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22|回复: 2

[转贴]朱光潛

[复制链接]

222

主题

2867

回帖

313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3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4-8 18: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5][size=4]朱光潛

其人其事-朱光潛生平介紹

※朱光潛生平簡介 高一3班白宇倫

  朱光潛,筆名孟實,一八九七年九月十九日出生,卒於一九八六年 ,從小受其父親嚴格的教育方式所影響,也因其父為私塾老師而進了私 塾學校,小時熟讀儒家經典四書五經,〈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 等,學過科舉的策論時文,但因後來進入桐城中學,習〈古文辭類纂〉 等書,於是放棄了時文,摸索古文,他的老師潘季野是一個宋詩派的詩 人,在他的教導下,朱光潛對古文和文言有很濃厚的興趣,後來他考上 了香港大學的留學考。

  在香港大學這所英國人辦的大學中,他不僅能更加增長他的文學知 識,同時也學到了許多新的事物,像英文、生物學、心理學等,後來看 了梁啟超的飲冰室文集和胡適所提倡的白話文,深深地覺得自己的古板 ,於是他轉而學寫白話文。

  畢業後,經朋友介紹,到吳淞中學教英文,但他也初嘗政治的鬥爭 ,在這場鬥爭中,吳淞中學就被打垮了,由夏丏尊的推薦,到春暉中學 教英文,因而結識了匡互生、朱自清、豐子愷幾位好友,因不滿校長的 專制而出走上海,後來陸續也有很多好友趕到,他們和在上海認識的許 多傑出人材,共同成立了立 達學園,宗旨是提出對教育獨立自由的口號,並且在自己籌辦的開明書 店中發行名叫〈中學生〉的刊物,開明書店也就是後來的青年書店,為 中國青年出版社的前身,此後,是他一生最大的轉捩點,也是他所有教 育活動的起點。

  在立達學園辦起來後,他又考取了官費留英,由於這是一個很好的 機會,於是他興奮地踏上英國之路,到了英國,進了愛丁堡大學,他選 修的科目有英國文學、哲學、心理學、歐洲古代史和藝術史,在許多教 授的指導和鼓勵下,他著實獲益良多,順利畢業後,又入倫敦大學學院 進修,並同時在巴黎大學聽課,在此因文學院長影響,對〈藝術心理學 〉甚感興趣,這和他的作品文章有很大的關係,他也因此起興要寫一部 〈悲劇心理學〉作為博士論文,而後在轉到斯特拉斯堡大學後,他的論 文也已完成,在經該校心理學教授的指導下通過了。

  回國後,又經介紹並由胡適聘請,當了北京大學西語系教授,由於 對〈文藝心理學〉的熱衷,而被老友徐悲鴻約到中央藝術學院講了一年 課。當時卻又爆發了「京派」和「海派」之爭,他本人是屬於京派,為 了重振「京派」,他們組織了委員會,並出了一本〈文學雜誌〉,由朱 光潛當主編,漸漸的,兩派的鬥爭已經消失了,〈文學雜誌〉成為了暢 銷書籍,也可時時看到其中有許多「海派」的作家,而後,抗日戰爭爆 發了,此書也只能停刊了。

  後來在宣揚美學的工作上,費盡心力,也曾開過美學大會,也曾以 四種文字摸索馬克主義,翻譯過許多重要資料,有〈美學原理〉、〈文 藝對話集〉、〈拉奧孔〉、〈歌德談話錄〉、〈美學〉三卷‧;‧;‧;,也 有些因為經過四人幫事件而後才得以重修出版的,他對於近代的美學思 想,尤其對我國,實有重大的貢獻。

高一3班吳姿瑩

  朱光潛生於清德宗光緒二十三年〈西元一八九七年〉,他是安徽省 桐城縣人。朱氏的父親在鄉村私塾教書,所以朱氏從小便接受父親的督 導,熟讀儒家的經典、古文和唐詩等。如此優秀的人才,卻死於民國七 十五年〈西元一九八六年〉,享年九十歲,算是很長命的。

  民國七年〈西元一九一八年〉,朱氏就讀香港大學。民國十四年, 考取官費留學,在英、法留學八年之久,在這期間朱氏曾和歌德一起生 活過幾年,令人不得不羨慕。朱氏在歐洲留學時,為開明書局寫了一本 小冊子,叫作「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朱氏原沒有希望它能發生多大的 影響,但它卻成為銷路最廣的書,但朱氏認為這樣出奇不意地被人注視 ,心裡有些不愉快,它掩蓋了後來朱氏比較用心寫成的作品。後來回國 ,在北京大學、四川大學等任教。

