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zjs

[小说节选] 本来叫《紫禁城的刀光剑影》怎么也改名叫《康熙大帝》了?

[复制链接]

194

主题

1716

回帖

191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910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4-30 11: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八 趁边乱太子私调兵 察秋毫皇上施君威            <br><br>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阿哥党的几个重要人物聚集在白云观里,等候着暗杀胤祥的消<br>息。却不料,暗藏在胤祥府里当二管家的贾平,气急败坏地跑来报信说,十三爷平安无恙,<br>紫姑却自杀身亡了。<br><br>    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把哥几个全都打懵了。老八命令贾平立刻回去,他自己却陷入了<br>沉思。<br><br>    老十四阴沉地说:“八哥,小弟有个主意,咱们给他来个一不做,二不休……”<br><br>    他突然停下了。老八看了一下老十四那狰狞的面孔,催促着:“说呀,十四弟,说出来<br>大家商量嘛。”<br><br>    “好。今日父皇命我管理兵部,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依我说,干脆,发兵符调兵<br>入京,来一次玄武门兵变,一勺子烩了他们,扶八哥登基!”<br><br>    一言既出,满座震惊。一勺子烩,那不是把康熙皇上也包括进去了吗?老九颤声问道:<br><br>    “十四弟,你刚到兵部,有这把握吗?九城兵马司,赵逢春的善扑营,还有隆科多的人<br>马和大内侍卫,都能听你的调遣吗?”<br><br>    老八摇头苦笑着说:“十四弟呀,你想过没有,弑君谋位是个什么名声。真要这样,你<br>来当皇上好了,我老八决不会干。”<br><br>    老十四胸有成竹:“哎,八哥、九哥,你们的担心都是多余的。自古以来,成者王侯败<br>者贼。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世谁说什么了?我已经盘算好了,京师附近,忠于皇<br>上的部队,约有一万人。隆科多虽掌握了两万人马,可是他脚踩两只船,咱们可以争取他按<br>兵不动。西山锐健营是咱们的人,加上咱哥们几个府里的亲兵侍卫,少说也有八千以上。我<br>以兵部名义发下虎符,诈称京城有人叛乱,把锐健营调进来,清君侧,除叛逆。兵贵神速,<br>只要先走一招,封了养心殿和毓庆宫,挟天子以令诸侯,谁敢说半个不字?!再说,咱们也<br>用不着弑君。老爷子坐江山五十年了,也该让位去当太上皇了。”<br><br>    老十四正在兴致勃勃地往下说,却不防老八一拍桌子,低声呵斥道:<br><br>    “住口!你昏了头吗?父皇执掌江山几十年,你这点小算盘能瞒过他的眼睛吗?武丹来<br>北京是干什么的?包括你刚才说的那个锐健营,你算算,那里参将以上的人,有多少是武丹<br>的老部下,能那么顺当地听你调遣吗?!十四弟呀,你太莽撞了。没有天时、地利、人和三<br>者齐备,你们不能轻举妄动啊!”<br><br>    老十四傻眼了:“那,那,八哥,你说,该怎么办呢?”<br><br>    老八深谋远虑地说:“好办。皇上不是让你去管兵部吗?你就认真地管起来,管得像样<br>一点,让父皇看着高兴。这样,一旦边疆有事,老人家就会把军权交给你。手中有了十万八<br>旗子弟,你想想,那是个什么场面啊!九弟,十四弟,你们的眼光放长远些,度量也要放大<br>些。第一步,先设法除掉太子,第二步才能说到皇位。今天在这儿说话的,只有咱们哥仨和<br>张德明道长,话说完也就算了,决不能再提这件事。我没有让老十来,就是因为他的嘴不严<br>实。往后一段时期里,这白云观咱们也不要轻易来。道长也请多加小心。告诉你,老十三已<br>经注意这里了。”<br><br>    老八这话,乍听起来似乎很随和,可是在座的人都明白,这一番话,定下了他们今后的<br>大政方略。除太子、争皇位的斗争,已经白热化了。兴奋和压力、冲动和忧虑,一齐涌上他<br>们心头。没有人再说什么。老八、老九、老十四默默地与老道士张德明拱手告别,走进茫茫<br>风雪之中。<br><br>    这可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细心的读者朋友也许会敏感地觉察到,随着康熙的日益年<br>迈,几位阿哥争夺皇权的争斗,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了。它已经发展到了<br>白刃相见、你死我活了。老皇上康熙对这一切看得再清楚不过了,他之所以要启用老十四,<br>把兵部,河运两大重担放在老十四身上,就是想让各党、各派的人,都登登台、亮亮相。从<br>康熙四十八年到五十二年的这段时间里,康熙以一个封建政治家的睿智和精明,干脆搬到畅<br>春园里住下,不动声色地、冷静地观察着局势,思谋着对策。<br><br>    老四胤祯,老十三胤祥,照旧联手,在户部、吏部和刑部办差。这哥俩,甩开了膀子,<br>放开手脚地大干。他们无私无畏,干得十分出色,顺便也重用了几个深得信任的家奴。年羹<br>尧升任巡抚,戴铎也果然做了道台。老十四干得也不错,他的方便是管着兵部,他的目的是<br>掌握军权。别看他是铁杆儿的阿哥党,可是,一旦手中有了权,有了兵,他并不想听命于八<br>哥。他还有自己的打算呢:怎么,都是皇子阿哥,难道我就不能当皇上,非要去保别人不行<br>吗?有了这个想法,他明面上仍然是靠近老八,事事处处听老八的指点,可暗地里却打着一<br>个小算盘。所以,这几年里,他的差使也办得很卖力,很认真。不论下边官吏是何党、何<br>派,出了错,他决不轻饶,立了功,也决不埋没,很快地,便名声鹊起,赢得了上上下下的<br>一片赞扬。这样一来,在朝中,形成了太子为一派,老四和老十三为一派,老十四又是一派<br>的三足鼎立、互不相让的局面。三派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拥戴者。<br><br>    太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的优势是权力加地位,而不是办事的能力和人缘。现在,<br>他的权力是更大了。康熙皇上干脆大撒手不管,把任免官员、处理政务,甚至把在上书房里<br>代皇上批阅奏章、朱笔御批的权力,也索性给了太子。一句话,老皇上只做指导,具体的<br>事,全让太子来办。这下,太子可逮住机会了。他先是清理恩怨旧债,那真是点滴必报,从<br>不手软。凡是支持阿哥党的官员,一个不饶,全得想方设法打下去。接着,便是重用党羽,<br>安插亲信,把忠于自己的官员和旗下家奴,纷纷提拔到重要位置上。在老十四管兵部之后,<br>太子又感到了军权的重要。他虽然不便直接插手兵部的事,可他有用人的大权哪。于是,便<br>把自己的亲信、家奴,安排在京师和外边的军队中,抓住带兵、用兵的实权,可是,太子却<br>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就是他低估了父皇的洞察力。康熙皇上对太子的做法,心如明镜却一<br>言不发。太子奏一本,老皇上就准一本。你说用谁就用谁,你说贬谁就贬谁。朕倒要看你这<br>太子,是为公、为国家社稷呢,还是为了你自己!<br><br>    朝廷上上下下都在忙着争权夺位打内战,谁还有心处理国事啊!京城一乱,边疆就要出<br>事。果然,西蒙古的阿拉布坦部落首先发难,派兵攻打西藏,要扩大地盘。蒙古兵和藏兵打<br>了几仗,占了点小便宜。藏王怕万一支持不住吃了大亏,便派了加急快马送来奏表,请朝廷<br>发兵援助。军情事急,太子不得不召集上书房大臣和几位管事的阿哥来议事。按上书房大臣<br>们的看法,西藏也好,西蒙古也罢,两个民族之间闹点磨擦也不足为奇。如果从内地调兵,<br>万里迢迢地去西征,那可不是小事。粮响呀,兵器呀,马匹呀,军衣呀,怎么组织后方供给<br>线呀,等等,等等,哪一件都不是一句话可以办成的。最好是从甘陕和口外调兵,摆出阵<br>势,把阿拉布但的西蒙古兵吓退也就算了。比如说,古北口现在就有一万五千精锐骑兵,擅<br>长奔袭突击,派一员大将就把这事办了。可是,太子听了却不同意。说古北口的兵常年驻守<br>在塞外,生活很苦,他已下令把他们调到京师来换防了。现在要调兵西征,只能调京营的<br>兵。把丰台、顺义的兵调去,从江南调粮,支持军用。马齐一听这话就惊呆了:调古北口的<br>兵进京,皇上不知道,这可不是小事啊!再说,从京师调兵去前线而不是就近调用边兵,不<br>用甘陕存粮却用万里之外的江南军粮,这不是儿戏吗?难道,太子有了什么想法不成?马齐<br>不敢乱猜,可也不敢反对,这事就这么定了。接下来,是商议谁来当统帅。太子又一马当<br>先,说当年几次西征,都是皇上亲自挂帅。如今皇上老了,该他子承父志,去干一番事业<br>了。所以,他要亲自率兵西征。马齐又是一惊。古北口的精锐已到京师,再把顺义、丰台的<br>驻军也交给太子,一旦他兵权在手,会不会发生变化呢?不过,这差事眼下还有人等着抢<br>呢!老十四就在这儿坐着,他早看透太子的心思了。哼,你想趁机抓军权,武力夺位,没门<br>儿!于是,他说自己如今掌管兵部,理应为父皇分忧,这一仗得我去打。他一出头,老十三<br>也来争。胤祥是因为在京城里处处受太子的制约,很不痛快,要效忠皇上,不如到前方去,<br>真刀实枪地干一场,哪怕马革裹尸呢,这一辈子也值了。三兄弟争当元帅,谁也不让,只好<br>把球踢给皇上,请皇上圣裁了。于是,太于支开了老四、老十三和老十四,只带着马齐和张<br>廷玉,冒雨赶到畅春园去见皇上。<br><br>    此刻,康熙皇上正和方苞在下棋呢,听说太子他们递牌子请见,方苞就要起身。康熙笑<br>了一下说:<br><br>    “方苞,朕还没动呢,你忙什么呢。李德全,你去告诉太子他门,且在松鹤轩那里候<br>着,朕待会儿再去。方苞,坐下,坐下。朕正有事要听听你的看法呢。”<br><br>    方苞不知康熙要说什么,惶惶不安地坐下说:“请圣上训示。”<br><br>    康熙沉思着说:“嗯——这件事,朕思谋很久了,一直不敢说出来,因为话一出口,就<br>泼水难收了。现在,朕不能不说了。方先生,如果今日有人要搞陈桥兵变,你以为他成功的<br>把握有几分呢?”<br><br>    方苞吓了一跳:“圣上为何这样说,焉有此事,焉有此理,又焉有此情呢?”<br><br>    康熙明白方苞的顾虑,宽容地一笑说:<br><br>    “嗬……方先生,你不必吃惊,此事确有无疑。有人已从古北口调来了一万五千精锐骑<br>兵,驻在京西的锐健营,又不经兵部,私自铸造了十门红衣大炮。他们已经磨尖了牙齿,要<br>来咬朕了。方先生,这事儿能小看吗?”<br><br>    方苞想了一下说:“陛下适才所言之形势,臣万万没有想到。但据臣愚见,别说他们才<br>一万五千人,就是十五万、五十万,也是徒劳!因为当前的情形,与柴世宗的时候大不一样<br>了。赵匡胤是在掏空了朝中兵力之后才敢下手的。可如今,天下兵权*在圣君之手,只要圣<br>上一声令下,叛兵便会立即土崩瓦解。”<br><br>    康熙点了点头:“好,方先生果然见高识远。可有人却利令智昏,偏要拿着鸡蛋往石头<br>上碰,朕又有什么办法。更何况,这人还是朕的亲骨肉!”<br><br>    方苞一听这话,马上就明白了,皇上指的是太子。此事,既关乎国家社稷,又是皇上的<br>家务。他不敢多说,可又不能不说:<br><br>    “皇上,请恕臣直言。既有这种事,就要当机立断,早做处置,免得事变一旦发生,不<br>得不动用国法。到那时,皇上虽然仁慈,恐怕也难为两全了。”<br><br>    康熙痛心疾首:“唉!朕现在为难的,也正是这事啊。这几年,他要罢谁的官,朕就替<br>他罢,他要升谁的职,朕也替他升。可是,如今他想要朕的命,难道朕还能拱手相送吗?好<br>了,这事今天先说到这儿,容朕再想一下,看一看。走,咱们会会他们去。”<br><br>    康熙皇上带着方苞来到松鹤轩时,太子、张廷玉和马齐都吃了一惊。康熙此行太反常<br>了。一来,天下着大雨,皇上完全可以召他们前去,而不必自己冒雨来就臣子;二嘛,康熙<br>就是来了,也不过是一般的议事,并非朝廷大典,可是皇上却不穿日常便装,而是整整齐齐<br>地穿了一身正式临朝的龙袍。所以,他们几个一见这阵势,都不由得心中打鼓。太子连忙率<br>先跪下,行礼请安,然后,把刚才在上书房里仪的事情奏报一遍,请旨处理。<br><br>    康熙听完胤礽的奏报,微微一笑,和颜悦色地开口了:“哦,这件事你们未免看得太重<br>了。蒙古阿拉布坦起兵侵犯西藏,无非是想炫耀一下武力。藏王要求派天兵援助,也不过是<br>想提前做个准备。如果我天朝大军闻惊即出,胜了,不足以显示天威,万一遭到挫折,反会<br>被人耻笑,朕看,不必小题大做,派一员上将,到甘陕一带阅军,大张声势,把阿拉布坦吓<br>走就行了。”<br><br>    胤礽听到这里,知道自己再要求带兵出征是绝对没有希望了,便说:“儿臣保举托合齐<br>率兵出征,不知可否?请父皇圣裁。”<br><br>    康熙的脸忽然拉长了:“什么,派托合齐去?他私自带兵从古北口闯到京师,朕正要查<br>问你呢。你为什么还要派他?”<br><br>    胤礽连忙跪下回奏:“回皇阿玛,古北口驻军来京,是正常调防,求父皇圣鉴。”<br><br>    康熙勃然变色:“好哇,你的嘴可真甜哪!还知道让朕‘圣鉴’?你以为在下边干了些<br>什么,朕不知道吗?”<br><br>    太子慌神了:“皇阿玛,儿臣一向遵从圣训,认真办事,并没有……”<br><br>    胤礽还要辩白,康熙怒喝一声:“住口!你还要强词夺理吗?告诉你,朕虽年老,却是<br>明察秋毫。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干了什么,自己心里清楚,朕也清楚。你放明白<br>点,不要以为朕是可以随意欺哄的。”康熙说完,袍袖一甩,转身就走。太子和几位上书房<br>大臣,不奉旨意,谁也不敢动地方,一个个呆在那里,望着外边的大雨出神。胤礽自感不<br>妙,更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心神慌乱,手足麻木,却又不知如何是好。<br><br>    不过,这次康熙处理太子的事,却没有更多的犹豫,也没有上次那样的伤神,显得既果<br>断而又迅速。马齐、张廷玉和太子胤礽,并没有在这儿多等,很快,李德全捧旨出来了。三<br>道圣旨同时颁发:第一道似乎很客气:“太子胤礽今日不必再回毓庆宫了,就在畅春园听候<br>处分。”<br><br>    第二道旨意,就不那么顺耳了:“着马齐会同内务府官员,带领皇宫侍卫,即刻抄检毓<br>庆宫。文书档案一律封存,违禁物品要进呈御览。”<br><br>    第三道旨意,更令太子心胆破裂:“着张廷玉去善扑营向赵逢春传旨。让赵逢春在今天<br>夜里,按照皇上拟定的名单,把太子安插在军中和各部衙门的人,一个不漏的全部逮捕,押<br>往天牢,听候勘问。”<br><br>    康熙这次处置,是这样的果断,这样的坚决,这样的迅雷不及掩耳,这样的出乎人们的<br>意料,不但太子毫无思想准备,就是张廷玉、马齐他们,事先也没有看出一点预兆。知道内<br>情的,似乎只有方苞一人。但,他也只是在一个时辰之前,接受了皇上了咨询,闻到了一点<br>气味,却绝对没想到皇上竟是这样刻不容缓的说办就办了,而且办得不留一点余地。<br><br>    此刻,太子的心情不用说了,用什么样的词句去形容都不会过分的。如果一定要描述一<br>下,那么,似乎只有一句话:太子胤礽知道,这一次,他是彻底完蛋了!<br><br><br><br> Youth 扫描并校对<br><br><br><br>前 后<br> <br>  <br>2005-4-29 23:30:28 <br>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94

