墙,想越界占用,于是两家发生在争执。张英时为清康熙年间进士,乾隆年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其子是保和殿大学士,加太保。可以说,张家官大势大,这场争执对于张家人来说,根本没把吴家放在眼里。但是,吴家也非等闲之辈,乃是桐城的富户,在地方上也是有钱有势的人家。两家势均力敌,各不相让。告到县衙,县官也左右为难,不能决断。情急之中,张家人修书一封,寄送京城张英。张英为官几十年,尤以重修身养性,从不以势压人。接到家书、心平如水,提笔批诗一首寄回。诗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接到诗书后,毅然退让三尺,以便成人之美。吴家人本以为张英会以势压人,豁出去也要较量一番。没想到张英“宰相肚里能撑船”,轻而易举地解开了这个死结。感愧之余,也将墙基退让三尺。于是就有了这条六尺巷,也就有了这千古传诵的六尺巷佳话。 以前的论坛上常有争执,而且有时非要争个我对你错来才痛快,那些争论又不是什么大是大非问题,闹个脸红脖子粗的干嘛?何不学习一下古人张英,也来个退让三分呢! 桐城市内有座文庙,它始建于元朝元延初年,为元、明、清以来桐城祭孔的礼制性建筑群。占地面积425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3平方米。由文庙门楼、棂星门、状元桥、泮池、大成门、月台、祭坛、大成殿、崇圣祠、土神祠等古建筑群构成,四周筑有“官墙万仞”的外墙。有“桐城派文物陈列馆”、“桐城文物精品展馆”、《黄梅戏》著名表演艺术家“严凤英艺术生涯陈列室”等展览对游人开放。是悠久丰厚的桐城文化的标志,饮誉海内外的“桐城派”的象征,古代寺庙的经典,皖中大地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桐城,这里山清水秀,人文及自然景观丰富耀眼,来这里绝对是陶冶自己情趣的绝好地方。
[此帖子已被 益星 在 2005-9-16 16:02:53 编辑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