  曾有讀者寫信問朱氏:給青年的信那一類的文章有沒有一個中心思 想?朱氏回答:「我的個性就是這些文章的中心。如果旁人檢討自己不 是一樁罪過,我可以說:我大體上歡喜、冷靜、沉著、穩重、剛毅,以 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業,尊崇理性和意志,卻也不菲薄情感和想像,我的 思想就抱著這中心旋轉。」

  朱氏認為與歌德的談話不僅就生活藝術和科學作了大量闡明,而且 這種根據實際生活的直接描述,特別有助於使人們閱讀歌德的許多作品 所形成的歌德其人的形象更為完備,所以朱氏寫了歌德對話集。朱氏曾 讚美曰:歌德的偉大思想和偉大性格特徵好像一個山峰,雖然在遠處, 但在白天的照耀下,輪廓仍是鮮明的。

  朱氏畢生提倡美學,不遺餘力,而其目的,在於追求人生的美化。 朱氏認為:要求人心淨化,先要求人生美化。美感的世界,超乎利害關 係而獨立,提倡美學,可以怡情養性,美化人生。著有給青年的十二封 信、文藝心理學、談美、歌德對話集、悲劇心理學、談修養,譯有黑格 爾的美學等。

高一3班洪慈威

  朱光潛,筆名孟實,出生於安徽桐城鄉下一個破碎的地主家庭。父 親是個鄉村私塾教師。六歲到十四歲,在父親鞭撻之下受了封建私塾教 育,讀過且大半背誦過四書五經、〈古文觀止〉和〈唐詩三百首〉,看 過〈史記〉和〈通鑒輯覽〉並學過科舉時代的策論時文。十五歲才入「 洋學堂」﹝高小﹞,當時已能寫出大致通順的文章。於一九二二年夏, 到吳淞中國公學中學部教英文,江浙戰爭吳淞中國公學中學被打垮了, 他就由上海文藝界朋友夏丏尊介紹到浙江上虞白湖春暉中學教英文,他 結識了後來對他影響頗深的匡互生、朱自清和豐子愷幾位好友。匡互生 因不滿春暉中學校長的專制作風,辭去教務主任職,朱光潛跟他離開春 暉中學跑到上海另謀生路。到了上海之後,夏丏尊、章錦琛、豐子愷等 等也陸續趕到。他們成立了一個立達學會,在江灣籌辦了一所立達學園 。開辦的宗旨提出了教育獨立的自由口號。立達學園辦起來後,朱光潛 考取了安徽官費留英。

  一到英國,他就替開明書店的刊物〈一般〉和後來的〈中學生〉寫 稿,曾搜集成〈給青年的十二封〉出版反映當時一般青年小知識份子的 心理狀況。接著朱光潛就寫出了〈文藝心理學〉和他的縮寫本〈談美〉 並譯出了他的美學思想的最初來源─克羅齊的〈美學原理〉。美學討論 從一九五七年進行到一九六二年,全部發表過的文章搜集成六冊〈美學 問題討論〉;他自己發表的文章還另搜集成一個選本,由作家出版社出 版。一九六二年召開的文科教材會,決定大專院校文科逐步開設美學課 ,並指定編一部〈西方美學史〉。於是朱光潛就在前講過的粗略講義和 資料編譯稿的基礎上編出兩卷〈西方美學史〉,一九六三年由人民文學 出版社印行。他立志要多做一些翻譯重要資料的工作。原已譯過克羅齊 的〈美學原理〉。後又陸續譯出柏拉圖的〈文藝對話集〉、萊辛的〈 拉奧孔〉、愛克曼輯的〈歌德談話錄〉以及黑格爾的〈美學三卷〉。

※朱光潛二三事

  豐子愷與朱光潛二人情誼深厚。在二十年代,他們就一同在浙江上 虞白馬湖的春暉中學教書。豐子愷教音樂、圖書,朱光潛教英文。平時 他們與幾個熟悉的師友如夏丏尊、朱自清等常在一起飲酒聊天。後來豐 子愷朱光潛因不滿校長的作風,一起辭職,到上海創辦立達學園,以實 現他們的教育理想。

  在白馬湖時,朱光潛曾對希臘神話感興趣。豐子愷說,有一天朱光 潛對他們說,他發現希臘神話中的愛神邱比特是兩眼全盲的,很有道理 。因為戀愛的人常是迷迷糊糊的,不一定看清楚對方。