主题

1716

回帖

191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910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4-30 11: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九 废太子胤祥再蒙冤 鉴古训康熙说立储            <br><br>    康熙皇上所以要下决心,坚决废掉太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太子废而又立的三年多<br>来,不但没有一件事办得让康熙满意,而且在康熙故意放松了对他的管制,甚至奏一本、准<br>一本的情况下,太子不思进取,却利令智昏,妄图控制军权,做夺权的准备,这是康熙绝对<br>不能容忍的。所以,当康熙知道了古北口的驻军已经调来京师,太子又要率兵出征这些消息<br>之后,这位老皇上十分敏感地觉察到,这事不能再犹豫了。有了这想法,才有前文说过的康<br>熙与方苞的那席谈话。当时,方苞说,这事要办就要快,不要等出了大乱子,闹到按国法刑<br>律处置的地步,那就伤了皇上仁慈的美名了。这句话,方苞是以“朋友”的身份说的,也确<br>实是肺腑之言。可这句话有分量啊!它促使康熙采取了非常果断的措施,下了那三道圣旨。<br>旨意一下,太子胤礽的前途就被完全断送了。<br><br>    这天夜里,康熙没住畅春园,却连夜回到了紫禁城。第二天一早,圣旨传出,所有的皇<br>子阿哥、京师部院大臣,一律在乾清门外候旨,众阿哥包括胤礽都来了,和大臣们一道,齐<br>刷刷地跪在方砖地上。不一会儿,上书房大臣张廷玉和马齐并肩出来,当众宣读圣旨。这道<br>旨意很长。前边说,太子为什么第一次被废,后来又为什么重立,朕盼他改恶从善,他又是<br>如何如何的不守规矩、胡作非为。祖宗基业,断不可付于此等小人,因此要重新废掉,圈禁<br>起来。这道圣旨的最后还加了一句:今后,谁要再说胤礽已经有了悔改,替他申请复位,以<br>国法严处。这就是说,这次废掉胤礽以后,再不准任何人为他讲情,更不允许要求他复位。<br>胤礽终身监禁,已成了不可更改的铁案了。<br><br>    圣旨宣读完,众人山呼万岁。两个太监走上前来,摘掉了胤礽那象征太子权位的十二颗<br>东珠和紫金冠。侍卫们架起他来走了。众人刚要散去,张廷玉和马齐却上前一步说;“且<br>慢,皇上有话让问胤祥呢。”<br><br>    老十三心里咯噔一下,怎么,又把我牵连进去了。好好好,我算是跟着倒霉了,问吧。<br><br>    张廷玉说:“皇上让问你,丰升运一案,你当时在刑部办差是知道的,为什么避重就<br>轻,只判了流配三千里?”<br><br>    胤祥磕了个头说:“回圣上问话,当时儿臣在吏部清查任伯安一案,刑部的事儿没有过<br>问,有失察之罪。”<br><br>    张廷玉知道胤祥冤枉。他心里也正在纳闷儿呢,这回太子倒台,怎么也挨不上十三阿哥<br>呀。可是皇上让他问话,他能不问吗?听了胤祥的回答,他对马齐说:“马齐,咱们记下这<br>句话,丰升运一案,十三爷没有过问。”<br><br>    胤祥心想,好,总算说清一件了。又听张廷玉接着问:“任伯安的案子是你经手的。他<br>害了那么多人命,你为什么不一一追查,却私自封了他那秘密档案,这样做居心何在?”<br><br>    胤祥一听这话就火了。这件案子明明是老九审理的,众阿哥都知道,皇上也不是不明<br>白,为什么全栽到我头上了呢?他那二百五的脾气上来了:“好好好,就算我是任伯安的死<br>党吧,请父皇处置。”<br><br>    老四胤祯一听这回答,急了:“十三弟,你不懂规矩了吗?怎么能这样说?”回头又对<br>老九说:“九弟,你该为十三弟做个证明啊!”<br><br>    让老九做证明?他恨胤祥还来不及呢。紫姑没把胤祥杀掉,他已经觉得够亏了,现在父<br>皇向老十三问罪,他能替胤祥说话吗?“四哥,你这话不对。皇阿玛又没问我,我怎好回答<br>呢?”<br><br>    老四胤祯这个气呀!好好好,老九你落井下石,这样的冤枉十三弟,你,你还有一点骨<br>肉之情吗?他膝行上前说:“请张大人、马大人替胤祯回奏。任伯安的案子,全是胤祯一人<br>经手。胤祥有功无罪,请皇上明鉴。”<br><br>    张廷玉点了点头,胤祥也觉得踏实了。可是没容他多想,张廷玉突然又问:<br><br>    “胤祥,皇上让问你,宫人郑春华是怎么死的?你要据实回答。”<br><br>    一听问到这件事,胤祥不觉心头一颤。啊,我把郑春华弄出来的事怎么走露风声了?这<br>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啊!可是,他转念一想,不,听皇上问话的口气,老人家并不知道我已对<br>郑春华另外做了安置,藏到了一处十分隐秘的地方。这事儿,连四哥我都没告诉,怕的是出<br>了事让他受牵连,别的阿哥就更不知道了。哼,我胤祥这回要学聪明点,死也不认这笔账!<br>想到这儿,他大声说道:<br><br>    “回皇上问话,胤祥不知道宫里有个叫郑春华的人。请皇阿玛示下,她的死与胤祥有什<br>么关系?”<br><br>    张廷玉和马齐交换了一下眼色说:“十三爷,我们俩只是奉旨问话。既然你不认识郑春<br>华,我们也就照这话回奏了。皇上说了,你的差事停办。请十三爷回府闭门思过,大概圣旨<br>很快会下来的。”说完,拉着马齐,向养心殿去了。<br><br>    胤祥对郑春华这事死不认账,倒真是做对了。老八、老九、老十四他们,也在打郑春华<br>的主意呢。可是,他们晚了一步,郑春华被老十三悄悄地藏起来了。他们当然不知道“鸡鸣<br>五鼓返魂丹”的事儿。老十四第二次去洗衣房时,只听说郑春华已经暴病身亡了。在她死的<br>那天,十三爷来过。那个太监头子文润木,没有出卖十三爷,只说,是十三爷惦记着这里的<br>包衣奴才,顺道来看看,和任何人都没有接触。老十四他们一点把柄都没有抓住,又不甘心<br>就这么算了,所以在康熙面前告了个黑状,说老十三去了一趟洗衣局,郑春华就死了。这才<br>有了今天的问话,亏得胤祥机灵,没认这档子事,要认了,那可就抖搂不清了。<br><br>    张廷玉和马齐回到养心殿的时候,康熙正在心平气和地和方苞闲聊呢。看来,这次废掉<br>太子,老人家并没有生大气,也没有一点悲凄之情,对张廷玉他们去传旨。问话似乎也没怎<br>么看重。他们俩进去时,康熙正在侃侃而谈:<br><br>    “方先生,你是汉人,熟读史书,自然懂得,历朝历代在立太子这件事上,从来是顺顺<br>当当的少,争斗残杀的多。朕今天再次废掉胤礽,并不心疼。他没出息,没能耐,当不好这<br>个太子。不过话说回来,在本朝当太子,也确实不易。大清开国的柱石是八旗劲旅。按祖宗<br>家法,朕让皇子阿哥们分掌八旗,当了旗主。他们建牙开府,各设属官,各有家奴。太子是<br>领头的,也不能没有自己的人。他的家奴,当然要巴结奉承他。他呢,又要防着别的皇子来<br>夺权,怎么能不结党呢?如今看来,谁来当这个太子都当不好,也当不成。”<br><br>    张廷玉听明白了。太子第一次被废,罪名之一是“结党营私”。第二次被废,还是这条<br>罪名。他一直不明白,太子为什么非要结党呢?如今,皇上亲口把这个根本的弊端说出来<br>了。有八旗制度,就必定要有结党营私的事,要想朝中无党,那就要废掉八旗制度。可是,<br>这么一来,满族不就要解体了吗?他正在想着,康熙又说话了:<br><br>    “所以,朕不能按你们汉族的规矩、汉族的风俗去办,只能按此时、此地、此景、此情<br>去想。朕已决意不再立太子了。众臣工也不要再谈这件事。”<br><br>    方苞和张廷玉是听明白了,可是心眼实在的马齐却听糊涂了:“主子请慎言。不立太于<br>当然有不立的好处。可是,请主子恕臣直言,万岁百年之后,天下无主,岂不要大乱吗?”<br><br>    一听这话,康熙纵声大笑:“哈……马齐,你真是迂腐得可爱。朕问你,春秋时的齐桓<br>公,英雄一世,首创霸业。他没立太子,他死后,五个儿子争夺王位,把老子的尸体放了百<br>日尚且不发丧,以至尸体腐烂,蛆虫都拱出来了。这种情形,朕一想就心寒。可是,立了太<br>子的就保险了吗?你知不知道玄武门兵变?你知不知道明朝的永乐靖难?就胤礽来说,如果<br>当初他不当太子,岂不也是朕的好儿子,他能落到今天的下场吗?朕再重说一次,今后,无<br>论是谁,再有议论立太子,或者是为胤礽请求复位的,杀无赦!”<br><br>    听康熙把话说得这么严厉,谁还敢再接茬儿呀。过了一会儿,康熙从激动中定下神儿<br>来,又叹了口气说:“唉!朕有二十四个皇子。据朕看,真正豪爽正直,办事卖力又没有野<br>心的,只有老十三胤祥一人而已。”<br><br>    张廷玉见机会来了,连忙说:“圣上容臣启奏。适才臣与马齐奉旨向十三爷问话,看<br>来,他是有冤枉。臣等在上书房也曾听说,十三爷这几年办差还是有功的,而且十分清廉,<br>从无结党营私或徇情枉法之事。对十三爷的处置是不是——”<br><br>    康熙没有立刻回答,沉思了好大一会儿才突然说:“传旨,按照处置胤礽的办法,把胤<br>祥也圈禁起来。”<br><br>    康熙此言一出,满殿的人全都惊呆了!<br><br>    圈禁,是高墙圈禁的简称。就是用一道高墙,把犯法的皇亲囚禁在里边,只留一道小<br>门,派有兵丁把守。不奉皇上特旨,外边的人不准进去,里边的人不能出来。即使是有人奉<br>旨探视,进出都要搜身,片纸只字都不准夹带。这是清朝对犯法皇亲的最严厉的处分啊!十<br>三阿哥并没有出什么差错,而且皇上正在夸着他,为什么话刚落音,就给他这么重的处分<br>呢?可是,他们瞧着皇上阴沉的脸色,谁也不敢再问,只好下去传旨了。<br><br>    这一次太子被废,并没有引起大的风波。一来,太子这几年得罪的人太多,他倒台,大<br>伙高兴;二来,这次皇上乾纲独断,办事稳重,除了依附太子党的人之外,一个都不株连。<br>所以,上上下下,齐声颂扬,各安职守,小心办差。只有吏部、刑部忙得不可开交,升一<br>批,免一批,押一批,放一批,但有章可循,有法能依,虽忙而不乱,差事办得倒是十分顺<br>利。<br><br>    太子党倒台,阿哥党更加活跃了。老九、老十四他们简直高兴坏了。可是,惟有那个阿<br>哥党的首领。八阿哥胤禩却显得十分反常。从皇上宣布废掉太子的那天起,这位精明过人的<br>阿哥就“病”了。他终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黄帕包头,斜躺在炕上。除了几位十分知近<br>的阿哥之外,任谁来,他都一律挡驾,一概不见,他心里十分清楚,上次太子倒台,众大臣<br>推荐了他老八,结果,没逮住黄鼠狼倒惹了一身臊,差点被革去王位,交内务府治罪。这<br>回,太子又废了,皇上当然还得选太子。我老八名声不坏,大臣们还得选我。这个风头我可<br>不能再出了。这回呀,我稳坐家中装病,等着瞧好吧。<br><br>    与老八幸灾乐祸的心情恰巧相反的是老四胤祯。太子再次被废,他早料到了,也并不感<br>到奇怪。可是十三弟不明不白地也被圈禁了,胤祯却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十三弟被圈禁,把<br>胤祯推到了绝对孤立的地步。从今以后他要面对的,是强大的阿哥党。而且,在太子党纷纷<br>落马之后,他便成了阿哥党一致攻击的目标,成了他们唯一的政敌。这情景,使胤祯感到愤<br>慨,感到压抑,甚至有几分恐惧。面对这从来没有过的严峻局势,自己将何以处之呢?他想<br>与邬思明等人商量,可偏偏在这重要时刻,这些贴心的谋士却一个不见了。他派人到处去<br>找,也没能找见。胤祯心中的烦躁,更是难以言表。他终日把自己关在府里,也是任谁来都<br>不见,脸色阴沉得可怕。家人们谁不知道他的脾气啊,一个个吓得像老鼠见猫一样,说话、<br>走道都十分小心。<br><br>    这一天,胤祯正在万福堂里生闷气,突然看见二儿子小弘历快步跑进院子。胤祯立刻就<br>火了:“站住!我说过你多少遍了,如今你已经长大,还这样到处乱跑,成个什么体统?”<br><br>    要搁往常,就冲这一句训斥,弘历早跪下了。可今儿个,他却笑嘻嘻地走了上来,只打<br>了一个千说:“回父王,邬世伯回来了。”<br><br>    “什么,什么,哪个邬世伯?”<br><br>    “父王,您日思夜念的那位邬世伯呀!不是他回来,儿子能这么快的跑来送信吗?”<br><br>    胤祯一听这话,心中的郁闷一扫而光。他“噌”的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走,弘历,随<br>父王去接你邬伯伯。”<br><br>    话音刚落,二门口传来一阵轻快的笑声:“哈……四爷,不敢劳动大驾,邬思明恭请四<br>爷金安。”随着话音,邬思明拄着拐杖走上前来就要行礼。胤祯连忙上前,把他给拦住了:<br><br>    “邬先生,你让我盼得好苦啊!哎,咱们早有明言在先,你身带残疾,无论何时何地,<br>都一概免礼。你怎么忘了,啊?哈哈……”<br><br>    府上的家丁奴仆们,见四爷终于绽开了笑脸,也一个个来了精神,不等四爷吩咐,就去<br>准备酒席了。胤祯与邬思明一起来到后花园书房内,不消寒暄,便立刻进入正题。<br><br>    四爷说:“邬先生,朝中情形勿需我多说。这些天,我苦闷之极,像钻进了一条又窄又<br>长的黑胡同。先生智穷古今,盼有以教我。”<br><br>    邬思明与胤祯熟了,也不客气:“四爷休要这样悲观。据学生看,你已经走出了黑胡<br>同,只是身在暗中,不自觉罢了。”<br><br>    四爷忙问:“哦,此话怎讲?”<br><br>    邬思明沉稳地说:“四爷,实不相瞒,学生从六月间出京游历,回来已经五天了,可一<br>直躲着,没来见您。为什么呢?就是要弄清如今朝中局势,为您设一个万全的应变之策。直<br>到今天,才听到了实信。皇上确实已经决定,不再册立太子了。皇上深谋远虑,庙算之高,<br>非常人之所能及。四爷,您想啊,第一次废太子时,不过一天,就下旨要众臣工推荐太子。<br>而这次,皇上对立太子的事讳莫如深。这里面大有文章啊!”<br><br>    四爷还是听不明白:“嗯——邬先生,胤祯愚钝,请先生明言。”<br><br>    邬思明谦逊地一笑说:“四爷,您不会看不出来的。不过,既然四爷要考我,我就直说<br>了吧。皇上这一招叫做‘放鹿中原’。皇上这次决心不立太子,是要放开手去,让众阿哥去<br>争、去抢,看谁的办法好,谁的手段高。谁最能得到皇上的喜爱和信任,那天下就是谁的<br>了。”<br><br>    四爷一边咀嚼着邬思明的话意,一边慢吞吞地说:“嗯——这一点,我也想到了。不<br>过,邬先生,我不明白,现成的放着一位老八,论精明,论心计,论学问,论人缘,他是样<br>样拔尖儿。为什么父皇不肯立他呢?”<br><br>    邬思明目光一跳,大声说:“好,四爷这个题目出得好。当今万岁即位已经五十一年,<br>可以说是一位千古少见的英明君主。可是,这十几年来,随着皇上年事渐高,阿哥们结党拉<br>派,朝局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了。您在户部、刑部、吏部看见的事还少吗?如今的天下,赋<br>税不公,刑狱不平,吏治腐败,贪贿成风。大治之中隐藏着大忧,种种弊端,都已经到了不<br>严厉整饬不行的程度了。所以,皇位的继承人,应该是一位有能力、有魄力、敢杀敢砍、厉<br>精图治之人,而绝不能是个只会守成的人。八阿哥精明、稳健,素有活佛的美号。可他只能<br>坐享太平,当个享福皇帝。要治这隐忧重重的朝政,非您四爷莫属!”<br><br>    俩人正说到要紧时候,忽听书房外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把他们的密谈打断了。<br><br><br><br> Youth 扫描并校对<br><br><br><br>前 后<br> <br>  <br>2005-4-29 23:31:00 <br>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94

