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19|回复: 10

[转贴]姚鼐立“家法”的导师

[复制链接]

222

主题

2867

回帖

313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3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3-24 18: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3]姚鼐立“家法”的导师

朱晓凯

  姚鼐和他的前辈方苞、刘大櫆一起,被后人尊称为“桐城派”的“三祖”。不过和方、刘二人有所不同的是,姚鼐在“三祖”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当年周游列国、传道授业的孔圣人。他一生先后在多家书院中担任过主讲,甚至到了80高龄,还仍然在倚床为弟子们批改文章。在“桐城派”三祖中,姚鼐的门生恐怕是为数最多的,以至于有人惊呼:“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风余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换句话说,姚鼐称得上是一位为“桐城派”立下“家法”的“导师级”人物,假如没有姚鼐,“桐城派”绝对不可能在后来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

姚鼐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冬出生在桐城一个官宦人家,他的祖辈世代为官,精通文墨。不过到姚鼐出生时,他的家境已经破落了,父亲姚淑虽颇有文才,但却终身未仕,以一介平民的身份走完了一生。

家境清寒的姚鼐,打小就体弱多病,不过尽管如此,年幼的他却嗜书如命,5岁时,姚鼐便破蒙读书,后来又跟随伯父姚范学习经学。姚范进士及第后,曾担任过翰林院的编修,在诗、古文和经学上都有着很高的造诣。姚范在其诸子侄中,最为看重姚鼐,他不仅亲自教他经义,督促他学习,后来离家走上仕途后,仍不忘时常在家书中问到姚鼐的情况,比如“近日读何书,写几篇文章”等。

姚鼐的同乡先贤刘大櫆那时也经常上他家串门,姚鼐长到18岁时,姚范便延请刘大櫆教他古文。姚鼐非凡的文学天分,给刘大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大櫆后来在赠给姚鼐的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我昔在故乡,初与君相识。君时甫冠带,已具垂天翼。”诗中明显流露出对姚鼐的欣赏与赞许之意。

可以说,伯父姚范和恩师刘大櫆是早年对姚鼐影响最深的两个人,而重情重谊的姚鼐对这两人的敬意也保持了终身。后来姚范去世时,姚鼐得知消息后悲痛万分,饮食骤减;对一生坎坷的刘大櫆,姚鼐也始终寄予了深深的同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当他得知刘大櫆打算离开歙县问政书院回乡隐居后,曾经写了一首《怀刘海峰先生》的诗:“先生高卧楚云旁,贱子飘零每忆乡。四海但知存父执,一鸣常记值孙阳。于今耽酒能多少,它日奇文恐散亡。脱足耦耕如未晚,百年吾亦发苍苍。”读来令人掩面长叹,潸然泪下。

乾隆十五年(1750年),姚鼐

考中江南乡试,并于次年应礼部试,但未被录取。此后,不甘于失败的姚鼐又接连参加了3次进士考试,但均屡战屡败。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他的父亲姚淑去世了,功名未就的姚鼐便悻悻然回到了家乡守丧。3年后,姚鼐服丧期满,再次应礼部试,这次总算有了结果:考中二甲第35名,并在殿试后被选为庶吉士。

历经科举的摸爬滚打,姚鼐好歹也称得上是“功德圆满”了,假如按照他的天分,出将入相很可能也是早晚的事情。但令姚鼐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四库全书》的编修,竟会急速地改变他人生的轨迹。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文化史上一项规模浩大的文献整理工程。乾隆年间,大局已定,经济繁荣,自认为拥有“十全武功”的乾隆遂决定将“万千书籍汇于一卷”,编修一部历史上最为庞大的丛书。为此,清政府举一国之力,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部最终收录了1503种图书、总计79337卷的“超大型”丛书,在4000多人的分工、协作下,历时长达15年后,方才得以完成。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姚鼐经人推荐,入选为《四库全书》的纂修官。

能亲身参与这一文化盛事,对姚鼐来说自然是件幸事;然而在编修过程中,他却和总纂官纪昀、纂修官戴震时常意见相左,编修工作也因此渐渐地让他颇感乏味起来。

纪昀就是大家通过影视剧所熟知的那个纪晓岚,他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进士,是一位聪明绝顶的人物;戴震则是姚鼐的安徽老乡,也是当时一位名气很大的学者,他在天文、数学、历史和地理等方面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姚鼐和纪昀、戴震这两位大儒之间产生的矛盾,更多地是由于治学方法和观点不同所造成的。

在中国学术史上,如果站在经学的立场来划分,“汉学”和“宋学”长期互对而言。“汉学”注重名物制度等实在的、可考的东西,称得上是一种“儒家政治学”;而“宋学”则更注重解决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是一种“心性道德哲学”。作为“宋学”坚定的捍卫者,姚鼐对纪昀和戴震“尊汉抑宋”的思想极为不满,时间长了,这种不满还流散到了《四库全书》的编修工作中。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心生“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姚鼐终于横下一条心:辞官回乡,教书去也!这一年,姚鼐仅仅只有44岁,在官场上,44岁正是厉兵秣马的年纪。

