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753
- 积分
- 32
- 威望
- 115
- 桐币
- 0
- 激情
- 0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6-9
文都童生
- 积分
- 32
鲜花( 0) 鸡蛋( 0)
|
陶 冲 一 日
舒芜先生曾在《桐城文物志》一书的序言里这样写道:“如果我小时候就有这一部书在手,虽然未必一定当时便按迹寻踪,一一亲历,但身在家乡,印象总深切得多。……桐城是历史文化名城,我们小时候在家乡尚可以实地感到那种文化气氛。……生活在家乡的青年,现在如能从本书中重新领略桐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那种气氛,哪怕只是百分之一二,对他们的成长是有益的……” 我虽已不是青年,但正是有感于舒芜先生的这段文字,才发起愿心,要对家乡的历史文化遗存“按迹寻踪,一一亲历”。 这个周未,适逢重阳,我要去寻找一个古驿,凭吊几个古人,兼而游览一番桐城西部的秀山丽水,感受一番桐城西乡的风土人情。 古驿名曰陶冲驿,是现有史料记载中桐城最早的驿站。始建于元代,原名沙口陂驿。明洪武十五年改置为陶冲驿。从此陶冲这个名字便延续下来,直到如今。如今驿站虽早已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但陶冲这个地名总还能叫人想起从前,老辈人也还会在不经意间将陶冲镇说成陶冲驿。 所以,当我坐着现代化的面包车,行驶在柏油摊铺的桐(城)潜(山)公路上时,我的思绪却像走上了时空邃道。我分明坐在一辆四轮马车上,身边都是些青衫古人。不时有飞奔的快马从车旁掠过,那是些身背信袋的驿使,他们五里一亭,十里一铺地飞奔着,遇亭饮水,遇铺喂马,遇到驿站则吃饭歇宿。若有紧急情况,便歇马不歇人,或者换人换马,日夜兼程。这就是古代驿铺的功能。 桐潜路的路线即是古时桐城的西南大道,它经过县城与北路大道相衔接,是一条连接南北“七省通衢”的通京大道,也就是如今所谓的“国道”。粤闽赣浙等南方诸省的官员、商贾或者士庶行人,前往京师北方,必得走此大道。进入桐城的第一站便是“陶冲驿”。不难想见,当年的陶冲是何等的繁华。光是驿站编制,就有驿丞一员,驿吏数员,额马五十二匹,马夫三十四名,差夫二十四名。还有那宽阔明亮的驿站站房,厅堂、客舍、库房、马厩。还有那伏虎山下,一望数里的牧马场。 车停,下车,我已无法走进驿站,因为驿站已成为历史,已于清光绪末年废置。如今在驿站的遗址上建起了陶冲初中,牧马场也已改造成良田。但我一点儿也不遗憾,社会在前进,历史在发展。寻古,尽可发思古之幽情,却不必作无谓之叹。放眼如今的陶冲镇,交通便利,教育发达,山水迤逦,环境幽雅,民营经济红红火火,镇村百姓安居乐业。这又岂是马蹄得得,尘土飞扬的旧朝古代可以比拟的。 寻过了古驿,附近还有几处古迹可堪一览,那就是狮子山商周遗址、王屋寺塔墓群以及太平军丰家寨旧址和军帅丰谋故居。 丰谋是我此行要凭吊的几个古人之一,此人原是清朝秀才,本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之人,只因考场腐败,在咸丰二年的乡试中,副考官拟取在前茅,最后却被主考官莫名其妙掇落。从此,抨击时弊,愤世嫉俗,“痛清廷之政废,悯民族之夷沦”。终于于咸丰四年往投太平军,参加了天朝乡试,被封为军帅,人称天朝举人。丰谟就职军帅后,打土豪分田地,推行天朝田亩制度,在桐城西乡一带政绩斐然,又在陶冲修建丰家寨,组建太平军,与清军对垒,曾在桐城境内打过多次胜战。后来,太平天国式微,咸丰八年,丰谋也被清兵捕杀。除了政绩战功而外,丰谋还是桐城文化史上的一个著名诗人,有丰谋诗集存世。 离开丰谋故居,此地值得凭吊的还有乔公墓、江皋墓和花果山烈士陵园,前二者都是桐城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后者是抗日战争时期23位烈士的安魂之地。 一整个上午的寻古思幽,似乎已将此地的历史读尽,读不尽的是民俗风情。中午,在一户村民家就餐,吃的是地道的农家饭菜,听的是西乡方言的民间轶闻。乡人们告诉我,此地有风景名胜多处,像什么姜子牙的钓鱼台、关云长的神仙搭脚,还有什么天鹅孵蛋、石笋林等等,最美的要算是三道岩了,有华东九寨沟之称,早在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大家“三苏”和黄庭坚就来过此地。 如此一说,岂能不勾起我的游兴。饭后即往三道岩。 所谓三道岩其实是一组瀑布群,瀑分三道,因有此谓。 在大鼓石下车,可别忘了去敲一下石鼓。这石鼓其实是一块硕大的山岩,不知为什么,这山岩却有一处是中空的,所以随便拿起一块石头来击打它,便能听到“咚咚”的声音,如打鼓一般。游人们总要围着山岩左看右看,想不通为什么一块完整的岩石会是空心的。 从大鼓石开始,便是进山的路了。山路渐行渐深,始终不离山谷中的一条河流,此河名曰军屯河,当年太平军在此河谷中屯军扎寨,因而得名。 第一道瀑布在下岩,岩高百米,瀑宽数丈,下有浅潭,其水如碧。胆大的人顺着百米高岩攀援而上,虽是手脚并用,却是当今非常流行的攀岩运动。 今秋少雨,河谷中的水量并不丰沛,这时候你可以舍弃山道,就顺着河谷往山走,谷中怪石 嵯峨,杂花生树,蹀躞其间,穿梭迂回,可不与九寨沟有几分神似? 中岩是一大块龙形青石,龙头龙眼龙爪龙鳞龙身龙尾色色俱全,那清冽的山水从青石上流过,更显得那龙游曳生姿,活灵活现。水流从龙口中奔突而下,跌入岩下的一口深渊,是为龙潭。 上岩是一道二迭瀑,头迭是一块凌空飞石,那瀑飞流直下,碎珠浅玉;二迭是一堵瀑墙,瀑成人字形,故名人字瀑。 攀上这道瀑顶,其实也就到了山顶了。重阳登高,极目远眺,桐(城)怀(宁)潜(山)三地都在视野之中了,心胸能不豁然开阔。 回望来路,河谷逶迤如蛇,三道岩尽在脚下。细细品味,除了那三道可堪称道的瀑布之处,下岩到中岩、中岩到上岩之间其实还有若干道浅小的瀑布,因落差不够高,气势不够雄,便被忽略不计了。然而这些小瀑自有其玲珑精巧之处,它们像串珠一般将三道岩连缀起来,使这一绵延数公里的瀑布群步步有景,处处可看。 下山不必走回头路,从山背后的江(岭)大(唐)公路乘车,不过半小时,就可返回陶冲镇。 在镇上酒家吃了晚饭,我真想找家旅店住下来,好体味一下古驿夜宿的滋味。可惜红尘锁事,明日还要忙碌。于是,驱车返回。 陶冲一日,是赴古人的一个约会,也是赴山水的一个邀请。 都说春天的三道岩最美,那么待到。 山花烂漫时,水量丰沛,我会再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