主题

1716

回帖

191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910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4-30 11: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 邬思明书房议朝政 八阿哥皇宫探帝心            <br><br>    四爷胤祯和谋士邬思明正在议论朝政,当邬思明说到,要治理这隐忧重重的朝局非四爷<br>莫属的话时,胤祯不由得心中一阵狂跳。他正要答话,却听窗外传来性音、文觉两位和尚的<br>笑声:“哈……邬先生,你这个瘸于倒比我们俩跑得快呀!”话到人到,两位僧人已经大踏<br>步地走进来了。<br><br>    性音坐下之后又说:“邬先生,您也太不够意思了。我们替您跑前跑后地忙活了这么多<br>天,今儿该吃喜酒了,您却先溜了。说,该罚您几杯?”<br><br>    听了这话,胤祯才知道,原来这几天他们仨都没闲着,心中不由得一阵感激。谈话在无<br>拘无束之中继续下去。邬思明冲着胤祯神秘地一笑说:“四爷,还记得那年咱们几个吃酒猜<br>枚,您抓的那个九五之数吗?现在机会来了,您可不要失之交臂呀……”<br><br>    他正在说着,突然性音一挥手:“噤声!”一边说,一边已经窜了出去。过了一会儿,<br>性音回来了,随口说了句:“我听到外边有动静,以为是有人偷听我们谈话呢。原来是管家<br>高福儿送酒席来了。唉,一场虚惊。”<br><br>    四爷胤祯听了这话,皱起了双眉,但他没有说话,只把这件看似平常、却又有些反常的<br>事,暗暗地记在了心里。<br><br>    等高福儿带着几个仆役摆好酒席退出去之后,文觉和尚深沉地说::“四爷,当此非常<br>时期,您要多加小心。俗话说,处君子易,处小人难。小人贪利,您一个照顾不到,就可能<br>出大事儿啊!”<br><br>    胤祯默默地点了点头。邬思明却一笑说道:“文觉和尚的话不无道理。不过,据学生<br>看,处小人难,处君子更难。当今万岁乃英明圣主,你们说和他相处难不难?”<br><br>    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性音和尚问道:“哟,先生这话说得可真玄乎,你干脆明说<br>吧。”<br><br>    邬思明轻松地一笑:“好好好,我说,我说。在父子之间,处平庸的父子容易,处精明<br>的父子就难;在手足之间,处孤寡兄弟容易,处众多的兄弟就难。咱们的万岁爷,一是精明<br>过人,二是子弟众多,所以在他面前;想讨好是不容易的。你要是一点才华都不露,木木呆<br>呆的,老人家用哪只眼睛瞧你呢?可你若是处处显摆,锋芒毕露,又必然会让老人家起疑<br>心。这么多的兄弟,各有所长。这个会吟诗,那个能作画,这个会舞刀,那个会弄剑,都想<br>在皇上面前露一手。你出尖儿了,就有人要掐你;不出尖儿,就有人会踩你。谁也不服谁,<br>可谁也制服不了谁。你们说,这不比和小人相处更难吗?”<br><br>    一番话,说得两位和尚开怀大笑,纷纷夸赞邬思明。可是,胤祯却从邬先生的话中,听<br>出了另一番意思。嗯,邬先生讲的,不是一般的君臣、父子、兄弟、手足的关系,他讲的话<br>关系着国家命运,关系着将来谁坐江山的大事啊!他沉思着给邬思明斟上一杯酒,小声说:<br>“请先生教我。”<br><br>    邬思明略一沉吟,郑重地说:“四爷,学生思忖了好多天了,只有八个字:不逐是逐,<br>逐是不逐。”<br><br>    性音一听又急了:“哎呀呀,邬先生,您的话我怎么老听不懂啊。”<br><br>    邬思明调侃地一笑:“嘿……性音哪,你真不愧是位酒肉和尚,怎么连这句话都参不透<br>呢?自古以来,都把争夺江山这件事,比做‘逐鹿中原’。逐,就是追赶,追逐的那个逐<br>字。如今,皇上废了太子,又决意不立太子,这意思明摆着,老人家是放鹿于中原,让皇子<br>们去追,去逐。这可就见学问了。有人会大喊大叫地去追逐,有人会围追堵截地设计谋,有<br>的人呢,却红着眼睛在一边盯着,坐等别人把鹿赶到自己手里。其实,他们这样做全错<br>了!”<br><br>    四爷忙问:“邬先生,何以见得呢?”<br><br>    邬思明胸有成竹。口若悬河地说:“哦,现成就有例子放着。就说太子吧,他被连着废<br>了两次。第一次废他时,皇上说他懦弱无能。于是,复位之后,他就强自振作,大刀阔斧地<br>剪除异己,以为这样做,就算改了懦弱的毛病了。其实,正好适得其反。这样大寒大暑、冷<br>热无常地一闹,不下台才怪呢!现在,咱们回过头来说正题。就说咱们四爷吧,一向刚正不<br>阿,至诚至孝,这是四爷的秉性脾气,也是四爷的浩然正气。无论眼下皇上怎么看您,无论<br>将来皇上要把皇位传给谁,以学生看,您四爷都不要故意地去改这个脾气,更不要去揣摩皇<br>上的心思,去讨好,去献媚。办差,照样地一丝不苛,对皇上,仍然是至诚至孝,对兄弟,<br>也不必去迎逢拉拢,这就是学生刚才所说的‘不逐’。任凭那美丽动人的鹿,在中原撒欢奔<br>跑,任凭兄弟们去你争我夺,你追我赶,甚至杀红了眼睛。四爷您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我<br>行我素,安如泰山。您不去追,不去逐,不但不会显得无能,反而会更衬出您的远见,您的<br>大度,也才能显露出您的帝王本色。到头来,皇上放到中原去的那只鹿,会乖乖地跑到您的<br>大旗下边的。”<br><br>    这番话,真把胤祯给打动了。他心中暗暗赞叹,邬先生啊,你可真是一位奇人!皇上的<br>心思,让你琢磨得这样透彻,我还有什么可以疑虑的呢?他起身离座,向邬思明深深一躬<br>说:<br><br>    “胤祯敬谢先生教诲。说心里话,今日之前,我并没有窥测皇位的野心。当皇上,说着<br>好听,其实,是人间最苦的差事。天下亿兆生灵,握在一人之手,那能是好过的日子吗?我<br>如果想要抢皇位,也不会跟着胤礽瞎折腾这么多年了。可是,今日我明白了,既然阿哥们部<br>去逐鹿中原,一决雌雄,我胤祯为什么不能自立门户,为什么要甘居人下呢?至于将来究竟<br>鹿死谁手,那就看天意了。在座各位,是我胤祯的老师,也是我的挚友。今日所说,到此为<br>止,今后,咱们谁也不要再提了。”<br><br>    邬思明和文觉和尚,都默默地点了点头,性音却又似正经。又像玩笑地说:“四爷,我<br>们说什么了,不是在这儿闲聊天儿吗?来来来,吃酒,吃酒。我这出了名的酒肉和尚,早就<br>等不及了。”他一边说着,一边径自动手,大吃大喝起来。胤祯、邬思明、文觉三人,互相<br>投去一个会心的眼神,房内传出一阵开怀的笑声。<br><br>    老四的心事,有人帮他解决。因为他虽然面冷似铁,却心地诚厚。邬思明、性音和文觉<br>和尚,都是胤祯冒着风险收留在府里的人才,而且多年来对他们敬如师长,待若上宾。他们<br>也确实能在至关紧要的时候,给四爷胤祯出主意,想办法,帮胤祯度过重重难关。这次,他<br>们又帮助胤祯下定了争夺皇位的决心,还商定了具体进行的办法。相比之下,那位一心要当<br>皇上的八阿哥胤禩的境遇,可就差得多了。他虽然号称“八佛爷”,表面上与人为善,精于<br>结党,可是表面上说的与实际上做的并不一致。他自以为这是从父皇那里学来的治理臣下的<br>秘诀,让臣子们永远也摸不清皇上心里究竟想的是什么。可是,老八用的不是时候,也不是<br>地方。你现在还不是皇上啊!你不对别人坦诚相见,别人又怎能向你敞开胸怀呢?就拿这次<br>太子又被废了之后说吧,老四是迫不及待地向邬思明等人求教。老十四是志得意满地参与朝<br>政,努力办好差事。可是老八却自作聪明,装病在家,想躲开是非,稳收渔翁之利。这就大<br>错而特错了。当皇上传出风声说不再册立太子时,老八还不信,他还抱着幻想。太子存在有<br>几十年了,父皇已经到了风烛残年,不立太子怎么能行呢?这肯定是父皇耍的新花招,他想<br>试试我的心。这回呀,我不动了,不让你老人家抓把柄了。只要百官推荐,这太子除了我还<br>能是谁呢?这些天,他装病在家躺着,有了一个新的发现:老十四不再像早先那么听话,那<br>么顺从了。这位老弟,是不是也要出头露面争皇位呀?他现在管着兵部,军权在握,他要是<br>从阿哥党里反叛出去,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对手。常言说,没有铁板一块的死党。嗯,对这<br>位老弟,我也得防着一手。所以,表面上,老八装病在家,卧床不起,其实,他忙着呢!他<br>暗地派人,结交京城官员,让他们做好推荐八阿哥当太子的准备;他派亲信家奴,到甘陕军<br>营里去打招呼,那里的兵,大多是老八的旗下家奴,让他们心中有个底儿,不能听老十四的<br>调遣;他还暗地里召见了九门提督隆科多,让他多加点小心,尤其要注意十四爷和九爷的动<br>静。现在,一切准备就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只要皇上让大臣们推荐太子的诏书<br>一下,他老八可就要走马上任了。<br><br>    可是,他左等右等,这“东风”就是不刮。难道皇上真的不立太子了吗?老八不信,可<br>是又等不及。这天,他壮着胆子,以进宫问安为名,决心到皇上面前去探个口风。<br><br>    这次进宫很顺利,康熙立刻下旨召见。老八进入养心殿之后才发现,皇上这儿正和大臣<br>议事呢。除了上书房大臣张廷玉、马齐和方苞之外,老四、老十四也在场。议的还是减免赋<br>税的事。看来,减赋是定而不移了,现在议的是先从何处免征。有人说,江南各省历年来贡<br>献最大,要减应先从江南减起。可也有人说,江南乃国家富庶之地,免征之后,万一国家有<br>事,怕入不敷出。争议之中,康熙突然问胤祯:“老四,你听了半天了,你认为怎么做好<br>呢?”<br><br>    胤祯连忙上前躬身回奏:“回皇阿玛,众位大臣说得都有道理。据儿臣看,要减赋税,<br>就应该从赋税最重的江南减起。不过,要向百姓们讲清楚,三年内,国家没有内忧外患,赋<br>税决不增收;但若国家有事,他们应以国事、大局为重,重新纳税交赋。这样,就可以两全<br>其美了。”<br><br>    争执了多少天的事,让老四一句话敲到点子上,难题不攻自破。不仅大臣们心悦诚服,<br>连康熙也十分高兴,连声夸道:“好好好,说得好。到底是你们年轻人,心眼灵动,这主意<br>亏你想得出来。好了,这事就这么定了。”康熙回过头来,冲着呆立在旁边的老八说:“老<br>八呀,你不是病了吗?最近怎么样,朕赐给你的药用了吗?”<br><br>    老八一听,嗯,不错,皇上虽然夸奖了老四,可对我说话也同样是仁慈宽宏的,连忙伏<br>地磕头回答:“儿臣谢皇阿玛赐药问疾。儿臣这一段身子不爽,没有进宫给父皇请安,心中<br>着实想念。让皇阿玛这样惦记,儿臣更是不安。其实,儿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病,因为二<br>哥出了事,儿臣心绪不宁,又受了点风寒,才躺倒了。服了父皇赏赐的药,如今已经好了,<br>特进宫谢赏请安。”<br><br>    康熙诧异地一笑说:“哦?这话可真奇怪。老二胤礽犯事碍着你什么了,怎么他一出事<br>你就心绪不宁了呢?”<br><br>    老八心里咯噔一下,坏了,怎么一上来就让父皇抓住话把儿了呢?情急之中,又找不出<br>理由辩白,只好说:“皇阿玛,儿臣说走了嘴,请皇阿玛见谅。”<br><br>    这句话,毛病更大了。康熙不松口地又问:“嗬,越说越奇了。朕倒以为,你没有说走<br>嘴。言为心声,你说的是真心话。老二出事,你心绪不宁,也是人之常情嘛,有什么错可认<br>呢?上次,朕废了胤礽,百官纷纷举荐你,结果让你吃了没趣。这次,胤礽又被朕废了。你<br>是不是想着,又该举荐你来当太子了,因此才心绪不宁啊?”<br><br>    康熙这话,说得句句带着责备与嘲讽,把老八问了个张口结舌、无言以对。但是,他这<br>次进宫,是存心来掏底儿的,又岂能就此不说呢?他狠了狠心,索性把话全倒出来吧:“皇<br>阿玛,无论上次,还是这次,儿臣都没有在下边有任何活动。百官推荐,使儿臣惊惶不安,<br>求皇阿玛圣鉴。”<br><br>    康熙还是那副口吻:“哦,这就更奇怪了。上次是朕下旨让百官推荐太子的。他们推荐<br>了你,你感到不安,尚可说得过去。可是,这次朕并没有旨意,百官也没有一人推荐你,你<br>的惊惶不安,又是为何而起呢?”<br><br>    这一下,胤棋可真的无话可答了。他伏在地下痛心地说:“皇阿玛若这样看待儿臣,儿<br>臣是死无葬身之地了。儿臣自问,在父皇面前一向是光明磊落,没有一丝一毫的不敬不孝,<br>却不知为什么竟失爱于父皇,让父皇疑心儿臣到了这种地步……”老八说着,竟伏在地上放<br>声大哭起来。<br><br>    康熙却依然十分平静,等老八哭声小了,他才慢慢地说:“老八,你不要这样。你和其<br>他皇子一样,都是朕的骨肉。只要你格守孝道、臣道,朕不会让你过不去的。可是,知子莫<br>若父。你今日进宫,挑起话头,说什么废了二哥你心绪不宁,无非是想试探一下朕的心意。<br>在朕的面前耍这样的小聪明,你以为朕看不透你吗?”<br><br>    康熙这话虽然还是教训的口气,可是已经缓和得多了。老八如果没有邪念,低个头、认<br>个错,也就算完了。可是,他今儿个为啥进宫,闹了半天,一句实话没问出来,他能甘心<br>吗?所以又开口了:<br><br>    “皇阿玛教训得是。儿臣知道,皇上疼儿子,儿子也想报答君恩。可是,想来想去,怎<br>么做都不好,要是向父皇请求办差,或者出去带兵吧,怕父皇说儿臣是想揽权自重;要是请<br>父皇允许儿臣出家学道吧,又怕大臣们议论,伤了父皇仁慈之心。这些天,左思右想,竟是<br>无路可走。请皇阿玛为儿臣指条生路,或者准儿臣在家养病好了。”<br><br>    刚才老八失声痛哭的时候,康熙动了怜子之情,已经不想再训斥他了。如今,见这老八<br>竟然还是要试探,老皇上忍不住发火了:<br><br>    :“哩嘿……好你个老八,真能锲而不舍呀!看来,你今天是拿定了主意,非讨个实底<br>不行。那好,朕就明白地告诉你,只要你真正能做到光明正大,安分守已地当你的八爷,办<br>差、带兵,干什么都行。若不能如此,想当和尚,朕也不能容你,想养病朕也不准。这就是<br>实底!”<br><br>    康熙这样一个劲儿地发作老八,在一旁的老十四胤祯可听不下去了。前边已经说过,他<br>们哥几个在白云观密议朝政时,这位十四爷就想,要称兵宫闱,逼老皇上下台的事儿,现<br>在,见八哥受了这么多的抢白,他的火上来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趁机会闹他一番,气<br>气这个老糊涂吧。想到这儿,他开言了:<br><br>    “皇阿玛,恕儿臣直言。这话皇阿玛说得太过分了。八哥人缘好,是他挣来的,又不是<br>父皇封的。如果人缘好、心慈善就有罪,那还有天理吗?再说,八哥求皇上指条明路,或者<br>出家当和尚,或者在家养病,这也不准了,这也成了罪过了?依儿臣看,皇阿玛干脆一刀把<br>八哥宰了,不就眼不见、心不烦了吗?”<br><br>    趴在地下的老八一听这话可傻眼了。十四弟呀,你这不是要我的命吗?他只觉得一阵头<br>昏目眩,几乎不能自制了。在又急、又恼、又气、又悔之中,他高喊一声:“十四弟,不可<br>胡说!”说着,头一歪,就晕倒在地下了。<br><br>    他吓昏了,康熙还气昏了呢!他脸色煞白,手足颤抖,指着老十四怒声喝道:“好你个<br>不孝儿子,你,你想干什么?”<br><br>    老十四根本不怕,他就是专门气康熙的。听见皇上怒声喝问,他眼皮都没抬地撂过来一<br>句:“哼,看八哥落到这个下场,儿臣心寒了。我想死!”<br><br>    “好好好,那朕就成全你!”康熙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从墙上摘下蟠龙宝剑,“哐”<br>地拔剑出鞘,向老十四逼了过去。<br><br><br><br> Youth 扫描并校对<br><br><br><br>前 后<br> <br>  <br>2005-4-29 23:55:38 <br>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94

主题

1716

回帖

191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910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4-30 11: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一 为逐鹿皇子动心机 挑边衅西蒙燃战火            <br><br>    八王爷胤禩进宫试探皇上挨了训斥,老十四又放刁撒野,激怒了康熙。康熙怒不可遏,<br>拔剑出鞘,逼向了老十四。胤祯急忙上前,抱住了廉熙的腿、哭着喊道:“皇阿玛息怒,不<br>可如此呀!”<br><br>    在一旁的大臣和侍卫、太监们全都慌了手脚,只有方苞还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冲着胤<br>礻题喊了一声:“十四爷,小受大走,还不快跑!”老十四一听这活,撩开长腿,飞也似地<br>跑出去了。<br><br>    什么叫“小受大走”啊?这是封建社会里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说是在老子责罚儿子时,<br>小的惩罚,打一顿,骂几句,儿子要乖乖儿地承受;大的惩罚,杀头砍脑袋,就得赶快逃<br>走。不是为自己,而是维护父亲的名声,别让人家说他不仁慈,落个杀儿子的骂名。这就叫<br>“小受大走”。<br><br>    方苞这一招还真灵。如今,老八晕倒在地,老十四又跑了,康熙的气竟没有地方发作<br>了。突然,他扔剑在地,仰天长叹:“伍先生,你现在哪里?你来教教龙儿,我该怎么办<br>呢……”<br><br>    众大臣见皇上如此伤心,连忙过来把他扶到里间暖阁里躺下,又派人去传太医,传参<br>汤,忙了个不亦乐乎。老四趁这机会,让几个太监把老八胤禩抬回府去。等他走进里间时,<br>张廷玉还在劝说皇上:<br><br>    :“主子,请多多保重龙体。其实,今天这事,都是话赶话,一句句逼出来的。八爷、<br>十四爷他们并不是那么不懂事儿,主子最清楚。奴才说句不该说的话,皇上气病了,万一有<br>个好歹,可叫奴才们指靠谁呢?”<br><br>    胤祯也连忙凑上来说:“皇阿玛,张大人说的全是至理,儿臣听了心里也很难过。皇阿<br>玛得自己保重啊!八弟、十四弟都有自己的难处,求皇阿玛宽容他们一些吧。”<br><br>    康熙已经平静下来了:“老四,廷玉,他们的心朕清楚,不要再劝了。朕今天并非要杀<br>老十四,是借他出气的。朕气的是老八。这个孩子居心如此险恶,令人寒心哪!他如今已是<br>爪牙锋利,羽翼丰满,盘根错节,一呼百应了。阴险如此,朕怎能不触目惊心呢。老四,你<br>素来诚实孝顺,朕很喜欢你这一点。可是,你办事过于刚强,不避仇冤,这一点可不如老八<br>呀!”<br><br>    胤祯含泪答道:“父皇放心,儿臣记下了。我能改。”<br><br>    康熙挣扎着坐起身来,招呼把马齐叫到炕边,有气无力地说::“朕的身子越来越不行<br>了,很多事顾不过来。这些天朕常想,说不定有一天,有人会称兵宫闹,逼着朕让位。朕料<br>想,他们拥立的新皇帝,必然是老八。所以朕不能不做点防备。京师的驻军和各省的总督、<br>将军们,都要调换一下。京师嘛,调兵不调官;外省则调官不调兵。马齐,你拟个条陈来,<br>让朕再斟酌一下。”<br><br>    马齐连忙答应一声:“扎。奴才遵旨办理。不过,适才主子说的,似乎太严重了。八阿<br>哥有不是,但奴才以为他还不至于称兵作乱。”<br><br>    康熙一阵冷笑:“嘿嘿……你们不要太天真了。老八这人,阴险的程度比胤礽大着百<br>倍。我告诉你们,真有那一天的话,你们也不要当什么忠臣孝子,朕也不会去当那受人摆布<br>的太上皇。朕将仰药自裁,含笑而死,去见列祖列宗去。”<br><br>    康熙说到这里,早已泣不成声了。众人连忙又是一阵劝说,好不容易才使这位老皇上的<br>心境平静了下来。就在这时,侍卫张五哥走进来请旨,说三阿哥胤祉带着所有的皇子,递牌<br>子要进宫请安,十四阿哥也要求进宫请罪。康熙皱着眉头说:“让他们跪着吧,朕一个也不<br>见!”<br><br>    方苞微笑着上来劝道:“万岁,父子之间有什么大不了的冤仇呢。让他们进来,教训一<br>番也就是了。”<br><br>    康熙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说:“唉,方苞啊!依你,叫他们来吧。”<br><br>    老三胤祉带着兄弟们来了,齐齐刷刷地跪了一地。有请安的,有谢罪的,有劝解的,有<br>安慰的。老十四哭得一把鼻子一把泪,说自己粗鲁无知,犯了混,气着了父皇,求父皇重重<br>治罪。康熙心中虽然清楚,这些都不过是来做样子的,可是,他们毕竟还是自己的儿子啊!<br>他老泪纵横地挣扎起来,苦口婆心地从古讲到今,从孝道讲到臣道,从百姓讲到社稷,说得<br>嘴干舌燥。可是,这些儿子们又有几个听得进去呢。康熙最后说:“朕心意已决,不再册立<br>太子了。将来,谁是江山的继承人,你们等着听朕的遗诏吧。”这句话,趴在地上的儿子们<br>全听清了。他们在心里惦算着,老人家这关子,卖的可真够大的了。听遗诏,谁知道您的遗<br>诏在何年何月才能发布呢!<br><br>    四爷胤祯不在这群皇子中间。他正在外屋和太医切磋药方呢。可是,父皇的话,他却听<br>见了。今天老八、老十四受到严厉训斥的事,使他更清楚地意识到,邬先生的话,确实是至<br>理名言。“逐是不逐”。老八、老十四要争、要抢,落了个什么下场呢?回想今天,自己几<br>次受到父皇的夸奖,他更觉得“不逐是逐”的重要,他的信心,似乎是更坚定了。<br><br>    胤祯的想法没错儿,这事也真让邬思明给说着了。逐鹿中原。争夺皇位确实是大有学<br>问、大有文章的。光有野心,会耍计谋,没有高瞻远瞩的气魄,没有安如泰山的沉稳还真不<br>行!就拿太子两次被废的事说吧。第一次,皇上废了太子,老大跃跃欲试,锋芒毕露,结果<br>被囚禁了。老三心机算尽,派门下谋士四处活动,遭到了训斥。老八呢,见众大臣一致推荐<br>自己,利令智昏,差一点被锁拿问罪。只有四爷胤祯得了个“孝顺儿子”的美名。第二次太<br>子被废,老八别出心裁,装病在家,后来,又千方百计地试探皇上的心意,机关算尽,还是<br>没有好下场。这正好应了邬思明的活,“逐是不逐”。你追得越上劲儿,出尖儿了,就有人<br>掐。可是,那位冒犯了皇上的十四爷,刚才还气势汹汹地故意气皇上,一会儿功夫,怎么又<br>痛哭流涕地请罪来了呢?朋友!你可能还记得,第一次废太子时,八阿哥遭到了严厉申斥,<br>也是这位十四爷,在皇上面前放胆直言,气得皇上要拔剑杀他。这次他又故伎重演,还是差<br>点被父皇杀了,他怎么不接受教训呢?这位十四爷心眼多着呢!他早看透了,父皇康熙一生<br>精明要强,老人家最看不上的,是奴颜卑膝、俯首帖耳的窝囊废;最恨的,是言行不一、两<br>面三刀的阴谋家;最喜欢的,是敢说敢当、敢做敢为的大丈夫;最疼爱的,是豪爽正直、舍<br>身取义的血性男儿。在老八两次倒霉的时候,老十四敢于挺身而出,冒着杀头的危险替八哥<br>说话,这本身既显出了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本色,也是出自兄弟手足的骨肉至情。他心里<br>很清楚,康熙再恼、再恨,也不会真杀他的。可是,这一回,他的目的和上次不同了。他既<br>要保八哥,气皇上,还要给自己留条后路。现在,老大、老二、老三、老八、老十三全倒<br>了,能在父皇面前说上话的,只有四哥他们俩了。自己执掌兵部,军权在握,一旦边疆有<br>事,就能统领十万大军。到那时,凭他的文才武略,抢个皇位,还不是易如反掌吗?所以,<br>这次他保八哥是做样子的。眼下,八哥在朝中势力最大,自己又是阿哥党的人,不能对八哥<br>见死不救。他气皇上倒是真心。老人家早一天死,我就能早一天登基。可是,老十四也不<br>傻,眼下,皇上还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真把老人家惹恼了,一道旨意下来,也给他来个<br>“高墙圈禁”,那不全完了吗?所以,跑出宫门,躲过那一剑之后,他立刻又变了副嘴脸,<br>诚惶诚恐地进宫,痛哭流涕地请罪,果然,再一次地得到了老皇上的宽恕。老十四的心也放<br>下了。<br><br>    现在好了,皇上放鹿中原,任皇子们去追逐,越是追得急的,越是倒霉得快。到如今,<br>能稳稳当当办事的,只剩下老四、老十四这一母同胞的哥俩了。吏部、刑部、户部等这一大<br>摊子民政上的事,由老四管着。军事、河运,则由老十四管着。哥俩标着劲儿地干,都想落<br>个好名声。这一来,康熙皇上省心了,朝廷上下也平静了。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康熙五十<br>六年的夏天了。<br><br>    京城的事平静了,边疆的事却越闹越大。西蒙古的阿拉布坦部落和西藏之间的摩擦愈演<br>愈烈。这中间,有政治上的原因,也有宗教上的纠葛。阿拉布坦率军长驱直入,攻进了拉萨<br>城,杀了藏王,囚禁了达赖喇嘛。这一下,事儿闹大了,康熙皇上不能不管了,便派了两支<br>军马分兵进剿。哪知,这些带兵的将军,多少年没打过仗了,既不懂兵法战阵,也不熟山川<br>形势,中了阿拉布坦的诱敌深入之计,被困在喀喇乌苏河岸。内无粮草,外无援军,上天无<br>路,入地无门,六万大军,竟然全军覆没了!<br><br>    紧急军报传到北京,举朝皆惊。这是康熙即位五十七年来从没有过的大败仗。皇上知道<br>了该怎么说呢?新任兵部尚书鄂尔泰不敢擅自处理,也不敢有片刻耽搁,揣了这份告急奏<br>章,飞马去畅春园见驾。可是,他来得不是时候,被门口的太监挡驾了:“大人请稍候,皇<br>上正在进午膳呢。”<br><br>    鄂尔泰急了:“哟,那可不行。我这儿有十万火急的事,要立刻奏明皇上。”鄂尔泰知<br>道这些太监的毛病,一边说,一边摸腰包。却不料,今个出门儿太急,竟没带银子。他只好<br>苦苦央求:<br><br>    :“公公,我是兵部尚书,确实有急事得立刻叩见皇上。请公公通融一下,赶明儿,下<br>官有点敬意拿来给公公道乏。”<br><br>    那太监一听,嗬,嘴上说得倒甜,孝敬银子却明天才能给呢。得了吧,赶明儿我还不一<br>定见着你呢。他把脸一仰:<br><br>    :“哦,原来是兵部尚书大人,失敬了。不过,您是兵部尚书,我可不是兵部的司官。<br>您手中权力再大,也管不住这畅春园。明说吧,就是亲王来了,在皇上用膳的时候,也得在<br>外面候着,这是规矩!”<br><br>    巧了!这太监的话还没落音,一乘杏黄大轿来到了园门口。轿帘一掀,四爷胤祯下了大<br>轿。他听到这边吵吵闹闹的,便倒背着手走过来问道:“你们这是吵什么呀?”<br><br>    兵部尚书鄂尔泰见救星来了,连忙赶过来请安,顺手把那封告急文书呈了上去说:“四<br>爷请看,这事儿能耽误吗?他们却不让我进去见驾。”<br><br>    老四接过来一看,脸都变色了。他正要发作,那个太监精明,也赶紧过来请安了:“四<br>爷明鉴,内务府前几天传下话来,说皇上年事已高,龙体欠安。在皇上睡觉或者用膳的时<br>候,任谁都不准进见。奴才不敢做主,就是四爷您老,恐怕也得在这里等一会儿……”<br><br>    四爷阴沉着脸打断了太监的啰嗦:“哦?有这事儿吗?你是新来的吧,老家是哪里人<br>哪,叫什么名字?”<br><br>    “回四爷,奴才是新补进来的,保定人,叫秦狗儿。”<br><br>    四爷微微一笑又问:“嗯,你原来就姓秦叫秦狗吗?”<br><br>    “回四爷,小的在家里姓胡……”<br><br>    这太监一句话尚未说完,四爷已经抡起胳膊,“叭”的一耳光打在他的脸上:“混账奴<br>才,知道皇上为什么要让你改姓秦吗?竖起你的狗耳朵来听爷告诉你。皇上因为你们这些太<br>监,最爱狗仗人势,作威作福,所以,从康熙五十二年起,凡入宫的太监,只准姓三个姓:<br>秦、赵、高。你知道秦桧和赵高吗?就是那三个字。你知道狗是哪一等的奴才吗?所以你只<br>配叫秦狗儿。今儿个,你连我四爷也敢拦阻,我赏你一巴掌,让你长点见识。来人,即刻带<br>鄂尔泰大人去见皇上。他有军情急报,一刻也不能耽搁。”<br><br>    鄂尔泰进去了,可四爷却没走。他看看趴在地下不住磕头的秦狗儿,冷笑着从怀里掏出<br>一张五十两的银票甩了过去:<br><br>    “秦狗儿,你今天冒犯了四爷,我就责打你,教训你。可是,你是按内务府的条令办<br>事,不管怎么说,还是知道规矩,忠心办差的,所以四爷又要赏你。爷再教给你一样本事,<br>在这儿当差,不打勤的,不打懒的,却专打没长眼的。你好好想想吧。”说完,袍袖一甩,<br>大步走进去了。秦狗儿挨了打又得了赏,简直糊涂了:这位四爷,到底是什么脾气呢?<br><br>    什么脾气?老脾气。说随便点儿,是赏罚分明,说严肃点儿,是恩威并用。自从那年听<br>了邬思明的劝说,四爷是处处谨慎了。他不改自己“冷面王”的形象,下边的人也照样怕<br>他,对他不敢有一点冒犯。可是,这位四爷也悄悄地改了一点,注意收买人心了。只要下边<br>有一点长处,哪怕只干了一件好事呢,他就立刻重赏。像刚才对秦狗儿的处置吧,打了,骂<br>了,训了,可一撒手就是五十两的赏银。五十两,三品京官半年的俸禄啊!秦狗儿能不傻眼<br>吗?往后,他见了四爷,还敢不俯首听命吗?<br><br>    此刻,胤祯走在园子里,见不少小太监都手执长竿,围着林子转圈。他停下来一看,<br>哦,原来是在粘知了。他不觉心中一阵感慨,谁说当皇上不好?外边热得人汗流浃背,这园<br>子里却是冷风习习。为了让皇上能清清静静地睡午觉,知了都不许它叫。胤祯这么想着,不<br>知不觉已经到了澹宁居了。<br><br>    总管太监李德全连忙迎上来见礼:“四爷您老吉祥。刚才皇上和大臣们议事时还夸您<br>哪!说您办事认真,识大体,顾大局。”<br><br>    胤祯心中暗笑。嗯,前几天我给你李德全那二百两银子,看来没白花:“哦,多谢李公<br>公照应。”<br><br>    李德全一边赔笑,一边打起了帘子:“四爷,您请进。”<br><br>    胤祯进来时,见桌上御膳还没有撤下去。显然,是鄂尔泰带来的那份军情急报,使皇上<br>没心思吃饭了,上书房大臣张廷玉、马齐,还有方苞,都侍候在皇上身边。兵部尚书鄂尔泰<br>则跪在地上。胤祯见了礼也退下来站在一边。他偷眼向上瞟了一下,见康熙的面色平静,虽<br>然没有笑容,但也没有一点惊慌失措的样子。嗯,父皇果然是久经沧海,处变不惊啊。这一<br>点,得学!<br><br>    康熙一边沉思,一边说话了:“咱们派去的将军不是废物啊。当年,朕西征时,他们都<br>跟着朕打过仗,怎么一下子败得这么惨呢?鄂尔泰,你是兵部尚书,联想先听听你的看<br>法。”<br><br>    鄂尔泰磕了个头说:“回圣上,臣以为此次失利原因很多。其一,是天下升平已经二十<br>多年,八旗兵,绿营兵也换了几茬儿了,虽然终日*练,但毕竟没有真刀实枪地打过仗,没<br>有实战的经验。其二,统率军兵之人,虽然当年曾随主子西征,但那时候他们不过是一些营<br>哨、管带之类的下级军官,只知道听命行事,冲锋陷阵。这些年,他们的官越做越大,当了<br>将军,可是无仗可打,得不到历练,不懂兵法,不知战阵,更不懂得保护粮道,以致孤军深<br>入,遭此惨败。而阿拉布坦的西蒙古兵,却一直在寻衅闹事地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了。”<br><br>    康熙默默地点了点头:“嗯,你说得对,这个兵部尚书也算你没白当。那么,依你看,<br>如今当何以处置呢?”<br><br><br><br> Youth 扫描并校对<br><br><br><br>前 后<br> <br>  <br>2005-4-29 23:56:09 <br>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94

