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
- 积分
- 25440
- 威望
- 406
- 桐币
- 1751
- 激情
- 15317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240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5-28

桐网进士
  
- 积分
- 25440
 鲜花( 0)  鸡蛋( 0)
|
婆 媳 塘
桐城有句歇后语:婆媳塘的水——清浑照人心。
城南七里的魏家嘴,有一口水塘,相传从前有户王姓人家住在塘边。王某去世后,王妻虽年逾四十,但仍姿色媚人,能说会道,善弄风骚,常与小伙子打情骂俏。媳妇为一教书先生之女,文静端庄,勤劳贤惠。她谨遵父教,天天起早摸黑,*持家务,下田劳动,但对婆婆的伤风败俗行为十分厌恨。婆婆深知媳妇对自己不满,便时常找岔子跟媳妇作对,婆媳之间的予盾日益加深。
一天,婆婆见儿子、媳妇下地劳作,家中无人,便约其侄子来家。两人正在调情时,不料媳妇中途回家烧水沏茶。婆婆和其侄子见丑事败露,决意一不做,二不休,合谋陷害媳妇,以保全自己。她从媳妇的箱柜中找出媳妇出嫁时娘家堂姐所赠的罗帕,交给侄子,赖为媳妇给的情物,尔后在儿子面前添油加醋地诉说一番。媳妇明知是这对奸夫淫妇的蓄谋陷害,却无法说得清楚。为证明自己的清白,洗刷冤屈,她头也不回地走出大门,到塘东头投水自尽。恶婆见丑事败露,也到塘西头跳水身亡。自此,塘东头的水变得清澄,塘西头的水变得浑浊。一塘之水,清浑分明,似有魔界,虽大风大浪,也不混淆。
棋 盘 石
从前,黄甲山区望曹尖一带无田可耕,无地可种。山民们只得以挑柴卖炭为生,度日艰难。一天,两个年轻后生在山腰砍柴,无意间,看见山顶有一块彩色云朵,心下好奇,便想上去看个究竟。两人遂你牵我拉,依藤攀岩,爬到山顶,只见山顶那块巨石上面对面坐着两位老汉,脸色一红一白,正聚精会神地下棋。两人没有惊动老者,便悄悄下山。回到村庄,两人将这奇遇说给人听,一长者认为:那两位老汉不是凡人,红脸是南斗星,白脸是白斗星。并要年轻人明天再去,跪求仙翁治一治这里穷乡僻壤。其中一年轻人满口应承。第二天天一亮他就动身爬山,又是一路艰辛地到达山顶,两位仙人仍在全神对奕。年轻人牢记长辈嘱咐不敢惊动两位,便悄悄跪在棋盘下方,用两只手在石头上撑着。两仙棋逢对手,一时胜负难分。年轻人早已又饥又渴,遂捡起两仙吃剩的桃核放进口中,顿觉香气扑鼻,神清气爽。过了一会,他回头一看,大吃一惊,不知什么时候,高山矮了半截,丘岗变得山青水秀,地熟田沃。
后来,望曹尖上的那块巨石,人们称之为棋盘石,至今石上仍留有两仙下棋时的坐印和年轻人的跪迹。
二 姑 洞
在桐城唐家湾有个二姑洞,其洞得名缘于一个美好的传说。
从前,距唐家湾不远的牯牛尖上的牯牛洞里,有一个想修炼成仙的牯牛精,因耐不住寂寞,想抢美女进洞没成功,便去求牛魔王,牛魔王又请来老龙王。龙王慑于牛魔王的要挟,只得答应让这里连日干旱,直至送上美女进洞方才行雨。从此,这一带多日无雨,庄稼枯死,饮水困难。山民们备上三牲香纸,天天向龙王求雨,老龙王道出缘由,可山民们谁也不愿意将自己女儿送给妖怪。
此地吴家嘴有一聪颖、善良的姑娘,因排行第二,人称吴二姑。吴二姑目睹山民们缺水断粮,决心瞒过父母,只身进洞,降伏妖怪。当她走到阎王岭头时,一白发老奶奶主动为她出谋献策。老奶奶口授妙计后,随手递给二姑一根穿了红丝线的花针。吴二姑爬至牯牛洞口,遵老奶奶嘱咐,进洞即唤了一声:“哇——”说来真怪,那畜牲乖乖站着不动。二姑又喊了一声:“撇着!”牯年精转过身去,头朝洞里站着。她又搔了两下牛肚皮,牯牛便顺从地趴下了。二姑轻轻绕到牛头前抓起牛鼻,飞快地将花针从牛鼻孔穿过,用力一拉,丝线瞬时变成一根粗牛绳,牢牢拴住了牛鼻子。二姑将牯牛牵出洞外,拴在大树上,一边用荆条猛抽,一边令它叫龙王降雨。牯牛无奈,只得哀求龙王。霎时,大雨倾降。
吴二姑因“以身许牛”感到羞耻,准备一死了之。突然那老奶奶又来到二姑面前,说自己是南海观音,要收她为徒,让她就在洞中修行。自此,人们便将牯牛尖改称二姑尖,牯牛洞改称为二姑洞。
箱 石 山
箱石山,位于桐城孔城镇,西沿孔城河,北接桐梓山。山顶有一块方形巨石,远远望去,像一只很大的箱子,故名。
相传很早以前,当地有一个名叫周满仓的大地主,收重租,放高利贷,残酷地剥削贫苦百姓,将所得的不义之财窖藏地下,以备自己与子孙后代享用。为掩人耳目,他还偷偷地挖了一条地下坑道与地窖相通,以便搜刮更多的民膏民脂,窖藏其中。一日天色忽变,大雨倾盆。瞬间,周家住宅及窖藏处地形突变,流沙走石,积土成山。周满仓及全部窖藏被深深地埋入地下,从远处飞来箱形巨石,镇压其上。
传说虽不足信,但却寄寓了人们对地主豪绅的憎恨之情和惩治邪恶的美好愿望
母 山
桐城东部菜子湖畔,一峰突起,人称“母山”,山下有一土墩,人称“子山”。相传“子山”是一回头浪子所变,“母山”是其慈母的化身。
很早以前,菜子湖畔的狗子墩,住了一户人家,家中仅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含辛茹苦,将子抚养成人,岂知其子忤逆不孝,脾气暴烈,好逸恶劳。一次行窃,被官府羁押牢中。母亲忍辱负重,以乞讨之银赎回儿子,所幸的是她亦唤回了儿子的良知。儿子对天发誓,一定要孝敬老母,重新做人。就在母子二人归家途中,不料天降大雨,儿子背老母过河时,洪峰骤至,母亲不愿拖累儿子,便撒手滑入水中。其母遇难处,突兀起一座高山,即“母山”。儿子失母痛不欲生,终日徘徊于菜子湖畔,翘首呼唤母亲的在天之灵。终有一天,他亦化为一座土墩,依偎在母山之麓。 |
|