  西元一九五O年十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知識份子苦難的日子 開始了,其中又以教授學者最悽涼。而朱光潛就是首先被整肅的名學者 之一。朱光潛受批鬥之後,留在北大受管制,薪水降了六等。文革時代 ,暴起的紅衛兵愛在老師頭上作威作福,朱光潛又首當其衝。他的寓所 ,被「革命學生」抄家之後,還被拖到街上去批鬥。

  北京大學西語系的教師被抓出去勞改的,朱光潛和吳興華教授是第 一批。就在當天,吳興華在夏天正午的烈日下中暑暴斃,朱光潛則被長 期關在牛棚裡「隔離」清晨時在紅衛兵的監督下勞改,或蹲在山坡上拔 草,或流著汗搬磚;或挑煤、挖溝那些重勞役。下班的時後,他在長長 的「牛鬼蛇神」隊伍中被押解回集中營─牛棚。

  文革時,紅衛兵是自認為無所不能的。他們組織了一個「批朱美學 戰鬥隊但是開了多次的會,卻仍鬧不清什麼叫美學。紅衛兵們正在一籌 莫展的時候,哲學系的紅衛兵獻策說:「讓他自己坦白,自己的事自己 最清楚。」西語系紅衛兵一下子開了竅,朱光潛被抓來受審。 「反動權威朱光潛,你說美學是什麼?」 「是騙人的東西。」朱光潛回答的坦然。 「哼!我們革命小將早就看透了這是騙人的東西。」幾個小將一齊說。 此外一個小將卻又問道:「什麼叫移情說?什麼叫物我兩忘?」 「也都是騙人的。」朱光潛說。「打倒學術騙子!」全體敵愾同仇喊起 來。在牛棚裡,他經常被示眾、臭罵、呼喝、使喚。

※朱光潛的學習歷程

高一3班許慈軒

  朱氏雖是桐城派聖地的桐城人,甚至於他的祖父和桐城健將吳汝綸 相熟,他父親卻未教他桐城古文,反而教他科舉所用的八股文。他幼年 只念過五經中的書經、左傳,詩經則是因為家塾中人常在讀,他聽多了 自然就成誦大半了。此外朱父先教他寫日記,而後是「策論經義」。可 是朱光潛趁著父親外出時,常偷看父親的藏書,如史記、戰國策、國語 、西漢文之類的。朱光潛是在十六歲時才接觸「桐城古文」,而原因 是因為他進了「桐城中學」該校是桐城健將吳汝綸所創辦,課文大多選 自姚鼐的「古文辭類纂」或曾國藩的「經史自家雜鈔」朱光潛摹仿力很 強,被老師們視為可以接「古文一線之傳」。

  朱光潛中學時期就決定大學要念國文系,原本想念北京大學,但因 路遠及家貧而就近讀了武昌高等師範學院,對該校師資及教法大為不滿 ,卻為武昌得到保送就讀香港大學的機會。在香港,他先補習英文、數 學才正式就讀於教育系,在港大五年之間,他大量閱讀西方的哲學、文 學、自然科學等書籍。在這期間,他也接觸胡適所創辦之「新青年」雜 誌,看到胡適所提倡的白話文,起初心裡很反對,因朱自己正是白話文 運動所攻擊的「桐城謬種」之列;但後來毅然決然地放棄古文和文言, 也學起語體白話文了。港大畢業後,他先回國在吳淞中國公學教英文, 並在上海大學兼任「邏輯學」講師。但中國公學因江浙軍閥戰爭而停辦 ,後來因夏丏尊先生介紹而到浙江上虞白馬湖的春暉中學教英文,在那 發表了第一篇美學論文「無言之美」又因不滿校長專制,便與朋友到上 海籌劃「立達學園」以完成其「教育完全獨立自由」的理想。

  立達學園辦起後,朱光潛考取公費留美,就讀愛丁堡大學,選修了 英國文學、哲學、心理學等。畢業後轉入倫敦大學聽莎士比亞,卻對教 授繁瑣的考証及版本批評厭煩無比,便把時間花在大英博物館的閱覽室 內,又同時在巴黎大學註冊,修習藝術心理學,因而起念「文藝心理學 」,也決定以「悲劇心理學為論文題目,後來朱光潛又轉往德國大詩人 歌德的母校─斯特拉斯堡大學,終於在1933年(三十七歲)獲得博士學 位。


[/size][/size][/size]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2

主题

2867

回帖

313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32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4-8 18: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光潛作品赏析:
[URL]http://content.edu.tw/senior/chinese/ks_rs/content/chinese/wen/going/newju.html[/URL]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3

主题

438

回帖

47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7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4-9 15: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