主题

1716

回帖

191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910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4-30 11: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二 定边乱选将解近忧 出考题用计防隐患            <br><br>    前方军事失利,兵部尚书鄂尔泰来畅春园见皇上,陈述了这次失败的原因。康熙觉得,<br>鄂尔泰的头脑还算清醒。便又问:“依你之见,眼下当如何处置呢?”<br><br>    这一问,鄂尔泰不敢回答了。他心里很明白,怎么处置,除了派兵出征,还有别的办法<br>吗?但一说出征,头一条就是选将。选对了,打了胜仗还好说。万一选不准,再打一次败仗<br>可怎么交代呢?这举荐人才不当的罪名,我又怎能担得起呢?可是,皇上问了,他又不敢不<br>回答呀,吭哧了半天,才模棱两可地说:“圣上请恕奴才昏聩。奴才刚刚接了兵部的差使,<br>对下边的军力和将佐的情形不大熟悉,不敢妄言。”<br><br>    听了这话,康熙没有生气。如今国家的军力,他能不清楚吗?老一辈的大将,如图海、<br>周培公、飞扬古等等,早已去世了。剩下的几个,像狼瞫、武丹等人也都已年迈。年轻的、<br>可以担此重任的确实不好找啊!与蒙古人打仗不同于在内地剿匪,茫茫草原,沙漠瀚海,这<br>仗不好打呀。万一用人不当,失败事小,朝廷的体面也输不起呀。他叹了口气,沉重地说:<br><br>    “唉!想朕八岁登基,十五岁擒鳌拜,十九岁平三藩,三十二岁收复台湾,加上三次御<br>驾亲临西征蒙古,一生中,大大小小,亲临战阵七十余次,从没有吃过亏。想不到说老就<br>老,精力不济了,竟连一个小小的阿拉布坦都制服不了,连一个能用的将军都选不出来。可<br>悲呀,可叹!”<br><br>    国家发生大事,臣子拿不出办法,让皇上如此忧愁,这臣子是怎么当的呢?所以说:主<br>优即是臣辱。众人听康熙说得动情,“扑通”一下全跪下了。这里面,只有一个人比较超<br>脱,也便于说话,那就是方苞。他想了想说:<br><br>    “皇上,请不必过于伤神。臣方苞虽然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臣却知道,兵是带<br>出来的,将是打出来的。靖西将军岳仲麒、四川巡抚年羹尧,都是骁勇善战的猛将。现在缺<br>的是一位统率三军的元帅。既然在武将之中一时选不到合适的人,何不在众位阿哥中选一<br>位,坐镇中军,代天行事,既可以有调动全国兵力之权,又能显示皇子代君父出征的威严。<br>想那阿拉布坦,不过是个胸无大志的跳梁小丑,论兵力、财力,论粮草、供应,都与我天朝<br>无法相比。臣以为不必立刻和他交手,只要我大兵压境,盛陈军威,相持一段,阿拉布坦将<br>不战而自退。”<br><br>    四阿哥胤祯早就在心里盘算这件事了。按说,十三弟自幼苦练武艺,熟读兵法,他来接<br>这差事最为合适。可是,老十三还在圈禁之中,胤祯摸不透父皇的心思,不敢贸然举荐。如<br>果不用十三弟,那么,现成的就有一位老十四在这儿放着。他管着兵部,又有和老十三差不<br>多的长处,让他带兵出征,顺理成章。但老十四一旦兵权在握,可不是个好对付的人哪!想<br>到这儿,老四下了决心,他抢前一步跪下奏道:<br><br>    “皇阿玛,儿臣胤祯请旨,愿代父皇出征。儿臣虽不知兵,但方先生刚才所说的办法,<br>儿臣能做到。请皇阿玛放心,有儿臣坐镇西疆,定让父皇安枕高卧。”<br><br>    康熙没有即刻回答,沉思了好大一会儿才说:“老四,起来吧。你有这份忠心,朕感到<br>欣慰。唉,你小的时候,喜怒无常,在阿哥们中并不出色。长大以后,读书养性,进益很<br>快,刚毅之性没丢,却沉稳老练多了。你办事,朕还是放心的。可是,朕不能放你去带兵。<br>这些年,你把户部、刑部、吏部的事,办得很有起色。熟悉民政,成了你的长处。朕怎能让<br>你弃长就短,再去带兵呢?再说,你走了,谁能代替了你呢?”<br><br>    胤祯听了这话,心中十分激动,皇上对我的评价是越来越高了。这样的考语,老人家对<br>哪个阿哥说过呀!他连忙趁机回奏道:“阿玛如此夸奖,儿子不敢承受。不过,既然阿玛说<br>儿臣那喜怒无常的毛病已经改了,儿臣斗胆,请皇阿玛免记这句考语吧。”<br><br>    康熙又疼爱。又轻松地笑了:“哈哈哈……胤祯哪,你怎么也学乖了。好,依你。李德<br>全,刚才朕说四阿哥喜怒无常的那句话,不要记档。”<br><br>    李德全连忙答应:“扎,奴才明白。”<br><br>    康熙平静地说:“好,咱们还说正题。方苞适才所言,甚合朕意。阿哥之中,能替朕统<br>率三军的,只有老十三、老十四两人。老十三不必说了,就让老十四去吧。不过,朕还要再<br>想想,你们暂时不要让老十四知道了。”<br><br>    话刚说到这儿,新任的礼部尚书尤明堂来了。这些年,他忽然升官,忽然降职,着实折<br>腾了一阵子。亏得四爷待他一如既往,这才提拔到礼部尚书的职位上来,他今儿请见皇上,<br>是因为科举考试的日期临近,来请皇上出考题的。康熙一听就笑了:<br><br>    “好好好,正说着军事,你又来让朕出文题。嗯——出个‘放太甲于桐宫’吧。这个题<br>目冷僻一点,难为一下那些只会抄袭八股的举子也好。尤明堂,你要叮嘱北闱和南闱的主考<br>官们,如果他们胆敢营私舞弊,闹出了科场丑闻,朕可就要让四阿哥去办他们了。”<br><br>    尤明堂答应着下去了。康熙看着胤祯又说:“老四啊,现在老三在忙着编书,你是外边<br>阿哥中年纪最大的了。朕想让你把内务府的事儿也管起来。你不要怕麻烦。这不光是为朕分<br>忧,也是关系着朝廷和紫禁城安宁的大事啊!”<br><br>    从刚才皇上向尤明堂说的话里,胤祯已经听出来了,老人家对自己是绝对信任的。此<br>刻,皇上又亲口把内务府交给他管,他简直高兴坏了。接管了内务府,皇宫警卫,太监内<br>侍,甚至皇亲国戚家中的奴仆,八旗子弟,就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这是皇上多大的信任<br>啊!他连忙跪下磕头:“谢皇阿玛重托。儿臣定当勉力为之,为君父分忧。”<br><br>    “嗯,好了,朕今天太累了,你们全下去吧。”<br><br>    众人都施礼拜辞了,可是方苞却没走。康熙看看他那欲言又止的样子,笑了笑说:<br><br>    “方先生,你好像有什么心事,坐下来说吧。”<br><br>    方苞凑近康熙坐下,四边看了一下,见没有太监、宫女,才悄声说:“万岁,臣不明<br>白,为什么今年的文科考试,万岁要出‘放太甲于桐宫’这个题目呢?”<br><br>    康熙深沉地一笑,没有回答,却仰着脸,望着房顶出神。封建时代的科举,考的是八股<br>文,题目也大多来自《四书》。这“放太甲于桐宫”里,还有个小故事呢。说的是当初商王<br>太甲无道,被宰相伊尹放逐到桐宫去闭门思过。三年之后,太甲改正了错误,伊尹又把他迎<br>接回来,重新当了帝王。康熙出这个题目,自有一番深意。方苞在康熙向尤明堂说这个题目<br>时,就敏锐地觉察到,这道题,似乎与废了的太子有关。现在,太子关了七年了,皇上是不<br>是要放出点风,看看下边的动静,然后,照伊尹的办法,重新立胤礽为太子呢?刚才,当着<br>众人的面,这话方苞不敢出口,现在问了,康熙又不回答,方苞可有点沉不住气了。他说:<br><br>    “皇上恕臣直言,是不是皇上有意于二阿哥呢?”<br><br>    康熙斩钉截铁地回答:“绝无此意!朕已下旨,凡有说胤初已经改过,应该复位的,杀<br>无赦。言犹在耳,岂能更改。”<br><br>    方苞小心地说:“皇上虽如此说,但据臣愚见,这个题目很容易引起下边的猜测,以为<br>皇上又要赦免二阿哥了。万一出了这样的事,恐怕对朝局不利,请皇上慎思。”<br><br>    康熙纵声大笑:“哈哈……方苞啊方苞,你真是个书呆子。你以为朕没想到这一点吗?<br>你以为朕对臣子们的心,一点都摸不透吗?你是朕的朋友,朕实话告诉你吧,朕这是有意要<br>把水搅混,以便于察忠辨奸,你懂吗?”<br><br>    别看方苞学贯古今,见多识广,康熙这话还真把他说懵了:“圣上,臣、臣愚钝不化,<br>不解圣意,恳求圣上明示。”<br><br>    康熙神色严峻地说:“唉,朕老了,你方苞也不年轻。既然你是朕的朋友,朕今天就向<br>你敞开胸怀,说说心里话,但你绝对不许说出去。”<br><br>    “陛下请放心,方苞对圣上绝无二心。”<br><br>    “好,朕信得过你。咱们先从朝政说起。别看臣子们每天在朕的面前说的全是好听的<br>话,全是颂扬圣德的话,什么天下升平啊,百姓拥戴呀,什么千古英主,熙朝盛世啊,其实<br>都是官样文章。朕心里清楚得很,放在二十年前,这些话一点也不过分,可是,现在不能这<br>样说了。国家升平日久,弊端已经显露,而且到了不能忍受的程度了。第一是吏治腐败,几<br>乎是无官不贪。第二是结党营私,门户众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方有难,八方呼应。<br>盘根错节,攻之不破。还有赋税不均,民不聊生,刑狱不平,怨声载道,加上国库亏空,考<br>场舞弊,等等,等等,无不令人触目惊心啊!”<br><br>    方苞万万想不到,康熙皇上竟然没有被阿谀奉承所迷惑,也不信那些报喜不报忧的奏<br>章,更没有陶醉在歌舞升平之中,而对朝政的积弊看得如此透彻、如此一针见血。他想了一<br>下说:<br><br>    “圣上既然对朝政弊端洞若观火,为什么不采取果断、严厉的办法,痛加整饬呢?”<br><br>    康熙心事沉重地说:“你问得好。朕刚才说了,朕老了,精力不济了。原来指望胤礽他<br>们能替朕办好这件事,想不到,他们一个也靠不住。所以朕看透了,朝政弊端,已经积重难<br>返。这事非朕亲自过问,而且是一件件地问,一桩桩地管,下决心整它几年,才能治好。可<br>是,万一整了一半,朕突然撤手西去,儿子们谁能继承下来呢,那不把朕的一世英名都断送<br>了吗?果真如此,朕就要变成先明而后暗的第二个唐玄宗了。方苞,朕的老朋友啊,你知道<br>朕的难处吗?”<br><br>    康熙这话,说得披肝沥胆,也说得十分痛切。方苞听了,不由得潸然泪下:“陛下,臣<br>明白了。”<br><br>    康熙没有理会方苞的激情,自顾自地继续说下去:“方苞,你听仔细了。处在这种形势<br>下,朕不能不多活几年,不能不慎而又慎地挑选继承皇位之人,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顾不得<br>儿子们了。所以,朕才故意出了这个‘放太甲于桐宫’的题目,让这些孽子们,让这些想争<br>皇位的阿哥们,去防着胤礽,去跟他斗吧。这样,朕才能躲过一点灾难,保住自己。方苞,<br>你要知道,这不是朕狠心,不是朕不心疼儿子。天家骨肉,不同于寻常百姓,向来是难得保<br>全的。朕这也是迫不得已啊!你看,内有老八四处联络,外有老十四手握重兵。万一他们心<br>怀叵测,起兵发难,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br><br>    一席话,说得方苞心惊肉跳。他不能不佩服康熙皇上确实是圣虑深远,他也不能不为这<br>变化莫测的局势担忧。眼下,康熙把话说到如此深刻。又如此明白的地步,方苞就是有天大<br>的学问,也无言可对了。<br><br>    康熙今天把压在心头的郁闷,把平日无法对人诉说的苦衷和盘托了出来,似乎也用尽了<br>力气。他不再说话了,默默地向方苞挥了挥手,闭上了眼睛。方苞知趣地悄悄行礼,退出了<br>澹宁居。<br><br>    却说四爷胤祯自从接管了内务府之后,又多了一条心事,就是更加思念那位被圈禁的十<br>三弟了。前些年,哥俩共同办差,朝夕相处,十三弟被皇上戏称为“老四的影子”。现在,<br>我得意了,怎么能忘掉含冤受屈、被圈禁了整整七年的十三弟呢,从感情上说,胤祯恨不得<br>立刻见到十三弟,但从理智上,他又不能不控制自己。因为凡是被圈禁的人,不奉皇上特<br>旨,是不准许任何人探视的。胤祯虽然接管了内务府,可这事儿,还有个宗人府也是正管。<br>自己好不容易混到了这一步,如果感情用事,惹出麻烦来,可怎么善后呢?<br><br>    胤祯的苦闷,瞒不过眼光锐利的邬思明。这天,四爷回到家里,邬思明开门见山就说:<br>“四爷,您和十三爷是知心换命的兄弟,你该去看看他了。”<br><br>    胤祯苦笑了一下:“唉,我真后悔。那天议论西征选将时,没有推荐十三弟,即令皇上<br>不准,也能听出点口风啊。可现在要去看他,就要担风险了。”<br><br>    邬思明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担风险也得看他!四爷您想想:如今,您的处境和抱负<br>都不同了。户部、吏部、刑部您亲自管着,礼部尚书派了尤明堂,工部尚书是施世纶。六部<br>里五个部都是您的人,再加上内务府,这是多好的机缘,多大的势力啊!唯一管不住、而且<br>最令人担心的是兵部、是军权。可是,您细心想想,近来调到京师的武将中,有多少人担任<br>着要职,而这些人里,又有多少人是十三爷当年一手提拔的。别看老虎被关在宠子里了,可<br>是只要它一声呼啸,仍然会使山中百兽俱惊。那些十三爷的老部下,哪个不恋旧主,又哪个<br>不想救出十三爷。学生说句孟浪的话,您要是不去看望十三爷,那可只能望军兴叹了。”<br><br>    说曹*,曹*就到了。邬思明刚提起十三爷的老部下,那个受十三爷恩情最重的张五哥<br>就来登门求见了。胤祯知道,张五哥是十分受皇上信任和器重的,对他不能摆王爷的架子,<br>连忙让人看座、献茶:“五哥呀,老长时间不见你了,出去办差了吗?”<br><br>    张五哥十分规矩地答道:“回四爷,真让您说着了。前些时,苗疆出了乱子,把县衙都<br>烧了。皇上派奴才去传旨给靖西将军岳仲麒,交代了一些剿抚的事宜。谁知一去就是半年,<br>昨儿个才回来。听说四爷接了内务府的差,正是我们这些御前侍卫的顶头上司。所以奴才今<br>日特地前来,一是贺喜,二是参见四爷,听四爷有什么吩咐。”<br><br>    四爷听五哥说话得体,高兴地笑了起来:“哈哈……五哥呀,你这些年真出息了,怎么<br>说出话来这么顺溜呢。不过,四爷我也不笨。你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有什么事,凡是四<br>爷能办的,一定为你做主。哦,这位是邬先生,我的朋友。在他面前,什么都不用避讳。”<br><br>    张五哥早听说邬先生的大名了,赶紧上前见礼。回过头来对四爷说:“四爷,奴才实话<br>实说,我想见见十三爷。”<br><br><br><br> Youth 扫描并校对<br><br><br><br>前 后<br> <br>  <br>2005-4-29 23:56:40 <br>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94

