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童中

[原创]当代桐城人

[复制链接]

2

主题

30

回帖

32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3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7-10 00: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有光—— 男,1931年2月生,安徽桐城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陈之佛故居文保所顾问,中原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

主题

30

回帖

32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3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7-10 00: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梦,1962年6月生,安徽桐城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首届作家班。系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桐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现供职于桐城市交通局。已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诗歌报》、《星星》等全国各地报刊公开发表诗歌200余首,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80余万字。作品收入《中国当代新诗大观》、《当代青年诗人自荐代表作选》、《女性爱情诗抄》等30余种选集。1989年获“庄重文文学奖学金奖”,诗作获奖10余次。出版诗集《白梦真情诗选》。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

主题

30

回帖

32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3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7-10 01: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方锦, 男, 汉族,1949年9月生, 安徽桐城人 ,大学文化,1993年12月4日调入亳州市旅游局工作 , 现任市旅游局副局长 ,党组副书记 ,主持工作。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

主题

30

回帖

32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3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7-10 01: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余徐刚,1980年生于安徽桐城,现就读于安庆师范学院美术系。——《海子传》作者。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

主题

30

回帖

32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3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7-10 01: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章钢,男,1958年4月出生,安徽桐城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法学学士。现任宣城市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1976年1月参加工作。1976年1月—1978年1月,在桐城县龙头公社下放知青;1978年1月—1982年2月,在安徽师范大学政教系政教专业学习;1982年2月—1983年6月,贵池县殷汇中学教师;1983年6月—1990年10月,分别在桐城县委任宣传部干事、理论科科长、副主任兼秘书科长、政研室主任;1990年10月—1996年11月,分别在任桐城县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县委副书记、县政府代县长、县政府县长;1996年11月—1997年6月,任桐城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1997年6月—1999年4月,任潜山县委书记;1999年—2001年7月,分别任安庆市政府副市长兼潜山县委书记、安庆市政府副市长兼秘书长、党组成员、市政府咨询委副主任;2001年7月—2004年2月,任安庆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安庆市八届市委委员;2004年2月至今,任宣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负责市政府常务工作,分管政府办公室、财政、税务、建设、国土资源、统计、法制、机关事务管理、政务服务、开发区等方面工作,联系军分区。
????分管政府办(法制办、目标办)、开发区管委会、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建委、国土资源局、统计局、行管局、政务服务中心、咨询委。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

主题

30

回帖

32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3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7-10 01: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天扬,男,汉族,1952年6月生,安徽桐城人,197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11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政法专业毕业,大学学历。
  现任成都市委常委,四川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成都军分区政委。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

主题

30

回帖

32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3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7-10 01: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江飞,男,1981年生,安徽桐城人,已在《散文》、《散文诗》等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若干,有作品入选《2003:文学中国》、《〈散文〉2003年精选集》、《2001中国年度最佳散文诗》、《安徽现代诗选》等。现居安庆。

地址:安徽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邮编:246003


邮箱:jiangfei2004158@sina.com


[此帖子已被 桐乡书院 在 2005-7-10 1:34:19 编辑过]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

主题

30

回帖

32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3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7-10 01: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储波,1944年出生,安徽桐城人。196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水利工程系,同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湖南省岳阳市市长,中共湖南省岳阳市委书记,湖南省常务副省长,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1999年2月,在湖南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当选为湖南省省长。2001年8月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委员、常委、书记。是中共十三大代表,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人民网资料)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

主题

30

回帖

32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3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7-10 01: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吴鹏森,男,1957年生,安徽桐城人。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社会学院兼职教授,曾任经济法政学院副院长兼政治系主任,现为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理事,省农村社会学会副会长,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省高校“两课”指导委员会委员,享受省政府津贴。主编、合著10余部著作与教材,发表论文50余篇。承担过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政府和省教委科研项目研究课题十余项。目前正在主持或独立承担4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作品十余次获得全国、省政府、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奖,并获全国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三等奖等。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

主题

30

回帖

32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3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7-10 02: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汪青松:从普通民师到大学名师



他有一个像许多人一样普通的少年和青年时代,在学习和学术的道路上,通过不懈努力和奋斗,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人生飞跃。从一名普通的中学民师成长为学术成就斐然的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获得“安徽省高校首届教学名师奖”。他与陈贤忠教授合著的《邓小平理论概论》一书已成为安徽省高校的通用教材;由他主编的理论专著《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荣获安徽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成为安徽省高校精品课程。他的最新专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书,更是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使安庆师范学院这门学科的研究站到了“国家队”的水平上。他本人也于今年5月被批准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首席专家”──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他”,正是安庆师范学院院长、政治学教授汪青松。

