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
- 积分
- 27206
- 威望
- 966
- 桐币
- 5104
- 激情
- 17970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2565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5-29

超级版主
 
- 积分
- 27206
 鲜花( 3)  鸡蛋( 0)
|
(记者邹宝元通讯员胡中松孙传银)桐城市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坚持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相融合,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加强规划,出台政策,强力招商,全面打响桐城文化旅游品牌,提升发展软实力。该市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市)”、“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市)”等称号。 桐城市文化深厚,素有“文都”之称。为进一步打响文化品牌,为进一步提升文化品牌,该市成立了桐城派研究会,出台了发展总体规划,加强以文化资源为重点的各类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利用和保护工作。市财政自2007年起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先后投入512.5万元修复了桐城文庙、六尺巷、文和园等一批省市文物保护单位,兴建了“桐城精品文物展馆”和“桐城派陈列馆”。2007年,市里还拨专款45万元,打造黄梅戏《桐城六尺巷》;文庙、六尺巷景区荣获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孔城镇名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今年以来,该市投入54万元专项资金,维修了张秉文墓、尹宽墓、嬉子湖余珊墓等。同时,该市投入3000万元开发嬉子湖湿地生态旅游,推进仙龙湖山水园、赐金园文化旅游。目前嬉子湖道路改造工程已全线开工,三星级嬉子湖畔宾馆预计年底正式对外营业。
目前,该市正积极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争创省级旅游工作先进市。去年,“文庙、六尺巷”景区和孔城镇共计接纳海内外游客70万人次,旅游产值达7000万元,并分别荣获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通过几年的努力,桐城市现已基本形成了“一带三区”,即以城区为中心,龙眠、孔城为两翼的桐城文化旅游带;嬉子湖湿地生态旅游区、三道岩幽谷飞瀑旅游区和古洞岩古战场遗址旅游区的“三区”旅游格局,初步展示了文化桐城、生态桐城的旅游城市新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