主题

1716

回帖

191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910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4-30 11: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三 邬思明谆谆说胤祯 四王爷殷殷探兄弟            <br><br>    侍卫张五哥求见四王爷胤祯,说他想去探望十三爷,求四爷帮忙。正巧,胤祯和邬思明<br>也在说这件事呢。听了张五哥的要求,他和邬思明交换了一下眼神说:“哎呀,这事儿可不<br>好办,这是犯着禁例的。你每天守在皇上身边,为什么不找个机会直接求皇上呢?”<br><br>    张五哥诉起苦来了:“唉,四爷,别提了。这七年里,我在皇上身边,从来没听见老爷<br>子说过十三爷一个不字。只要提到十三爷,皇上都是夸他。可是,我向皇上请求了多次,说<br>想去看看十三爷,皇上呢,却只是笑,既不准我去,也没有训斥我。我真弄不明白,十三爷<br>到底犯了什么错,怎么一关就是七年呢?四爷您知道,十三爷对我有大恩。他遭了难,我不<br>去看他,心里难受啊!”说着,说着,这个纠纠武夫竟然失声哭了起来。<br><br>    胤祯走上前去,轻轻地拍着张五哥的肩膀说:“五哥,不要这样。你的心,我明白,我<br>替十三弟谢谢你这分情意。不过,眼下我不能答应你。虽说我接管了内务府,可这事儿宗人<br>府也管着呢。你去见十三爷,不过是尽一点情谊。可是闹不好就有杀身之祸呀!”<br><br>    张五哥脖子一梗:“四爷,奴才不怕,为十三爷死我也情愿。”<br><br>    邬思明微微一笑插言了:“张军门,学生要说你一句。十三爷的事,皇上的安排是有深<br>意的,你绝对不要意气用事。我替四爷打个保票,一有机会,四爷会替你安排的。”<br><br>    张五哥诧异地看了一下邬思明,又看看胤祯,只见四爷点了点头,他放心了:“好,我<br>听四爷和邬先生的。四爷,奴才告辞了。”<br><br>    张五哥一走,邬思明立即向胤祯说:“四爷,瞧见了吗,这就是人心,这就是军心。从<br>京城驻军到大内侍卫,全是向着十三爷的。十三爷和您的交情,又无人不知,这步棋您不走<br>不行啊!”<br><br>    听了这话,四阿哥终于下定了决心。第二天下午,他从大内出来,坐上大轿,便直奔十<br>三贝勒府。<br><br>    如今的十三爷府与七年前可是不大相同了。沿着府邸原来的院墙,又修起了一道一丈多<br>高的围墙。府门外边的高墙下,是一座仅能通过一个人的小门儿,守门的是宗人府派来的<br>人。这宗人府,是清朝专门管理皇族事务的衙门,与内务府是平级的。胤祯来这里之前查过<br>了,宗人府里,有不少是他正白旗下的旗奴。守门的一见胤祯来了,连忙报信给在十三爷府<br>上管事的笔贴式。那笔帖式出来,胤祯一看,巧了,认识。此人名叫戴福宗,正是四爷府上<br>戴铎的侄子。戴福宗见四爷来了,赶快上前磕头:“爷吉祥,奴才戴福宗给您请安了。”一<br>边说,一边把四爷让进门房里坐下。<br><br>    四爷今天显得特别地随和:“戴福宗,你四叔戴铎在我面前可没少夸你呀。去年他给我<br>说,想让你的内弟去经管四爷在遵化的那片庄子,我答应了。那可是个好地方,每年有一万<br>多两银子的进项呢。不知道你那内弟去了没有?”<br><br>    戴福宗受宠若惊了。谁不知道四爷是位冷面王,一般的大臣们还难得和他说句闲话呢,<br>自己一个下等的旗奴,今天能有这面子,而且还让内弟得了这份美差,他能不激动吗?四爷<br>的话刚落音,他就连忙回答:“奴才谢四爷的赏。四爷您是贵人,眼下又替皇上管着事,日<br>理万机的,还惦记着奴才的这点小事,奴才怎么敢当呢?府上高管家说了,要我那内弟明年<br>麦收以后才去接管呢。”<br><br>    四爷大度地说:“咳,这个高福儿,办事也真是小家子气。待会儿我写个条子,你去见<br>高福儿,让你那个内弟即刻去办差吧。”<br><br>    戴福宗趴在地下磕了个头:“哟,那奴才就谢四爷了。”<br><br>    胤祯背着手在门前转悠了一圈说:“我说小戴呀,你们把这门修得太窄了吧。万一里边<br>十三爷的人有个病什么的,总得能过去轿子才行啊。我告诉你,十三爷是极受皇上宠爱的。<br>你们可不许放肆,更不准虐待他。”<br><br>    戴福宗赶快回答:“四爷,您老放心,这事奴才明白。十三爷不就是圈禁了吗,皇上不<br>下旨,谁敢难为十三爷呢?这门儿,赶明儿就改。再说,守在这儿的,全是四爷的旗奴。您<br>老说句话,还不跟打炸雷一样响吗?”<br><br>    四爷心如明镜却故作糊涂:“哦?这儿的人都是正白旗的。你看,你看,四爷我竟没想<br>到这一层。唉,你们每天苦苦地守在这里,担着大责任,却又没有一点额外进项,真难为你<br>们了。嗯——这样吧,你给我开张名单,到我府上替大伙儿领点赏银去。”<br><br>    戴福宗又连忙行礼拜谢。胤祯却把他拉到一旁小声说:<br><br>    “哎,戴福宗,爷今儿来,是奉了皇上的旨意,有话要问十三爷。可是,皇上这话又不<br>便写成圣旨。你看,能通融一下,让我见见十三爷吗?”<br><br>    戴福宗笑了笑说:“爷,您这话说远了。虽说私自探望,有干禁例,可是,爷都不怕,<br>奴才们又怕什么呢?这样吧,爷请稍坐,我安排一下。”说着快步出去,不一会儿,十二个<br>在这里当差的兵丁差役全被他叫来了。大家一齐跪下给四爷请安以后,戴福宗说话了:<br><br>    “弟兄们,今儿四爷奉旨来见十三爷,可是因为事关机密,万岁又不便明降谕旨,咱们<br>得担待着点。慢说四爷如今管着内务府,他还是咱们的旗主儿啊。如果连这点小事咱们都不<br>肯出力,四爷要咱们这些奴才干什么呢?我把话说到前头,万一出了事,有我老戴一人担<br>着,只求大家做个明证。有不愿干的,请把话说开了,我绝不会给你穿小鞋。可是,假如有<br>人当面应下了,背后又出去嚼舌头,那可就别怪我不客气。”戴福宗说着持起了裤子,露出<br>大腿上六个紫黑色的伤痕,“瞧见了吗,这叫三刀六洞。我老戴是青帮上的人,这是入帮的<br>规矩。谁要是想在我这儿吃黑饭,没准会有人把你装到麻袋里,扔进永定河里喂王八呢。”<br><br>    胤祯没想到戴福宗还有这一手,不禁宽容地笑了:“小戴呀,别把话说得那么绝情,都<br>是自家兄弟嘛。喏,这是一千五百两的银票,你拿去给大伙分了。另外,你记着把这儿的旗<br>奴开个单子给我,爷不会亏待你们的。”<br><br>    众人一是害怕,二是感激,谁不知道四爷那说一不二的脾气呀,纷纷磕头谢赏。四爷再<br>也不看他们一眼,大踏步地向院子里面走去。<br><br>    进了二门,胤祯一眼就瞧见了十三弟。他端坐在椅子上,似乎是饶有兴趣地在读一本<br>书。乔姐站在身后为他捶背,阿兰手端茶盘,侍候在旁边。四爷停住了脚步,注目细看:七<br>年功夫,变化可真大呀!老十三不过才三十多岁,可是,眼角起了皱纹,发辫子也已经花白<br>了,竟好像一下子老了二十年。兄弟两人同在京城,却咫尺天涯,不能相见。十三弟呀十三<br>弟,你让四哥想得好苦哇!胤祯不觉眼睛湿润了。可是,他猛然想起,不能惹十三弟伤心,<br>更不能让乔姐和阿兰看出破绽,便强打精神,笑呵呵地叫了一声:“十三弟,你好悠闲<br>哪!”<br><br>    正在看书的老十三陡然一惊,抬头一看,竟然是自己日思夜念的四哥来了,激动、兴奋<br>和那无法表达的委屈,一齐涌上心头。他慌乱地站起身来,几乎控制不住自己了,语无伦次<br>地说:<br><br>    “啊?!四哥,怎么……是你,是你……来看我了。你,你怎么进来的?哦,是不是父<br>皇有旨意?我,我得跪接圣旨……”一边说,一边就流着眼泪跪下了。<br><br>    老四连忙上前一步,抱住了这位小弟弟:<br><br>    “十三弟,快起来,没有旨意。我是特意来看你的,你,你身子骨还好吗?”<br><br>    老十三听明白了。“没有旨意”,那就是说,皇上既不杀他,也不想放他,他还得继续<br>过圈禁的生活。他刚才的冲动,一下子消失得干干净净。七年圈禁,已经把他的心肠磨得硬<br>如钢铁了。他苦笑了一下说:<br><br>    “四哥,你不全看见了吗,小弟我有什么不好呢?有这么两位美人终日相伴着,她们俩<br>一个东宫,一个西宫,我就是这里的小皇上。高兴了,拉她们过来,像刚才这样,红袖添<br>香,读书忘忧;不高兴了,一脚把她们踹开,我自己跑到院子里去看蚂蚁上树。四哥你说,<br>阿哥中有像小弟这样快活的人吗?”<br><br>    胤祯接过阿兰递来的茶,默默地听着十三弟这近于疯癫、又像牢骚的话,不由得心如刀<br>绞。他痛心地说:“十三弟,你不要说这些混话,四哥我听着心里难受。咱们换个话题好<br>吗?”<br><br>    胤祥纵声狂笑:“哈哈……四哥呀四哥,小弟我一点也不混。这个大院,高墙一圈,外<br>边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在这儿说话,百无禁忌,谁又能把我老十三怎么着了。你<br>要换话题,那好,小弟我问你,八哥早就当上太子了吧。”<br><br>    胤祯瞟了一眼站在一旁的阿兰和乔姐,谨慎地说:“父皇有旨意,不再册立太子了。”<br><br>    胤祥突然站起身来,兴奋地在房里走来走去,大声说道:“好,好,父皇英明!就是要<br>这样放鹿中原,任高才捷足者先得,这才叫公平。谁本事大,谁接皇位。让那些只会耍弄心<br>机、坑陷兄弟的人见鬼去吧。哈哈哈哈……”<br><br>    胤祯一听这话,又惊又喜。惊的是,这样的话,怎么能放言无忌地直说直讲呢;高兴的<br>是,十三弟的看法竟然和邬思明不谋而合。老十三哪好兄弟,这七年圈禁的罪你没白受,你<br>成熟了!<br><br>    胤祥见四阿哥皱着眉头想心事,便来到跟前说:“四哥,你今日来必有要事。小弟我实<br>话告诉你,我这里什么忌讳都没有。阿兰和乔姐是怎么来的,她们待在我身边又为的是什<br>么,我心里清楚,你心里清楚,她们俩也不糊涂。可是,如今,正人君子也好,奸细狐媚也<br>罢,任凭她有罗刹公主的本领,也别想透出一个字儿去。再说,兄弟我已经落到了这个下<br>场,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只要她们稍微有一点不规矩,我马上宰了她们,眉头都不会皱一<br>下。说吧,四哥,放开说吧。”<br><br>    胤祥这话,说得如此尖刻犀利,如此不留余地,阿兰和乔姐听得心惊肉跳,红着脸暗自<br>垂泪。胤祯却知道,十三弟的话虽然说得难听,可全是正理。这高墙大院之中,有什么消息<br>能传出去呢?便沉吟着问:<br><br>    “十三弟,今天,我只想问你一句,郑贵人的事儿……”<br><br>    胤祥脱口而出:“哦,这事,兄弟一直瞒着你,不想让你插手。我早把她弄出来了,住<br>在通州的吴家花园。你不问,我也要说。为这事我把老管家文七十四出了籍,让他在那里照<br>顾郑贵人。七年了,不知他们是不是还平安地活着。四哥:你帮帮小弟,给他们换个地方<br>吧。”<br><br>    四爷想了一下说:“嗯——这事你办得对。不过,如今二哥和你都圈禁了,留着这位郑<br>贵人,恐怕只能招祸。是不是——唉,反正这是二哥作的孽,与你无关。你已经做得仁至义<br>尽了,我替你把她除掉吧。”<br><br>    胤祥“噌”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什么,什么,四哥,你怎么能这样说,你怎么能这<br>样做?一个孤苦无依的弱女子,被人始乱终弃,从贵人一下子变成了贱奴,这还不够可怜<br>吗?你有这样的经历吗?你受过这么大的冤屈吗?今天你说出这样的话来,你还是我的四哥<br>吗?”胤祥说着,说着,放声大哭起来。突然,他止住了哭声,又是一阵撕裂人心的仰天大<br>笑。老四胤祯吓坏了,连忙让阿兰和乔姐把他搀到椅子上坐下,又心疼地说:<br><br>    :“十三弟,我的好兄弟,你这是怎么了。你要吓死四哥吗?”<br><br>    老十三平静下来了。阿兰从旁说:“四爷,您别见怪。十三爷刚才说我们俩的话,都是<br>实情。奴婢说无可说,辩无可辩,只有让老天作证了。有句话,奴婢不能不说,这大门不<br>出,二门不迈的日子,是我们女人过的。十三爷一个生龙活虎的皇子,怎么能这样待下去<br>呢?”乔姐也连忙帮腔说:“四爷,求您在万岁面前说句话,放十三爷出去吧。到那时,就<br>是杀了奴婢,我也心甘情愿。”<br><br>    她们俩说的也许是肺腑之言,可是十三爷却并不领情:“去,一边待着,哪儿有你们说<br>话的份!四哥,你别替小弟担心,这里挺不错的。有吃,有喝,有美人,有书看,还可以钓<br>鱼,下棋,唱曲,逮鸟,过得满舒服嘛。”老十三正在强装笑容地往下说,突然看见四哥眼<br>中含泪,他停了一下,又变了口气,“唉,只是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呀!四哥,你,你<br>还会再来看我吗……”一句话出口,胤祥又是泪如雨下了。<br><br>    老四强忍悲痛走了过来,抱着胤祥的双肩说:“十三弟,别,别说得这么可怜。你的英<br>雄气概跑哪儿去了?我告诉你,风向不定往哪儿刮呢。有四哥在,就不会让你吃亏。你要宽<br>心,要变着法儿的保护自己的身体。我不但还要来看你,而且一定要把你从这活棺材里救出<br>去!兄弟保重,四哥我、我走了。”<br><br>    四爷胤祯头昏脑涨地走出了十三爷府,他的心几乎要碎了。可是,他毕竟还没有失去理<br>智。尽管十三爷府里传不出信去,可是,人心难测,事情往往坏在一时的疏忽之中。他没有<br>敢问及军中的事情,这件事,必须要绝对机密,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下次来时,<br>再找机会与十三弟密谈吧。<br><br>    朝廷局势的变化,果然不出康熙皇帝所料。自从那道“放太甲于桐宫”的考题出了之<br>后,“太子命系于天,将要东山再起”的谣言,便像瘟疫一样,顷刻之间,传遍了紫禁城,<br>传遍了京师,也传遍了全国。阿哥们,大臣们,纷纷猜测,窥探风向,算计着怎么办才合<br>适,投靠哪边更保险。八王爷的阿哥党兄弟们,更是挖空心思去揣摩皇上的真意,商量着怎<br>么对付那即将“东山再起”的胤礽。这事儿的根底儿,除了康熙之外,只有方苞最清楚。他<br>冷眼旁观,暗暗好笑,也为皇上的精明过人、老谋保算而拍案叫绝。<br><br>    这“太子要东山再起”的谣言,像长了翅膀一样,也飞进了深宫高墙,飞到了胤礽的身<br>边。他在这加了高高围墙的咸安宫里面壁七年了。可是,他并不像胤祥那样又气、又急、又<br>闷、又难受。咸安宫不也是宫吗?当皇上的常年不出宫门也并不希罕哪。有几个皇上像父皇<br>那样,老是微服私访、东奔西跑的呢?胤礽从生下来就当太子,打懂事儿起,就有一大群的<br>师傅教他,要有皇帝的威严和沉稳,要能坐得住,要处变不惊。几十年来,胤礽除了偶尔随<br>皇上出巡或者办差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宫中度过的。圈禁,只不过是失去了自由,失去<br>了权力,生活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委屈。所以,七年来,他倒是心宽体胖了。<br><br>    可是,权力和自由对人来说,是太重要了。蛟龙困在沙滩上,虽说有雨就能腾飞上天,<br>可是,没雨不就得困着吗?困着的日子毕竟不好受。胤礽在等着、盼着那场大风雨的到来。<br><br><br><br> Youth 扫描并校对<br><br><br><br>前 后<br> <br>  <br>2005-4-29 23:56:54 <br>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94

