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qixpfe_1

桐城今年(2004)的经济指标有谁晓得?

[复制链接]

50

主题

429

回帖

479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79

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3 18: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城的经济主要是内生型经济,老百姓创业创造的。在安庆市八县,其实力仍然是老大。今年形势会进一步好转。据政府网消息,2005年度的桐城市重点项目非常实在,可行性很大,令人鼓舞。我市将重点实施金光年产20万件大中型车用多缸凸轮轴等20个续建项目,鸿润400亩工业园等20个新开工项目,以及双永公司的双向拉伸聚脂膜等12个前期项目,涉及工业、农业、教育、水利以及招商引资等多个领域,其中20个续建和20个新开工项目总投资达1169115万元。
  但与宁国、繁昌、当涂等县相比,差距仍有拉大的危险。

[此帖子已被 金神墩 在 2005-1-3 18:49:27 编辑过]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94

主题

1716

回帖

191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91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3 20: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神墩
资料好.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4

主题

226

回帖

240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240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4 11: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财政3.25亿,GDP51个亿,不成问题,两位数增长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

主题

84

回帖

98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98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4 11: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文由 [B]阿鱼[/B] 发表:
财政3.25亿,GDP51个亿,不成问题,两位数增长
[/quote]


看来今年有可能跌出全省十强之外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

主题

84

回帖

98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98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4-12-30 21: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5]怀宁04年的成绩单出来了
预计全年GDP可达44.5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可达18.5亿元,增长48.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可以突破3亿元大关,增长27.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可达13.5亿元,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达13.8亿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3230元。总体看,今年取得的成绩比预料的要好,多项指标增幅创近年来最好水平,我县的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升。[/size]

[此帖子已被 五柳 在 2004-12-30 21:28:45 编辑过]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

主题

84

回帖

98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98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4-12-30 21: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省明年经济工作的九项重点项目

新华网安徽频道 2004-12-30 10:58


 安徽日报讯 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落实项目目标责任制,完善考核奖惩机制。适当增加省级前期工作经费,实行“以奖代补”。

突出抓好重大项目,继续加强对在建重大项目的协调调度;必要时召开现场办公会,及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各市县也要确定一批重大项目,直接调度、推动。

尽可能推动更多的项目开工建设。对具备开工条件但尚未开工的项目要逐个摸排,推进前期工作,落实建设条件。明年力争建成或基本建成丰原集团燃料酒精、马钢小H型钢和2号热镀锌生产线、安庆石化油改煤、安庆电厂、沿江高速公路马芜段、亳州至阜阳高速公路、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等项目;确保海螺1550万吨水泥及熟料、合肥-武汉铁路、六安-武汉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抓好项目储备工作。特别要抓好加工制造业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储备,力争在装备制造、煤化盐化一体化等事关全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确保明年再新增重大项目储备规模1000亿元以上。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实施优质粮产业工程,加强阜阳、滁州、宿州大型商品粮基地管理,开工建设蚌埠大型优质粮基地,把皖北打造成我省优质粮仓。

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重点扶持10个左右龙头企业和20个成长快的新兴企业,再培育2至3个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

优化农业结构。重点是以规模化为方向,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扩大经济作物和蔬菜种植面积。

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全面展开治淮骨干工程建设;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工程;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加强农村“六小工程”建设;开展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防洪设施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继续抓好劳务输出。重点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地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实行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工程。

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实施骨干企业带动战略。建立大企业联系制度和服务直通车制度,优先保障骨干大企业的煤电运、建设用地、资源等生产要素供给;引导和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直接融资;加强重大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制定并实施支持优势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政策,研究提出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意见。围绕骨干企业的快速扩张,发展一批配套的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力争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过50亿元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0%以上。

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快推动合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整合科技资源,争取将有关重点项目列入国家中期科技发展规划,加快产业化步伐。支持国家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大力发展服务业。支持合肥、芜湖、蚌埠等市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壮大一批条件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推进家政服务、社会化养老等社区服务业发展;鼓励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供应;积极发展会展经济;承接国际、国内服务业的转移,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加强经济运行协调

以立足省内、确保重点、优先自供、适量外送为原则,建立和完善我省煤电运长效机制;适当提高电煤价格,改革传统煤炭订货分配方式,鼓励煤矿与用户签订中长期合同,启动煤炭运输“绿色通道”,确保电煤和重点骨干企业煤炭供应;加强电力需求测管理,引导用户错避峰,适当减少外送电量,确保电力安全迎峰度夏、度冬;深化价格改革,推进大用户用电直供试点。完善运输联席会议制度,合理调度运力,加强铁水联运和船运能力科学调度,确保煤炭、粮食、化肥等重要物资和重点企业物资运输。

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建立专业化的招商队伍,提高引资成效;加大境外招商力度。国家级开发区和条件较好的省级开发区要把引进境外资金作为一项硬性指标进行考核。推进服务贸易领域利用外资的步伐;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

进一步加大对长三角的招商力度,加速融入长三角。目前浙、沪、苏三省市到位资金占我省实际到位省外资金的60%,2005年要继续把沿海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

狠抓招商项目落实和优化投资环境工作。2005年,有关部门将组织开展专项检查,督促各地做好招商项目的后续工作,提高签约项目履约率。

在扩大外贸出口的基础上提高增长质量。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建立资源供应基地和生产基地。

深化改革增强活力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国有大企业联合重组和股份制改革,规范母子公司体制,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逐步实现整体上市。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放开搞活国有、集体中小企业。

深化农村改革。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制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具体办法。

落实投资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规范政府投资管理;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方式。

深化地方金融体制改革。保证国家和省关于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大力推动省内城市商业银行的联合重组;组建安徽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集团和农业政策性保险公司。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全面提升合肥区域经济中心的作用,进一步展开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以合宁、合武铁路和合叶、合武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加快构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大力发展沿江经济带和城镇群,以铜九铁路、沿江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装备制造、冶金、化工、造纸、建材等产业,推动新一轮皖江大发展。

加快皖北地区大开放,以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农产品深加工为突破口,着力抓好“皖电东送”、大型煤炭基地、煤化工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培育一批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

加快以“两山一湖”为重点的皖南旅游发展,整合、重组旅游资源,加快解决交通制约等问题。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发展、节约、环保”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环境保护。编制和实施淮河流域工业废水治理规划,力争淮河水质进一步好转。

节约土地和提高土地利用率。进一步办好各类开发区,充分发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作用。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统筹规划。

加强社会发展薄弱环节

以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全面实现“两基达标”,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

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大力整治和规范市场秩序,改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关心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生活,妥善处理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