从零开始,普通是他人生的第一道门槛

汪青松教授的童年是很清苦的。1956年出生的他,注定要享受这个时代所特有的种种烙印。他的家坐落于安徽省桐城县青草乡,一个文风悠久、历史传说很丰富的田园之乡。青青的草野,满目的庄稼,充满韵味的流水,这些是他小时见得最多的乡间事物。汪青松在家为长子,他下有一妹汪星,一位弟弟汪 。从小就聪明懂事的他,除了帮助弟妹学习外,还经常帮助母亲下田干农活。他的父亲汪植培远在外地一家单位工作,工作繁忙,极少回家,家庭的重担都落在母亲与长子汪青松的肩上。正是这样艰苦的环境,从小炼就了汪青松的性格,坚强,自立,不畏困难,有一种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在青草小学读完小学后,他随父来到怀宁中学读书。毕业后,因他成绩优秀,被学校留下作为民办教师。
在怀宁中学担任一年的民办教师后,汪青松又回到故乡青草初中担任了两年的民办教师。他的住所是一间很破旧的宿舍,每晚夜幕降临,他就端坐于昏黄的灯光下,勤奋地读书,为学生们批改作业。实在累时,就喝上几口开水,一为解饥,二为解困。有天,他从学校图书室里找到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回到宿舍后,连饭也没顾上去吃,就先“吃”起了这部曾影响整整一代中国人的世界名著。主人公的形象在他的眼前跳跃着,在他心中化作了巨大的内动力。他将高尔基的一句醒世名言剪贴下来,贴到自己的办公桌前:“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能熄灭,也可能燃烧起来,而使它成为熊熊大火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劳动,再劳动。”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汪青松兴奋不已,通过半年的刻苦自学,在1977年2月的高考中,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安徽师范大学,翻开人生崭新的一页。从此,在高校这个人生的大舞台上,汪青松叩开了一扇扇知识的大门,知识的斑斓世界成为他心中的一个个梦想。
留任高校,他与自己的事业“邂逅”
1982年1月,汪青松从安徽师范大学政治系毕业。因他学习成绩优秀,便被留校担任助教。同时开始世界社会主义亦即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工作。岗位角色的转换,需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汪青松凭着聪慧和才干,迅速完成了从一名学生向教学工作者的转换,在教学上兢兢业业,虚心向老教授请教。1982年到1989年这段时间,汪青松主要着手于世界社会主义的基础理论研究,进行知识的储备和发掘。
198 年,汪青松有了自己的家。尽管住房面积很小,只有21平米,但这间小小的斗室不但充满了爱的温馨,也充满了学术味。他和妻子、儿子挤在一起,也和书籍资料挤在一起,当他深夜埋头于书桌上,分不清哪是书籍哪是他了。1997年夏天,有位省教育工委的负责同志来到安徽师范大学考察,当得知青年教师汪青松的学术情况时,饶有兴趣地提出,要上汪青松的家里看看。结果一看,让这位负责人吓了一跳!很感动地说:“真没想到,你在这么狭小的环境里,做出了这么多的学问!”而汪青松不以为然,他深深理解当时高校的条件,没有半点怨言。从1987年一直住到1998年他调离安徽师范大学。这期间,1995年因他学术成就突出,被安徽师范大学破格晋升为教授,那间21平米的低矮小屋见证了他人生中一段艰辛的里程。
音乐家舒曼谈及这种勤奋时,有过一句至理名言:“勤勉而顽强地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汪青松正是这样做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汪青松在安徽师范大学一直从事《国际共产主义》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由于这门学科的理论性较强,又需要较好的宏观视野,汪青松的教学任务并不轻松。最关键之处是如何将一门枯燥乏味的理论学科讲得有声有色,富有活力而有生气。汪青松讲课的特点是善于引经据典,出入于现实,不脱离实际,因而他教过的课都让学生学得进去,用得起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由于苏联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严重受挫,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却振兴并崛起。汪青松也从世界社会主义的教学工作转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学与研究。
1992年,汪青松从一名普通教师直接提拔为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他的肩上有了两副担子,他一面忙于学校的宣传工作,一面在学术教研上继续倾注心血。1993年开始,他给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本科生讲授《邓小平理论》。1995年,被破格晋升为正职教授后,于1996年开始给中共党史硕士生讲授《邓小平理论专题研究》。1997年,汪青松还先后主持了多项教育部和省级项目研究,参与了两项国家社科基金的项目研究,主持了安徽省重点扶持学科《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的建设。并于这年,他成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学术大成,他成为全省高校名师