主题

1716

回帖

191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910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4-30 11: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四 施巧计胤礽逼太医 传夹带郎中闯宫门            <br><br>    胤礽被圈禁在咸安宫里七年了,可是他并没有遵照康熙的要求,闭门读书,忏悔思过。<br>他把这次圈禁,看做是蛟龙困沙滩,只要风云一变,他就能腾云驾雾,直上九天。他每天都<br>在苦苦地盼,焦急地等。哎,巧了。这回那个“太子将要东山再起”的谣言,还真是飞进了<br>咸安宫,飞到了胤礽的身边。<br><br>    昨天夜里,咸安宫的一个小太监高连,悄悄地告诉胤礽说,今年科举,皇上出的考题是<br>“放太甲于桐宫”。这句书,胤礽学过,也知道它的意思。嗯,是个好兆头!太甲只是被放<br>逐了三年,如今父皇把我圈禁七年了。老人家的气该消了,我胤礽又要出头了。虽然眼下我<br>被圈禁在这咸安宫里,可是,只要跨出这道门坎儿,我这人困的蛟龙,就能重新行云布雨、<br>叱咤乾坤。哼,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还有那些踩我、压我的人,你们等着瞧好吧!<br><br>    可是,想归想,事归事。胤礽左等右等,就是等不来那道赦免他的圣旨。他把高连叫<br>来,仔细地问了又问,证实一下这消息是不是可靠。高连说:“二爷,您别问了。奴才和爷<br>一样,连门都出不去。这是那天奴才在门口站着,听外边几个太监闲聊,才得到的信。皇上<br>出的考题已经颁布天下了,能假得了吗?”<br><br>    胤礽一边想心事,一边吩咐说:“唉,高连哪,你也可怜,跟着爷受了这七年的罪。人<br>生有几个七年呢?我现在也不想什么‘东山再起’,更不想再当太子,只想带你们几个出<br>去,过几天自由自在的日子。所以,你这些天得机灵点,勤到门口去走动走动,再听到什么<br>话,哪怕是一句半句呢,也马上回来告诉爷。”<br><br>    高连忙答应说:“扎,奴才明白。奴才从十岁进宫,就在爷跟前当差,这事儿,奴才能<br>办,爷要是能出去,奴才不也跟着沾光吗。”<br><br>    又是两天过去了,外边的风却再也刮不进来。胤礽茶不思,饭不想,急得抓耳挠腮。有<br>一次,他实在忍不住了,径自出来,装着散步的样子,一直走到大门口。守门的太监客客气<br>气地把他给拦住了:<br><br>    “哟,二爷,您今儿是怎么了,脸色不对呀。请回屋吧,要什么只管让高连来传话,奴<br>才们不敢怠慢。这门洞里风大,二爷要是着了凉,奴才们可吃罪不起。”<br><br>    “着了凉?”嘿——胤礽福至心灵,太监这随口说出的话,使他开窍了。对,我就是要<br>“着凉”!这地方,平常人不奉特旨不能进来,可太医是例外的。有了病,报上去就有太医<br>来瞧病,不就可以问出消息,带走信儿了吗?想到这儿,他快步走了回来,吩咐高连:<br>“去,给爷提两桶冷水来,爷要洗澡。”<br><br>    高连大吃一惊:“二爷,您……这,这洗澡的热水,很快就送来了……”<br><br>    不等高连说完,胤礽没好气地一挥手:“少废话,快去。告诉你,从井里给爷现打,越<br>凉越好。”<br><br>    高连不敢违抗,只好颠颠儿地跑着,提了两桶刚出井的冷水来。胤礽把袍子一脱,只剩<br>下一件小内衣,自己提起桶来就浇了下去,一桶浇完,又是一桶,冻得他脸色煞白,连着打<br>了几个喷嚏。高连可吓慌了,连忙过来给他擦身子,披衣服,架着胤扔回到房里躺下,还捂<br>上了一床大被子。<br><br>    您别说,这一招还真有用。虽然现在是夏天,但胤礽从小娇生惯养,哪经过这大冷大热<br>的折腾啊。不消半个时辰,身上烧得像火炭一样。高连出去报信,说“二爷病了”。门上的<br>人还不信。哎?刚才还在门口转悠,不是好好的吗,怎么说病就病了呢?进来一看,哟,还<br>真蝎虎!只见胤礽躺在炕上,双眼紧闭,脸色啡红,呼吸粗重,热气蒸人。好家伙,还真病<br>得不轻!太监们哪敢怠慢呢,飞跑着去报告了内务府,胤祯吩咐下来:“回去告诉二爷,让<br>他稍等一会儿,传太医贺孟顺,即刻到咸安宫去给二爷瞧病。”<br><br>    胤礽真是病了。高烧使他处于半昏迷状态,一会儿做了登基为帝的好梦,一会儿又做了<br>个困入沙漠的恶梦。他只觉得浑身燥热,口渴难耐,嘴里不断地叫着:“水,水……”<br><br>    太医贺孟頫来了。他正在默默地给胤礽诊脉,却不料,胤奶突然醒过来了,别看他正在<br>发着高烧,心里一点也不糊涂。尤其是见贺孟頫来看病,胤礽更是兴奋。咱们在本书前几回<br>中交代过,这位太医,就是那个为胤礽配制春药的人,两人是老交情了。胤礽甩开贺孟頫诊<br>脉的手,一翻身起来了:<br><br>    “贺太医,你,你要救我呀!”<br><br>    贺太医当然不知道胤礽是话里有话,连忙安慰他:“二爷,您别怕,您这病不过是受了<br>风寒,吃上一剂发表的药,汗一出来,就会好的。”<br><br>    胤礽连忙截住贺大医的话头,急促地说:<br><br>    “不不不,我没大病。哎,快给我说,你最近都看到哪几位阿哥了?”<br><br>    贺太医心中吃惊,却也不敢不答:“嗯,这个,这个,哦,见过五爷,七爷。对了,昨<br>天大爷病了,也是奴才去瞧的。”<br><br>    胤礽一愣,什么,老大也“病”了?好哇,他比我还“病”得早一天呢!他忙问:“大<br>爷是什么病啊?”<br><br>    “哦,回二爷,没什么大病,也是有点寒热……”<br><br>    胤礽心中暗暗好笑:“哼,不对!他害的恐怕也是忧国忧民的大症候吧?”<br><br>    贺孟頫刚才进来的时候,外边天已经阴了。此刻,彤云密布,大雨将至。恰在胤礽说这<br>话的时候,一道劈雷闪电凌空而下,震得贺孟頫机灵灵打了个寒战。他不敢再看胤礽,也不<br>敢再接话茬儿了,胤礽却是更加兴奋,龙困沙滩,因雨而飞,正应了他日思夜盼的时刻。他<br>感慨万端地说:<br><br>    “贺孟頫,你我之间的交情不是一两年了。我告诉你,皇上出的那个‘放太甲于桐宫’<br>的考题,二爷我知道了。四爷接管内务府的事,我也知道了。你看,二爷我表面上受到圈<br>禁,可消息并不闭塞。天公将降大任于我,二爷又要东山再起了。他老大装的什么病,他能<br>和我相比吗?哼,自作多情!二爷我的前程,谁也挡不住,二爷我的位置,谁也夺不走。老<br>贺呀,告诉你,这地方是我那个太子党的四爷管着,你老贺给二爷我开的那张春药方子,也<br>放在这儿呢,要不要我给你抖搂抖搂?”<br><br>    贺孟頫吓傻了,那张药方抖搂出去,他还有命吗:“二爷,您,您要我干什么?”<br><br>    胤礽冷颜峻色地说:“告诉我,昨天你给老大看病,他问你了些什么?”<br><br>    贺孟頫战战兢兢地回答:“回二爷,确实没说什么。大爷问这次西征,皇上派谁为将。<br>我说,可能是十四爷,不过,皇上还没有下诏。大爷又问,为什么不用十三爷。我说,十三<br>爷圈禁了。大爷很吃惊,他还不知道十三爷也犯事了呢。这件事,说出去也是犯禁的。我不<br>敢在大爷那里多待,就连忙告辞走了。”<br><br>    其实,胤礽听到老十三也被圈禁的消息,同样感到吃惊。不过,这会儿他顾不上别人<br>了:<br><br>    “哼,老大贼心不死,还要出来害人吗?他休想!”<br><br>    贺孟頫越听越害怕。他知道这是非之地,不可久留。凑着胤礽不再追问,他急忙开了一<br>张药方,呈了上去:“二爷请过目。您的病不要紧,吃下这剂药,明早就大安了。奴才告<br>辞。”<br><br>    “且慢!”胤礽一抬手止住了他,又快步走回里屋,拿出一块明矾来,就着碗里的水化<br>开了。他蘸着这明矾水,“刷刷刷”地写了一张条子,又在灯火上烤干,那张白纸上立刻踪<br>迹皆无,胤礽阴森森地看了贺孟頫一眼说:<br><br>    “盂頫,拜托你,把这张条子带出去,设法交给凌普。”<br><br>    贺孟頫大吃一惊:“不行,不行。二爷您知道,从这里带出片纸只字,都是要杀头<br>的……”<br><br>    胤礽把眼一瞪:“嗬,你还真懂规矩呀。那么,你私开春药,蛊惑储君,又该当何罪<br>呢?!哦,你不知道了是不是,听我告诉你。在前明是剥皮揎草,在本朝嘛是凌迟处死,听<br>明白了吗?”<br><br>    贺孟頫浑身打战,苦苦哀求:“二爷,请饶命。不是我不带,是带不出去呀!”<br><br>    “这个么,不用你*心,我送你出去。”胤礽说着,“啪”的一个耳光,打在了贺孟頫<br>的脸上。这位太医还在发愣呢,就听胤礽低声说了一句:“还不快跑!”<br><br>    贺孟頫明白了,撒腿就往外跑。胤礽随后追了出来,破口大骂:<br><br>    “好你个没良心的东西,你以为二爷我倒了霉,就该受你的作践吗?告诉你,二爷我还<br>是龙子凤孙,比你这穷太医的身份高贵得多!”<br><br>    好嘛,一个连滚带爬地往外跑,一个又哭又骂地在后边追,满院子的人全都看呆了。守<br>门太监连忙过来劝解:“二爷,怎么回事,您和那太医生的什么气?气着了不值得呀。贺太<br>医,去去去,还磨蹭什么呢?”<br><br>    胤礽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躺倒在泥水地上大哭起来:“当初我当太子的时候,他狗颠<br>尾巴地巴结我。如今我倒霉了,病了,他连副好药都不肯给。贺孟頫,你好没良心哪……”<br><br>    闹腾之中,守门太监也顾不得搜身了,推推搡搡地把贺孟頫轰出了咸安宫。贺孟頫虽然<br>躲过了这一关,可还有紫禁城那一关呢!此时,天已经全黑了,大雨倾盆而下,夹着劈雷闪<br>电。贺孟頫不敢走大路,专拣那没人的小道,深一脚,浅一脚,踉踉跄跄地往宫外跑。哪<br>知,这宫里不是大街,天又黑,雨又大,他走着走着,迷失了方向。本来该从西华门出去<br>的,却不料走到东华门去了。刚到门口,就听一声断喝:“站住,干什么的?”<br><br>    贺孟頫这一惊非同小可,连忙站住身子,定神一看,原来是侍卫领班德楞泰。便赔笑<br>说:“哟,是德军门吧。我是太医贺孟頫,刚才进宫给二爷瞧病去了。”<br><br>    “哦——原来是贺太医,你怎么连个雨具都不带呢?看看,浑身上下,淋得跟落汤鸡似<br>的。快,进屋来暖和一下吧。”一边说,一边过来,拉着贺孟頫就进了屋。贺孟頫心中有<br>鬼,哪敢多停啊,擦了擦脸上的雨水,就要告辞。德楞泰是个细心人,他马上看出了这位太<br>医有些神魂不定,便故作轻松随便地问:<br><br>    “哎呀,我说贺太医,你神色不对哟。撞着鬼了吗?记得你是从西华门进宫的,怎么又<br>绕到这边来了?”<br><br>    贺孟頫连忙解释:“咳,别提了。我,我本来就胆小,宫中路径又杂。我,我倒没见着<br>鬼,可是到处漆黑一片的还真吓人……德军门,咱们明儿个有空再聊吧。天不早了,我,我<br>得回去了。”<br><br>    德楞泰一摆手把他拦住了:“且慢,贺太医,你知道如今内务府是四爷管着。四爷的规<br>矩大,凡是夜间出入宫禁的人,全要搜身。请太医到里间去一下,顺便把这身湿衣服换换,<br>不也很好吗?”<br><br>    德楞泰这儿正说着,忽听外边的兵丁喊了一声:“四王爷驾到——”<br><br>    德楞泰赶到屋外时,四爷胤祯已经下了大轿。他的身后紧跟着装扮成随从模样的性音和<br>尚。德楞泰上前请了安,笑着说:“四爷,下这么大的雨,奴才以为您不会来查夜了。快,<br>请到屋里来吧。”<br><br>    四爷含笑说:“德军门,查夜也不会查你。我知道你一向是小心谨慎的。今天二爷病<br>了,我派太医给他看病,不知那太医出宫了没有。我不放心,所以来瞧瞧。”<br><br>    “哟,四爷,您算来巧了,贺太医正在里边呢。”<br><br>    两人说着进了屋,就见一个小太监从里屋走出来说:“四爷,德军门,贺太医浑身淋得<br>透湿。我们给他换了身干衣服,顺便搜查了一下,身上什么夹带都没有,只有这张开药方的<br>白纸。”<br><br>    德楞泰接过纸来一看,上面确实什么字也没有,便随手还给了贺孟頫::“快回去吧,<br>瞧你冻得那个样儿。”<br><br>    贺孟頫巴不得这一声呢,向四爷行了礼转身便走,却不防被四爷叫住了:“回来!我问<br>你,二爷害的是什么病啊?”<br><br>    “回四爷,二爷是受了寒,伤风发热。”<br><br>    四爷又问:“嗯,昨天大爷的病,也是你瞧的吧,他怎么了?”<br><br>    “哦,大爷是中了暑,受了热。”<br><br>    四爷冷冷一笑:“嗬,怪了。一个受热,一个受寒,倒难为你这郎中了。我看,你恐怕<br>也有了什么病吧,怎么脸上红一块,青一块的这么难看呢?”<br><br>    贺孟頫有点慌神儿了:“四爷,我,我什么病都没有,只是刚才淋了雨……”<br><br>    四爷突然变了脸,厉声喝道:“少废话,把那张纸给我拿出来!”<br><br>    贺孟頫一听这话,止不住浑身筛糠。他战战兢兢地把那张白纸又掏了出来,呈了上去。<br>可是,手一哆嗦,纸掉到地下了,而且,不偏不斜正落在刚才从他身上流下来的那滩水上。<br>白纸上突然显出一行清晰的小字。德楞泰大叫一声:“四爷,您老真神了!瞧,这纸上有<br>字。”<br><br>    德楞泰话没说完,贺孟頫眼前一黑,吓昏过去了。<br><br>    胤祯不动声色地吩咐一声:“取碗冷水把他喷醒。”又把那张纸接了过来,在桌上的水<br>碗中一湿,上面的字全显出来了:<br><br>    凌普奶兄:<br><br>    胤礽被囚,整整七年。囹圄望天,泣血泪干。近闻西疆有事,望兄趁此良机,代我设<br>谋,使我能随军出征,脱此灾难。<br><br>    胤礽密书<br><br>    胤祯看完,苦笑地摇了摇头,又把那张纸小心地在灯下烤干了。这时,贺孟頫已被救<br>醒,跪在地下,磕头出血。他一边叫着“四爷饶命”,一边不等问话,便把刚才在咸安宫的<br>事,全部招了出来。<br><br>    他这里啰啰嗦嗦地说,胤祯却在紧张地想:这事儿关系太大了,见到的人又这么多,瞒<br>是瞒不过去了,硬压下去,后果更不堪设想。二哥做出这事来,保是保不住的。不过,这个<br>贺太医,还可以给他留条生路。不斩尽杀绝,多救一个人,不又多一份人缘吗?想到这儿,<br>他试探着问德楞泰:“德军门,你看,这事怎么办好呢?”<br><br>    “四爷,奴才有什么见识,全凭四爷吩咐。”<br><br>    四爷沉稳地说:“噢,这事儿确实难办,大家都说我是冷面王,可是,我虔心信佛,心<br>是善的。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从不作践人,更不轻易杀生。这贺太医今天出的事,说出去就<br>是杀头的罪。可我瞧着贺孟頫这人,平日里还是小心谨慎的。宫里不少人都求他看过病,没<br>病的,往后也难免求得着他。我有个主意,说出来大家商量一下,看行不行。”<br><br>    一个老太监眼皮子活,一听四爷这口风马上就明白了:“四爷,您老尽管吩咐。人生在<br>世,谁没个头疼脑热的,离不开太医呀。再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嘛。”<br><br>    听太监说得有板有眼,四爷微微一笑说:<br><br>    “嗯,说得好。依我看,这事出在二爷身上。他被圈禁七年,想出来透透风,也是人之<br>常情。可是,他逼着贺太医干这种事,就把贺太医给坑了。这样吧,贺孟頫,我替你做个<br>主,你拿出一千两银子来,给今晚在这里的弟兄们买碗酒喝。明天一早,你赶往畅春园,拿<br>着这张纸条,去见皇上,自首告发。我,还有这里的弟兄们,都为你做个见证,认定你是自<br>动投案的。这样,你落了个活命,大家也都得了好处。四爷我再在皇上面前替你讲个情,免<br>了处分。你看如何呀?”<br><br>    四爷这话说出来,贺孟頫感激涕零不用说了,一千两银子买条命,他能不干吗?东华门<br>的守门军士、太监,也个个眉开眼笑。如果不是四爷查得紧,贺孟頫早把那张字条带出去<br>了。现在,四爷亲自查了出来,他们这守门的,哪个没有失察之罪呀?可是,四爷不但不追<br>查、不问罪,反而让贺太医拿出一千两银子分给大伙儿。十几个人,每人就能得百十两呢!<br>该挨罚的,反倒受了赏,谁还能说个不字呢。德楞泰见大伙儿直用眼睛瞧自己,连忙代表守<br>门军士,躬身向四爷施礼说:“守城侍卫谢四爷赏。一切都按四爷的吩咐办就是了。”<br><br>    “好。这样,我就放心了。贺孟頫,明儿下午你把银子送来就行了。此事,下不为例。<br>你们好好守着这东华门,不可坏了我订的规矩,听见了吗?”<br><br>    “扎!”<br><br><br><br> Youth 扫描并校对<br><br><br><br>前 后<br> <br>  <br>2005-4-29 23:57:26 <br>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94