这年年底,姚鼐雇了5辆马

车,满拉着自己多年的藏书,冒着刺骨的寒风赶往家乡。路过泰安时,他的好朋友、泰安知府朱子颖邀请姚鼐踏雪登泰山。雄奇壮观的泰山雪景,一扫姚鼐沉积在心中的郁闷,他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登泰山记》一文,这一千古名篇如今已被收入中学课本,被万千学子诵读。

姚鼐辞官回乡后,便开始了他“教书匠”的生涯。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曾经邀请姚鼐登泰山的朱子颖被调任两淮盐运使后,在扬州兴建了一座梅花书院,并延请姚鼐出任山长;4年后,姚鼐又受聘担任了安庆敬敷书院的主讲。在此后的数年间,姚鼐还先后担任了歙县紫阳书院、江宁(今南京)钟山书院的主讲,一直到85岁高龄辞别人世。

由于早在中年即辞去官职,

后执掌教鞭长达40年之久,所以姚鼐的弟子门生数量极多,真正称得上是“桃李满天下”。弟子中最为著名的有管同、梅曾亮、刘开、方东树、姚莹、陈用光和鲍桂星等人,这些姚门弟子为“桐城派”摇旗呐喊、推波助澜,极大地推动了这一文学流派的传播。

姚鼐一生勤于笔耕,著述甚丰,他的主要著作有《惜抱轩全集》《古文辞类纂》等。姚鼐为文简洁清淡,雍容和易,一如其人,在“桐城派”的“三祖”之中,他的文章偏于“阴柔”之美,最富有情韵。



[/size]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4-28 21: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代著名姚家名联


文明世泽
元德家声
(舜生于姚墟,因以为姓。虞舜时代,为华夏文明肇始期。舜禅让于禹,斯为元[大]德。)

弘文学士
庐墓家传
(唐姚思廉,累官弘文馆学士。宋姚栖云与其子、孙、曾孙,四世孝亲,庐墓终丧.)

爵封梁国
派衍桐城
(唐姚崇,玄宗时为相,封梁国公。清姚鼐,安徽桐城人,为“桐城派”主要作家。)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3-27 08: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姚鼐又受聘担任了安庆敬敷书院的主讲

敬敷书院在今师院内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2

主题

2867

回帖

313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32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3-25 17: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定是疏忽造成的,但对于姚鼐这样的大家的介绍,稍微的出现一点问题就很容易看出来。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3

主题

157

回帖

18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8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3-25 23: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对对。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3

主题

157

回帖

18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8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3-24 1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富五车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2

主题

2867

回帖

313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32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3-24 18: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程璟提供的麻溪姚氏辈分:

若孙,文士孔兴,支鸿叶落茂,永佐大成

姚鼐世系本人考证如下:先祖姚胜三----------姚旭-------十世祖姚之兰----
------------------------------------------------------------若--------

姚孙棐(之兰四子)----高祖姚文然(孙棐子)----曾祖姚士基(文然四子)----
--孙----------------------文--------------------士-------------------

祖父姚孔瑛---父亲姚淑----姚鼐
------孔----------兴------支




[此帖子已被 tczy 在 2005-4-18 12:30:58 编辑过]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2

主题

2867

回帖

313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32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3-24 18: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姚淑兄长姚范,辈分同为“兴”,其曾孙姚莹,辈分应为“叶”,姚莹之孙姚永朴、姚永概辈分显然是“永”

问题就出现了,从提供的谱系看应为“茂”
姚范、姚莹、姚永朴、姚永概关系不会错,姚范辈分可以肯定为“兴”。因此唯一的可能提供的辈分多了一字,我想应该是这样的:...若孙,文士孔兴,支鸿叶茂,永佐大成...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2

主题

2867

回帖

313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32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3-24 19: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城县志141页,关于姚姓有这样一段记述:(麻溪姚氏)传至姚旭,举明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官至云南布政使司右参政,告老还乡时,定居县城,78岁卒。自此名哲继踵,遂为世家。孙姚鼐,玄孙姚莹,先后居县城天尺楼......

想姚鼐1731年生于桐城县城,对照姚旭中举的时间几乎晚了三个世纪。而县志中竟然还有孙、玄孙之说,实在令人诧异!
希望再版的时候予以修改。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3

主题

157

回帖

18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8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3-24 19: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抄刊中想必脱文。
既然说“名哲继踵”,按照表述的逻辑性,后文就会自然有所体现。诸如姚文然(刑部尚书)。、姚士基(罗田知县)。姚孔瑛(赠编修。累赠朝议大夫。姚鼐祖父)。姚淑(礼部员外郎)都是事业有成的人,修志者自证时也应该会列举清楚,出现上述失误,我想横有可能是校对的原应。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