1998年7月,汪青松由安徽师范大学宣传部副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的岗位上调入安庆师范学院担任副院长。他在人生的阶梯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安庆是他的故乡,他始终对故乡充满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因为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太深邃了,需要后继者的生发和续写。
他带着这种责任回到了安庆师范学院,与他同行的学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立即成为安庆师范学院的重点学科。他对这门学科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并准备进一步将它打造成精品学科、亮点工程。担任副院长后,他的行政工作多了,把做研究工作的时间都放在了夜间。他独撰的几篇论文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如《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与西方现代化理论比较分析》一文,发于《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6期上,之后获得1999年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2001年安徽省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当代中国两次改革的主要特点及历史经验》在《安庆师范学院》1999年第5期登载后,被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转载,评为2000年安徽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优秀文章一等奖;《江泽民对新时期统一战线任务的新概括》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上刊登后,获得中共中央统战部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这些重要论文的发表,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建设,提高了学术影响。
2000年,由汪青松主持申报的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课题《师范院校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被国家教育部批准立项,于当年在安庆师范学院内开设了综合文科班。综合文科班改革确立的目标是培养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在综合文科班改革中,汪青松努力走课程整体化、弘扬人文精神的路子。他被合肥工业大学聘为授课教授后,给合工大硕士生讲课时,他总是注意将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联系起来,把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综合起来讲授,最后再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放在一起开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这样理论上环环相扣,实践上层层相映的新颖教法受到了合工大硕士生的特别欢迎。汪青松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理论课教学和研究,难就难在它的针对性、前沿性、前瞻性上,只有对这些理论知识的最新动态和宏观景象有了精准的把握之后,才可能发挥出自己的教学特色,为学生们所喜闻乐用。”要做到教学与研究上的“与时俱进”,汪青松教授在自己理论知识的学习上也一直保持着“与时俱进”。他从安徽师范大学时的世界社会主义到邓小平特色理论,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目前党的先进性教育,他始终站在我党政治理论的前沿位置,让政治理论与时代一道前进。从1982年他研究开始,汪青松教授已在全国公开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国家级重点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10多部,他所带领的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已成为安庆师范学院唯一的省重点文科学科。他本人也成为安徽省高校首届7名“教学名师”奖获奖者之一。

目标在前,他勇立国家队学术前沿

汪青松教授总结自己的理论教学与研究历程时,很有感触地总结为“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是从他1982年留校任教开始到1992年,这十年他主要是从事世界社会主义的教学与基础研究,是他学术事业的起航阶段。他在安徽师范大学那片学海里顺利地扬起了风帆。1993年到2003年是他的“第二个十年”,在这十年里,他完成了由世界社会主义向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具体地研究了邓小平特色理论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典型的“当代史”,当今中国正在发展的历史。从2003年开始,汪青松教授的科研已站到了“国家队”的行列中,成为我国当代政治理论研究的权威人士之一。
现为安庆师范学院院长的汪青松,一肩多担,承担着行政管理、科研、教学三大任务。在诸多行政事务缠身的情况下,他仍坚持科研与教学任务。每天晚上,看书,写作论文,要忙到深夜一、两点钟才能入睡,他的脑子里从来就没有双休日的概念,他将自己的全部业余时间投入到科研中。身为院长,他现在每周仍上三节课。2004年安庆师范学院与安徽师大联合开招硕士生后,汪青松教授又带了三名硕士生。他像一部不知疲倦的机器在高速运转着,为了尽快实现安庆师范学院由本科生教育向研究生教育的转变,他本人也在不断地充电,目前正师从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杨善林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他每周要往返合肥一次,到合工大去听课,他读博的专业方向是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他想将国内最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引入到安庆师范学院。2003年 月,汪青松教授作为全省优秀学科带头人,参加了高校代表团赴欧考察。到达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等高教先进国家后,汪青松在考察了解的同时,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记本,他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刻的教育思想和自己的点滴感悟全部记录在本,带回了学校,组织学院管理层学习,希望早日将安庆师范学院打造成全省的名牌高校。
去年底,汪青松的一本理论专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新鲜出炉。该书从世界与中国、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轨迹,视野开阔,论证深刻,极具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李忠杰教授为该书作序。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占安教授等多位权威学术人士,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月 日的《人民日报》对这本专著发表了评论文章,认为是对我国当前人文学科研究上的一项新贡献。
2005年5月,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领导小组,正式批准汪青松为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经典作家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这标志着安庆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现了国家级重大项目零的突破。这项重大基金项目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为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而新设立的项目类别,旨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社会科学的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汪青松教授所以能获得这样重大的项目,实乃整个学院的一项荣誉,使学院的人文研究一下子站到了“国家队”的位置上。近日,汪青松教授上报的《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研究》又获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基金赞助,为安庆师范学院的人文研究再添一份喜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汪青松教授一直求索不止。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是带着对党的感激之情来从事这项研究的。我的心灵体会是,自己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从小接受毛泽东思想教育;没有邓小平恢复高考,就没有我上大学的机会;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党和组织的培养下,我从中学民办教师成长为高校“教学名师”。我深切感受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理论旗帜、民族精神支柱和社会主义建设行动指南的意义。我是带着对党的感激之情、怀着对中国化马克思思主义的激情,来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学的,我的一切成就归功于党!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