主题

1716

回帖

191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910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4-30 11: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五 无路走春华做歌女 神威展性音开杀戒            <br><br>    胤祯处理了大医贺孟頫私传夹带的事,带了性音和尚,出宫上轿,打道回府。<br><br>    已经过了半夜,雨也停了,胤祯在半路上下了轿子。他想在凉风中清醒一下头脑。性音<br>紧随其后,小心地注视着街上的动静。胤祯忽然回过头来,笑着问性音:<br><br>    “哎,我说你这和尚,不吃斋,不念佛,你到底是真和尚呢,还是假和尚?”<br><br>    性音诡秘地一笑说:“嘿嘿……四爷,您说真我就真,说假也算假。剃了头我是和尚,<br>留起辫子来,我还是童子身。”<br><br>    四爷微笑点头:“晤,原来如此。”又问,“那年我去淮北,误宿贼店。你为什么要出<br>手救我呢,难道你认出了我是皇子吗?”<br><br>    性音一边回忆,一边认真地说:“哎——瞧四爷说的,我哪有那么好的眼力呀。不过,<br>我虽不知你是皇亲,却看出了你是好人。你要不去帮那个苦命的女孩子,能遭人暗算吗?不<br>瞒四爷,我娘就是被人拐卖的。我从小到处流浪。后来,伍次友先生收留了我,又让我跟着<br>李云娘李大侠学艺,最后,又随着孔四格格去了广西。孙延龄反叛朝廷时,我就在四格格身<br>边。唉,那一次打得真苦啊!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两世做人了……”<br><br>    胤祯听到这里,突然站住了脚,沉思了一会儿说:“哦,我想起来了。小时候,听四格<br>格说起过你。你,你是不是叫青猴儿?”<br><br>    性音笑着回答:“嘿嘿,四爷,您说的不错,性音正是当年四格格身边的奴才青猴儿。<br>如今,我这个顽皮猴子,又拴到您四爷的旗杆上了。”<br><br>    胤祯万万想不到;三十年前,那个跟着孔四贞的小保镖、女侠李云娘的弟子,武艺超群<br>的小青猴,如今就在自己的身边。他高兴地说:“你能随了我,也是我的福分和机缘呢。”<br><br>    性音深情地说:“四爷,说实在话,我刚来北京并不是冲着您来的。我想再见四格格一<br>面。想不到晚了一步,正赶上她老人家出殡。唉,我这一生,仗剑行义,杀人无数,为的是<br>遵照师父的教导,除暴安良。哪知,贼人越杀越多。后来,我明白了,杀十个贪官,也不如<br>保一个清官。看来访去,觉得只有四爷您才是大丈夫,于是就死心塌地地跟着您干了。”<br><br>    四爷这才明白,原来,邬先生、文觉和这位性音和尚,都没有追逐名利之心。他们是怀<br>着一腔热诚来保自己,也是抱着诚挚的心意,劝自己去争皇位的。有了这些人的辅佐,自己<br>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于是便说:<br><br>    “性音师父,你不知道,我也是在苦难中磨出来的,所以心肠变得又冷又狠。我不抽<br>烟,酒喝得很少,内眷中没有宠幸,更不去寻花问柳。就是因为我有了这分冷,这分铁石心<br>肠,才使那些好佞小人们怕我,恨我。咱们的心,算是想到一块儿了。今后,我还要仰仗你<br>们几位呢。”<br><br>    二人边说边走,绕着紫禁城巡视了一圈,见各处都太平无事,正要打道回府,却听西便<br>门外一家酒店里,传出一阵歌声。那歌声,时而低回宛转,时而高亢入云,伴着叮叮咚咚的<br>古筝,十分动听。胤祯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哦,不知民间还有如此仙乐妙音,真是奇了。再<br>仔细一听,啊?!怎么这女子唱的竟是胤礽当太子时的诗句呢?他没有说话,快步回到大轿<br>旁边,脱下王爷的官服,换上了一身便装,拉着性音和尚便闯进了酒楼。<br><br>    酒店掌柜的见这二位爷气度不凡,不敢怠慢,连忙上来照应。胤祯也不理他,只顾站在<br>那里,听那女子唱曲,一曲终了,满堂喝彩。有扔赏银的,有起哄叫好的,也有些不三不四<br>的酒徒,言语猥亵,故意挑逗的。胤祯心中有事,见这里太乱,便随手扔了二十两银子给酒<br>店掌柜说:“喂,这卖唱的女子爷包了。叫她到楼上雅座唱去。”说完,也不等掌柜的答<br>应,带着性音径自上楼了。<br><br>    掌柜的见这位客官出手阔绰,连忙吩咐伙计给二位爷上茶,上酒,好一通忙活,才把这<br>二位爷安顿好。此刻,门帘一挑,那个女子手抱古筝款款地走了进来,蹲了两个万福说:<br>“奴婢文三娘给爷请安。请爷示下,要点唱什么曲子。”<br><br>    胤祯一听说她姓文,心中不由得一动,他仔细盯着这个女子上下打量,看得那女子又羞<br>又恼,可又不敢发作,突然,胤祯开口了:<br><br>    “文姑娘,你唱得很好。我有一位朋友,填了一首《南乡子》,可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br>人来唱它,不知你能按词演唱吗?”<br><br>    “回爷的话,小女子懂得《南乡子》这牌子,唱是能唱,只怕技艺不精,难中爷的心<br>意。请爷将这歌词示下。”<br><br>    “好,能唱就好。”胤祯命性音去要了笔砚,挥笔而就,递给了那卖唱女子。哪知,这<br>女子不看还罢,看了这首词,却脸色煞白,手足颤抖,不言不语,也不弹不唱,呆在那里不<br>动了。胤祯心如明镜。他刚才写的这首《南乡子》词,乃是当年胤礽所填。因为写得轻薄,<br>不敢外传,可是却被四爷瞧见过。今天,四爷写了出来,是有意试探。前些天,他去探望十<br>三弟时,胤祥交待过,说郑春华已被救出,住在通州,由十三爷府上的老管家文七十四照应<br>着。第二天,四爷就派人去寻找他们。可是,家人回报说,十三爷犯事之后不久,这里常有<br>人来骚扰。文老头和那女子早就走了,去了哪里,没人知道。今天,在酒楼中,四爷偶然听<br>到了这清歌妙音,就动了心思。如此歌喉,如此板眼,没经过大内乐师的调教,是唱不出来<br>的。而且,唱的又是胤礽的词,不是郑春华还能是准呢?于是,才有了这进一步的试探,此<br>刻,见郑春华呆在那里,四爷又有意地催问一句:“哎,文姑娘,你怎么不唱啊?”<br><br>    那女子突然泪流满面地跪下了:“爷,奴才斗胆问一句,这词,您老是在哪儿见到<br>的?”<br><br>    胤祯正要答话,门帘一挑,那个帮女子收钱的老汉进来了。他抢前一步,跪倒在地:<br><br>    “四爷,老奴才文七十四请爷金安。”<br><br>    四爷一听他就是文七十四,高兴地说:<br><br>    “哦——你就是文七十四啊,叫我找得好苦呀!听说你们搬了家,也没人知道去了什么<br>地方。我还以为你们回山西老家了呢。”<br><br>    文七十四恭恭敬敬地说:“四爷,一言难尽啊。自从十三爷犯了事,我们在通州就住不<br>下去了。后来有传言说,顺天府要来抄家,所以我带着……哦,带着她跑了出来,想投奔四<br>爷。可是去了几次,都被门上的挡回来了。我一想,也难怪他们,一个像叫化子似的老苍<br>头,门上人怎敢去惊动四爷呢?实在没法了,只好隐姓埋名,在这酒楼里卖唱糊口,等着十<br>三爷的好信……”<br><br>    四爷明知故问:“哦,原来如此,这女子是你的女儿呢,还是儿媳妇呢?”<br><br>    文七十四连忙说:“爷,您千万别这样说。她既不是奴才的女儿,更不是媳妇。说出<br>来,奴才有罪,请四爷明鉴。”<br><br>    那女子听到这里,也“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奴婢郑……不,文三娘叩见四爷。”<br><br>    还有什么可问,什么可说的呢?四爷的猜想证实了。面前这位形容憔悴的女子,正是那<br>个被太子玩弄后又要杀死的贵人郑春华。一时间,天家的体面,父皇的名声,祖宗的规矩,<br>朝廷的王法,二哥的卑鄙,十三弟的嘱托,郑春华的苦命,全都涌上了胤祯的心头,他真不<br>知如何是好了。忽然,四爷想起了父皇那个“放太甲于桐宫”的考题,想起了今晚二哥胤礽<br>办的这件犯禁的事。如今,朝廷上下都在议论胤礽要“东山再起”,胤祯是不相信的,可是<br>父皇这个题目出得又让人不能不猜测。今晚,他让贺孟頫去皇上那里自首揭发,用意很深。<br>一是借此机会,让贺孟頫出头去试探皇上的口风。如果皇上真有重立太子的意思,就不会重<br>责胤礽。假如皇上没有启用太子之意,这个状子一告,就会把胤礽彻底打垮,扫清了自己继<br>承皇位的一大障碍。今天,偶然的机缘,得到了这个郑春华,无论从哪方面说,这女子都会<br>成为自己手中的一张王牌。想到此胤祯开口了:<br><br>    “这酒楼人多眼杂,不是说话的地方。你们今夜随我回府,明天我叫人给文姑娘买张度<br>碟,你暂且带发修行吧。”<br><br>    老四是个精明人,他知道阿哥党的人对郑春华的事,并没有撒手不管。眼下虽已是半<br>夜,怎能保证在街上不出事儿呢?所以,他让郑春华坐上了大轿,自己则仍然穿着便装,和<br>性音和尚一起,徒步而行。<br><br>    他这个顾虑不是多余的,一行人刚过了金鳌玉栋桥,性音赶上一步悄声说道:“四爷谨<br>慎,有人跟踪!”<br><br>    四爷心中陡然一惊!啊?!果然有人跟踪,而且来的好快呀。如果今晚郑春华被人从我<br>的大轿里抬走,明天上早,就会变成轰动京师的特大消息,我老四就全完了。他抬头往前一<br>看:四个彪形大汉,已经拦住了去路,全是双手卡腰,黑帕蒙面,只露着两只贼亮的眼睛。<br>再往后一看,还有大约六七个人已经包抄上来。见到这阵势,四爷心中更是紧张。性音却微<br>微笑着说了一句:“四爷放心,有青猴儿在,咱们吃不了亏。”一边说,一边大步向前,略<br>一拱手说道:“喂,前边是哪条道上的朋友,幸会幸会。”<br><br>    站在最前边的一个大汉冷笑着说:“少废话,爷们和谁都没交情。拿出五百两银子来,<br>咱们大路朝天,各走一边,道出半个不字,爷们连钱带人全都要了。”<br><br>    性音坦然一笑说:“好,痛快!不过兄弟身上带的银子不够,且放我们回家,明日兄弟<br>在嘉宾楼设宴款待各位,五百两银子,一钱不少,如何?”<br><br>    那大汉一撇嘴说:“嘿嘿,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呢。明儿个你要不来,爷找谁去呀?这样<br>吧,把他们押在这儿,你回去取钱去。”<br><br>    性音仍在戏弄他们:“老兄,都是江湖中人,你这话说得不仗义了。我要是不愿意<br>呢?”<br><br>    大汉耍横了:“那,就先请你尝尝我铁掌的滋味!”<br><br>    性音和尚上前一步,挺起胸膛,面带嘲笑地说:“嗯——这法儿不错,我还真有点皮肉<br>发痒。来吧,打吧。”<br><br>    那大汉猛窜上前,运足了劲,向着性音的前胸,“嗵”的就是一拳。他心想,老子这一<br>拳非打得你口吐鲜血不可。哪知,一拳下去,竟似打在了铁梁钢柱上一般。性音和尚纹丝没<br>动,那大汉却甩着手腕,跌跌撞撞地向后倒去。其余三人见势不妙,一齐拥上前来,左拳右<br>掌,乒乒乓乓地对着性音乱打。那性音仍然是稳如泰山地站在那里。四爷胤祯可急了,一来<br>他怕性音双拳难敌四手吃了亏,二来这京师重地夜半打架是犯着禁例的。万一遇上巡夜兵<br>丁,自己轿子里坐着郑春华这个是非女子,也不好说清。可是,眼下弄不清对面贼人是强盗<br>呢,还是哪个阿哥府上的勇士。他不敢叫性音的名字,灵机一动,喊了声:“青猴儿,你怎<br>么不还手啊?”<br><br>    性音戏耍几个大汉,正在兴头上,听四爷一声招呼,也喊了一声:“爷,不是不还手,<br>我怕开了杀戒。”一边说,一边运力于两臂,左右同时出击,两个大汉被推出五。六尺远,<br>“咚”、“咚”两声,栽进了河里。另外两个还没醒过神儿来呢,性音又是一手一个地拧住<br>了他们,提起来,快步走上桥头,冲着后边上来救护的几个人喊:“喂,凭你们这点不起眼<br>儿的本事,就想走黑道吗?喏,你们把尸体拉回去下酒吧!”说着,手一扬,两个大汉被抛<br>向空中,“叭叽”一下,摔死在后边追来的人身边。性音仰天大笑:“哈哈……小子们,来<br>见识一下爷的功夫。”他单掌举起,在桥头石狮子颈上一抹,那狮子头竟然被他抹掉,咕碌<br>一下滚到河里去了。这几手,性音谈笑自若,出手如电,招招相连,只在瞬息之间。后面的<br>人早惊傻了,连尸体都顾不上收拾,呼哨一声,全撒丫子跑了。<br><br>    性音和尚护着大轿,继续前行。文七十四走上前来说::“胜音师父,老汉活了这么大<br>年纪,今天算开了眼,你有这样高的功夫,为什么不抓个活口呢?”<br><br>    性音微微一笑说:“老人家,你想过没有,抓个活口,是送官治罪,还是私设公堂呢,<br>那不给四爷添了麻烦吗?”<br><br>    这一夜,胤祯几乎是通宵不眠。他命人在后花园远离书房的一个角落里,收拾出一座小<br>院,安排了郑春华。派了四个丫头服侍,门上又安排文七十四看守。下令一切起居、饮食、<br>置买、传话等等事情,全由文七十四直接找管家。家人、仆妇任何人不得进入这个小院。郑<br>春华终于又有了一个安全保险的藏身之地了。<br><br>    四爷没睡,还有人也没睡呢。谁呀,太医贺孟頫呗。刚才,胤礽逼着他私传夹带,往外<br>边给凌普送信,却不料,在出宫门时被四爷查了出来。当时,他确实是吓得心胆俱裂。心想<br>这下完了,碰上这位铁面无私的王爷,还能有命呀?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四爷竟然是那样<br>的仁慈,那样的宽厚,那样的体恤下情。一千两银子,买回了一条小命,让他去找皇上,自<br>首告发。有道是,首告者无罪,立功者受奖。这趟进宫见驾,没准儿还能得到点彩头呢!最<br>起码也不会有什么大罪。有了这个想法,他贺孟頫能睡着觉吗?他知道,皇上如今在畅春园<br>里住,而且老人家有起早的习惯。去晚了,皇上和大臣们一开始议事,他这个太医院的六品<br>供奉,就别想见到皇上了。自己今天见皇上要说的事,关乎社稷,非同小可,而且是一时一<br>刻也耽误不得的。晚一步,走露了风声,他这个首告的人,便成了同案犯了。所以他左思右<br>想,今晚不能睡了,得提前去,等着。于是,回到家里换了衣服,便打马直奔畅春园,要赶<br>早见驾。还算不错,门上太监通报进去之后,侍卫张五哥来了:“哟,贺太医呀,你有什么<br>事要见皇上?”<br><br>    贺孟頫连忙答话:“回张军门,下官有十万火急的事,必须立刻见到皇上。这事,这<br>事,不好在这里说,请军门鉴谅。不是事关重大,我怎敢惊动皇上呢?”<br><br>    张五哥点了点头,领着贺孟頫进了园子。路上,贺孟頫瞅瞅附近没人,这才悄悄地把昨<br>天晚上二爷如何害病,自己被二爷叫进去瞧病时,二爷怎么逼他、吓他,要他带出来一张字<br>条交给凌普的事,大概地说了一遍。还说,这事要不告发,我就有欺君之罪呀!不过,这贺<br>孟頫还算有点小聪明,把被四爷逮住,四爷又放了他,给他出主意的事给瞒下了。为什么<br>呢。把这事一说,不但自己这趟进宫成了假的,四爷他们也不得安宁啊。<br><br>    张五哥一听,知道事关重大,不能拖延,便连忙领着贺孟倾,来到澹宁居,求见皇上。<br><br><br><br> Youth 扫描并校对<br><br><br><br>前 后<br> <br>  <br>2005-4-29 23:58:19 <br>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94

主题

1716

回帖

191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910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4-30 11: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六 见粳米星上怜民主 责逆子康熙震天威            <br><br>    张五哥带着大医贺孟頫来求见康熙。他把贺太医留在门外,自己进去奏报。<br><br>    今早上,康熙皇上的心情特别好,因为魏东亭派人给皇上送来了一份特殊的贡礼。张五<br>哥一进殿门,皇上就兴奋地说:<br><br>    “五哥,你来得正好,快看看,东亭送来了什么?”<br><br>    张五哥顺着皇上指的方向一看:哦,原来是一拉溜十几个黄布的粮食口袋。他走上前去<br>打开,伸手抓出一把,是大米,再仔细一看却不免吃惊。这米,晶莹碧透,又微红似玉,细<br>长的米粒形如纺锤。张五哥虽然出身农家,可这样好的米,他还从未见过呢!放到鼻子下一<br>闻,清香扑鼻:“啊?!皇上,这是上好的粳米呀!”<br><br>    兴奋异常的康熙开怀畅笑:“哈哈哈,五哥,让你说对了,这是粳米。不过,你可知<br>道,这是朕亲手培育的呀!如今,它遍布江南各省,连两淮都种上了,一年两熟,两熟!你<br>知道吗?”<br><br>    张五哥侍候皇上已经十几年了,平日里,不是见皇上忙得不可开交,就是见他气得手足<br>颤抖。今儿个,五哥还是头一次见皇上这样高兴,简直成了个大孩子。五哥不由得满心喜悦<br>地说:“主子说得好。那一亩地不就成了两亩了吗?”<br><br>    康熙高兴地说:“对对对,就是这话。朕告诉你,这还是康熙八年的事儿呢。当时,有<br>人向朕献了这个稻种,说叫‘一穗传’。稻种虽好,每年却只传一穗。朕不信这话,亲手种<br>下了它,先在御花园里试种,后来,又让虎臣带到南京去。多亏了虎臣,他没忘了朕的嘱<br>托,经过几十年的培育,推而广之,终于让江南和两淮都种上了这稻子。虎臣深知朕心,<br>‘民以食为天’,没有百姓丰衣足食,哪有朕的江山呢。如今,他派人专程送来了这粳米,<br>是让朕放心,让朕高兴的呀!”<br><br>    康熙皇上兴奋地、滔滔不绝地说着。张五哥也听得十分激动,十分动情:“主子,魏大<br>人忠心事主,不愧是主子一手调教出来的人。他深知主子爱民的一片苦心,也难得他五十年<br>来辛辛苦苦地推广这稻种。奴才们当以魏大人为楷模,也像他那样忠心办差。”<br><br>    康熙更高兴了:“好好好,说得好。五哥呀,过几天你到南京走一趟,向虎臣传朕的旨<br>意。就说朕见了这稻米,高兴得一宿没睡。你还要告诉他,叫他注意身子,多活几年,不要<br>过于谨慎。他的心事朕知道,不就是欠了国库几十万两银子嘛。欠账的官员多着呢,朕不怪<br>他。你去的时候,带上朕的旨意,在江南再设一个织造司,让虎臣的儿子去办这个差,要不<br>了几年,债就还清了。唉,朕身边的老人儿不多了,而且,魏东亭又是朕最喜爱、最心疼的<br>一个。如果在朕活着的时候,他还不清欠债,一旦朕死了,换上个刻薄寡恩的新主子,虎臣<br>的日子可怎么过呀?”<br><br>    张五哥见皇上刚才还好好的,现在却越说越伤心了,连忙劝解:“主子爷说哪儿的话<br>呀。别说主子龙体康健,就是真有那一天,老爷子也不会给奴才们选个刻薄主子的……”<br><br>    康熙一挥手打断了张五哥的话头:“好了,不说这个,一说朕就心里难过。你下去吧,<br>朕想歇一会儿。”<br><br>    张五哥小心翼翼地说:“主子,不是奴才不懂事儿,太医贺孟頫求见,说有要事面<br>奏。”<br><br>    康熙冷冷地说:“不见,你带他去找马齐说吧。”<br><br>    “主子,这件事关系重大。恐怕马齐听了还是要回来回奏请旨的。”张五哥说着又凑到<br>跟前,把胤礽用明矾水写信传递夹带,贺孟頫要来告发的事儿,简略地禀明了皇上。<br><br>    康熙一听,立时就气得涨红了脸,冷笑着说:“好哇,真的是不让朕安生一天了。你立<br>刻传旨,把上书房大臣和在京的所有皇子,包括那个混账的胤礽全都叫来。让贺孟頫马上进<br>来回话。”<br><br>    贺孟頫听见召唤,跟斗踉跄地进来。叩头行礼之后。他不等康熙问话,便把昨天发生的<br>事儿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然后,呈上那张白纸,请皇上当面打湿验看。<br><br>    康熙一边品着热茶,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这张明矾写的纸条。他脸色铁青,一句话不<br>问,也一句话不说。吓得贺孟頫趴在地下,心中打鼓,冷汗直流,却又不敢抬头。<br><br>    过了好大一会儿,上书房大臣张廷玉、马齐,同着方苞和四爷胤祯先来了。他们进殿行<br>礼之后,一瞧皇上的脸色,也是一个个吓得不敢言声,默默地站在那里。房子里的空气紧张<br>得让人喘不过气来。<br><br>    皇子阿哥们分散住在北京,全都叫来且要一会儿功夫呢!可是,康熙阴沉着脸,就是一<br>言不发。大臣们站着,贺孟頫跪着,也一块跟着干耗。<br><br>    终于,李德全进来了:“主子爷,外边传话进来,说除了八阿哥病了,请了假不能来见<br>驾,其余的阿哥全都来了。他们不敢擅自进畅春园,请旨见是不见?”<br><br>    康熙也终于开口了:“嗬,希罕。他们不敢擅自闯宫。哦,朕还真有这么孝顺。这么懂<br>规矩的儿子吗?哼,他们不敢擅入,朕还不敢挡驾呢。快,去把这几位爷替朕请进来吧。”<br><br>    众大臣听皇上开了口,也都舒了一口气。虽然,皇上的话说得冷嘲热讽,表现出对儿子<br>们的极大不满和愤怒,可是,比起刚才那杀机四伏的沉闷,总算是好了一点,不一会儿,一<br>大群皇子走了进来。他们不知道今日老爷子生的什么气,个个心神不宁,个个怀着鬼胎,所<br>以俱都是灰头灰脸。默不作声地叩头请安,跪在那里等着挨训。<br><br>    康熙一见他们这样,气更是不打一处来:“朕记得,今儿个是宗学里会文的日子。如今<br>熊赐履死了,汤斌呢,老了。余下的几位师傅恐怕谁也管不住你们这群爷了吧?那,朕就亲<br>自考考你们。挨着个儿来,说说你们近来读了什么书,有什么进益?”<br><br>    好嘛,这题目出得可真大。十几位皇子挨个报告一遍,得多长时间呢!李德全小心地上<br>前提醒皇上:“主子,二阿哥也来了。他是犯事的皇子,不便和兄弟们一块儿进来,正在外<br>边跪着候旨呢。”<br><br>    康熙眼皮都没抬地说了句:“让他先跪着吧,等朕发落了这几位爷才轮上他呢。”李德<br>全招了个没趣,悄然退下去了。<br><br>    皇上亲自考问读书进益,皇子们哪敢随便应答呢。于是,从大到小、挨着个儿挖空心思<br>地说,读了什么书,写了什么文章,练武有什么进展,办差有哪些成绩。康熙沉着脸一个个<br>地听,一个个地点评。说老实话的,得到一声夸赞,心里虽然踏实了,却不敢乐;说得不实<br>在的免不了受到申斥,更是不敢辩解。大伙儿都在心里念叨着:快点吧,快点吧,老爷子,<br>您不觉得累吗?<br><br>    他们哪儿知道,这才是开场白,正题还在后边呢!在众皇子说完之后,康熙突然说:<br>“你们都说完了,朕也评完了。今天,朕把胤礽也叫来了,让他给你们现身说法,讲讲怎么<br>做个忠臣孝子。李德全,把胤礽带进来!”<br><br>    胤礽进来了。他昨天的病,确实不是装的,两大桶冷水淋到身上能是闹着玩儿的吗?再<br>加上昨天夜里装神闹鬼地一折腾,又不知贺孟頫能不能平安出宫,心里不踏实,吃什么药也<br>没用。现在,他突然被皇上召来,在门外罚跪一个多时辰,那模样能好看得了吗?你瞧,大<br>热的天,他穿着夹袍,又病,又怕,浑身瑟瑟发抖,进来便跪下叩头行礼:“戴罪儿臣胤礽<br>叩请皇阿玛金安。”<br><br>    康熙见他果然病着,心里闪出一丝怜悯之情,但很快就被气愤压下去了:“胤礽,知道<br>朕为什么叫你吗?”<br><br>    胤礽叩头回答:“儿臣不知。”<br><br>    康熙平静地说:“嗯,你被圈禁了几年,外边的事情是不知道了。朕告诉你,近来,西<br>边的事儿越闹越大。原来镇守西疆的全是你委派的将军。朕下令让他们出征御敌,想不到他<br>们一个个全是蠢才,竟然一败涂地,使六万甲兵片甲无回,令朕心惊啊!”<br><br>    康熙这话说得让胤礽摸不着头脑。说是责备。追究他用人不当吧,听话音又似乎是不大<br>像;难道父皇是向他咨询方略吗?也不可能。我昨晚才把信送出去,送到凌普手里,他再辗<br>转托人,求人,没有十天半月,到不了父皇这儿啊。不过,既然父皇今天提到了这事儿,不<br>如我自己请求吧。想到这儿,他重重地磕了一个头说:<br><br>    “皇阿玛,西部边疆用将的事儿,当初儿臣知人不善,调度无方,以致丧师辱国,造成<br>君父之忧,求父皇重重治罪。这过错既然由儿臣引起,儿臣请父皇网开一面,准儿臣以戴罪<br>之身,亲赴前线。儿臣愿血染征袍,以补万一。”<br><br>    康熙冷冷一笑:“哼哼,说得倒是好听,能毛遂自荐,也可称的是有勇气。可惜呀,你<br>去不成!因为你选的那个推荐你的人不是正人君子,而他要推荐的你,又不光明正大。军情<br>大事,关乎国家安全,朕岂能受你们的愚弄?!”<br><br>    胤礽一听这话心里发毛了。可是,他还抱着一线希望:“父皇,儿臣,儿臣高墙圈禁,<br>已经七年。七年来,儿臣读书思过,深知昔日之非。如今,国家有事,主忧臣辱。儿臣虽不<br>才,愿舍此无用之残生,在父皇面前稍尽一点孝心……”<br><br>    康熙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狂笑,打断了胤礽的话:“哈哈哈哈……你还有孝心吗?胤礽<br>啊,你吃亏在太聪明了,结果聪明还被聪明误。你又装钟馗又装鬼,一人演两台戏,这本事<br>可真不小啊!不过,说句实话,你是又无能又不老实。”康熙说着,抓起那张用明矾写成的<br>白纸,“刷”的扔了下来,“当着上书房大臣和你的兄弟们,念!让他们都听听,这是什么<br>东西?!”<br><br>    胤礽一见这张纸竟然落在父皇手里,吓得他魂飞魄散,冷汗直流,趴在地下,浑身颤<br>抖,哪儿还能说一句话来呢?<br><br>    暴怒中的康熙皇上,直瞪瞪地瞧着跪在地上的儿子们,恶狠狠地说:“用明矾水写密<br>信,用苦肉计朝外送,这心思,这能耐,你们几个谁会,谁有,谁又能想得出来?这种小人<br>见识、鬼蜮伎俩,就想瞒过朕的眼睛吗?刚才你们都听见了,胤奶说得多好听啊。什么面壁<br>七年,痛知前非,什么效命疆场,血染征袍,全是一派胡言!如果你刚才的话是出自肺腑,<br>那这明矾书上的‘囹圄望天,泣血泪干’,又做何讲?”<br><br>    胤礽叩头出血。抽泣着说:“皇阿玛,儿臣心里有话,却没法向父皇讲,只好出此下<br>策……”<br><br>    “呸!”康熙哪能容他辩解,“你虽然圈禁了,可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朕全<br>都知道。有话要说,不能写成条陈,恳求内务府代转吗?就凭你这鼠窃狗盗的小本事,朕能<br>把几十万大军交给你吗?你手中要有了兵,难道不会称兵宫闱,要了朕的脑袋吗?”<br><br>    胤礽强自申辩:“皇阿玛言重了,儿臣怎敢……”<br><br>    康熙一拍几案,怒声斥责:“你当然敢,你已经这样做了!你虽然是个不学无术的匹<br>夫,可是胆子并不小。你要是不敢,焉有今日?你以为,朕出了一个‘放太甲于桐宫’的考<br>题,又轮到你出来耀武扬威了。告诉你,这是白日做梦!朕老了,精力不济了。但朕心里比<br>什么时候都清楚。对你胤礽,对你们这群忤逆不孝的儿子,朕比谁都摸底儿。朕今天把话对<br>你们说清了,无论是谁,只要存了奸邪之念,篡位之心,都瞒不过朕这双老眼睛,朕也决不<br>会让他过安生日子!”<br><br>    康熙这一大通发作,把殿内的人全都吓坏了。只有方苞还勉强能支持得住。他看准了机<br>会上前劝解:“圣上请息怒。胤初做事不当,应该严加教训。可是,他不过是笼中一鸟罢<br>了,万岁为此过于伤神就不值得了。”<br><br>    张廷玉、马齐也趁机进言,无非是“保重龙体”之类的话。康熙听了冷冷一笑:“哼哼<br>哼哼,方苞说得有理,胤礽确实是笼中一鸟。不过,朕太宽容你了,让你住在咸安宫里。那<br>地方虽然偏僻,可还叫做‘宫’。这‘宫’字一叫,就让你生了许多非分之想,以为自己是<br>关在金丝笼子里的珍奇之鸟。现在朕断了这个念头,即日起,将你圈禁在上驷院里。上驷院<br>这个名字好,顾名思义,是给皇上驯养御马的地方。你住在这马厩里,也许会断了邪念,认<br>真思过。按你昨天所为之事是该杀头的。常言说,虎毒尚且不食子呢,朕也不想落这个万世<br>骂名。不过,死罪免了,活罪难饶。张五哥,把这个不肖儿子与朕拖到外边,打二十藤条,<br>要狠狠地打!”<br><br>    责打胤礽、教训皇子的第二天,方苞和张廷玉同时接到皇上的密旨,要他俩明天一早到<br>畅春园见驾。俩人百思不解。要说见驾,他俩哪天不见,要说去畅春园,他们又哪天不在畅<br>春园侍候呢?俩人琢磨来,琢磨去,才从密旨中那个“早”字上品出了点滋味。“早起见<br>驾”,就是皇上要在众大臣来到之前提前召见他们。方苞一夜没睡,三更刚过就往畅春园<br>赶。可是他来到时,张廷玉早就候在那里了。二人抬头望天,只见明月斜挂,满天星斗,才<br>刚过半夜。不由得心照不宣地笑了。就在这时,只见张五哥手提一盏宫灯,快步从里边走了<br>出来。张廷玉迎上一步说:“五哥,今天你巡夜吗?”<br><br>    张五哥笑着回答:“二位大人好早啊,我是奉了皇上的旨意,在这里等候二位呢。请进<br>吧。”<br><br>    二人听了这话才知道,皇上竟然比他俩起得还早,连忙跟着五哥走进园子。可是,路过<br>澹宁居的时候,张五哥却领着他们往相反的方向拐弯了,七拐八绕地又走了一阵,来到一处<br>小院落。张五哥停下脚步说:<br><br>    “二位大人,到了,请二位自己进去。这里是武老将军警卫的地方,奴才不奉特旨是不<br>能靠近的。”<br><br>    张廷玉和方苞二人在畅春园侍候皇上多年了,还从来不知道这畅春园里竟有这么一个隐<br>秘的院落,宫中的禁地。两人小心翼翼地一边往前走,一边打量:只见这院子坐落在一大片<br>苍松翠柏之中,稍微站远一点,根本就看不见林子里有院落房屋。院内,土墙茅舍,小门纸<br>窗,没有任何假山、水榭之类的装饰,却满院俱是郁郁葱葱的松柏,与院子的树木勾枝挂<br>叶,遥相呼应。一条长满青草的小径,通向院中唯一的房子。他们俩默默地与守在门外的武<br>丹打过招呼,来到房子跟前,就见门媚上挂着一个匾额,上面是康熙亲书的两个大字:“穷<br>庐”。他俩正在琢磨这“穷庐”二字的含义,就听康熙在里边说:<br><br>    “是方苞和廷玉吗?进来吧。”<br><br><br><br> Youth 扫描并校对<br><br><br><br>前 后<br> <br>  <br>2005-4-29 23:58:54 <br>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94

主题

1716

回帖

191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910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4-30 11: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七 论遗命密语示正臣 议承嗣忠言陈圣君            <br><br>    张廷玉和方苞遵照皇上的密诏,一大早便赶往畅春园。他们刚来到那块宫中禁地“穷<br>庐”门前,就听康熙在里边说:“是方苞和廷玉吗?进来吧。”<br><br>    随着皇上这句话,两个小太监一言不发地打起了帘子。二人进屋叩见行礼之后,方苞先<br>开言了:“皇上恕臣无礼。圣上不该起这么早,就是睡不着,躺着养养精神也好嘛。”<br><br>    康熙淡淡一笑:“对,这话有理。年轻的时候,朕把生死看得很开,自古人生谁无死<br>呢?可这些时,朕还真有点怕死了。儿子们不孝,朕如果不多活几年,把后事安排好,怎么<br>去见列祖列宗呢?”<br><br>    张廷玉知道,皇上对前天发生的事儿,气儿还没消呢,忙说:“皇上,据臣的愚见,阿<br>哥们出点差错,甚至二阿哥久遭禁闭想出来活动一下,都是人之常情。要说他们想叛逆、要<br>谋反,还不至于。皇上已经训戒了他们,就请把这事放过了吧,不必再生气了。”<br><br>    康熙长叹一声说:“唉!朕不是生气,而是无可奈何。前些时,四阿哥推心置腹地劝<br>朕,把老大、老二、老十三都放出来,让他们松动一下。朕也想,都是朕的骨肉嘛,老囚禁<br>着也不是个事儿。可是,你们瞧这形势,不放,他们还胡作非为呢,放了,可怎么得了。如<br>今边疆有事,他们一窝蜂地都请求带兵出征。要放在二十年前,朕高兴还来不及呢,现在可<br>不敢轻易答应他们。朕不怕什么陈桥兵变,因为他们谁也没这个本事。朕也不怕西蒙古的阿<br>拉布坦,因为他不堪一击。朕怕的是大祸起于萧墙之内呀!”<br><br>    张廷玉听康熙说得痛心,想趁机岔开话题,便说:“皇上提到这件事,臣倒想,当初御<br>驾西征时把西域的富八城分给土谢图汗一半,真是庙算高明,圣虑深远哪!”<br><br>    康熙微微一笑:“嘿嘿嘿嘿,土谢图汗还是有忠心的嘛。他占着富八城的一半,阿拉布<br>坦就不能为所欲为。唉,多亏了他呀,说起来他还是老十三的嫡亲表兄弟呢。”<br><br>    方苞沉吟着说:“皇上,既然土谢图汗王忠于朝廷,皇上何不把人情做大一点,索性赦<br>免了十三爷呢?据臣所知,十三爷并无大错呀。”<br><br>    康熙叹了口气说:“唉,方苞呀,你不知道老十三。他确实没有什么错,更没有罪。这<br>个孩子,忠心可嘉,爽直可爱,这是他的长处;可是,他争强好胜,倔强胆大,又是致命的<br>短处。朕圈禁他,是要磨一磨他的性子。他既然没福承受皇位,那就得让他学得稳健一些,<br>成熟一些。不然的话,在朕的身后,他要是捅了马蜂窝,谁能护得住他呢?”<br><br>    方苞听了这话,惊得眼都直了:“皇上,七年了,臣才明白,原来圈禁十三爷,不是惩<br>罚,竟是为了保护他。圣心思谋之深,臣万万不能及。正如刚才圣上所说,土谢图汗是十三<br>爷的娘舅家,又与阿拉布坦不和睦。臣斗胆进言:释放十三爷,让他统兵西征,岂不甚<br>好。”<br><br>    康熙放怀大笑:“哈哈哈哈,方苞啊,方苞,你果然是个书呆子。老十三和老十四这哥<br>俩性情相仿,也都是治军之才。可是朕思虑再三,正因为十三阿哥与土谢图汗是甥舅至亲,<br>所以还是放老十四去带兵更为稳妥些,你说呢?”<br><br>    方苞心有灵犀一点通,他明白了。在如今阿哥争权、愈演愈烈之时派十三爷西征,假如<br>他和外婆家联起手来,里应外合,杀了进来,那京师又将是什么局面呢?哦,别看皇上对胤<br>祥深信不疑,别看老爷子对十三爷疼爱之至,可是在皇位、君权这些大事上,皇上对谁都不<br>放心啊!这难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帝王心术”吗?皇上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尚且如此小心防<br>备,对我和张廷玉又该如何呢?他不敢想下去了,脸色也吓得变白了。<br><br>    方苞的情绪变化,怎能瞒过精明过人的康熙呢?他阴沉着脸冷冷地说:“方苞、廷玉,<br>今天如果不是在这个地方,不是对着你们俩,朕刚才的话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既然你们知<br>道了,就不能再说出去。说了,对你们,对朕都没有好处。朕今天召你们两个来,本不是说<br>这件事的,是想听听你们俩对皇子们的看法。这地方绝对机密,方圆半里之内没有一个闲<br>人。武丹守在门口,太监全是哑巴,而且是终生不许走出院门的。所以,无论你们今天说了<br>什么,只有朕和你们俩知道,无论说了什么错话,朕也决不降罪。朕要打一打遗诏的腹稿<br>了。”<br><br>    张廷玉和方苞一听此言,“扑通”一下全跪下了。张廷玉泪流满面地说:“请主上慎<br>言。”方苞也说:“陛下刚过耳顺之年,圣寿无期,且不可说这样的话。”<br><br>    此刻的康熙却显得分外平静:“起来,起来,坐下说话。朕只是说要打遗诏的腹稿,并<br>没有说要死嘛,你们何必如此呢。唉,你们都是饱学之士,想必知道,大凡君主帝王,无论<br>是庸碌之辈,或者是英明圣君,都很忌讳这个死字。他们在清醒的时候绝对不想后事,可是<br>死这一关又逃不过去。到了他死期临近、昏迷不醒之时,才叫来儿孙,召来大臣、糊糊涂涂<br>地指定个继位之人。这种事儿,史书上还少吗?”<br><br>    方苞和张廷玉默默点头。皇上这话他们只能听,不敢接茬儿。康熙接着说:“朕既然决<br>意不立太子,那就要在这个‘死’字上做文章。胤礽两立两废,已经让朕心力交瘁了。你们<br>不要避讳,什么龙体康健,什么圣寿无疆,这些话,不过是让朕听了心里高兴罢了。朕心里<br>很清楚,‘老病已至,无常渐近’,这才是实情。”<br><br>    尽管康熙皇上这话说得十分平静,可是方苞和张廷玉听了,还是觉得头昏目眩,心肝颤<br>抖。他们终日守在皇上身边能看不出来吗?议事的时间稍微长一点,皇上就坐不稳了。刚才<br>皇上说得一点不错,老了,病了,要见无常了。可是,这话除了皇上自己说,谁敢这样想<br>呢?<br><br>    康熙似乎并不理会他二人的心情,自顾自地继续往下说:“朕思谋已定,这遗诏要分两<br>层意思来写。第一层,指定继承皇位之人。这只要一句话就行了。可是,朕不想当一个糊涂<br>皇帝,要把一生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全部昭示子孙,留作后世之训。这是第二层,也是<br>最重要的一层。要分门别类,逐一写来,要趁着朕头脑还清醒的时候慢慢写出来。现在,咱<br>们先说第一层皇位继承人的事儿。朕想听听你们的高见呢。”<br><br>    张廷玉听了这话十分激动。他泪流满面地说:“皇上如此推心置腹地垂询臣子,为臣者<br>岂敢不披肝沥胆直言。臣以为,论学问,皇子之中以三阿哥和八阿哥最好。不过,三阿哥缺<br>少治世之才,八阿哥又似乎待人太迁就了些。”<br><br>    康熙注视着方苞问:“嗯,方苞,你说呢?”<br><br>    方苞欠身回答:“陛下,若论学问,阿哥们都不能算差,但今日讲的是选择储君,而不<br>是品评学问。唐朝的玄宗皇帝,明代的嘉靖皇帝,学问都是极好的,可是却把国家搞乱了。<br>所以臣以为,八阿哥只不过是学了皇上的风度和仪表,却没有学到皇上的为君之道。三阿哥<br>埋头编书,更不必说。这两位阿哥都不足取。”<br><br>    康熙点了点头说:“嗯,这样说很好嘛。朕要的就是你们的肺腑之言,要的就是你们毫<br>无掩饰的忠正之言。说下去。”<br><br>    张廷玉说:“圣上刚才说,要启用十四阿哥率兵西征,臣揣摩着,皇上似乎有意于十四<br>爷。十四爷虽机敏干练,爽直敢为,这几年整兵筹饷也颇见功效。但他与八爷交往过密,而<br>且过于大胆,不可不虑。”<br><br>    康熙一笑止住了他:“哎——廷玉呀,你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揣摩朕的心思干什么<br>呢?”<br><br>    “是。臣以为,若将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相比,两人性情相仿,十三爷似乎更具忠心。<br>但十三爷却只是个将才,不是帅才。让他管一个部,办一件差,那是没说的,是个好臣子。<br>更大、更重的担子,怕他挑不起来。”<br><br>    方苞接口说道:“对,廷玉说得是。除了上边说过的几位阿哥,臣以为四阿哥倒是值得<br>看重。他为人诚孝,这些年办差最多,且事无巨细,都十分认真。尤其是他自强自立,性格<br>坚如铁石,从不攀附别人,更不结党拉派。但四阿哥过于认真,以致落了个刻薄之名。这也<br>算是个毛病吧。”<br><br>    再往下,他们又议论了老九、老十、老五、老六等人。早膳时刻到了,康熙传了御膳,<br>让两位臣子和他一齐坐下,边吃边谈。康熙兴致很浓,他笑着说:“咱们说了这么长时间,<br>还是一句话,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你们说,朕这花团锦簇的江山,究竟要交给谁呢?”<br><br>    张廷玉这会儿胆大了,脱口而出:“皇上,臣以为四爷和十四爷最好。”<br><br>    康熙一怔:“哦?这哥俩是一母同胞,竟都有这福分。那么,老八真的不行吗?”<br><br>    方苞略一思忖说:“陛下,臣适才已经说过,八爷的学问、风度都没说的,连外国使臣<br>都夸他有帝王之相。可是,如今天下升平日久,人人只思安乐。武将怕死,文官贪财,朝中<br>积弊很多,亟待整饬。八爷似乎难当此任。”<br><br>    张廷玉听到这里连忙接口:“对!方苞之言很有道理。臣也以为,继承皇位之人,一定<br>要精明强干,能矫正时弊。这个人,一要洞察吏治民情,二要刚毅不拔。这样,才能克难攻<br>坚,使天朝永立于不败之地。八阿哥没有这样的才干。”<br><br>    康熙似乎是被他们的话震动了。他放下筷子,急促地在屋里走来走去。忽然,他仰天长<br>叹一声:“唉——你们说得对,说得好啊!多难兴邦,朕要个只会坐享现成的继位之人有什<br>么用呢?朕已经过于宽厚了,老八比朕还宽厚;朕对下边已经过于放纵了,他比朕还放纵,<br>大臣们称朕是‘老佛爷’,可有更多的人叫老八‘八佛爷’。让他来继承江山,再过几十<br>年,大清不就完了吗?有人说,朕是一位太平天子,这话说得混账透顶。朕这一生经历了多<br>少磨难,朕这太平江山是一刀、一枪、一滴血、一行泪苦苦挣来的!好儿不靠父母,自己的<br>功名自己挣。得来的太容易了,也就不懂得珍惜了。所以,朕听从你们的劝告,决意不立老<br>八!”<br><br>    方苞激动地说:“万岁圣明。臣思之再三,这储君只在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两人之中。”<br><br>    康熙狡黠地一笑:“哦,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他们俩再好,只能有一个皇上。你说,<br>哪个更好呢?”<br><br>    说了大半天,这可到了节骨眼上了。张廷玉和方苞都觉得,今儿个自己说得太多、也大<br>直了。可是事到如今,回避是决不可能了。方苞到底是老辣一些,他略一沉思,便直率地<br>说:“皇上,四阿哥和十四阿哥哪个更好,臣平日从没有想过,也不敢去想。所以皇上突然<br>问起,臣难以判定。论起为臣之道,臣和廷玉今日的话都是越轨之举。这件事,唯有皇上乾<br>纲独断才能定夺。但臣以布衣之身,受到皇上如此信托,又不能不放胆直言。若皇上已经内<br>定,也就罢了,若陛下尚在犹豫,臣有一法可供圣酌。”<br><br>    康熙的目光咄咄逼人:“什么办法,说下去!”<br><br>    方苞掷地有声、一字一板地说:“是。看皇孙。有一个好皇孙,至少可保大清三代太平<br>江山!”<br><br>    康熙眼中一亮,眉头舒展了。当年在热河猎狼时,小弘历那清脆的嗓音,得体的话语,<br>聪明过人却又少年持重的娇憨之气,闪现在康熙的面前。多日、多年疑而不决之事,被方苞<br>一语道破。康熙觉得精神振奋,心情舒畅,不觉仰天大笑:“哈哈哈哈……朕得到了,朕决<br>心定了!方苞啊方苞,你这句话说得好,抵得上万两黄金。”<br><br>    康熙得到了什么,他下决心要选哪位皇子,方苞和张廷玉都是聪明过人的。马上就猜出<br>来了。可是,康熙不明说,他俩当然不敢再说、再问。今天,能做到让皇上这么高兴,能定<br>下这桩大事,这两人也总算是对得起皇上的信任了。<br><br>    康熙却没容他们俩松口气。他快步来到方苞面前,神色严峻地说:“方苞,从今日起你<br>不必在上书房办差了,也不要再回你的府邸。这畅春园是宫中禁地,你自然不能住在这里。<br>朕叫人为你安排一下,就在园子附近,另赐你一座宅子。你每天都要待在这穷庐里。朕有空<br>时,来向你口述遗诏,你代朕记录、润色。朕不来呢,你就安心在这儿读书。瞧见了吗?这<br>里的藏书多着呢,而且全是珍版秘笈。不过,你要小心,不可与外官交结。如果你出了一点<br>差错,透出一点口风,朕可就难以维护你了。”<br><br>    方苞听得心惊肉跳:“万岁,臣、臣只怕才力不足;难当此任。”<br><br>    康熙看也不看方苞,又走到张廷玉面前:“廷玉,你的担子更重。从今天起,方苞写出<br>来的遗诏草稿,要由你来归档保管。稍有差错,祸灭九族,你明白吗?”<br><br>    俩人扑通一下全跪下了:“圣上放心。臣等以合族性命担保,决不负皇上千斤重托。”<br><br>    康熙严厉地说:“不!这不是千斤担子、万斤担子。这事关系着大清的江山社稷,关系<br>着朕的一生令名。你们要掂出这个分量来。也要想到,从今以后,你们自己也和朕一样,处<br>在至危至难之中了。朕当然要设法保护你们,不得已时,恐怕还要采用一些非常措施,你们<br>要心中有数。从今天起,你们俩都有随时向朕密奏之权。好了,朕要去前边接见大臣们了。<br>你们俩留下来再商议一下,怎么办这件差使。”<br><br>    二人同声回答:“是,臣等遵旨。”<br><br><br><br> Youth 扫描并校对<br><br><br><br>前 后<br> <br>  <br>2005-4-29 23:59:16 <br>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